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3389发布日期:2020-05-15 16:0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听诊器自从1817年3月8日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这一一过程是聆听用户脏器内部的声音,如心脏与肺脏的声音。但传统的听诊器存在的问题在于声音特征不明显,对于经验不足的医生来说,听诊过程中,可能出现不一样的结论,这加剧了误诊情况的发生。另外,针对于听诊器听诊过程中的音频数据,无法准确保存,后续只能依赖病例进行推测还原。因此,传统的听诊器仍然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听诊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听诊器,至少包含:一本体;一音频采集模块,设置于该本体中,且位于该本体的第一端,用以采集来自用户的一音频讯号;一处理器,设置于该本体中,用以对该音频讯号进行过滤以保留在一设定频率范围内的音频数据;以及一音频汇聚模块,当其连接至该本体的第一端时,其与该音频采集模块相邻,用以增强该音频采集模块与用户的接触面积,其中当该智能听诊器操作在听诊模式时,该处理器将该音频讯号的20-1,000赫兹的范围的音频信号放大。

作为优选,其中该音频采集模块包含一接触式麦克风。

作为优选,包含:一触控显示屏,设置于该本体的一侧面。

作为优选,包含:一控制模块,设置于该本体中,并显露于该笔型本体的一侧面。

作为优选,其中该本体具有一夹持件,该夹持件的一端实体连接该本体的第二端,该本体的第二端的截面积大于该本体的第一端的截面积。

作为优选,其中该本体的第二端设有一可开合的电池盖。

作为优选,更包含:一供电模块,设置于该本体中,该供电模块包含一电池,该电池且位于该可开合的电池盖。

作为优选,其中该夹持件的材质为弹性材料。

作为优选,其中该本体的第一端具有中央凹陷的下表面轮廓,该音频采集模块的接触式麦克风位于该中央凹陷的下表面的中央位置。

作为优选,包含:一保护盖,盖设在该本体的第一端,用以保护该麦克风。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听诊器,区别于传统的听诊方式,可以借助音频采集模块进行听诊,这一过程中可通过处理器针对采集到的音频数据进行增强处理,使得病症的音频特征更加清晰且容易辨认,减少了误诊情况的发生。并且进一步地,用户病症相关的听诊产生的音频数据可以长时间保存,准确还原病症的发生发展,对于日后诊治和医学教育都有极大的意义。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听诊器的右侧正交图;

图2为图1的上方正交图;

图3为图1的左侧正交图;

图4为图1的下方正交图;

图5为图1的下方正交图,其绘示未受到外罩遮盖的该听诊器音频采集模块的外部麦克风;

图6为图1的后方正交图,其绘示该本体上的夹持件;

图7为图1的前方正交图;

图8为图1的侧面透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智能听诊器的无线接收器的前方正交图;

图10为图9的后方正交图;

图11为图9的上方正交图。

附图标记:

101……智能听诊器;102……第一壳体;103……第二端;104……第一端;105、107、109……按钮;111……电源开关;113……保护盖;115……第一壳体;117……夹持件;119……端盖;123……模式选择按钮;125、127……按钮;128……端口;129……保护罩;133……触控显示屏;135……控制按钮;137……音频汇聚模块;138……振动薄膜;139……外框;140……支架;143……无线接收器;145……电源开关;153……塞孔;155、157、159、161……固定螺丝;163……第二壳体;165……第三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听诊器101,一本体;一音频采集模块,设置于该本体中,且位于该本体的第一端,用以采集来自用户的一音频讯号;一处理器,设置于该本体中,用以对该音频讯号进行过滤以保留在一设定频率范围内的音频数据;以及一音频汇聚模块,当其连接至该本体的第一端时,其与该音频采集模块相邻,用以增强该音频采集模块与用户的接触面积,其中当该智能听诊器操作在听诊模式时,该处理器将该音频讯号的20-1,000赫兹的范围的音频信号放大。其中,图1中为智能听诊器101的右侧正交图,图中示出第一端104与第二端103,该第二端103包含音频采集模块。封闭的第一壳体102与第一壳体115经制造而形成一笔型听诊器的设计,以供便于进行手持操作。可移除的保护盖113,当如图1所示而连接至该听诊器时,与该第二端103的远程相邻,以覆盖设于该听诊器101的该下端的麦克风。控制模块提供多个用户接口控制器,其包括:按钮105,用以启动与停止纪录该本体音频模块中的麦克风所收集的音频数据;电源开关111,用以物理地启用与停用由供电模块传向其他模块的电能传输;以及按钮107与109,分别用以降低与提高由该本体音频模块经由该音频输出塞孔而输出的音频信号的强度。夹持件117配置于听诊器的后侧;其连接至位于该听诊器上方的塑料外壳,且其由具有足够弹性的材料所制成,而使得其远离最接近该听诊器下方的位置能够由在该听诊器后方上的一静止位置被提起,以利插入纸张或织物(如,来自衬衫或外套口袋)。

