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8650发布日期:2019-11-25 22:08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腹腔引流袋。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因此腹腔引流袋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临床上现有的腹腔引流袋在使用时,引流管与三通管之间连接处的密封较差,易造成细菌感染,安装也较为费时费力,浪费医护人员的护理时间,同时引流袋不便于放气调节引流袋的内外压力差,使得袋内的压力较大,腹腔内的积液无法及时排除,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腹腔引流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引流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腹腔引流袋密封较差和引流袋不便于调节压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腹腔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所述引流袋本体的顶端设有引流管,且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引流袋本体内部连通,所述引流管远离所述引流袋本体的一端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设有插接管,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管,且所述插接管以及所述连接管均与所述三通管内部连通,且所述引流管与所述插接管过盈配合,所述三通管的外表面设有竖管,且所述竖管与所述三通管内部连通,所述插接管上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螺纹套环和固定环,所述螺纹套环的内设有套管,所述三通管位于所述插接管一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固定环紧密粘接,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固定环内还设有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径与所述插接管的外径相适配,且所述套管与所述插接管套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环的内径与所述固定环的外径相适配,且所述螺纹套环通过所述螺纹与所述固定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管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固定盘,且位于所述固定盘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转轴槽,固定盘的上表面位于所述转轴槽的一侧设有透气孔,所述竖管的上表面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表面紧密粘接有旋钮,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旋钮的下方设有限位块,所述转轴的底部还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贯穿所述固定盘,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调节板,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通孔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穿孔并延伸至所述转轴槽内,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转轴槽与所述固定盘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横截面呈扇形,且所述调节板横截面扇形的圆心角为30-9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腹腔引流袋,将引流管与插接管过盈配合,同时将套管套接在引流管上进行密封固定,并将螺纹套环与固定环进行螺纹连接,固定环内的密封条能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防止与空气接触造成细菌感染,安装便捷,省时省力。

2.该腹腔引流袋,利用旋钮转动转轴,转轴上的调节盘也随之转动,当调节盘上的通孔与固定盘上的透气孔重合时能平衡三通管与外界的气压,实现调节引流袋内外压力的功能,便于腹腔内积液及时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竖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装置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螺纹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袋本体;11、引流管;2、三通管;21、插接管;22、连接管;3、竖管;31、固定盘;311、转轴槽;312、透气孔;32、穿孔;33、转轴;331、旋钮;332、限位块;333、调节板;334、通孔;4、密封装置;41、螺纹套环;411、套管;42、固定环;421、螺纹;422、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腹腔引流袋,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包括引流袋本体1,引流袋本体1的顶端设有引流管11,且引流管11与引流袋本体1内部连通,引流管11远离引流袋本体1的一端设有三通管2,三通管2的一端设有插接管21,三通管2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管22,且插接管21以及连接管22均与三通管2内部连通,且引流管11与插接管21过盈配合,三通管2的外表面设有竖管3,且竖管3与三通管2内部连通,插接管21上设有密封装置4,密封装置4包括螺纹套环41和固定环42,螺纹套环41的内设有套管411,三通管2位于插接管21一端的外表面与固定环42紧密粘接,固定环42的外表面设有螺纹421,固定环42内还设有密封条422。

本实施例中,引流袋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便于医护人员记录和观测患者腹腔内排出积液的量。

进一步的,三通管3整体采用pp(聚丙烯)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且结构稳固,成本较低等优点,延长三通管3的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套管411的内径与插接管21的外径相适配,且套管411与插接管21套接配合,本实施例中套管411的内径优选为2cm,便于引流管11余插接管21过盈配合后,再将套管411与插接管21套接,将引流管11密封固定在插接管21上。

值得说明的是,螺纹套环41的内径与固定环42的外径相适配,且螺纹套环41通过螺纹421与固定环42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螺纹套环41的内径优选为3cm,便于螺纹套环41的安装固定,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具体的,密封条422采用橡胶材质,该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且密封效果较好,成本较低等优点,延长密封条42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引流管11擦爱用橡胶材质,该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且防滑效果较好,成本较低等优点,延长引流管11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将连接管22与cvc管进行连接,引流管11与插接管21进行过盈配合,再将套管411与插接管21套接,由于引流管11在插接管21和套管411之间,套管411能将引流管11牢牢固定在插接管21上,起到密封效果,防止引流管11与外界接触造成细菌感染,利用固定环42外表面的螺纹421将螺纹套环41固定在固定环42上,固定环42内设置的密封条422能进一步增加装置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螺纹旋紧的安装方式,操作较为简单,省时省力,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解决腹腔引流袋密封较差的问题。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为了便于引流袋调节内外压力,本发明人员对三通管2的结构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竖管3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固定盘31,且位于固定盘3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转轴槽311,固定盘31的上表面位于转轴槽311的一侧设有透气孔312,竖管3的上表面设有穿孔32,穿孔32内设有转轴33,转轴33的上表面紧密粘接有旋钮331,转轴33位于旋钮331的下方设有限位块332,转轴33的底部还设有调节板333,调节板333上设有通孔334。

具体的,透气孔312贯穿固定盘31,通孔334贯穿调节板333,且透气孔312与通孔334的直径相同,本实施例中透气孔312与通孔334的直径均优选为2cm,便于通过透气孔312与通孔334相互重合时调节引流袋内外压力。

进一步的,转轴33穿过穿孔32并延伸至转轴槽311内,且转轴33通过转轴槽311与固定盘31转动连接,便于转动转轴33实现压力的平衡调节。

除此之外,调节板333的横截面呈扇形,且调节板333横截面扇形的圆心角为30-90度,本实施例中调节板333横截面扇形的圆心角优选为60度。

本实施例中,转动旋钮331,由于转轴33的顶端通过限位块332限位在竖管3内,转轴33的底端位于转轴槽311内,因此转轴33能在竖管3内转动,并带动转轴33上的调节板333一起转动,当调节板333上的通孔334与固定盘31上的透气孔312相互重合时三通管2与外界连通,实现平衡三通管2与外界气压的功能,通孔334和透气孔312位置相错时,对三通管进行密封,能有效的防止三通管2内的气压过高导致患者腹腔内积液无法及时排出的状况,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解决腹腔引流袋不便于调节压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腹腔引流袋在使用时,将连接管22与cvc管进行连接,引流管11与插接管21进行过盈配合,再将套管411与插接管21套接,由于引流管11在插接管21和套管411之间,套管411能将引流管11牢牢固定在插接管21上,起到密封效果,防止引流管11与外界接触造成细菌感染,利用固定环42外表面的螺纹421将螺纹套环41固定在固定环42上,固定环42内设置的密封条422能进一步增加装置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螺纹旋紧的安装方式,操作较为简单,省时省力,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转动旋钮331,由于转轴33的顶端通过限位块332限位在竖管3内,转轴33的底端位于转轴槽311内,因此转轴33能在竖管3内转动,并带动转轴33上的调节板333一起转动,当调节板333上的通孔334与固定盘31上的透气孔312相互重合时三通管2与外界连通,实现平衡三通管2与外界气压的功能,通孔334和透气孔312位置相错时,对三通管进行密封,能有效的防止三通管2内的气压过高导致患者腹腔内积液无法及时排出的状况,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解决腹腔引流袋密封较差和引流袋不便于调节压力的问题,便于普及和推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