持针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5425发布日期:2019-08-13 21:0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持针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持针手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外表,注意自己的形象,脂肪抽吸术和自体脂肪移植成为整形外科界确认的方法后,就逐渐被应用到美容整形的各个领域。脂肪抽吸术是利用吸脂工具吸出多余的脂肪组织而保留真皮及表浅组织以重新塑造术区外形的手术方法。目前多用的肿胀负压吸脂术是利用较大的负压,采用特定的手术用具和肿胀麻醉技术,将局部堆积的脂肪组织吸出,以达到改善臃肿体形或形体雕塑的手术方法。自体脂肪移植是将本体上提取的脂肪细胞移植到自身其它部位的方法,作为自身的组织,其生物学特性远远优于任何假体材料,也不会产生免疫反应和排异反应。

脂肪抽吸术或自体脂肪移植中通常需要用到持针手柄,持针手柄前端与脂肪提取针(或者脂肪填充针)的尾部针座连接,通过握持持针手柄带动脂肪提取针(或者脂肪填充针)在施术位置上移动,并且将整形者体内吸出的脂肪颗粒转移至容纳吸出的脂肪颗粒的脂肪抽取中转瓶中(或者将待移植的脂肪颗粒传输至脂肪填充针),以为后续脂肪颗粒再次移植到自身其他部位提供便利。

然而,目前的持针手柄如图1所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十分不便于使用,具体如下:

(i)现有持针手柄为金属材料制成,如铝制材料或者金属合金材料,这就存在持针手柄重量较大的问题,在长达数小时的手术过程中,给医生带来极大的操作负担;

(ii)目前的脂肪提取针和持针手柄都是非透明的,也就是说医生只有在脂肪颗粒传输到与持针手柄末端连接的脂肪传输导管200部分才能观察到脂肪颗粒的状态,不利于及早发现脂肪提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脂肪颗粒中存在血液增多现象);

(iii)持针手柄为多次使用,但是持针手柄内径小,尤其是与脂肪提取针或脂肪填充针连接的前端部位内径更小,具有小尺寸内径部位的器械普遍存在清洗消毒难度大的问题;

(iv)持针手柄的前端与脂肪提取针(金属材质)或脂肪填充针(金属材质)为螺纹连接,金属件之间的紧密连接易导致持针手柄的前端螺纹极易损坏,持针手柄因为螺纹损坏即报废,耗材成本高;

(v)脂肪颗粒由于需要流经持针手柄内腔,这就要求持针手柄内腔光滑以避免损伤脂肪细胞,现有持针手柄加工难度大,造价高,价格高。

为降低操作负担,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亟需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的持针手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提供了一种持针手柄,该持针手柄轻质透明,装置简单,方便与脂肪手术用针和脂肪传输导管连接定位,使用简便,缩短施术时间,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利于在整形行业推广使用,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持针手柄,该持针手柄100为轻质透明材料制成,包括柄身110以及位于柄身110前端的头部连接座120,所述头部连接座120与脂肪手术用针尾部的针座连接,通过握持持针手柄100带动脂肪手术用针在施术位置上移动;

所述持针手柄100内部为允许脂肪颗粒通过的中空腔体,其末端与脂肪传输导管200连通,脂肪传输导管200转移脂肪手术用针吸出的脂肪颗粒,或者将待移植的脂肪颗粒经持针手柄100传输至脂肪手术用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持针手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持针手柄为轻质透明材料制成,重量轻,加工简单,成本低,解决了清洗消毒难度大、长时间握持高负担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柄身前端腔体为渐变收缩,减小脂肪颗粒抽取压力,降低压力对脂肪颗粒中脂肪细胞的损伤;

(3)本实用新型中,脂肪传输导管前端设置连接头的设置,提高脂肪传输导管与持针手柄的密封性以及操作便利性;

(4)本实用新型中,阻挡件、凹部I和凹部II的设置,提高了握持持针手柄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现有持针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持针手柄,其中收缩面与柄身长度方向垂直;

图3示出本一种脂肪提取针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持针手柄,其中收缩面为弧面;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持针手柄,其中脂肪传输导管前端设置连接头,柄身段中空腔体的内径相同;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持针手柄,其中柄身段中空腔体的内径由头部至末端逐渐增加;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持针手柄,其中柄身段中空腔体末端的内壁上加工有朝向外壁的凹环;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持针手柄,其中柄身段中空腔体末端的内壁上加工有环形凸起;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持针手柄,其中柄身外壁上相对开设有凹部I和凹部II;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持针手柄。

附图标号说明:

100-持针手柄;

110-柄身;

111-收缩面;

112-凹环;

113-环形凸起;

120-头部连接座;

