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可折叠发热腰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4148发布日期:2019-08-03 16:3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可折叠发热腰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可折叠发热腰带。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生活压力大,尤其是办公室久坐人群由于长时间的坐姿会导致腰椎的不适,疲惫、酸涩、甚至疼痛。因此急需一种能够缓解腰椎不适的装置出现。

现有的具有加热功能的腰带产品多采用电热膜或者陶瓷发热片作为发热材料,但是其存在发热慢、材质硬、电热转换率低等诸多技术缺陷。专利CN201520832732.7一种碳纤维发热腰带试图解决该种技术问题,采用碳纤维为发热腰带的发热材料具有优异的柔软性能,但是依然具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发热不均匀。

发热不均匀会导致人体的触感较差。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质量的物质生活的要求正在日益显著,因此能够控制温度均匀且发热快、柔韧性好、电转换率高的理疗功能的腰带已经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柔性可折叠发热腰带,以实现在起到均匀发热作用的同时又具有抗菌抑菌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柔性可折叠发热腰带,包括由上层片体和下层片体构成的腰带本体,所述上层片体和下层片体之间形成内夹层,所述腰带本体的内夹层中设置有发热模块,所述发热模块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防水保护层、绝缘层、电极层、导电发热层和下防水保护层,所述导电发热层为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所述电极层与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之间接触连接,所述下层片体内侧设有一层粘接层,所述发热模块通过所述下防水保护层直接与所述下层片体内侧的粘接层粘接在一起,所述电极层通过导线与一个开关电连接,所述开关设置在腰带本体外侧,所述腰带本体上还设有一个电池口袋,所述电池口袋内装有电池,所述电池与开关电连接,通过电池给所述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供电使其发热。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包括正、负两个电极,每个电极包括一个集流条和与集流条相垂直的多个内电极条,多个内电极条设置在集流条的内侧且等间隔排布,正、负两个电极的多个内电极条等间隔的交叉排布,构成叉指电极结构;所述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与多个内电极条相接触,正、负两个电极的集流条位于所述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片体一端设有能与上层片体相粘接的魔术贴。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片体由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左连接段、支撑段和右连接段拼接缝合而成,所述支撑段用于支撑人体腰部,所述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绕过人体腰部后相互搭接,并通过魔术贴粘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段为莱卡布段,所述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为OK布段。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段对应的内夹层中。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片体内侧设有一层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上防水保护层和下防水保护层均为热熔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的材料为金属箔、导电布、导电胶带中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片体为水晶超柔布。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可折叠发热腰带,具有红外理疗发热作用且发热均匀,主要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痛经、肾虚、脾胃不调的患者具有很好的理疗效果;同时由于加入了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使得本腰带还具有抗菌抑菌的作用,可有效防止腰带滋生细菌,从而有效保护了使用者。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可折叠发热腰带,柔软舒适,可折叠,且由于设置了电池口袋,可以很方便的容纳电池,无须外接电源,使用和携带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层状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层与导电发热层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片体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1腰带本体,11上层片体,111左连接段,112支撑段,113右连接段,12下层片体,121魔术贴,13粘接层,14保温层,15电池口袋,2发热模块,21上防水保护层,22绝缘层,23电极层,231集流条,232内电极条,24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5下防水保护层, 26导线,27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可折叠发热腰带,包括由上层片体11和下层片体12构成的腰带本体1,上层片体11和下层片体12之间形成内夹层,腰带本体1的内夹层中设置有发热模块2,发热模块2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防水保护层21、绝缘层22、电极层23、导电发热层和下防水保护层25,导电发热层为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电极层23与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之间接触连接,下层片体12内侧设有一层粘接层 13,发热模块2通过下防水保护层25直接与下层片体12内侧的粘接层13粘接在一起,电极层23通过导线26与一个开关27电连接,开关27设置在腰带本体1外侧,腰带本体1上还设有一个电池口袋15,电池口袋15内装有电池,电池与开关27电连接,通过电池给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供电使其发热。其中,电池可选用移动电源,移动电源与开关之间通过USB线连接。

具体设置时,电极层23包括正、负两个电极,每个电极包括一个集流条231和与集流条 231相垂直的多个内电极条232,多个内电极条232设置在集流条231的内侧且等间隔排布,正、负两个电极的多个内电极条232等间隔的交叉排布,构成叉指电极结构,两个电极的集流条231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使得相邻的内电极条232极性相反;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与多个内电极条232相接触,正、负两个电极的集流条231位于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的左右两侧且与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之间留有间隙。本实施例中,将正、负两个电极的集流条231位于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的左右两侧且不与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相接触,是为了避免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同时连接内电极条232和集流条231时,因连接处间距过小会产生局部热点,从而影响发热性能,所以将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仅附合于各个内电极条232上而不与集流条231相连,从而保证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的发热均匀性。

具体设置时,下层片体12一端设有能与上层片体11相粘接的魔术贴121。下层片体12 为水晶超柔布,使用时与人体接触柔软舒适。上层片体11由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左连接段 111、支撑段112和右连接段113拼接缝合而成,支撑段112用于支撑人体腰部,左连接段111和右连接段113绕过人体腰部后相互搭接,并通过魔术贴121粘接在一起,支撑段112 为莱卡布段,左连接段111和右连接段113为OK布段。发热模块2设置在支撑段112对应的内夹层中。本实施例的腰带,其支撑段112选用相对较硬的莱卡布材质,能对腰部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左连接段111和右连接段113选用相对较软的OK布,便于缠绕粘贴且增加了柔软舒适性。

具体设置时,上层片体11内侧设有一层保温层14,该保温层14可选用隔热棉层。上防水保护层21和下防水保护层25均为热熔胶层。电极层23的材料为金属箔、导电布、导电胶带中的其中一种。绝缘层22为PI膜层。粘接层13可选用一面涂覆有胶体的莱卡布,设置该粘接层13,能将发热模块2的下防水保护层25直接与下层片体12内侧的粘接层13粘接在一起,省去了多余的固定结构。电极层23与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之间可通过高温热压印工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可从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购得,其是由导电发热浆料通过流延法成膜制得。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