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763发布日期:2019-08-16 22:1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理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理疗又称为康复物理治疗,是集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拨罐、按摩于一体的综合性治疗室,开展颈椎病、腰椎病的牵引治疗,三维治疗,针灸,高中低频的电疗磁疗、蜡疗、中药熏蒸、冷冻治疗、推拿、周围神经损伤疤痕粘连的治疗、镇痛治疗,痛风治疗,骨质疏松、中风偏瘫、面瘫、各种周围神经损伤、头痛、三叉神经痛、落枕、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网球肘、坐骨神经痛治疗。

原有神经内科的患者若长时间不对瘫痪身体进行按摩和有效运动,则会使病情加重,

1.但目前患者没有自身锻炼恢复的器材,需要到医院或者专业的康复机构,较为麻烦,且费用较高;

2.又或是在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但需要医护人员实时陪护,以防病人出现意外,病人自主性不高,对医护人员依赖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具有占用空间小,成本较低,不需要医护人员实时看护,自主性较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承底座,所述支承底座为环形座,所述支承底座的上方设有手扶圈,所述手扶圈为直径较所述支承底座小的环形架,所述手扶圈与所述支承底座之间通过支撑架支撑固定,所述手扶圈的底部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与所述手扶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承底座的内部处于所述限位座的下方设有训练走步平台,所述训练走步平台为矩形平面,且所述训练走步平台与所述支承底座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训练走步平台至少由转辊、调速电机、驱动辊和传动带组成,所述传动带的内侧设有转辊和驱动辊,所述驱动辊数量为两个,且分布于所述传动带内侧的两端,所述转辊传动于两个所述驱动辊之间,用于支承所述传动带,所述调速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承底座的内侧壁上,且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辊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带的外表壁上具有凸起的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由四个可伸缩的支撑杆组成,所述支撑杆的伸缩范围为零点八到一点二米。

优选的,所述手扶圈上设有门架,所述门架与所述手扶圈之间通过门架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门架与所述手扶圈之间通过门架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座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坐垫,且所述限位座的顶部呈环状设有固定绑带,所述固定绑带与所述限位座粘接固定,所述限位座与所述手扶圈之间通过支承绑带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承底座的顶部设有支撑杆固定座,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于所述支撑杆固定座内,并与所述支撑杆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承底座的内侧还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分布于所述训练走步平台的周侧,且与所述训练走步平台处于同一高度,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支承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承底座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缓震脚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个由支承底座、手扶圈和支撑架组成的架体,在手扶圈上设有门架,由医护人员扶持病人进入手扶圈内,坐上限位座上,然后绑定在身体上,令下肢在训练走步平台上进行行走锻炼,完全可以自主进行,不需要医护人员实时帮助进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速电机可以调节传动带的传动速度,来依据康复情况进行调整,来实现对病人的下肢进行锻炼,并且病人在训练走步平台上锻炼,支承底座、手扶圈和支撑架组成的架体可以稳定给予病人支撑,使病人保持身体锻炼情况,极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此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占用空间较小,适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承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扶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承底座;11、缓震脚座;12、防护板;13、支撑杆固定座;2、支撑架;3、手扶圈;31、门架;311、门架转轴;32、门架锁;4、限位座;41、坐垫;42、固定绑带;43、支承绑带;5、训练走步平台;51、转辊;52、调速电机;53、驱动辊;54、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承底座1,支承底座1为环形座,支承底座1的上方设有手扶圈3,手扶圈3为直径较支承底座1小的环形架,手扶圈3与支承底座1之间通过支撑架2支撑固定,手扶圈3的底部设有限位座4,限位座4与手扶圈3固定连接,支承底座1的内部处于限位座4的下方设有训练走步平台5,训练走步平台5为矩形平面,且训练走步平台5与支承底座1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承底座1的上方设有手扶圈3,手扶圈3为直径较支承底座1小的环形架,手扶圈3与支承底座1之间通过支撑架2支撑固定,手扶圈3的底部设有限位座4,限位座4与手扶圈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一个由支承底座1、手扶圈3和支撑架2组成的架体,在手扶圈3上设有门架31,在使用时,可以打开门架31,由医护人员扶持病人进入手扶圈3内,坐上限位座4上,然后绑定在身体上,令下肢在训练走步平台5上进行行走锻炼,通过调速电机52可以调节传动带54的传动速度,来依据康复情况进行调整,来实现对病人的下肢进行锻炼,并且病人在训练走步平台5上锻炼,完全可以自主进行,不需要医护人员实时帮助进行,支承底座1、手扶圈3和支撑架2组成的架体可以稳定给予病人支撑,使病人保持身体锻炼情况,极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此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占用空间较小,适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具体的,训练走步平台5至少由转辊51、调速电机52、驱动辊53和传动带54组成,传动带54的内侧设有转辊51和驱动辊53,驱动辊53数量为两个,且分布于传动带54内侧的两端,转辊51传动于两个驱动辊53之间,用于支承传动带54,调速电机52固定安装在支承底座1的内侧壁上,且调速电机52的输出端与驱动辊53固定连接,通过调速电机52带动驱动辊53转动,来带动传动带54进行传动,内部的驱动辊53为传动带54提供支撑,可以给病人提供稳定的支撑,方便病人进行行走锻炼,其中调速电机52的型号为HBS57,控制器型号为HSE2N。

