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的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4097发布日期:2019-08-31 01:3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的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尿管,尤其是一种高可靠性的导尿管,特别是用于尿道狭窄或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导尿术是泌尿外科主要诊疗操作之一。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插管困难,先进的导尿管中设有金属导丝,以增加导尿管的硬度,方便操作。存在的问题是,排尿孔的宽度必须小于导丝的直径,否则,导丝有可能会穿出排尿孔,损伤患者的尿道或膀胱,然而,这限制了导尿管单位时间内的排尿量。

另外,传统导尿管中导丝的头端、尾端在导尿管内均没有防止其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措施,因此,难以控制导尿管的稳定操作。

在导尿管置入失败的情况下,现有技术多采用膀胱造瘘穿刺术将残留的尿液排出。常规造瘘穿刺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大,出血较多,操作复杂且易感染。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因此,市场迫切需要一种高可靠性的导尿管,其可防止导丝从导尿管侧孔处意外滑出而损伤尿道,也可以避免因导丝在导尿管内发生意外的转动而对患者造成意外损伤。

然而,这样的高可靠性导尿管还一直没有出现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的导尿管,其可防止导丝从导管侧孔处意外滑出而损伤尿道或膀胱。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的导尿管,其可以避免因导丝在导尿管内发生意外的转动而对患者造成意外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的导尿管,其操作方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在导丝的外周面设有凸缘;在导头的导管侧壁上设有排尿孔,该导管侧壁的尾端面与所述凸缘的前表面相接触;所述凸缘的前表面至导丝的顶端的距离不大于该导管侧壁的尾端面至排尿孔的后边缘的距离。

优选地,凸缘固定在导丝的外周面上或者与导丝的外周面集成一体;凸缘结构上设有液体通道。

优选地,凸缘由不锈钢制成;导尿管主体粘接或焊接在导管侧壁的外周面上;导尿管主体的前端粘接或焊接在导头的台阶面上。

优选地,其导头的导管侧壁的横截面为扁结构;凸缘的横截面为扁结构;至少在安装状态下,导头的导管对应的导尿管的内孔与导头的导管相配合;导丝的凸缘也相应地呈扁结构。

优选地,所述扁结构的横截面呈椭圆形、长圆形、矩形、方形或多边形;或者,导头的导管侧壁在排尿孔的周围局部加厚,加厚段的长度为排尿孔长度的2-3倍。

优选地,导头的导管侧壁的长度与导丝顶端至导头顶端之间的距离的比例为0.1-2.5。

优选地,排尿孔的前端至导头的台阶面的长度与排尿孔的长度的比例为0.1-0.8。

优选地,凸缘与导头的导管侧壁的扁形内孔相互配合的长度与凸缘的总长度的比例为0.0-0.6。

优选地,导丝顶端至排尿孔的尾端的距离之间的距离为0.5-50mm;凸缘与导头的导管侧壁的扁形内孔为间隙配合,装配间隙为0.01-1.0mm。

优选地,其锥形排泄口锁紧装置包括连接套筒、导丝夹紧装置、锁紧螺母;夹紧装置的主体插入导尿管的尾部,夹紧装置的翼部绕其铰链在凹槽内折叠至密贴在尾部的表面;连接套筒被插入夹紧装置的主体内;连接套筒具有中心通孔;夹紧装置设有用于导丝固定的头端以及沿周向均布的可以自由折叠的多个尾端,所述多个尾端在折叠状态下导尿管的尾端被定位于导丝定位器主体的外侧壁和所述尾端在折叠状态下的内侧壁之间;锁紧螺母的内螺纹与所述导丝定位器的外螺纹相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凸缘的限位作用,导丝不再可能会穿出排尿孔,因此,排尿孔的宽度可以大于导丝的直径,也就是说排尿孔可以变得更宽,这样,导尿管和膀胱之间的门户可以变得更为宽大,有利于液体经液体注入孔及导尿管进入尿道,使操作更加快捷、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因导丝在导尿管内发生意外的转动而对患者造成意外损伤。根据本实用新型,导尿管操作方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的设计理念,提高了导尿管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尿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尿管前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丝限位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凸缘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的导尿管前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的导尿管前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A是图6A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6A中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C是图6A中C-C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D是图6A中D-D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E是图6A中E-E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尿管尾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A-9D是如图8所示的夹紧装置在非夹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E-9G是如图8所示的夹紧装置在半夹紧、夹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套筒锁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尿管包括导头1、排尿孔2、尿道密封段/气囊段3、导尿管主体4、三通尾部5、气/液体注入通道6、药物/冲洗注入通道7、导丝尾端锁定螺母8、和螺母旋柄9。

