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平滑外部轮廓和正交弯曲对准表面的伸长的组织压缩装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2064发布日期:2019-09-21 01:5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具有平滑外部轮廓和正交弯曲对准表面的伸长的组织压缩装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在一些情况下,可期望在患者体内的两个自然存在的内腔之间提供侧侧吻合部。仅以举例的方式,可期望在患者胃肠道的两部分之间诸如患者的十二指肠和患者的回肠之间提供吻合部。在一些患者中,当空肠通过吻合部而被绕行时,吻合部可改善葡萄糖控制、用作2型糖尿病的治疗、并且/或者提供其他结果。在此类手术中,可在十二指肠的侧壁中形成第一肠切开部,同时在回肠的侧壁中形成第二肠切开部。然后侧壁可定位成邻近于彼此以在形成肠切开部的十二指肠和回肠的部分之间形成吻合部,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吻合部在十二指肠和回肠的邻近部分之间建立直接流体连通,从而使至少一些富含营养物的食糜能够穿过吻合部从十二指肠直接行进至回肠而无需穿过空肠。在吻合部定位在胃肠道内的其它位置处的其它变型中,一些食糜可穿过空肠的缩短部分。在任一种情况下,吻合部能够使富含营养物的食糜加速通过胃肠道。

一个或多个装置可定位在第一肠切开部和第二肠切开部内以将十二指肠和回肠的侧壁保持在一起,由此保持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彼此对准并且维持穿过开口的开放性。一个或多个装置可压缩组织,这最终可导致浆膜-浆膜粘连,该粘连将十二指肠侧壁固定到回肠侧壁。另外,捕获在一个或多个装置中的组织可最终发生坏死,使得一个或多个装置最终释放到胃肠道中并且随后穿过肠。吻合装置的传统示例包括德南氏环(Denan’s rings)和墨菲氏钮(Murphy button)。吻合手术和相关装置的示例在如下申请中有所教导:在2012年9月7日提交的名称为“Magnetic Compression Anastomosis Devic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697,845中,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16年6月14日公布的名称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ing Hollow Organ Sections in Anastomosis”的美国专利9,364,238,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及2016年10月20日提交的名称为“Method for Partial Diversion of the Intestinal Tract”的美国专利申请15/298,816,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虽然已制造并使用了多种吻合装置和方法,但是据信,在本发明人之前还无人研制出或使用如本文所描述的发明。

附图说明

虽然在说明书之后提供了特别指出和清楚地要求保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但是据信通过对下面某些示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元件,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患者消化系统的一部分的图解视图,其示出了在小肠中形成的示例性侧侧吻合部;

图2示出了在小肠中形成的另一个示例性侧侧吻合部的局部透视图;

图3示出了用于形成吻合部的示例性组织压缩装置的透视图;

图4A示出了图3的组织压缩装置的侧正视图;

图4B示出了图3的组织压缩装置的端部正视图;

图5示出了图3的组织压缩装置的拆卸透视图;

图6示出了沿图3的剖面线6-6截取的图3的组织压缩装置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装置的内部特征;

图7A示出了图3的组织压缩装置的第二装置半部的侧剖视图,该第二装置半部被示出利用其保持夹具与示例性器械的远侧端部接合,该远侧端部可操作来将装置半部部署在患者内,其中器械的内部构件被示出处于延伸位置;

图7B示出了图7A的第二装置半部和器械的侧剖视图,其示出了器械的内部构件处于回缩位置;

图7C示出了在部署图3的组织压缩装置用于吻合手术期间患者的消化系统的侧剖视图,其示出了使用图7A的器械将第二装置半部插入穿过形成于患者回肠中的肠切开部;

图7D示出了之后在部署图3的组织压缩装置用于吻合手术期间图7C的患者消化系统的侧剖视图,其示出了器械的内部构件移动至其延伸位置以将第二装置半部的保持夹具释放到展开状态以用于接合回肠侧壁;

图7E示出了使用图7A-7D的示例性规程在将第一装置半部和第二装置半部部署到小肠的相应邻近部分中之后小肠的透视图;

图7F示出了类似于图7E的透视图,其示出了第一装置半部和第二装置半部磁性地吸引到一起以压缩在其间的肠组织以用于形成吻合部;

