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瘫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4449发布日期:2020-05-20 02:2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瘫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面瘫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多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起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鼻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现在保守治疗面瘫的主要原则是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早消退,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通过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保护暴露的角膜及预防结膜炎,按摩,物理疗法,和针灸治疗。而患者通常要去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给患者带来很大压力,面瘫往往发生在患者面颊的一侧,而现有的治疗装置往往不能区分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满足任何患者自行做康复治疗,从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的面瘫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面瘫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支撑部、第一长度调节杆和第二长度调节杆,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杆和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端,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杆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向座连接有第一治疗装置,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杆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向座连接有第二治疗装置,所述第一治疗装置与所述第二治疗装置均通过电源线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第一治疗装置设有第一柔性装置,所述第一柔性装置与所述第一转向座之间设有第一按摩器,所述第一柔性装置远离所述第一按摩器的一侧设有第一储药装置,所述第二治疗装置设有第二柔性装置,所述第二柔性装置与所述第二转向座之间设有第二按摩器,所述第二柔性装置远离所述第二按摩器的一侧设有第二储药装置。

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长度调节杆和第二长度调节杆,第一长度调节杆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向座连接有第一治疗装置,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杆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向座连接有第二治疗装置,第一长度调节杆和第二长度调节杆可以调节第一治疗装置和第二治疗装置的长度,而第一转向座和第二转向座调节第一治疗装置和第二治疗装置的方向,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用,且患者无需用手拿着,直接戴在头上就可进行康复治疗,省事省力,第一治疗装置和第二治疗装置内部结构相同,第一治疗装置设有第一柔性装置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且第一治疗装置设有第一按摩器、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一储药装置,使患者随时都可以按摩,且第一储药装置用于放置治疗药物,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使患者无论是在自行按摩康复的过程中还是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都可进行加热,促进药物吸收,促进脸部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向座包括第一座体、第一固定节和第一转向节,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一固定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一治疗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节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转向节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表面为磨砂面,所述第一转向节与所述第一固定孔接触的面为磨砂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转向座包括第二座体、第二固定节和第二转向节,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二固定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二治疗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节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转向节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表面为磨砂面,所述第二转向节与所述第二固定孔接触的面为磨砂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杆通过第一调节孔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杆通过第二调节孔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杆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调节片,所述第一调节片上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凸起,所述第一调节凸起沿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凸起配合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杆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调节片,所述第二调节片上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凸起,所述第二调节凸起沿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凸起配合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按摩器和所述第二按摩器均为振动式按摩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柔性装置和第二柔性装置内部均布有若干pct加热片,所述第一储药装置和第二储药装置均为储药网,所述储药网设有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治疗装置和所述第二治疗装置均向外凹陷设置,所述第一柔性装置和第二柔性装置均为医用硅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线设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治疗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治疗装置电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瘫治疗装置,通过在第一长度调节杆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向座连接有第一治疗装置,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杆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向座连接有第二治疗装置,结构简单,可使患者自行做康复治疗,从而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用方便,通过在第一治疗装置设置第一按摩器、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一储药装置,第二治疗装置设置第二按摩器、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二储药装置,可实现使用外敷药按摩的同时对药物适当加热,促进脸部血液循环的同时促进药物吸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面瘫治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面瘫治疗装置的第一治疗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面瘫治疗装置的支撑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面瘫治疗装置的第一长度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面瘫治疗装置的第一转向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面瘫治疗装置的第一转向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6所示,一种面瘫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支撑部1、第一长度调节杆2和第二长度调节杆3,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杆2和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杆3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的两端,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杆2远离所述支撑部1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向座4连接有第一治疗装置5,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杆3远离所述支撑部1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向座连接有第二治疗装置6,所述第一治疗装置5与所述第二治疗装置6均通过电源线8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第一治疗装置5设有第一柔性装置7,所述第一柔性装置7与所述第一转向座4之间设有第一按摩器52,所述第一柔性装置7远离所述第一按摩器52的一侧设有第一储药装置54,所述第二治疗装置6设有第二柔性装置,所述第二柔性装置与所述第二转向座之间设有第二按摩器,所述第二柔性装置远离所述第二按摩器的一侧设有第二储药装置。

如图5-6所示,所述第一转向座4包括第一座体41、第一固定节42和第一转向节43,所述第一座体41与所述第一固定节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座体41与所述第一治疗装置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节42设有第一固定孔44,所述第一转向节43与所述第一固定孔44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孔44的内表面为磨砂面,所述第一转向节43与所述第一固定孔44接触的面为磨砂面。第一转向节可以在第一固定孔内转动,且第一转向节与第一固定孔所接触的面均为磨砂面,使第一转向节既可以转动同时又保持一定的摩擦力,转动时需要人为调节而不至于会因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过于灵活。第二转向座与第一转向座调节原理相同,不赘述。

所述第二转向座包括第二座体、第二固定节和第二转向节,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二固定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二治疗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节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转向节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表面为磨砂面,所述第二转向节与所述第二固定孔接触的面为磨砂面。

如图3-4所示,所述支撑部1与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杆2通过第一调节孔11连接,所述支撑部1与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杆3通过第二调节孔连接。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杆2与所述支撑部1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调节片21,所述第一调节片21上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凸起22,所述第一调节凸起22沿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杆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调节孔11与所述第一调节凸起22配合设置。拉动第一长度调节杆和第二长度调节杆可以调节整个装置的长度,第一调节片设有多个,且直接留有空隙,拉动时空隙减小,第一调节凸起从之前固定的第一调节孔处移动到另一个固定处,空隙回位增大,实现第一长度调节杆的固定,第二长度调节杆的调节原理和第一长度调节杆相同,不赘述,不论患者的脸型、年龄,都可以满足患者的治疗调节。

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杆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调节片,所述第二调节片上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凸起,所述第二调节凸起沿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凸起配合设置。

所述第一按摩器和所述第二按摩器均为振动式按摩器。振动式按摩器主要由电磁线芯和线圈组成,线圈通电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忽小忽大,带动铁芯产生振动,再把振动传到按摩头上,不用经过体积重量都比较大的电机带动即可实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整机体功能的作用。

所述第一柔性装置和第二柔性装置内部均布有若干pct加热片53,所述第一储药装置和第二储药装置均为储药网,所述储药网设有开口。预先选好pct加热片53的温度,本实施例中将选为温度为30℃-40℃pct加热片,工作时,pct加热片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0-40℃,既可以对药物进行加热,又可以保持温度稳定,从而保证患者安全,储药网的开口可以方便治疗药物的放置和取出。

所述第一治疗装置和所述第二治疗装置均向外凹陷设置,所述第一柔性装置和第二柔性装置均为医用硅胶。凹陷设置方便第一治疗装置和第二治疗装置贴合面部,使按摩效果佳。

如图1所示,所述电源线8设有第一开关91和第二开关92,所述第一开关91与所述第一治疗装置5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92与所述第二治疗装置6电连接。第一按摩器和第一加热装置为并联设置,第一开关包括按摩开关和加热开关,按摩开关控制第一按摩器的工作,加热开关控制第一加热装置的工作,使本装置可以单独进行按摩或加热,也可按摩和加热共同进行。需要使用药物时将药包裹后盛放在储药网内,将本装置固定在患者面部,打开对应的开关进行治疗。使患者无论是在自行按摩康复的过程中还是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都可进行加热,促进药物吸收,促进脸部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