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骨塑型复位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0063发布日期:2019-08-07 01:37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跟骨塑型复位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跟骨塑型复位钳。



背景技术:

骨折后一般要进行断骨复位治疗,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持骨钳将断骨进行复位,并通过钢板、螺钉等进行固定,常用的复位钳,主要由X型的两个钳臂铰接而成,前端作为钳夹,后端作为把手;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多见者,易发生于中年男性。由于跟骨骨折可严重地破坏跟距关节,引起粘连和僵硬,以及骨刺形成和跟骨畸形愈合等,可遗留患足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故在治疗时除了明确骨折类型外,更须着重功能治疗,即早期活动患足和逐渐承重步行,以达到满意的功能恢复,而不宜过分强调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固定。目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容易出现皮肤坏死、钢板外露、骨髓炎等并发症,导致治疗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跟骨塑型复位钳,包括左钳柄和右钳柄,所述右钳柄顶部设有第一夹爪,所述右钳柄靠近第一夹爪的一端贯穿设有左钳柄安装槽,所述左钳柄顶部穿出左钳柄安装槽并设置有第二夹爪,所述右钳柄表面对应左钳柄安装槽中部的位置设有可与左钳柄转动连接的子母销,所述左钳柄、右钳柄底部分别设有左手柄、右手柄,所述左钳柄、右钳柄内侧相对设有左凹槽、右凹槽,所述右凹槽底部靠近右手柄的一端设有右弹片,所述右弹片为弧型,所述右弹片底部通过数个螺钉与右凹槽表面连接,顶部设有可转动的滚轮,所述左钳柄内侧位于左凹槽上部的位置设有与右弹片、滚轮对应的长条型滑道,当所述左钳柄、右钳柄相对运动时,所述右弹片顶部可在滚轮的作用下沿长条型滑道向上滑动,当所述滚轮滑动到长条型滑道顶部时,所述第一夹爪顶部与第二夹爪顶部相接触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夹爪、第二夹爪为同向设置的弧形夹爪,所述第一夹爪的长度小于第二夹爪的长度,所述第一夹爪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二夹爪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齿槽,所述第一齿槽、第二齿槽结构相同。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齿槽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齿槽距离第一夹爪顶部的距离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齿槽的数量为多个使得相邻第一齿槽之间形成第一爪齿。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齿槽底面为向内凹陷的弧形槽底。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齿槽距第一夹爪两端的距离小于第二齿槽距第二夹爪两端的距离。

作为改进,所述右钳柄包括与第一夹爪连接的上钳柄和与右手柄连接的下钳柄,所述上钳柄末端与下钳柄上端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连接使得上钳柄与下钳柄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作为改进,所述左钳柄包括与第二夹爪连接的连接柄和与左手柄连接左主柄,所述连接柄用于与左钳柄安装槽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右弹片包括与右钳柄连接的主弹片和与滚轮连接的移动片,所述主弹片为弧形片,所述移动片为直片,所述移动片与弧形片之间设有夹角使得滚轮移动至长条型滑道顶部时所述直片与长条型滑道平行且可容纳于长条型滑道中。

作为改进,所述右钳柄顶部距离子母销的长度大于左钳柄顶部距离子母销的长度。

作为改进,所述左钳柄、右钳柄底部还设有与左手柄、右手柄连接的左销柄、右销柄,所述左手柄、右手柄上设有与左销柄、右销柄固定连接的销钉。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与人体跟骨形状相适应的第一夹爪、第二夹爪,能够在跟骨骨折肿胀未消退时,短时间内进行手术治疗,应用本实用新型跟骨塑形复位钳,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夹持跟骨可以恢复跟骨的长度、宽度及内外翻的角度,能够早期有效的治疗跟骨骨折,减少传统开放手术的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跟骨塑型复位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跟骨塑型复位钳中左钳柄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跟骨塑型复位钳中长条型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跟骨塑型复位钳中右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跟骨塑型复位钳中左钳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跟骨塑型复位钳中第一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跟骨塑型复位钳中第二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左钳柄,1.1、左凹槽,1.2、长条型滑道,1.3、连接柄,1.4、左主柄,1.5、左销柄,2、右钳柄,2.1、左钳柄安装槽,2.2、右凹槽,2.3、上钳柄,2.4、下钳柄,3、第一夹爪,3.1、第一齿槽,3.2、第一爪齿,4、第二夹爪,4.1、第二齿槽,5、子母销,6、左手柄,7、右手柄,8、右弹片,8.1、主弹片,8.2、移动片,9、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7,一种跟骨塑型复位钳,包括左钳柄1和右钳柄2,所述右钳柄2顶部设有第一夹爪3,所述右钳柄2靠近第一夹爪3的一端贯穿设有左钳柄安装槽2.1,所述左钳柄1顶部穿出左钳柄安装槽2.1并设置有第二夹爪4,所述右钳柄2表面对应左钳柄安装槽2.1中部的位置设有可与左钳柄1转动连接的子母销5,所述左钳柄1、右钳柄2底部分别设有左手柄6、右手柄7,所述左钳柄5、右钳柄7内侧相对设有左凹槽1.1、右凹槽2.2,所述右凹槽底部靠近右手柄2的一端设有右弹片8,所述右弹片8为弧型,所述右弹片8底部通过数个螺钉与右凹槽表面连接,顶部设有可转动的滚轮9,所述左钳柄2内侧位于左凹槽1.1上部的位置设有与右弹片8、滚轮9对应的长条型滑道1.2,当所述左钳柄1、右钳柄2相对运动时,所述右弹片8顶部可在滚轮9的作用下沿长条型滑道1.2向上滑动,当所述滚轮9滑动到长条型滑道1.2顶部时,所述第一夹爪3顶部与第二夹爪4顶部相接触。当松开左钳柄1、右钳柄2时,左钳柄1、右钳柄2可在右弹片8的弹力下恢复原位。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一夹爪3、第二夹爪4为同向设置的弧形夹爪,且第一夹爪3、第二夹爪4的弧度与人体跟骨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第一夹爪3的长度小于第二夹爪4的长度,所述第一夹爪3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齿槽3.1、所述第二夹爪4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齿槽4.1,所述第一齿槽3.1、第二齿槽4.1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一齿槽3.1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齿槽3.1距离第一夹爪3顶部的距离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齿槽3.1的数量为多个使得相邻第一齿槽3.1之间形成第一爪齿3.2。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一齿槽3.1底面为向内凹陷的弧形槽底。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一齿槽3.1距第一夹爪3两端的距离小于第二齿槽4.1距第二夹爪4两端的距离。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右钳2柄包括与第一夹爪3连接的上钳柄2.3和与右手柄7连接的下钳柄2.4,所述上钳柄2.3末端与下钳柄2.4上端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连接使得上钳柄2.3与下钳柄2.4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左钳柄1包括与第二夹爪4连接的连接柄1.3和与左手柄6连接左主柄1.4,所述连接柄1.3用于与左钳柄安装槽2.1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右弹片8包括与右钳柄2连接的主弹片8.1和与滚轮9连接的移动片8.2,所述主弹片8.1为弧形片,所述移动片8.2为直片,所述移动片8.2与弧形片8.1之间设有夹角使得滚轮9移动至长条型滑道1.2顶部时所述移动片8.2与长条型滑道1.2平行且可容纳于长条型滑道1.2中。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右钳柄2顶部距离子母销5的长度大于左钳柄1顶部距离子母销5的长度。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左钳柄1、右钳柄2底部还设有与左手柄6、右手柄7连接的左销柄1.5、右销柄,所述左手柄6、右手柄7上设有与左销柄1.4、右销柄固定连接的销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