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3311发布日期:2019-07-17 05:4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窥镜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



背景技术:

对于口腔、鼻腔、耳腔等疾病检查,传统的方式只是利用肉眼进行观察,对于诊断和治疗是非常不利的,现代的耳鼻喉内窥镜是借助内窥镜的良好的照明,将传统的破坏性手术转变成为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保留鼻腔及副鼻窦正常结构,形成良好的引流和通气,运用耳鼻喉内窥镜可以使鼻腔、鼻窦粘膜的形态和功能保持正常。到目前为止,耳鼻喉内窥镜的应用已拓宽到耳、鼻、咽、喉、头、颈等研究领域。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62740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包括夹持基座、立杆、调节滑块、连接杆、折叠调节杆、内 窥镜卡槽,所述夹持基座为夹子状夹持基座,夹持基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圆柱形立杆,所述 立杆上连接有调节滑块,调节滑块通过第一固定旋钮与立杆固定连接。

上述专利中的耳鼻喉内窥镜支架存在以下不足:其中结构过于简单,调节不够便捷,需要通过旋钮控制,实现的功能不够健全,在进行内窥镜检测时,会遇到积液或者异物需要吸取,同时在进行内窥镜检测时,可能需要进行送二氧化碳等气体造影便于观察,现有支架没有以上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部内壁中轴线处设置有柔性支撑柱,所述柔性支撑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设置有吸取软管,且吸取软管的外壁套接有推送管和贴壁套管,所述推送管靠近吸取软管的一端顶部设置有施药筒,所述固定座靠近调节旋钮的一侧设置有支管,且支管的外壁套接有送气管,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管盘,且管盘的外壁插接有引流管和造影管,所述造影管的另一端和起送管通过固定座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气阀,且气阀和造影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施药筒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接通按钮,且接通按钮内壁设置有通道,所述施药筒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滤斗,且滤斗的底端和通道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施药筒的底端内壁熔接有通管,且通管的顶端和通道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调节旋钮的内壁连接有蜗杆,且蜗杆的一端外壁和吸取软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盘的内壁设置有绕接凹槽,且管盘靠近柔性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耳鼻喉内窥镜支架通过设置有固定架和柔性的支撑柱,在调节反面,调节范围和折叠度更好,不需要医生手持内窥镜进行对位,并且在对内窥镜位置进行微调时有调节旋钮进行推进,其结构合理,方便使用;

2.本耳鼻喉内窥镜支架还设置有送气管、施药筒、推送管、引流管、造影管、接通按钮、滤斗、吸取软管、贴壁套管和阀门,其中的送气管、造影管和阀门均为实现集送二氧化碳等气体造影便于观察,其中的施药筒、推送管、引流管、接通按钮、滤斗、吸取软管和贴壁套管实现雾化施药和引流的作用,丰富了支架的功能,也简化了操作流程,使医生进行检测时,操作设备集成度更好。

综上所述,固定架和柔性的支撑柱的调节范围和折叠度更好,微调时有调节旋钮进行推进,其送气管、造影管和阀门均为实现集送二氧化碳等气体造影,其施药筒、推送管、引流管、接通按钮、滤斗、吸取软管和贴壁套管实现雾化施药和引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的官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的推送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夹、2柔性支撑柱、3调节旋钮、4送气管、5固定座、6施药筒、7推送管、8管盘、9引流管、10造影管、11接通按钮、12滤斗、13吸取软管、14贴壁套管、15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包括固定夹1,固定夹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部内壁中轴线处设置有柔性支撑柱2,柔性支撑柱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5,且固定座5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旋钮3,固定座5的另一端设置有吸取软管13,且吸取软管13的外壁套接有推送管7和贴壁套管14,推送管7靠近吸取软管13的一端顶部设置有施药筒6,固定座5靠近调节旋钮3的一侧设置有支管,且支管的外壁套接有送气管4,固定座5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管盘8,且管盘8的外壁插接有引流管9和造影管10,造影管10的另一端和起送管4通过固定座5相贯通,固定座5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气阀15,且气阀15和造影管10相连接,施药筒6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接通按钮11,且接通按钮11内壁设置有通道,施药筒6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滤斗12,且滤斗12的底端和通道相贯通,施药筒6的底端内壁熔接有通管,且通管的顶端和通道相贯通,调节旋钮3的内壁连接有蜗杆,且蜗杆的一端外壁和吸取软管13相连接,管盘8的内壁设置有绕接凹槽,且管盘8靠近柔性支撑柱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阀。

工作原理:本耳鼻喉内窥镜支架在使用时,实现将耳鼻喉内窥镜固定在固定座5上,然后将送气管4、推送管7和引流管9接入相应的位置,其中使用时,固定夹1和柔性支撑柱2,在调节时的调节范围和折叠度更佳,不需要医生手持内窥镜进行对位,并且在对内窥镜位置进行微调时有调节旋钮3进行推进,其中的送气管4、造影管10和阀门15均为实现集送二氧化碳等气体造影,其施药筒6、推送管7、引流管9、接通按钮11、滤斗12、吸取软管13和贴壁套管14实现雾化施药和引流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