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肾移植术中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0305发布日期:2019-07-10 10:12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肾移植术中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肾移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肾移植术中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微创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切口更为美观,但肾移植领域微创化的发展远远地滞后于其它外科领域。国外有利用腹腔镜或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肾移植的报道,但这种手术对专业设备和外科团队的技术要求高,学习曲线长,有一定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尚未成为主流,但这类手术的切口长度仅为6cm左右,相较于传统肾移植手术,切口长度极大缩短,有着令人震撼的美观效果。国内肾移植领域目前仍以传统开放手术为主,常规的做法是肾脏置于切口外,表面敷冰进行冷保护,完成血管吻合后再将其置入受者体内,因肾脏的血管长度有限,故这类手术的切口无法做到6cm或更低,发明人曾经尝试将肾脏置入受者体内再进行血管吻合,这样可以极大地缩短对手术切口长度的要求,但无法对器官进行充分的冷保护,器官热缺血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甚至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等并发症。

现有实用新型专利1(公开号:CN204499257U)公开了一种用于肾移植手术的空心管笼,其利用空心管螺旋卷绕成网笼状,用医用丝线连缀固定,空心管道采用医用硅胶管道,需要预热成形,存在形变的可能,管道与管道之间有间隙,无热交换机制,冷却液在入口的温度较低,随着冷却液吸收肾脏的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即冷却器在出口处的温度大大高于入口的温度,因此肾脏的冷却存在不均匀的问题,也影响降温效率;肾移植术中进行血管吻合,肾门侧的硅胶管道会阻挡手术操作,对血管吻合造成极大的困难;血管吻合完毕,如何在不对肾脏造成损伤的情况下完整地撤除冷却装置也是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专利2(公开号:CN205094767U)公开了一种肾脏冷却囊,其利用内部布置冷却液回路的方形囊袋为移植肾降温,方形的设计不能很好地适应体腔内的形状,囊袋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折叠,导致回路堵塞;囊袋和肾脏一起在髂窝内,由于髂窝空间狭小,肾脏会压迫囊袋内的回路,回路受到挤压很容易堵塞,影响冷却效果。另外,冷却液进入回路和冷却液流出回路之间采用薄壁件分隔,冷却液进入回路和冷却液流出回路之间的热交换不充分,影响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肾移植术中的冷却装置,能够在切口内有效地对肾脏进行冷却,有利于缩短对肾移植手术切口长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肾移植术中的冷却装置,用于冷却肾移植术中的肾脏,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一根硅胶管组成的入口部、排出部和冷却部,所述冷却部的硅胶管紧贴盘绕成扁平状,所述入口部与所述冷却部的外圈连通,所述排出部与所述冷却部的内圈连通,冷却液从所述入口部进入所述冷却部中经所述排出部排出;所述冷却部容纳在两层保护薄膜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薄膜采用疏水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部呈圆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排出部上设置有温度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报警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排出部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报警器和伺服电机相连,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动力传动系统与丝杆相连,所述丝杆上设置有螺母,螺母上连接有用于抵接所述排出部硅胶管的顶紧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取材方便,便于放置和取出的特点,可用于在切口内进行肾脏冷却,有效地减少了肾移植手术的切口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设置温度流量传感器的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设置温度传感器的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入口部1、冷却部2、排出部3、保护薄膜袋4、温度流量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排出部3、丝杆7、螺母8、顶紧部件9、肾脏10、涡轮蜗杆副11、齿轮副12、切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3,一种用于肾移植术中的冷却装置,用于冷却肾移植术中的肾脏10,其包括由一根硅胶管组成的入口部1、排出部3和冷却部2,冷却部2的硅胶管盘绕成扁平状,硅胶管逐圈紧贴盘绕,入口部1与所述冷却部2的外圈连通,排出部3与冷却部2的内圈连通,待冷却的肾脏放置于冷却部2上,入口部与盛装0-4摄氏度无菌冷却液的袋或瓶连接,将该袋或瓶悬挂在比手术平面高的位置,利用冷却液的重力形成冷却液流动的动力,冷却液从入口部1进入冷却部2中经排出部3排出,排出的冷却液可以循环利用或者作为废液进行处理;冷却部2容纳在两层保护薄膜4之间,该保护薄膜4优选为疏水薄膜制成;两层保护薄膜4可通过胶带将冷却部2固定在其中,两层保护薄膜4也可以形成一个保护薄膜袋,冷却部2位于袋中。一方面保护薄膜4能够将冷却部2的盘状硅胶管保持其形状不松散,使得肾脏在冷却时可以稳定地放置在冷却部2上;另一方面,疏水薄膜袋的表面平整光滑,放置在切口内时,不容易带入异物,降低了冷却装置和身体组织、器官的表面摩擦力,降低冷却装置退出体外时的难度。