121-收缩管;

122-罩管;

130-阻挡件;

140-凹部I;

150-凹部II;

200-脂肪传输导管;

300-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持针手柄100,该持针手柄100为轻质透明材料制成,包括柄身110以及位于柄身110前端的头部连接座120,所述头部连接座120与脂肪手术用针(包括脂肪提取针和脂肪填充针)尾部的针座连接,通过握持持针手柄100带动脂肪手术用针在施术位置上移动;

所述持针手柄100的内部为允许脂肪颗粒通过的中空腔体,其末端与脂肪传输导管200连通,脂肪传输导管200将由整形者体内吸出的脂肪颗粒转移至脂肪抽取中转瓶中或者将待移植的脂肪颗粒经持针手柄100传输至脂肪手术用针。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上述脂肪手术用针(包括脂肪提取针和脂肪填充针)可以为目前公开的任意脂肪手术用针(脂肪提取针和脂肪填充针),如中国专利CN206473348U中公开的脂肪手术用针,作用包括直接提取整形者体内脂肪颗粒(脂肪提取针)或者将脂肪颗粒(或其他物质)注入整形者体内特定部位(脂肪填充针)。图3示出一种脂肪提取针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持针手柄100为轻质透明材料制成,如由透明的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吹塑而成。这就意味着该持针手柄具备以下特点:

(i)重量轻,解决了目前持针手柄重量较大给医生带来极大的操作负担的问题;

(ii)材质透明,在脂肪颗粒进入持针手柄段即可观察到抽取的脂肪颗粒的状态,有利于及早发现脂肪提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iii)持针手柄为一次性耗材,不存在多次使用以及由于具有小尺寸内径部位带来的清洗消毒难度大的问题;加工难度低,造价低,降低了使用成本;无需担心金属件之间的紧密连接易导致持针手柄的前端螺纹极易损坏、持针手柄因为螺纹损坏即报废导致的高耗材成本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头部连接座120包括与柄身110段中空腔体连通的圆柱形收缩管121、以及套设在收缩管121外围且不与柄身110段中空腔体连通的罩管122,罩管122内壁上开设有与脂肪手术用针的针座外壁上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在与脂肪手术用针连接时,整体或部分收缩管121进入脂肪手术用针的针座中。

罩管122的设计,一方面于便于加工与脂肪手术用针的针座外壁上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另一方面罩管122相当于一个保护罩,避免手术中碰触持针手柄100前端头部连接座120,而导致脂肪手术用针脱离持针手柄100。

本实用新型中,柄身110为圆柱形管体,其前端腔体收缩使柄身110与收缩管121连为一体;即柄身110最前端腔体的内径与收缩管121末端腔体的内径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柄身110前端腔体急剧收缩,柄身110前端的收缩面111为与柄身110长度方向垂直的平面。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柄身110前端腔体为渐变收缩,柄身110前端的收缩面111与柄身110中轴线的夹角小于90℃的平面或弧面,优选为弧面。弧面相较于平面结构,更利于减小脂肪颗粒抽取压力,降低压力对脂肪颗粒中脂肪细胞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柄身110末端与脂肪传输导管200过盈配合,为套管连接,将脂肪传输导管200前端插入柄身110末端腔体,或者将柄身110末端插入脂肪传输导管200中。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脂肪传输导管200前端设置连接头300,该连接头300为具有径向和轴向形变功能的圆柱状空腔结构,脂肪传输导管200前端固定在连接头300的末端腔体中,连接头300或连接头300及其带动的脂肪传输导管200插入柄身110的末端腔体中。