如图2-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导尿管在导丝13的外周面设有凸缘12;在导头1的导管侧壁11上设有排尿孔2,该导管侧壁11的尾端面15与所述凸缘12的前表面14相接触。而且,所述凸缘12的前表面14至导丝13的顶端的距离L1不大于该导管侧壁11的尾端面15至排尿孔2的后边缘的距离L2。气/液体注入通道6有通道61、药物/冲洗注入通道7有通道71。特别是,凸缘12可以任何方式固定在导丝13的外周面上,或者凸缘12与导丝13的外周面集成一体。

尤其是,凸缘12可以由不锈钢制成,也可以由任何其他适当的材料制成。

特别是,导尿管主体4可以粘接或焊接在导管侧壁11的外周面上。导尿管主体4的前端可以粘接或焊接在导头1的台阶面16上。

由此,凸缘12固定在导丝13的外周面上,或与导丝13的外周面集成一体,当所述凸缘12的前表面14抵靠在导头1的导管侧壁11的尾端面15上时,导丝13不可能再继续向前移动,因此,可防止导丝从导管侧孔处意外滑出而损伤尿道,也可避免因导丝在导尿管内发生意外的转动而对患者造成意外损伤。

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还包括:如果按照现有技术,导丝13的直径必须大于排尿孔2的宽度,否则,导丝13有可能会穿出排尿孔2,损伤患者的尿道或膀胱;相反,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凸缘12的限位作用,导丝13不再可能会穿出排尿孔2,因此,排尿孔2的宽度可以变得大于导丝13的直径,也就是说排尿孔2可以变得更宽,这样,导尿管和膀胱之间的门户更宽大,有利于液体经液体注入孔及导尿管进入尿道,使操作更加快捷、方便。

现有技术的设计思想是:1)液体是通过中空导丝注入尿道;2)中空导丝的外径大于排尿孔的最小尺寸,以防止导丝穿过导尿管的排尿孔而刺伤尿道;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理念是:1)利用导尿管自身的导尿通道作为液体注入通道,增加了液体通道的截面积;2)利用导丝限位装置,限制导丝前移,使导丝无法达到导尿管的排尿孔区域,以防止导丝穿过排尿孔损伤患者的尿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5、6A-6B、7A-7E所示,导头1的导管侧壁11的横截面为扁结构,例如椭圆形或长圆形。同样,凸缘12的横截面为扁结构,例如椭圆形或长圆形。这样的扁结构置于导尿管4内部的相应偏形孔中,以最简单的结构、以最低的加工成本防止了导丝结构相对导尿管4发生转动。相反,在现有技术中,实行同样功能的结构要复杂得多,制造成本也高得多。

从图6A、图7B、图7C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导头1的导管侧壁11在排尿孔2的周围局部加厚,以增加硅胶导头的强度。特别是,加厚段的长度L3为排尿孔2长度L8的2-3倍。

另外,研发过程中,有几个难以发现,发现之后一直难以克服的关键性因素,它们相互牵制、顾此失彼,它们是若干比例关系,这些比例关系非显而易见、不容易确定的、但至关重要。

导头1的导管侧壁11的长度L4与导丝顶端至导头顶端之间的距离L5的比例,L4/L5=1.5-2.5,优选2.0-2.2。排尿孔2的前端至导头的台阶面的长度L7与排尿孔2的长度L8的比例,L7/L8=0.5-0.8,优选0.6。导丝顶端至排尿孔2的尾端的距离L9之间的距离L9为0.5-2.0mm,优选为1mm。凸缘12与导头1的导管侧壁11的扁形内孔相互配合的长度L10与凸缘12的总长度L6的比例,L10/L6=0.4-0.6,优选0.5。凸缘12与导头1的导管侧壁11的扁形内孔为间隙配合,装配间隙为0.08-0.12mm,优选为0.1mm。