具体的,传动带54的外表壁上具有凸起的防滑纹,可以增大病人行走过程的摩擦力,不会出现打滑情况,避免病人打滑歪倒。

具体的,支撑架2由四个可伸缩的支撑杆组成,支撑杆的伸缩范围为零点八到一点二米,通过设置四个支撑杆,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并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来预先调节支撑杆的高度。

具体的,手扶圈3上设有门架31,门架31与手扶圈3之间通过门架转轴311转动连接,且门架31与手扶圈3之间通过门架锁32固定连接,可以通过门架转轴311来打开门架31,方便人进出。

具体的,限位座4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坐垫41,且限位座4的顶部呈环状设有固定绑带42,固定绑带42与限位座4粘接固定,限位座4与手扶圈3之间通过支承绑带43进行固定,在使用时,患者可以坐在限位座4上,然后将固定绑带42绑在腰部进行固定,限位座4通过支承绑带43来提供稳定的限位环境,坐垫41可以令患者坐着更加舒适。

具体的,支承底座1的顶部设有支撑杆固定座13,支撑架2的底部安装于支撑杆固定座13内,并与支撑杆固定座13固定连接,支承底座1的内侧还设有防护板12,防护板12分布于训练走步平台5的周侧,且与训练走步平台5处于同一高度,防护板12与支承底座1固定连接,支承底座1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缓震脚座11,通过设置缓震脚座11,可以为支承底座1提供缓震,避免支承底座1对地面造成损坏,同时可以减小震动和声音,通过设置防护板12可以形成一个平面,利于患者使用,对患者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通过设置一个由支承底座1、手扶圈3和支撑架2组成的架体,在手扶圈3上设有门架31,在使用时,可以打开门架31,由医护人员扶持病人进入手扶圈3内,在使用时,患者可以坐在限位座4上,然后将固定绑带42绑在腰部进行固定,限位座4通过支承绑带43来提供稳定的限位环境,坐垫41可以令患者坐着更加舒适,令下肢在训练走步平台5上进行行走锻炼,通过调速电机52可以调节传动带54的传动速度,来依据康复情况进行调整,来实现对病人的下肢进行锻炼,并且病人在训练走步平台5上锻炼,完全可以自主进行,不需要医护人员实时帮助进行,支承底座1、手扶圈3和支撑架2组成的架体可以稳定给予病人支撑,使病人保持身体锻炼情况,极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此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占用空间较小,适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