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冰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9257发布日期:2019-07-03 03:38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冰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简易冰毯。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当患者出现体温过高的情况时,除了常规的药物控制的方法外,往往还会用到物理降温的方法,包括涂抹酒精、冰袋降温,冰毯降温等。其中又以冰毯降温的效果为好,冰毯是一种采用半导体制冷的方式的毯状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降温,由于其面积大,温度控制方便,因此在高烧、热射病等的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现有的冰毯价格较高,在病房、诊疗室中的数量较少,如果出现多个患者高烧的情况,则冰毯的数量不敷使用,有时候只能用冰袋在腋下等部位进行降温,降温部位和降温面积有限,降温效果不够理想。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简易冰毯,能够利用医院中数量较多的冰袋,为患者提供较为良好的物理降温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简易冰毯,包括底层、中间层和面层,其中底层通过连接机构与面层连接,中间层可拆卸地连接在底层上,底层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冰袋容纳单元。

所述的简易冰毯,其中:其中底层的面积小于面层的面积。

所述的简易冰毯,其中:该冰袋容纳单元是带开口的口袋或者是容纳槽,冰袋容纳在口袋或容纳槽中。

所述的简易冰毯,其中:容纳槽的边缘为突起状。

所述的简易冰毯,其中:中间层由吸湿性材料制成。

所述的简易冰毯,其中:中间层的面积略小于底层的面积,或与底层面积相同。

所述的简易冰毯,其中:中间层和底层上都设有多个固定单元,二者通过固定单元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的简易冰毯,其中:所述固定单元是按扣或魔术贴。

所述的简易冰毯,其中:连接机构是拉锁机构,且拉锁机构不露出在面层的上表面。

所述的简易冰毯,其中:底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隔热层。

附图说明

图1为简易冰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简易冰毯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简易冰毯为多层结构,包括底层2(也称支撑层)、中间层5(也称吸湿层)和面层1。其中底层2的面积小于面层1的面积。

底层2由塑料、布料等材料制成。底层2上表面设有多个冰袋容纳单元3,该冰袋容纳单元3可以是带开口的口袋,亦可以是容纳槽,用于容纳冰袋,当其为容纳槽时,其边缘4为突起状,以在容纳冰袋后限制冰袋的移动。

中间层5由吸湿性较强的纱布、棉布、麻布等材料制成,其面积可略小于底层2的面积,或与其面积相同,且能够覆盖全部的冰袋容纳单元3,中间层5上设有多个固定单元7,例如(按扣的公扣或母扣;或者是魔术贴的公扣或母扣),底层2上在对应中间层5的固定单元的位置上也设置有相应的固定单元6(例如,按扣的母扣或公扣;或者是魔术贴的母扣或公扣)。由此中间层可通过固定单元6、7之间的配合,覆盖在底层2上。由此,中间层5可以方便地拆卸、安装,便于更换和清洗消毒。

面层1可由塑料和布料等材料制成,并有一定厚度,例如1mm-1.5mm,避免冻伤发生,底层2和面层1通过在二者上设置的拉锁机构8互相连接,因此面层1和底层2亦可灵活的安装拆卸,并予清洁消毒。图2示出了将拉锁机构8打开后,掀开面层1的情况,图1则是通过拉锁机构8将面层1与底层2连接后的情况。

由于面层1的面积大于底层2的面积,因此使得拉锁机构8仅在面层1的下表面设置,而不露出在面层1的上表面,使得患者在躺在简易冰毯上时不至于被拉锁刮伤。

更进一步的,底层2的下表面可设置一层隔热层,例如,如玻璃纤维、气凝胶毡、陶瓷纤维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得冰毯仅通过面层1传热,提高降温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冰毯在使用时,打开拉锁机构8,将冰袋放入底层2上的冰袋容纳单元内,将中间层5覆盖在底层2上,并通过按压以固定单元连接二者,最后拉上拉锁机构8,将简易冰毯平铺在病床上,病人可躺在冰毯的面层1上,得到充分的物理降温。降温过程中产生的露水、水气可被中间层5充分吸收,使得面层1干燥或不至于过于潮湿,提高了患者的体感舒适度。

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医院冰毯数量不足的问题,最大程度上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物理降温措施,为疾病治疗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