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7072发布日期:2020-02-07 22:42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脊柱病,除手术和保守治疗外,微创介入治疗(臭氧消融、pldd、经皮切吸、椎管镜、胶原酶)是以后发展的方向,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穿刺定位的准确性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目前定位穿刺过程中,经后外侧腰椎椎间盘或椎间空周围穿刺主要是在x光透视或ct扫描下,依靠医生的经验进行穿刺,而对于经验不丰富的医生来说,穿刺就变的更加困难,穿此时由于受到医生的经验和操作熟练程度的影响,实际的穿刺成功率较低,而反复穿刺则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出血、感染、间隙变窄、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用以解决现有的穿刺技术存在穿刺成功率较低,以及容易引起并发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所述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包括固定装置、滑杆、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导向管,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铰接,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可沿滑杆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套,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分别通过滑槽内的定位件与所述滑套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导向管铰接;所述滑套、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以及导向管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改变所述定位件卡设于滑槽的位置,可改变所述导向管与所述滑套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呈杆状结构,所述滑套外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盲孔,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盲孔内,所述定位件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定位件的另一端卡设于所述滑槽内并与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边缘设置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针。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为弹性压条,所述弹性压条的中部通过销轴与所述滑杆的一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管的材质为医用高分材料或304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定位针的长度为3-20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通过利用平行四边形原理,将滑套与导向管之间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长度调节至预设距离(即腰椎穿刺靶点距离背部皮肤的垂直距离),在导向管的导向下,穿刺针可准确穿刺到靶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定位准确,有效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损伤与痛苦,减少患者及医务人员接受射线辐射的次数,方便穿刺经验不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穿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滑套与第二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装置;2、滑杆;3、第一连接片;4、第二连接片;5、导向管;6、滑套;7、穿刺针;31、滑槽;32、定位件;33、定位针;311、刻度;321、限位台阶;322、螺母;61、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包括固定装置1、滑杆2、第一连接片3、第二连接片4和导向管5。固定装置1用于固定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的位置,防止在穿刺过程中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发生移动,导致穿刺失败。固定装置1在本实施例中为弹性压条,弹性压条的材质为不锈钢或塑料,优选项为不锈钢,弹性压条的中部通过销轴与滑杆2的一端铰接,且滑杆2的一端位于弹性压条的上部。当然,固定装置1也可以使用吸盘或圆形压盘代替弹性压片。

导向管5呈圆形管状结构,导向管5对穿刺针7起导向作用,导向管5的内径稍大于穿刺针7的外径,以使穿刺针7可以自由穿过导向管5,同时穿刺针7在导向管5内不会发生匡动,以确保穿刺时的准确性。导向管5的材质为医用高分材料或304不锈钢,优选项为304不锈钢,304不锈钢既能满足医用卫生要求,又可避免导向管5因为多次使用后出现磨损。

如图2所示,滑套6呈圆形管状结构,滑套6套设于滑杆2上,并可沿滑杆2长度方向滑动,滑套6外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盲孔61,定位件32呈杆状结构,两个定位件32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插接于两个盲孔61内,定位件32可在盲孔61内转动,但是无法将定位件32的一端从盲孔61中拔出,以防止使用过程中第一连接片3和第二连接片4与滑套6发生分离。定位件32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定位件32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台阶321,限位台阶321可对第一连接片3和第二连接片4起到限位作用。

第一连接片3与第二连接片4上设置有滑槽31,定位件32的另一端卡设于滑槽31内并与螺母322螺纹连接,螺母322与限位台阶321配合,从而将第一连接片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片4的一端分别与滑套6连接,当松开螺母322时,第一连接片3与第二连接片4可沿滑槽31滑动,从而改变滑套6与导向管5之间的距离;当拧紧螺母322时,第一连接片3与第二连接片4无法继续沿滑槽31滑动,但是第一连接片3与第二连接片4可分别带动与其连接的定位件32转动。第一连接片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铆钉与导向管5铰接,两个铆钉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盲孔61之间的距离相等。进一步的,滑槽31的边缘设置有刻度311,刻度311用于准确调节滑套6与导向管5之间的第一连接片3的长度和第二连接片4的长度,确保调节滑套6与导向管5之间的第一连接片3的长度与第二连接片4的长度相同,从而使滑套6、第一连接片3、第二连接片4以及导向管5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刻度311的单位为毫米,刻度311的总长度不超过6厘米,刻度311的起始点以导向管5的轴线为起始点。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片3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针33,定位针33与第一连接片3一体成型,定位针33的长度为10mm。使用时通过定位针33与患者皮肤接触,可对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定位准确,有效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损伤与痛苦,减少患者及医务人员接受射线辐射的次数,方便穿刺经验不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穿刺。

工作原理:使用前,首先在ct或mri软件(此软件是ct机或mri机常用的软件)上测量腰椎穿刺靶点到患者背部皮肤的垂直距离,并用笔在患者背部的皮肤上做标记点(标记点与靶点的连线与患者背部的皮肤垂直)。

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弹性压条放置于患者的腰部,将弹性压条与滑杆2的铰接点与标记点重合,医助使用双手压住弹性压条的两端,防止腰椎后外侧穿刺定位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再调节两个螺母322,使得滑套6与导向管5之间的第一连接片3的长度和第二连接片4的长度,均与靶点到患者背部皮肤的垂直距离相等,同时将定位针33与患者皮肤接触,并确保第一连接片3和第二连接片4分别与患者背部皮肤表面垂直,此时滑套6、第一连接片3、第二连接片4以及导向管5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原理可知,导向管5的轴线与从靶点穿过,因此,当穿刺针7通过导向管5插入患者背部皮肤时,穿刺针7必然准确穿刺到靶点。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