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血液循环的神经内科用熏蒸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3688发布日期:2020-09-23 01:2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促进血液循环的神经内科用熏蒸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熏蒸床,具体涉及促进血液循环的神经内科用熏蒸床。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肢体不灵敏或偏瘫等症状,一定的蒸汽量持续熏蒸人体,引起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可达到活血通络、疏松肌筋、祛寒排湿的理疗保健作用。现有的熏蒸床包括床板、药槽,药槽中产生的蒸汽会穿过床板上的通孔作用在与患者解除,床上开设的通孔数量有限,会阻挡部分蒸汽,部分蒸汽会在床板上形成水滴,回流至药槽内,因此,作用在患者身上的蒸汽量少,药效差;现有的熏蒸床只能实现将药液蒸发出来,不能够促进患者对药液的吸收,熏蒸效果差;除此之外,患者与床板接触,蒸汽在患者身上冷凝产生的药液会有部分汇集在患者皮肤与床板之间,很难干燥,患者熏蒸完后,皮肤上还残留有大量药液,受到风吹后容易受凉而生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熏蒸床熏蒸药效差,目的在于提供促进血液循环的神经内科用熏蒸床,解决现有的熏蒸床熏蒸药效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促进血液循环的神经内科用熏蒸床,包括内部装有中药液的长方体形药槽,药槽内安装有加热中药液的加热装置,药槽的槽口为药槽的顶面,药槽一侧槽口壁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患者头部的第一水平板,药槽另一侧槽口壁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患者脚部的第二水平板,第一水平板与第二水平板之间形成了与药槽连通的通孔,患者头部与脚部之间的躯体位于通孔上方,药槽内竖直安装有多个与药槽底面垂直的转轴,转轴下端与药槽底部通过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连接固定,转轴以其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转轴上端连接有与患者躯体接触的按摩球。

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转轴、按摩球的组合替代了床板,固定患者的头与脚后,患者身体的其他部分均位于第一水平板与第二水平板之间的通孔处,药槽蒸发出来的蒸汽会穿过通孔直接与患者的皮肤接触,不会被床板阻挡,提高了作用在患者皮肤上的药量,从而提高了中药利用率,进而提高了药效;本实用新型按摩球在转轴的带动下旋转,按摩球与患者的皮肤接触,进行,按摩球会在患者的皮肤上旋转,不仅能对患者的腰部、腿部、肩部等位置进行按摩,通过按摩还能够促进患者对粘附在皮肤上药液的进行吸收;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为:患者平躺在药槽顶面上,患者的头部固定在第一水平板上,患者的脚固定在第二水平板上,药槽的槽口大小与患者平躺下的身体宽度适配,此时,患者头与脚之间的部分全部在通孔的上方,通孔由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槽口壁围成,通孔与药槽内部连通,加热药槽中的中药液,产生的中药蒸汽向上直接与患者的皮肤接触,损耗量少,同时,开启转轴,转轴转动带动按摩球在患者身上转动,既能够对患者进行按摩缓解患者肌肉酸痛、麻木等情况,又能够促进患者对药液的吸收,患者皮肤直接与蒸汽接触,患者皮肤上的液滴会直接掉回至药槽内,不会大量滞留在皮肤上。

第一水平板上板面上设置有枕头,枕头上安装有头部按摩器,患者的头部放置在头部按摩器内进行固定。患者将头放入头部按摩器内,头部按摩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头部胀痛等不适症状;用枕头固定患者头部,舒适。

第二水平板的上板面上设置有两个与第二水平板垂直的固定板,固定板面向患者的侧面上设置有足底按摩垫,患者的脚放置在足底按摩垫上,患者两只脚分别放在两个固定板上。足底按摩垫用于按摩患者的脚底,促进患者的血液流通,避免患者长时间平躺在熏蒸床上,出现脚部发麻的情况。

药槽下方连接有与药槽形状匹配的回收槽,药槽与回收槽之间连通有排液管。患者在熏蒸完毕后,将药槽中的药液向下放入回收槽内,回收槽对患者熏蒸后的药液进行回收,便于后期的处理;此外,患者在熏蒸完,排出药液后,降低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加热器继续加热,将患者皮肤上的液体进行蒸干,避免患者受风吹后生病。

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促进血液循环的神经内科用熏蒸床利用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转轴、按摩球的组合替代了床板提高了作用在患者皮肤上的药量,从而提高了中药利用率,进而提高了药效;

2、本实用新型促进血液循环的神经内科用熏蒸床中按摩球会在患者的皮肤上旋转,不仅能对患者的腰部、腿部、肩部等位置进行按摩,通过按摩还能够促进患者对粘附在皮肤上的药液进行吸收;

3、本实用新型促进血液循环的神经内科用熏蒸床能够回收患者熏蒸后的药液,还能够低温烘干患者皮肤上残留的药液。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药槽,2-第一水平板,3-第二水平板,4-通孔,5-转轴,6-按摩球,7-枕头,8-固定板,9-回收槽,10-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促进血液循环的神经内科用熏蒸床,包括内部装有中药液的长方体形药槽1,药槽1内安装有加热中药液的加热装置,药槽1的槽口为药槽1的顶面,药槽1一侧槽口壁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患者头部的第一水平板2,药槽1另一侧槽口壁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患者脚部的第二水平板3,第一水平板2与第二水平板3之间形成了与药槽1连通的通孔4,患者头部与脚部之间的躯体位于通孔4上方,药槽1内竖直安装有多个与药槽1底面垂直的转轴5,转轴5下端与药槽1底部通过驱动转轴5转动的驱动装置连接固定,转轴5以其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转轴5上端连接有与患者躯体接触的按摩球6。驱动转轴5转动的驱动装置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为:患者平躺在药槽顶面上,患者的头部固定在第一水平板上,患者的脚固定在第二水平板上,药槽的槽口大小与患者平躺下的身体宽度适配,此时,患者头与脚之间的部分全部在通孔的上方,通孔由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槽口壁围成,通孔与药槽内部连通,加热药槽中的中药液,产生的中药蒸汽向上直接与患者的皮肤接触,损耗量少,同时,开启转轴,转轴转动带动按摩球在患者身上转动,既能够对患者进行按摩缓解患者肌肉酸痛、麻木等情况,又能够促进患者对药液的吸收,患者皮肤直接与蒸汽接触,患者皮肤上的液滴会直接掉回至药槽内,不会大量滞留在皮肤上。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第一水平板2上板面上设置有枕头7,枕头7上安装有头部按摩器,患者的头部放置在头部按摩器内进行固定。第二水平板3的上板面上设置有两个与第二水平板3垂直的固定板8,固定板8面向患者的侧面上设置有足底按摩垫,患者的脚放置在足底按摩垫上,患者两只脚分别放在两个固定板8上。

患者将头放入头部按摩器内,头部按摩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头部胀痛等不适症状;用枕头固定患者头部,舒适。足底按摩垫用于按摩患者的脚底,促进患者的血液流通,避免患者长时间平躺在熏蒸床上,出现脚部发麻的情况。

实施例3

基于上述实施例,药槽1下方连接有与药槽形状匹配的回收槽9,药槽1与回收槽9之间连通有排液管10。

患者在熏蒸完毕后,将药槽中的药液向下放入回收槽内,回收槽对患者熏蒸后的药液进行回收,便于后期的处理;此外,患者在熏蒸完,排出药液后,降低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加热器继续加热,将患者皮肤上的液体进行蒸干,避免患者受风吹后生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