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2171发布日期:2019-11-12 22:11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影像、计算机科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医疗在临床检查与治疗中应用愈加广泛。穿刺手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癌症的检查和治疗,比如穿刺活检和消融等。无论是检查或是治疗,准确的定位到病灶部位都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所以在计算机医学影像的辅助下帮助医生进行病灶定位的技术十分关键。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传统上,医学影像引导下的肺穿刺手术主要使用CT图像进行引导,医生根据CT图像规划穿刺路径,根据设定的穿刺方向和入针深度插入肺区,之后再次拍摄CT图像查看穿刺针和病灶的位置,不断调整穿刺针的位置直到它到达预设的位置。其过程需要患者在CT室中多次拍摄CT图像,辐射量较大,手术进行速度较慢。

现市场未发现有成熟的成型的相关工具,临床操作者多根据自己的习惯使用工具,现有工具简陋、精确度不高,患者需反复接受CT扫描确认,无疑增加的患者接受射线剂量,对身体造成损害。公开号为CN206120337U的中国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CT引导下穿刺的网格定位装置,采用质地柔软的材料,体感舒适度好;且能较好的粘贴在体表,不易滑动,减少了定位误差;降低了穿刺重复率,减轻了患者痛苦。但是这种装置不能准确的定位穿刺部位在人体横向的位置,且定位精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定位装置,目的在于实现目标组织的准确定位。定位装置由多个金属条连接而成,金属条由多个金属块连接而成,金属块内部设置不同形状的通孔,且各金属块内的通孔大小渐变,使用时,将所述定位装置贴在患者身体上,获得CT扫描图像后,通过观察CT扫描图像上的定位装置可以快速获取准确的穿刺位置,通孔的形状可以快速定位穿刺点的二维位置,通孔的大小可以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度。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定位准确,识别精度高。同时只需一次CT扫描就能准确定位,提高定位精度,避免无法获取微小病变穿刺位置的问题;大幅度的减少了CT次数,降低了辐射量,也降低了穿刺重复率,减轻了患者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M条金属条,所述金属条之间采用鱼线连接;所述金属条由内设通孔的N块金属块采用鱼线连接而成;金属块内通孔的形状采用N种以上不同形状沿横向及轴向循环排列,每个相邻金属块之间通孔形状不同,每个金属块内通孔的大小沿轴向大小渐变,其中,M,N均为不小于5的整数。使用时,将所述定位装置贴在患者身体上,获得CT扫描图像后,通过观察CT扫描图像上的定位装置可以快速获取准确的穿刺位置,通过观察通孔的形状就可以快速确定穿刺点的二维位置,通孔的大小可以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度。

N为5时,金属块通孔的形状采用三角形,四边形,正圆形,五边形,椭圆形5种形状沿横向及纵向循环排列。

优选所述金属块为金属圆柱体。

优选所述金属圆柱体直径为1~2.5mm,长度为3~5mm。

优选所述金属圆柱体为铅圆柱体。

所述定位装置包覆有透明柔性保护层。

所述透明柔性保护层上设置有用于粘合在皮肤上的贴合层。

所述贴合层包括涂覆在所述透明柔性保护层表面的粘胶剂和粘贴在所述粘胶剂表面的隔离膜。

所述定位装置表面上还设置有二维坐标刻度,用于医生直观标示穿刺位置,医生可以使用水性笔或者标示贴在所述定位装置上标示出通过观察CT图像确定的穿刺位置、深度信息。

所述定位装置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标示患者个人信息及相关提示信息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为:

1、所用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准确性高,通过不同形状的显影可以准确的定位穿刺目标位置,减少了定位误差。

2、只需一次CT扫描就能准确定位,能够提高精度,避免遗漏微小病变;大幅度的减少了CT次数,降低了辐射量,也降低了穿刺重复率,减轻了患者痛苦。

3、定位装置由多个金属条连接而成,金属条由多个金属块连接而成,金属块内部设置不同形状的通孔,且各金属块内的通孔大小渐变,使用时,将所述定位装置贴在患者身体上,获得CT扫描图像后,通过观察CT扫描图像上的定位装置可以快速获取准确的穿刺位置,通孔的形状可以快速定位穿刺点的二维位置,通孔的大小可以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4为通孔形状对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简易CT图像示意图。

其中:1为金属条,2为鱼线,3为金属块,4为形状通孔,5为透明柔性保护层,6为贴合层,7为显影点,8为CT图像穿刺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将5个内设不同形状通孔的铅圆柱体3用鱼线2连接组成一根金属条1,5根金属条1用鱼线平行连接组成定位装置,如图2所示,每根金属条1由具有5种不同形状通孔4的铅圆柱体3连接而成,并且每根金属条1起始位置处的铅圆柱体3通孔4的形状不同,金属块通孔的形状采用三角形,四边形,正圆形,五边形,椭圆形5种形状,从而实现每个位置的形状差异,能够通过通孔4的形状直接确定穿刺部位8的二维位置。铅圆柱体3的直径为2.5mm,长度为5mm,每个铅圆柱体3内通孔4的大小沿轴向渐变。使用时,将所述定位装置贴在患者身体上,获得CT扫描图像后,通过观察CT扫描图像上的定位装置可以快速获取准确的穿刺位置,通孔的形状可以快速定位穿刺点的二维位置,通孔的大小可以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度。

如图3所示,定位装置包覆有透明柔性保护层5,一般为医用硅胶、聚酰亚安等材料,可以避免铅接触患者皮肤产生的不适感,透明柔性保护层5上设置有用于粘合在皮肤上的贴合层6;贴合层6包括涂覆在所述透明柔性保护层5表面的粘胶剂和粘贴在所述粘胶剂表面的隔离膜,隔离膜可以防止粘胶剂失去粘性。

使用时,将隔离膜撕掉,即可方便将定位装置固定在患者大概穿刺方位的体表位置,使定位装置尽量与患者身体中轴线平行,患者平躺在CT光机下,身体纵轴线与检查床纵轴线平行,以层厚1mm做人体水平面的断层扫描。

如图5所示,CT对患者进行CT扫描时也同时扫描了定位装置,每张CT图像中贴在患者体表的定位装置都被横断,每隔1mm有一个显影点7,相邻显影点7的形状对应通孔的5种不同的形状,分别为三角形,四边形,正圆形,五边形,椭圆形。

如图5所示,显影点7对应的形状为椭圆形,根据图4的形状对照图可知在人体横向位置,穿刺部位8位于从左起第五根金属条1上,在人体纵向位置,穿刺部8位位于第一个图像上,由此就能够定位穿刺部位的二维位置,再结合显影点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能够更准确的定位穿刺部位。

CT拍摄完成后将定位装置仍然留在患者身上,带患者到穿刺的房间以摄片时的姿势躺下,在我们确定的穿刺部位以垂直体表的角度对患者进行穿刺,穿刺深度可从CT片上测量出。

所述定位装置表面上还设置有二维坐标刻度,用于医生直观标示穿刺位置,医生可以使用水性笔或者标示贴在所述定位装置上标示出通过观察CT图像确定的穿刺位置、深度信息。

所述定位装置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标示患者个人信息及相关提示信息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减少了定位误差;同时只需一次CT扫描就能准确定位,提高定位精度,避免无法获取微小病变穿刺位置的问题;大幅度的减少了CT次数,降低了辐射量,也降低了穿刺重复率,减轻了患者痛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