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状腺术后引流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8309发布日期:2020-01-10 15:0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状腺术后引流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甲状腺术后引流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甲状腺引流管是在甲状腺术后的引流的管道,引流管在医院中一般以捆扎的形式进行收纳,不仅容易散开,导致引流管杂乱,并且不便于收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甲状腺术后引流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状腺术后引流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引流管缠绕装置结构简单,一方面其需手动操作,另一方面其为一体化结构,不能拆卸且不便于收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甲状腺术后引流辅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底板和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轴分离装置,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自动缠绕装置,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还设有四个均匀等间距分布的万向轮。

所述自动缠绕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旋转圆盘、绕线盘、滚珠转盘和橡胶垫,所述第一电机的底端与右侧的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圆盘的一侧圆盘面上呈环形等间距的设有三个卡柱,三个所述卡柱与旋转圆盘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圆盘的另一侧圆盘面上还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旋转圆盘同轴焊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焊接。

所述绕线盘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法兰盘,两个所述法兰盘之间还设有连柱,所述连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法兰盘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法兰盘上还设有三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卡柱孔,所述卡柱孔与所述卡柱卡接配合,两个所述法兰盘的圆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贯穿连柱后相连通,所述滚珠转盘的圆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橡胶垫的圆心处开设有第三通孔

优选的,所述轴分离装置包括电机机箱,所述电机机箱内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电机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机箱内还设有丝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同轴焊接,所述丝杆上设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上还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端与所述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电机机箱内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径均相同,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伸缩轴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卡柱的数量至少为3个。

优选的,所述滚珠转盘和橡胶垫通过胶水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电机机箱的底面设有支撑板,所述电机机箱与支撑板紧密焊接,所述支撑板与左侧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机箱内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与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的自动缠绕装置,其通过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旋转圆盘转动,进而使得绕线盘同步转动,实现了绕线盘能够自动缠绕引流管,解决了医护人员在缠绕引流管时因引流管过多而导致的缠绕复杂问题,同时也大大节省医护人员缠绕引流管的时间;

2.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的轴分离装置,其通过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丝杆转动带动丝杆螺母水平运动,进而使得与丝杆螺母相连接的伸缩轴同步水平运动,因此通过伸缩轴的水平运动可以达到引流管缠绕装置能够自由拆卸的的目的,解决了在引流管整理后能对绕线盘自由进行收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缠绕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分离装置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杆;3、万向轮;4、轴分离装置;41、电机机箱;410、第二电机;411、丝杆螺母;412、固定块;413、丝杆;414、伸缩轴;415、支撑板;5、自动缠绕装置;51、第一电机;52、旋转圆盘;520、卡柱;521、连杆;53、绕线盘;530、法兰盘;531、连柱;532、卡柱孔;533、第一通孔;54、滚珠转盘;540、第二通孔;55、橡胶垫;550、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甲状腺术后引流辅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底板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2,两个支撑杆2的底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位于左侧的支撑杆2上设有轴分离装置4,两个支撑杆2之间设有自动缠绕装置5,底板1的下表面还设有四个均匀等间距分布的万向轮3。

本实施例中,轴分离装置4包括电机机箱41,电机机箱41内设有第二电机410,第二电机410与电机机箱41的内壁固定连接,电机机箱41内还设有丝杆413,第二电机410的输出轴与丝杆413同轴焊接,丝杆413上设有丝杆螺母411,丝杆413上还设有固定块412,固定块412底端与丝杆螺母411固定连接,固定块412上设有伸缩轴414,伸缩轴414的一端与固定块412固定连接,伸缩轴414的另一端贯穿电机机箱41内壁。该轴分离装置4通过伸缩轴414的水平运动,能实现对引流管缠绕装置的可自由拆卸,其一方面便于对拆卸下的零部件进行清理,同时便于对损伤的零部件进行更换维修,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对绕线盘53的收纳达到对整理后的引流管进行归纳处理的目的,其节省了空间。

本实施例中,电机机箱41内设有滑杆416,滑杆416的两端分别与电机机箱41的内壁固定连接,滑杆416与固定块412滑动连接。该结构中滑杆416能对丝杆螺母411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提高伸缩轴414水平运动时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自动缠绕装置5包括第一电机51、旋转圆盘52、绕线盘53、滚珠转盘54和橡胶垫55,第一电机51的底端与右侧的支撑杆2固定连接,旋转圆盘52的一侧圆盘面上呈环形等间距的设有三个卡柱520,三个卡柱520与旋转圆盘52固定连接,旋转圆盘52的另一侧圆盘面上还设有连杆521,连杆521的一端与旋转圆盘52同轴焊接,连杆52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同轴焊接。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机51采用河南华特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ye3系列高效率节能型三相异步电机,其配套电路也可由厂家提供,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内部结构和方法的改进。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533、第二通孔540和第三通孔550的内径均相同,且第一通孔533、第二通孔540和第三通孔550的内径大于伸缩轴414的外径。该结构中伸缩轴414能对橡胶垫55、滚珠转盘54和绕线盘53起到一个支撑固定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卡柱520的数量至少为3个。该结构能使绕线盘53和旋转圆盘52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和牢固。

本实施例中,滚珠转盘54和橡胶垫55通过胶水粘接固定。该结构的作用在于让绕线盘旋转时产生的转动摩擦力转变为滚动摩擦力,其减少了绕线盘转动时的摩擦力。

本实施例中,电机机箱41的底面设有支撑板415,电机机箱41与支撑板415紧密焊接,支撑板415与左侧支撑杆2固定连接。该结构对电机机箱41起到了一个支撑固定的作用。

如图2所示,绕线盘53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法兰盘530,两个法兰盘530之间还设有连柱531,连柱5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法兰盘530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法兰盘530上还设有三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卡柱孔532,卡柱孔532与卡柱520卡接配合,两个法兰盘530的圆心处均开设有第一通孔533,两个第一通孔533贯穿连柱531后相连通,滚珠转盘54的圆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540,橡胶垫55的圆心处开设有第三通孔55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接通电源,第一电机51开始工作,第一电机51输出轴同步转动,与第一电机51输出轴同轴连接的旋转圆盘52同步转动,同时绕线盘53跟随旋转圆盘52进行转动,此时可将引流管放置在绕线盘上进行自动缠绕;本实用新型在引流管缠绕完成需要对缠绕装置进行拆卸并对绕线盘53进行收纳时,医护人员首先接通电源,第二电机410开始工作,第二电机410的输出轴同步转动,与第二电机410同轴连接的丝杆413同步转动,固定在丝杆413上的丝杆螺母411开始沿丝杆413进行水平运动,而固定块412跟随丝杆螺母进行水平运动,固定在固定块412上的伸缩轴414同步进行水平运动,在实际拆卸时,伸缩轴414回缩,医护人员按顺序先后取下橡胶垫55、滚珠转盘54和绕线盘53即可完成对该装置的拆卸。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