连接头300的设置考虑到脂肪传输导管200的形变能力对脂肪传输导管200与柄身110的密封性以及操作可行性问题:若脂肪传输导管200的径向形变能力强,轴向形变能力弱,脂肪传输导管200容易插入柄身110中空腔体中,但是存在推入-拔出(尤其是拔出)困难的问题;若脂肪传输导管200的轴向形变能力强,径向形变能力弱,需要费力才能将脂肪传输导管200塞入柄身110末端腔体中。因而,采用具有径向和轴向形变功能的连接头300,降低径向压缩难度,利用轴向性变能力较差的脂肪传输导管200推动连接头300进入柄身110的中空腔体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柄身110段中空腔体的内径相同,连接头300的外径与柄身110段中空腔体的内径相等,或者略大于柄身110段中空腔体的内径,实现连接头300与柄身110的紧密配合。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柄身110段中空腔体的内径由头部至末端逐渐增加,连接头300的外径与柄身110段末端设定部位中空腔体的内径相等,或者略大于柄身110段末端设定部位中空腔体的内径。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柄身110段中空腔体末端设定位置处的内壁上加工有朝向外壁的凹环112;连接头300的形状与凹环112的形状吻合(即连接头300为宽度与凹环112宽度相同、外径与凹环112内径吻合的圆柱状空腔结构)。连接头300插入柄身110段中空腔体且卡设在凹环112处,提高了连接头300与柄身110的连接稳固度。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柄身110段中空腔体末端设定位置处的内壁上加工有朝向外壁的凹环112;连接头300包括与凹环112形状吻合的凸环部位,此时,也可通过将该凸环部位卡设在凹环112处,提高连接头300与柄身110的连接稳固度。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柄身110段中空腔体末端设定位置处的内壁上加工有环状凸起113,连接头300插入中空腔体且末端位于环状凸起113前方,环状凸起113对连接头300起到限位作用。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柄身110段中空腔体末端设定位置处的内壁上加工有环形凸起113,连接头300长度方向设定位置处设置与环形凸起113相配合的凹环,连接头300插入中空腔体且凹环卡设在环形凸起113处,环形凸起113对连接头300起到限位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持针手柄100尾部设定位置处加工有阻挡件130。如当脂肪传输导管200或者连接头300插入柄身110段中空腔体时,在持针手柄100最末端加工阻挡件130。优选地,阻挡件130与持针手柄100的长度方向垂直。操作时,阻挡件130位于医生掌心中,便于医生握持持针手柄10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件130为环形挡片。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件130为相对固定的两个挡片。

在本实用新型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柄身110外壁上开设有一个能够容纳大拇指的凹部I 140,凹部I 140前后端为弧面,底部为平面,握持时用于阻挡大拇指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柄身110外壁上开设有一个食指宽度的凹部II 150,凹部II 150为弧面凹槽,握持时用于阻挡食指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所述柄身110外壁上相对开设有能够容纳大拇指的凹部I 140和食指宽度的凹部II 150,握持时同时阻挡大拇指和食指滑动。

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0所示,一种持针手柄,为透明聚丙烯树脂制成,包括柄身110以及位于柄身110前端的头部连接座120,头部连接座120与脂肪手术用针尾部的针座连接;持针手柄100的内部为允许脂肪颗粒通过的中空腔体,末端与脂肪传输导管200连通。

头部连接座120包括与柄身110段中空腔体连通的圆柱形收缩管121、以及套设在收缩管121外围且不与柄身110段中空腔体连通的罩管122,罩管122内壁上开设有与脂肪手术用针的针座外壁上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在与脂肪手术用针连接时,收缩管121整体进入脂肪手术用针的针座中。

柄身110为圆柱形管体,其前端腔体渐变收缩,柄身110前端的收缩面111与柄身110中轴线的夹角小于90℃的弧面。柄身110段中空腔体的内径相同;脂肪传输导管200前端设置连接头300,该连接头300为具有径向和轴向形变功能的圆柱状空腔结构,脂肪传输导管200前端固定在连接头300的末端腔体中,连接头300的外径略大于柄身110段中空腔体的内径,实现连接头300与柄身110的紧密配合。

在持针手柄100最末端加工阻挡件130。阻挡件130与持针手柄100的长度方向垂直,为相对固定的两个挡片。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一种持针手柄,为透明聚丙烯树脂制成,包括柄身110以及位于柄身110前端的头部连接座120,头部连接座120与脂肪手术用针尾部的针座连接;持针手柄100的内部为允许脂肪颗粒通过的中空腔体,末端与脂肪传输导管200连通。

头部连接座120包括与柄身110段中空腔体连通的圆柱形收缩管121、以及套设在收缩管121外围且不与柄身110段中空腔体连通的罩管122,罩管122内壁上开设有与脂肪手术用针的针座外壁上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在与脂肪手术用针连接时,收缩管121整体进入脂肪手术用针的针座中。

柄身110为圆柱形管体,其前端腔体渐变收缩,柄身110前端的收缩面111与柄身110中轴线的夹角小于90℃的弧面。柄身110段中空腔体的内径由头部至尾部逐渐增加,在柄身110段中空腔体末端设定位置处的内壁上加工有环形凸起113。

脂肪传输导管200前端设置连接头300,该连接头300为具有径向和轴向形变功能的圆柱状空腔结构,脂肪传输导管200前端固定在连接头300的末端腔体中,连接头300的外径与柄身110段末端设定部位中空腔体的内径相等,且设有与环形凸起113相配合的凹环。连接头300插入中空腔体,凹环卡设在环形凸起113处,环形凸起113对连接头300起到限位作用。

在持针手柄100最末端加工阻挡件130。阻挡件130与持针手柄100的长度方向垂直,为相对固定的两个挡片。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或范例性实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