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胸腰椎骨折体外充气式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9981发布日期:2019-06-29 01:2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胸腰椎骨折体外充气式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胸腰椎骨折体外充气式复位器。



背景技术:

胸腰椎骨折是指由于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这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在青壮年患者中,高能量损伤是其主要致伤因素,如车祸,高处坠落伤等。老年患者多数本身存在骨质疏松,致伤因素多为低暴力损伤,如滑倒、跌倒等;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基础疾病多,难以忍受手术,这为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传统复位器多为床垫或床拖,不仅规格恒定,而且体积往往很大,患者的身体在固定后固定带的松紧度无法进行调整,导致出现骨折处刚复位时固定过紧、骨折处消肿后固定过松现象,给患者增加痛苦,传统的圆柱形充气囊不易固定容易发偏移,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胸腰椎骨折体外充气式复位器,解决了患者在固定时的松紧带的松紧程度无法调整及圆柱形充气囊在使用时不易固定,容易发生偏移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节胸腰椎骨折体外充气式复位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外气囊和气泵,所述外气囊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软板,所述滑动软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内气囊,并且滑动软板顶部的两端活动连接有粘附板,并且外气囊的两侧均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远离外气囊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所述滑动杆通过定位螺栓和固定槽进行定位并且转动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外气囊两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和固定块,所述卡紧装置和固定块之间设置有紧固带,并且内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条,所述金属条位于内气囊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内气囊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阀,所述气泵出气阀的顶部通过第一进气管与第一进气阀连通,并且外气囊侧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阀,所述气泵出气阀的右侧通过第二进气管与第二进气阀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卡紧底座,所述卡紧底座的底部与外气囊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卡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紧底板,并且卡紧底板顶部的左侧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卡紧盖,所述卡紧盖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齿板,并且卡紧盖稳定顶部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卡紧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底板的内部开设有齿面凹槽,并且卡紧底板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螺纹槽,并且卡紧螺栓与螺纹槽的螺纹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粘附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黏贴块,并且粘附块内侧与内气囊两侧的底部粘合。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摩擦力大的稳固板,并且稳固板的底面与底座的上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带的右侧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并且紧固带的左侧布置于卡紧底板的凹槽内,固定时,紧固带的上表面与齿板的底部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内气囊右侧面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收缩布尺,并且自动收缩布尺的0刻度处与内气囊右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可调节胸腰椎骨折体外充气式复位器,通过,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外气囊和气泵,所述滑动软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内气囊,由于使用的是充气式,医疗时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节气囊的大小,从而调节复位高度,气体在抽尽后体积较小,易于收纳,节省医疗空间。

(2)该可调节胸腰椎骨折体外充气式复位器,通过,所述外气囊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软板,并且滑动软板顶部的两端活动连接有粘附板,并且内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条,使得金属材质可以在C型壁下显影,从而复位前准确的将内气囊在水平位置调节至骨折处,减少病人挪动和透视的次数。

(3)该可调节胸腰椎骨折体外充气式复位器,通过所述外气囊的两侧均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外气囊两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和固定块,卡紧装置使得固定带能按照患者的情况进行放松和收紧,便于患者的治疗,防止外气囊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左右偏移,提高稳定性,同时内气囊的半椭圆形状,充气后易于固定,复位过程中不易滑动,从而减少滑动带来的复位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外气囊、3-滑动软板、4-内气囊、5-粘附板、6-固定板、7-转动杆、8-固定槽、9-定位螺栓、10-滑动杆、11-卡紧装置、111-卡紧底座、112-卡紧底板、113-螺纹槽、114-转动件、115-卡紧盖、116-齿板、 117-卡紧螺栓、12-固定块、13-紧固带、14-金属条、15-气泵、16-第一进气管、17-第一进气阀、18-第二进气管、19-第二进气阀、20-自动收缩布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胸腰椎骨折体外充气式复位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外气囊2和气泵 15,外气囊2为U型,外气囊2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软板3,滑动软板3提供内气囊4的滑动条件,滑动软板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内气囊4,内气囊4的形状为半椭圆形,内气囊4右侧面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收缩布尺20,并且自动收缩布尺20的0刻度处与内气囊4右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自动收缩布尺20可以根据内气囊4顶部的升高程度准确测量,可以随时掌握内气囊4 的高度,并且滑动软板3顶部的两端活动连接有粘附板5,粘附板5均匀分布于滑动软板3的两侧,粘附板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黏贴块,并且粘附块内侧与内气囊4两侧的底部粘合,并且外气囊2的两侧均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可以通过转动块进行0-90°调节,在外气囊2收起时,两个固定板6向外气囊2的方向旋转收起,两个固定板6远离外气囊2 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调节转动杆7辅助固定板6来防止外气囊2充气后发生左右偏移的情况,转动杆7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槽8,并且转动杆7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0,滑动杆10通过定位螺栓9和固定槽8进行定位,滑动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摩擦力大的稳固板,并且稳固板的底面与底座1 的上表面接触,达到加强稳定性的效果,外气囊2两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11和固定块12,卡紧装置11包括卡紧底座111,卡紧底座111 的底部与外气囊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卡紧底座1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紧底板112,卡紧底板112的内部开设有齿面凹槽,并且卡紧底板112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螺纹槽113,并且卡紧底板112顶部的左侧通过转动件114转动连接有卡紧盖115,卡紧盖1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齿板116,并且卡紧盖115稳定顶部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卡紧螺栓117,并且卡紧螺栓117与螺纹槽113的螺纹相适配,卡紧装置11和固定块12之间设置有紧固带13,紧固带13的右侧与固定块12固定连接,并且紧固带13的左侧布置于卡紧底板112的凹槽内,固定时,紧固带13的上表面与齿板116的底部固定安装,拧紧锁死螺栓117,使得紧固带13得以固定,并且内气囊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条14,金属条 14位于内气囊4底部的中心位置,内气囊4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阀17,气泵15出气阀的顶部通过第一进气管16与第一进气阀17连通,并且外气囊 2侧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阀19,气泵15出气阀的右侧通过第二进气管18 与第二进气阀19连通。

工作时,患者平卧手术床,于胸腰椎骨折处垫本例充气复位器,通过C 型臂透视确认骨折节段位置,调节内气囊4的水平位置,使得金属条14显影位于骨折节段位置,如受累椎体为多节段,则选取受累椎体中间为中心点,然后通过粘附板5固定内气囊的位置,通过气泵15对外气囊2进行充气,转动转动杆7,使得滑动杆10接触底座1,拧紧定位螺栓9,使得外气囊2左右稳定,将病人固定于外气囊2内部,固定装置11收放固定带13固定患者的身体,对内气囊4充气,然后根据压力控制复位高度,一般初始高度8-10cm,最高不超过15cm,达到预定高度后维持2-3分钟,根据复位情况,可重复上述步骤3次,复位满意,排气后撤走复位垫,妥善保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