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患者CT扫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8916发布日期:2019-12-10 19:4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患者CT扫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时,需要使患者保持特定姿势,一般要求检查时患者采取仰卧位,下肢膝关节处抬高,尽可能保持腰椎椎体生理弧度与检查床平行,头部则要求适当垫高,使听眦线垂直于检查床,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来说做出这些动作不难,但对于昏迷等失去意识的急诊患者来说,如何保证其ct检查时的姿势是一项难题,传统做法是通过医护人员进行人工扶持,但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急诊患者ct扫描辅助装置,其能够在ct扫描时帮助急诊患者维持检查姿势,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急诊患者ct扫描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下端四角处固定有支脚;支撑框架内部前端固定有垫板;垫板上端固定有斜面抬升垫;斜面抬升垫上端前侧的中部开有凹陷槽;斜面抬升垫上端后侧固定有颈部枕;支撑框架后部设置有腿部约束机构;

所述的腿部约束机构包括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支架杆;支架杆前方设置有沿左右方向的调节套管;调节套管右部转动套接有支杆,左部螺纹套接有定位杆;所述的支架杆左右两端、支杆右端、定位杆左端均固定有套环;套环与支撑框架左右两侧分别对应滑动套接;支架杆上左右两侧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有挡板;挡板下部前后两侧分别开有插孔;挡板后侧的插孔均套在支架杆上;挡板前侧的插孔分别对应套在支杆和定位杆上;挡板前部沿竖直方向开有通槽;通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套;滑套上端转动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螺杆;螺杆上端滑动穿过通槽上端;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两个挡板之间设置有架腿杆;架腿杆左右两端分别对应穿过左右两侧的滑套。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急诊患者ct扫描辅助装置的颈部枕为充气气囊结构;颈部枕上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上安装有气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急诊患者ct扫描辅助装置的支撑框架上连接有紧固绑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斜面抬升垫能够将患者的头部位置垫高,颈部枕能够垫在患者颈部位置,通过凹陷槽能够将患者的头部位置置入,从而使听眦线能够垂直于检查床,使患者头部处于检查的正确姿势;挡板能够将患者的双腿阻挡;挡板后侧的插孔均套在支架杆上,挡板前侧的插孔分别对应套在支杆和定位杆上,能够方便调节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患者双腿的宽度;套环与支撑框架左右两侧分别对应滑动套接,能够方便调节挡板前后方向的位置;调节套管右部转动套接有支杆,左部螺纹套接有定位杆,通过调节套管能够使定位杆在左右方向位移,使套环与支撑框架之间顶紧,起到对挡板前后方向位置的固定作用;架腿杆能够将患者膝关节处抬高,滑套在通槽内能够上下滑动,能够调节架腿杆的高度;通过定位螺母能够将螺杆的位置限定,从而对架腿杆的高度位置限定。

2、颈部枕为充气气囊结构,方便根据患者情况,调节颈部枕的支撑高度;支撑框架上连接有紧固绑带,通过紧固绑带能够将支撑框架与ct扫描设备固定,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腿部约束机构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支撑框架;2、支脚;3、垫板;4、斜面抬升垫;5、凹陷槽;6、颈部枕;7、支架杆;8、调节套管;9、支杆;10、定位杆;11、套环;12、挡板;13、插孔;14、通槽;15、滑套;16、螺杆;17、定位螺母;18、架腿杆;19、充气管;20、气阀;21、紧固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急诊患者ct扫描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下端四角处固定有支脚2;支撑框架1内部前端固定有垫板3;垫板3上端固定有斜面抬升垫4;斜面抬升垫4上端前侧的中部开有凹陷槽5;斜面抬升垫4上端后侧固定有颈部枕6;支撑框架1后部设置有腿部约束机构。

如图2所示,所述的腿部约束机构包括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支架杆7;支架杆7前方设置有沿左右方向的调节套管8;调节套管8右部转动套接有支杆9,左部螺纹套接有定位杆10;所述的支架杆7左右两端、支杆9右端、定位杆10左端均固定有套环11;套环11与支撑框架1左右两侧分别对应滑动套接;支架杆7上左右两侧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有挡板12;挡板12下部前后两侧分别开有插孔13;挡板12后侧的插孔13均套在支架杆7上;挡板12前侧的插孔13分别对应套在支杆9和定位杆10上;挡板12前部沿竖直方向开有通槽14;通槽14内滑动设置有滑套15;滑套15上端转动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螺杆16;螺杆16上端滑动穿过通槽14上端;螺杆16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17;两个挡板12之间设置有架腿杆18;架腿杆18左右两端分别对应穿过左右两侧的滑套15;颈部枕6为充气气囊结构;颈部枕6上连接有充气管19;充气管19上安装有气阀20;支撑框架1上连接有紧固绑带21。

首先将支撑框架1放置到ct机的床板上,为了保证牢固可选择通过紧固绑带21将支撑框架1与床板固定,之后将患者放置到支撑框架1处,使患者仰卧,头部放置到凹陷槽5内,颈部被颈部枕6托起,随后使患者双腿并拢并且屈膝,同时通过套环11的滑动作用,调节挡板12的前后位置,使架腿杆18位于患者膝关节下方,之后旋拧调节套管8,使左右两侧的套环11分别与支撑框架1处顶紧,保证挡板12前后方向的定位,接着拉动螺杆16,通过滑套15的作用将架腿杆18拉高,将患者膝关节处支撑,并旋拧定位螺母17将架腿杆18高度位置固定,最后推动两个挡板12靠近,将患者双腿阻挡,通过患者双腿对挡板12提供的压力,使挡板12的插孔13处与支架杆7、支杆9、定位杆10处产生较大摩擦力,从而对挡板12的位置固定。

通过上述过程,对患者的头部、腿部等部位的姿势均进行了限定,有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有利于ct扫描的进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