图8A示出了患者小肠的剖开透视图,其示出了使用内窥镜将图3的组织压缩装置部署在小肠内的另一个示例性规程;

图8B示出了图8A的规程的剖开透视图,其示出了使用内窥镜使第一装置半部和第二装置半部在小肠的相应邻近部分内彼此对准;

图8C示出了图8A的规程的剖开透视图,其示出了第一装置半部和第二装置半部与内窥镜脱离接合并且磁性地吸引到一起以压缩在其间的小肠侧壁以用于形成吻合部;

图9A示出了图3的组织压缩装置在部署在患者小肠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之后的侧剖视图,其示出了第一装置半部和第二装置半部磁性地吸引到一起以压缩在其间的组织;

图9B示出了图3的组织压缩装置在图9A的患者小肠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侧剖视图,其示出了装置半部之间组织的进一步压缩和所产生的压缩组织坏死;

图9C示出了图3的组织压缩装置在图9A和图9B的患者小肠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侧剖视图,其示出了压缩组织处于完全坏死状态,并且该装置脱落以显露出在小肠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吻合部;

图10示出了用于形成吻合部的另一个示例性组织压缩装置的透视图;

图11示出了图10的组织压缩装置的拆卸透视图,其示出了由装置半部支撑的内部压缩构件的细节;

图12A示出了图10的组织压缩装置的侧剖视图,其示出了装置半部磁性地吸引到一起;

图12B示出了图10的组织压缩装置的侧剖视图,其示出了装置半部与彼此配合的内部压缩构件磁性地联接在一起;

图13示出了用于形成吻合部的另一个示例性组织压缩装置的透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3的组织压缩装置的拆卸透视图,其示出了由装置半部支撑的内部压缩构件的细节;

图15A示出了图13的组织压缩装置的侧剖视图,其示出了该组织压缩装置的第一装置半部和第二装置半部磁性地吸引到一起;并且

图15B示出了图13的组织压缩装置的侧剖视图,其示出了装置半部与彼此邻接的内部压缩构件磁性地联接在一起。

附图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并且可以设想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可以多种其它方式来执行,包括那些未必在附图中示出的方式。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方面,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示出的明确布置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某些示例的以下说明不应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从下面的描述而言,本发明的其他示例、特征、方面、实施方案和优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下面的描述以举例的方式进行,这是为实现本发明所设想的最好的方式中的一种方式。如将认识到,本发明能够具有其它不同且明显的方面,所有这些方面均不脱离本发明。因此,附图和说明应被视为实质上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I.示例性肠吻合

如上所述,可期望在患者体内的两个解剖结构诸如患者胃肠道的两个部分之间提供吻合部。图1示出了胃肠道2的示例性部分,其按下游顺序包括胃4、小肠5和大肠6。小肠5被细分为按下游顺序列出的三个部分:十二指肠8、空肠10和回肠12。十二指肠8由称为特赖茨氏韧带的悬肌14支撑,并且在十二指肠空肠曲16处过渡到空肠10中。回肠12在回盲部17处过渡到大肠6中,回盲部17也称为回盲瓣。

胃肠道2被示出包括在空肠10的近侧部分和回肠12之间形成的示例性吻合部18。吻合部18具有入口侧,该入口侧穿过空肠10的侧壁在邻近并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16和特赖茨氏韧带的悬肌14下游的位置处形成。吻合部18另外具有穿过回肠12的侧壁形成的出口侧。应当理解,吻合部18可沿胃肠道2定位在各种其他合适的位置处。例如,如图2所示,吻合部18可在十二指肠8和回肠12之间形成。吻合部18的另外的示例性位置描述于2016年10月20日提交的名称为“Methods for Partial Diversion of the Intestinal Tract”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5/298,816,其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还应当理解,吻合部18可位于患者体内的其它位置处,除了在胃肠道2内。关于这点,应当理解,可采用本文所示和所述的示例性组织压缩装置来在具有内腔的各种其他身体器官中产生吻合部,并且因此不限于在患者胃肠道2中使用。