图2所示为听诊器101上方的正交图,其包括连接至上方听诊器外壳的夹持件117的近端。端盖119可用以展示品牌标志,且于一实施例中,可作为一适当尺寸的隔间区的外罩,该隔间区可用以容置一或多个可移除的电池,以提供电能给该本体的供电模块。

参见图3所示,该本体的控制模块的模式选择按钮123可用以选择供该本体的处理器内部的该数字信号处理器使用的音频滤波模式。该本体的控制模块的外部接口控制器包括按钮125与127,其分别用以开始与停止由该音频采集模块之前纪录的声音的播放或音频数据的输出传输。该本体的音频采集模块的外部音频端口或塞孔128可接受标准3.5mm的立体音频插头,以供电子音频讯号的输出传输。外部数据传输端口或塞孔130可接受标准通用串行总线(usb)插头,以供音频数据的传输。可移除的保护罩129处于和第一壳体115分离的位置。当连接时,保护罩129位于该第一壳体115的侧边上,以遮盖含有端口128与130的内凹区。

图4和图5为智能听诊器101的下方正交图。保护盖113连接至第二端103,以遮盖围绕音频采集模块麦克风的外部外壳131。位于保护盖后方侧的突片和听诊器101表面相邻,以利将保护盖由该外部外壳131移除。图5显示的外部外壳131具有中央凹陷的下表面轮廓,并以内凹的麦克风为圆心。此种轮廓外型可以保护麦克风,也能将声音导向麦克风。

图6显示的夹持件117的后表面,以及用户接口控制按钮与设于听诊器右侧与左侧的开关的侧视图。当保护盖113连接至听诊器时,可以看到保护盖113的后方。

图7为智能听诊器101的前方正交图,包括两个控制模块的外部用户接口组件:触控显示屏133与控制按钮135。触控显示屏133可向用户传达听诊器状态信息,如目前的操作模式、可用的已纪录与已储存的音频数据文件、在听诊器本体无线通信模块内的无线收发器的状态、以及和一或多个外部无线接收器的无线连接的状态。控制按钮135使得用户能从程序写入至该本体处理器中的一组可用功能中。

图8为音频汇聚模块137的侧边透视图。音频汇聚模块137的上方有一外壳,经设计可将音频汇聚模块137连接至智能听诊器101的下方相邻外部外壳131处。音频汇聚模块137与听诊器101连接的位置和保护盖113与听诊器101连接的位置相同,且当保护盖101连接于该处时,音频汇聚模块137就无法连接至该处。音频汇聚模块137外部外壳包含一个位于后侧的耳片,且当音频汇聚模块137经连接时,该耳片相邻该智能听诊器101的后侧。此耳片有利于将音频汇聚137自听诊器101移除。音频汇聚模块137的下方包含外框139与支架140,后者可将振动薄膜138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使用音频汇聚模块能够改善在听诊过程中,装置与患者皮肤的形成良好接触,以在有临床意义的某些频率范围中得到较强的音频信号。

图9至图11示出了智能听诊器的无线接收器。第图9为无线接收器143的前方正交图,其包含无线接收器控制模块的四个用户接口控制器。上述控制器包括电源开关145,用以物理地启用与停用由该该无线接收器供电模块传向其他模块的电能传输。此外,按钮147与149可分别提高与降低由该无线接收器音频模块透过音频输出端口或塞孔153输出的信号强度,上述音频输出端口或塞孔153可接受标准3.5mm的立体音频插头,以供电子音频信号的输出传输。按钮151建立无线接收器143的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听诊器101的本体无线通信模块的间的连接。图9所示的第二壳体163与图10所示的第三壳体165为相邻排列,且沿着其周边的边缘以贝壳形式将该无线接收器的内部组件夹设于其间。固定螺丝155、157、159与161将外壳163与165固定在一起,并保持其周边边缘的排置。外壳163与165经设计具有光滑的外部轮廓以让使用者感到舒适,特别是当该无线接收器并未使用且存放于口袋或以类似项链末端的坠饰般安置于使用者胸前时。图11为无线接收器143的上视图,其中外部音讯端口153为肉眼可见的,且四个用户接口控制器145、147、149与151的透视图也是如此。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