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听力筛查设备防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8705发布日期:2019-07-24 10:3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听力筛查设备防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听力筛查设备防堵结构。



背景技术: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发现先天性耳聋的首选手段,一般在婴儿出生后24~36小时进行,由听力筛查技术人员在新生儿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对其听力进行初步检查;但是,新生儿、婴幼儿时期耵聍分泌性过多,为了能够更客观精确诊断听力情况,必须要清除外耳道耵聍,而现有的防堵塞设备采用吸取的方式将耵聍吸出,但吸取的防堵塞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耳道内的空间狭小,探头不可自由活动,仅靠耵聍自动流动从而将其吸出,此方法效果不明显,耳道中的耵聍清理不干净,依旧影响测试结构的准确性。

2、由于原有的筛查设备成“L”型,且抽吸装置与探头位置距离太远,从而导致技术人员操作起来极为不便,由于新生儿耳道狭小且耳道距离短,此听力筛查设备防堵结构在操作中力度不好掌控且存在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听力筛查设备防堵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生儿听力筛查设备防堵结构,该新生儿听力筛查设备防堵结构包括:拾音器、与所述拾音器连接的探头以及一端与所述拾音器连接,另一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电缆,所述探头上安装有可旋转的防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拾音器上设有充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防堵头包括:紧贴所述探头的气囊以及设置在气囊上的海绵体,所述海绵体靠近所述拾音器的一端厚度小于远离所述拾音器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气囊端部设有转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转柄为中空硬质材料并与所述气囊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转柄通过充气软管与所述充气囊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探头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置与所述转柄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听力筛查设备防堵结构,采用充气式防堵头,清洁效果明显,从而使得听力筛查设备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顺手,从而确保了操作的稳定性,尽可能的将因为操作不便造成的检测误差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生儿听力筛查设备防堵结构。

附图标记:1、拾音器 2、探头 3、电缆 4、防堵头 11、充气囊 12、充气软管 41、气囊 42、海绵体 43、转柄 44、限位块 4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一种新生儿听力筛查设备防堵结构,该新生儿听力筛查设备防堵结构包括:拾音器1、与所述拾音器1连接的探头2以及一端与所述拾音器1连接,另一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电缆3,所述探头2上安装有可旋转的防堵头4;防堵头4即为清理头,所述拾音器1上设有充气囊11;该充气囊11位于拇指与食指握的位置,用于给气囊41充气,所述防堵头4包括:紧贴所述探头2的气囊41以及设置在气囊41上的海绵体42,气囊41充气将设置在气囊41上的海绵体撑起,海绵体42起到保护耳道的作用,所述海绵体42靠近所述拾音器1的一端厚度小于远离所述拾音器1的一端,使得海绵体42成锥型,方便将耳道中的耵聍带出,同时海绵体42上设有凹槽421,所述凹槽421可使清洁效果更好,所述气囊41端部设有转柄43;所述转柄43为中空硬质材料并与所述气囊41连通;所述转柄43通过充气软管12与所述充气囊11连通;通过转动转柄43使所述防堵头4可在耳道内旋转,而充气软管12可跟随所述防堵头4转动,所述探头2上设有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位置与所述转柄43相对应,限位块21限制了防堵头4的旋转角度,防止所述充气软管12拧在一起,该设备采用充气式防堵头,不仅起到了耳塞的作用,而且清洁效果明显,从而使得听力筛查设备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顺手,从而确保了操作的稳定性,尽可能的将因为操作不便造成的检测误差降到最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