硅胶管逐圈紧贴盘绕形成冷却部2,相邻的硅胶管接触面积大,可以形成有效的热交换,有利于高效、均匀地对肾脏进行降温。

发明人利用上述冷却装置完成7台肾移植手术,切口13长度仅有4.5-5.5cm,打破了由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保持的6cm世界记录。采用内径2mm,外径3mm硅胶软管,冷却部环形盘曲,逐圈紧贴,形成扁平的单回路循环系统,冷却部长8.5cm,宽6.5cm,厚度3.5cm。冷却部的硅胶管用柔性硅胶粘结固定,冷却部容纳在疏水光面薄膜袋内,肾脏开放血流后,应将循环冷却装置循腔隙轻柔地退出体外,因手术切口小,且肾脏占据了切口下方空间,所以冷却装置需具备柔性可折叠的物理特性,又由于肾脏置于冷却装置上方,两者同处于狭小的手术空间内,故冷却液循环管道需具备一定程度的抗压性以避免移植肾压闭循环管路导致冷却水循环障碍。

本实用新型设计成冷却液从最外圈硅胶管依次向内圈管道循环流动,肾脏的外部温度较高,从而实现以最小装置体积达到最佳降温效率;冷却装置的扁平化(椭圆形或圆形)设计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贴合移植肾和髂窝的形状,另一方面更适合在狭小的髂窝空间内放置且不影响外科操作,血管吻合完毕能在不损伤移植肾和血管的前提下安全退出,而且偏平盘状的硅胶管中的冷却液可以最大限度的带走肾脏中的热量,并快速地排出,降温效果十分明显。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一,冷却装置还包括温度流量传感器5、控制器和报警器,排出部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温度和流量的该温度流量传感器5,温度流量传感器5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报警器相连。如果在手术过程中硅胶管管路打折或者冷却液耗竭,排出部3的硅胶管中的冷却液流量大大减少,温度流量传感器5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传感器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音,提醒外科医生检查管道,添置冷却液;当排出部3的硅胶管中的冷却液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度流量传感器5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传感器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音,提醒外科医生检查管道是否存在问题。控制器可采用微处理芯片或plc控制器,报警器可采用蜂鸣报警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二,冷却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6、控制器和报警器,排出部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冷却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分别与报警器和伺服电机相连,伺服电机通过动力传动系统与丝杆7相连,所述丝杆7上设置有螺母8,螺母8上连接有用于抵接所述排出部3的硅胶管的顶紧部件9。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优选包括涡轮蜗杆副11和齿轮副12,伺服电机的动力依次通过涡轮蜗杆副11和齿轮副12传递至丝杆7。当排出部3内冷却液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6将相应的信号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指令给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涡轮蜗杆副11和齿轮副12带动丝杆7旋转,旋转的丝杆带动螺母8后退,从而使得顶紧部件9压紧的硅胶管松开,冷却液流量增加,温度下降;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控制器发出指令,伺服电机反转,顶紧部件9压紧排出部3的硅胶管,水流量降低,达到自动控温的目的。如果通过伺服电机动作后,超过设定的时间,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仍然处于非正常状态,则控制器控制蜂鸣器报警报警,提醒外科医生检查装置和循环冷却液余量。控制器可采用微处理芯片或plc控制器,报警器可采用蜂鸣报警器。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实现冷却装置的温度自动控制,提高了冷却温度的精确性控制。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肾移植,这种手术方式简单易学,成本低廉,适合大范围推广,代表着肾移植微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