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食道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7429发布日期:2019-11-08 23:34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食道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食道引流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经常需要采用引流袋来收集患者食管内排除的流质食物残渣,化验人员通过测量排出液体的体积、重量及出血量,分析、制作化验报告,以作为医生诊断病情的依据之一,从而便于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目前,大多数临床应用采用引流袋进行引流,这种引流方式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引流袋体多为软质,其上虽然刻有体积刻度,但是由于食物残渣为流质,既有液体亦有固体,甚至还存在血块凝结后的凝胶体,导致食物残渣引流至引流袋内后引流袋形状多变不唯一,在此情况下通过引流袋体内的体积刻度对食物残渣的体积进行测量会导致测量数据误差较大;其次,现有的引流袋在引流过程中不便于放置平稳,容易导致流质回流,从而容易对患者的病灶造成二次感染,不利于患者康复;再次,引流过程中对引流的速度也存在控制不便的问题;最后,引流袋多为软质,不便于将收集的食物残渣倒出进行称量、离心分离,也不利于将引流袋清洗消毒以反复利用。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医用食道引流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食道引流器,其在提高食物残渣引流便利性的同时,还便于对引流出的食物残渣进行体积测量、称重及离心分离,大大提高了化验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确定。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医用食道引流器,包括:

内部中空的集液瓶,该集液瓶在其顶部敞开形成有敞口;

密封盖组件,该密封盖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集液瓶的上部从而将所述敞口进行封闭;

抽气单元,该抽气单元安装于密封盖组件之上并与集液瓶的内部相连通;以及

引流组件,该引流组件连接于密封盖组件之上并通往集液瓶的内部,

其中,密封盖组件包括盖本体以及成型于盖本体顶部的抽气管与引流嘴,该抽气管及引流嘴均通往集液瓶的内部,抽气管竖直向下穿过盖本体继续向下延伸直至突出于盖本体的下表面,抽气管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有防水透气组件。

优选的是,该集液瓶由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防水透气组件包括:

圆柱形的导气管;以及

呈倒置圆锥状的防水透气管,

其中,防水透气管一体式地连接于导气管的底端,防水透气管的顶角大小为10°~45°。

优选的是,防水透气管的圆锥面上均匀地布置有至少两个透气槽,每个透气槽内均覆盖式地布置有防水透气膜。

优选的是,透气槽从上至下呈长条状,并且透气槽的槽宽在竖直向下的方向上呈逐渐收窄之势。

优选的是,盖本体的顶部还固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穿绕有固定绳。

优选的是,集液瓶的外表面还设有体积刻度。

优选的是,引流组件包括:

引流软管;以及

分别连接于引流软管两端的进流端口与排流端口,

其中,进流端口通往人体的食道内部,排流端口与引流嘴相连接。

优选的是,引流软管上的中间段位置设有止逆夹,排流端口上设有流量控制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在提高食物残渣引流便利性的同时,还便于对引流出的食物残渣进行体积测量、称重及离心分离,大大提高了化验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确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食道引流器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食道引流器中密封盖组件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参照图1及图2,医用食道引流器100包括:

内部中空的集液瓶110,该集液瓶110在其顶部敞开形成有敞口;

密封盖组件140,该密封盖组件140可拆卸地连接至集液瓶110的上部从而将所述敞口进行封闭;

抽气单元120,该抽气单元120安装于密封盖组件140之上并与集液瓶 110的内部相连通;以及

引流组件130,该引流组件130连接于密封盖组件140之上并通往集液瓶110的内部,

其中,密封盖组件140包括盖本体144以及成型于盖本体144顶部的抽气管141与引流嘴142,该抽气管141及引流嘴142均通往集液瓶110的内部,抽气管141竖直向下穿过盖本体144继续向下延伸直至突出于盖本体144 的下表面,抽气管141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有防水透气组件145。

进一步地,该集液瓶110由透明材料制成。

参照图2,防水透气组件145包括:

圆柱形的导气管1451;以及

呈倒置圆锥状的防水透气管1452,

其中,防水透气管1452一体式地连接于导气管1451的底端,防水透气管1452的顶角大小为10°~45°。

参照图2,防水透气管1452的圆锥面上均匀地布置有至少两个透气槽 1453,每个透气槽1453内均覆盖式地布置有防水透气膜。

进一步地,透气槽1453从上至下呈长条状,并且透气槽1453的槽宽在竖直向下的方向上呈逐渐收窄之势。

进一步地,盖本体144的顶部还固接有连接板143,连接板143上穿绕有固定绳1431。

进一步地,集液瓶110的外表面还设有体积刻度111。

再次参照图1,引流组件130包括:

引流软管132;以及

分别连接于引流软管132两端的进流端口133与排流端口131,

其中,进流端口133通往人体的食道内部,排流端口131与引流嘴142 相连接。

参照图1,引流软管132上的中间段位置设有止逆夹1321,排流端口131 上设有流量控制夹1322。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顶角大小为25°;盖本体144与集液瓶110相螺接,使用时,当集满食物残渣后,可以通过旋转集液瓶110使得集液瓶110 与盖本体144分离,从而进行对集液瓶110内收集的食物残渣进行倒出称重、离心分离及成分分析等操作,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还能够对防水透气组件145进行拆卸后的更换,以防止抽气管路堵塞、污染。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