特别是,导头的导管侧壁的长度与导丝顶端至导头顶端之间的距离的比例为0.1-2.5,优选1.5-2.5,更优选2.0-2.2。

特别是,排尿孔的前端至导头的台阶面的长度与排尿孔的长度的比例为0.1-0.8,优选0.5-0.8,更优选0.6。

特别是,凸缘与导头的导管侧壁的扁形内孔相互配合的长度与凸缘的总长度的比例为0.0-0.6,优选0.4-0.6,更优选0.5。

特别是,导丝顶端至排尿孔的尾端的距离之间的距离为0.5-50mm,优选0.5-2.0mm,更优选10-30mm,特别优选为1mm;凸缘与导头的导管侧壁的扁形内孔为间隙配合,装配间隙为0.01-1.0mm,优选为0.01-0.5,更优选0.08-0.12mm,特别优选为0.1mm。

如图8、9A-9G、10-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在导尿管的尾部41,夹紧装置的主体20插入尾部41,夹紧装置的翼部21绕其铰链23在凹槽24内折叠至密贴在尾部41的表面。连接套筒10设有液体注入孔并被插入夹紧装置的主体20内。锁紧螺母8的内螺纹在柄部9的作用下被拧紧在夹紧装置的外螺纹22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尿管的尾部结构,操作方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各方案,可以进一步形成多个实施例。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导丝的纵向限位装置,其中,导尿管在导丝13的外周面设有凸缘12;在导头1的导管侧壁11上设有排尿孔2,该导管侧壁11的尾端面15与所述凸缘12的前表面14相接触;而且,所述凸缘12的前表面14至导丝13的顶端的距离L1不大于该导管侧壁11的尾端面15至排尿孔2的后边缘的距离L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导头1的导管侧壁11的横截面为扁结构,例如导管侧壁11的内通道为椭圆形或长圆形;同样,凸缘12的横截面为扁结构,例如椭圆形或长圆形。这样的扁结构置于导尿管4内部的相应偏形孔中,以最简单的结构、以最低的加工成本防止了导丝结构相对导尿管4发生转动。相反,在现有技术中,实行同样功能的结构要复杂得多,制造成本也高得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在导尿管的尾部41,夹紧装置的主体20插入尾部41,夹紧装置的翼部21绕其铰链23在凹槽24内折叠至密贴在尾部41的表面;连接套筒10被插入夹紧装置的主体20内;锁紧螺母8的内螺纹在柄部9的作用下被拧紧在夹紧装置的外螺纹22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其是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其是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其是第一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其是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其是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之间的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在导丝的外周面设有凸缘;在导头的导管侧壁上设有排尿孔,该导管侧壁的尾端面与所述凸缘的前表面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其导头的导管的横截面呈椭圆形、长圆形、矩形、方形或多边形;至少在安装状态下,导头的导管对应的导尿管的内孔与导头的导管相配合;导丝的凸缘也相应地呈椭圆形、长圆形、矩形、方形或多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其锥形排泄口锁紧装置包括连接套筒、导丝定位器(夹紧装置)、锁紧螺母;连接套筒的中心通孔,其用于仪器观察导尿管是否插入膀胱、尿液流出或向尿道内输入润滑液;导丝定位器设有用于导丝固定的头端以及沿周向均布的可以自由折叠的多个尾端,所述多个尾端在折叠状态下导尿管的尾端被定位于导丝定位器主体的外侧壁和所述尾端在折叠状态下的内侧壁之间;锁紧螺母的内螺纹与所述导丝定位器的外螺纹相配合,使锁紧螺母、导丝定位器主体、导尿管的尾端、所述连接套筒牢固地安装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将导尿管自身的导尿通道(而不是中空导丝)作为液体注入通道,以增加液体通道的截面积;由于该截面积增大使得在尿道狭窄或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插管术时,注入润滑剂或液体比中空导丝更加方便快捷;利用导丝限位装置限制导丝前移,使导丝无法达到导尿管的排尿孔区域(而不是靠排尿孔的尺寸进行限制),以防止导丝穿过排尿孔损伤患者的尿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