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部下斜肌暴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039发布日期:2019-09-20 21:4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部下斜肌暴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部下斜肌暴露器。



背景技术:

在眼科诊室中,需要治疗的斜视病人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利用斜视勾撑开筋膜,暴露出下斜肌进行手术操作,目前所用的斜视勾为单独勾状器具,每个斜视勾只能单方向牵引,无法暴露对侧斜视肌,影响手术操作,因此需要多名辅助人员操作多个斜视勾才能撑开筋膜暴露出下斜肌。另外在拨开筋膜时一旦用力过大会造成筋膜撕裂,辅助人员长时间保持一个姿态极易导致操作疲劳,出现松手、拨开力度增加或减小等问题,给手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眼部下斜肌暴露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过程不会遮挡医生视线,便于配合或协助治疗,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操作准确性。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眼部下斜肌暴露器,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第一撑开臂,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通过铰链连接,第一连接臂和第一撑开臂通过第二铰链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臂包括锁止条、锁止扣、第一指圈、第一铰链孔,所述第一铰链孔位于第一连接臂中间位置,锁止条位于第一连接臂靠近第一指圈一端,锁止扣平均分布在锁止条上;

所述第二连接臂包括固定扣、第二撑开臂、第二指圈、第二铰链孔,所述第二铰链孔与第一铰链孔对应,位于第二连接臂中部,所述固定扣位于第二连接臂靠近第二指圈一端,其位置与锁止扣对应,第二撑开臂位于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臂端部向上弯折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锁止条为圆弧形,所述的锁止扣数量为4-10个,平均分布与锁止条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指圈及第二指圈设置有防滑胶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眼部下斜肌暴露器设有锁止条、锁止扣以及固定扣,可将筋膜撑开的同时对撑开器打开幅度进行固定,防止辅助人员保持同一个姿势疲劳操作,可将筋膜四周同时撑开,且撑开面均匀,使斜视肌完全暴露,半圆形撑开器撑开后不会遮挡医生视线,方便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眼部下斜肌暴露器结构图;

其中,1-第一连接臂,2-第二连接臂,3-第一铰链,4-第二铰链5-第一撑开臂,101-锁止条,102-锁止扣,103-第一指圈,104-第一铰链孔,201-固定扣,202-第二撑开臂,203-第二指圈、204-第二铰链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眼部下斜肌暴露器,包括第一连接臂1、第二连接臂2、第一铰链3,第二铰链4,第一撑开臂5,第一连接臂1和第二连接臂2通过铰链3连接,第一连接臂1和第一撑开臂5通过第二铰链4连接;第一连接臂1包括锁止条101、锁止扣102、第一指圈103、第一铰链孔104,所述第一铰链孔104位于第一连接臂1中间位置,锁止条102位于第一连接臂1靠近第一指圈103一端,锁止扣102平均分布在锁止条101上;第二连接臂2包括固定扣201、第二撑开臂202、第二指圈203、第二铰链孔204,所述第二铰链孔204与第一铰链孔104对应,位于第二连接臂2中部,所述固定扣201位于第二连接臂2靠近第二指圈203一端,其位置与锁止扣102对应,第二撑开臂202位于第二连接臂2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臂端部向上弯折形成。锁止条101为圆弧形,所述的锁止扣数量为4个,平均分布与锁止条101上。第一指圈103及第二指圈203设置有防滑胶套。

实施例2

一种眼部下斜肌暴露器,包括第一连接臂1、第二连接臂2、第一铰链3,第二铰链4,第一撑开臂5,第一连接臂1和第二连接臂2通过铰链3连接,第一连接臂1和第一撑开臂5通过第二铰链4连接;第一连接臂1包括锁止条101、锁止扣102、第一指圈103、第一铰链孔104,所述第一铰链孔104位于第一连接臂1中间位置,锁止条102位于第一连接臂1靠近第一指圈103一端,锁止扣102平均分布在锁止条101上;第二连接臂2包括固定扣201、第二撑开臂202、第二指圈203、第二铰链孔204,所述第二铰链孔204与第一铰链孔104对应,位于第二连接臂2中部,所述固定扣201位于第二连接臂2靠近第二指圈203一端,其位置与锁止扣102对应,第二撑开臂202位于第二连接臂2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臂端部向上弯折形成。锁止条101为圆弧形,所述的锁止扣数量为8个,平均分布与锁止条101上。第一指圈103及第二指圈203设置有防滑胶套。实施例3

一种眼部下斜肌暴露器,包括第一连接臂1、第二连接臂2、第一铰链3,第二铰链4,第一撑开臂5,第一连接臂1和第二连接臂2通过铰链3连接,第一连接臂1和第一撑开臂5通过第二铰链4连接;第一连接臂1包括锁止条101、锁止扣102、第一指圈103、第一铰链孔104,所述第一铰链孔104位于第一连接臂1中间位置,锁止条102位于第一连接臂1靠近第一指圈103一端,锁止扣102平均分布在锁止条101上;第二连接臂2包括固定扣201、第二撑开臂202、第二指圈203、第二铰链孔204,所述第二铰链孔204与第一铰链孔104对应,位于第二连接臂2中部,所述固定扣201位于第二连接臂2靠近第二指圈203一端,其位置与锁止扣102对应,第二撑开臂202位于第二连接臂2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臂端部向上弯折形成。锁止条101为圆弧形,所述的锁止扣数量为10个,平均分布与锁止条101上。第一指圈103及第二指圈203设置有防滑胶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