仍参考图1,所示出的示例性吻合部18提供通路用于在患者的空肠10的近侧部分和回肠12之间进行直接流体连通,从而绕过位于下游的空肠10的绝大部分。因此,离开胃4的食糜可直接流过十二指肠8、随后流过空肠10的近侧部分、并且经由吻合部18直接流到回肠12,而不穿过空肠10的下游部分。在一些情况下,离开胃4的食糜的第一部分可经由吻合部18从空肠10的近侧部分直接流向回肠12。同时,食糜的第二部分可穿过吻合部18并且流过空肠10的下游部分,在进入大肠6之前与回肠12中的食糜的第一部分重新结合。因此,吻合部18可提供穿过空肠10的食糜的完全分流或部分分流。

如上所述,可使用具有将肠组织夹紧在其间的第一装置部分和第二装置部分的压缩装置来实现在胃肠道2的彼此邻近定位的两个部分之间形成侧侧吻合部18。在一些手术中,可经由在相应的上游和下游位置处的肠侧壁中形成的两个或更多个肠切开部将装置部分引入肠内腔中。在其他手术中,可使用穿过天然存在的身体孔口插入并且从相反方向引导到肠内腔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内窥镜,将装置部分经内窥镜引入肠内腔中。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性组织压缩装置可例如使用这些方法中的任一种定位在患者内。

II.具有带轮廓配合表面的示例性吻合组织压缩装置

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文所公开的组织压缩装置的第一装置部分和第二装置部分可包括将装置部分吸引到一起的磁性构件。装置部分在被磁性地吸引到一起时利用足以致使组织局部缺血和最终坏死的夹紧力压缩定位在它们之间的组织。一旦发生坏死,装置就脱落以显露出吻合部,并且然后装置向下游穿过胃肠道2。

应当理解,可能期望在用于形成吻合部的组织压缩装置中提供带轮廓边缘。此类带轮廓边缘可提供比将否则由锋利边缘提供的组织成形更好的组织成形。此外,组织压缩装置中的平滑配合表面可降低被捕获在表面之间的组织将干扰此类表面配合的可能性。下文更详细地描述了提供带轮廓边缘和平滑配合表面的若干示例性构型。

A.具有带轮廓配合表面的示例性组织压缩装置的结构特征

图3-4B示出了用于在组装构型中形成吻合部(诸如侧侧吻合部)的示例性组织压缩装置20。组织压缩装置20包括配合在一起以限定伸长装置主体的第一装置半部22和第二装置半部24,该伸长装置主体沿纵向装置轴线在凸形地圆化的第一端部26和凸形地圆化的第二端部28之间延伸。第一装置半部22包括具有圆化外周边32的第一刚性主体30,并且第二装置半部24包括具有圆化外周边36的第二刚性主体34。刚性主体30、34中的每一个可形成为一体式结构,其具有沿装置轴线测量的长度,该长度大于其横向于装置轴线测量的宽度。因此,当如图3所示装置半部22、24配合在一起时,它们限定装置主体,该装置主体具有完全圆化的外周边并且大于其宽度的长度,以便限定伸长的薄型丸形结构。

如图4A和图4B最佳地所示,组织压缩装置20可形成为具有圆化形状的横截面,以向装置20提供对患者组织无创伤的圆化且平滑的外周边。如图4B最佳地所示,示例性装置20形成为具有大体圆形横截面。另外,如图4A所示,圆形横截面的直径可沿在其第一圆化端部和第二圆化端部26、28之间延伸的装置20的中间部分为均匀的。在另选的型式中,装置20可形成为具有各种其它形状的横截面,诸如各种圆化形状,并且横截面沿装置20的长度可以为均匀的或非均匀的(例如,渐缩的)。

图5示出了装置20处于拆卸构型中以显露出另外的结构特征。仅为了仅进行示意性的说明,第一装置半部22被示出处于上部位置,并且第二装置半部24被示出处于下部位置。关于这点,应当理解,包括如可在本文所用的“上部”、“下部”和类似术语的相对位置术语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并不限于它们所提及的特征,也不限于可采用装置20的各种取向。

如图4A-5最佳地所示,第一装置半部22包括绕第一装置半部22的配合侧的圆周连续地延伸的第一配合表面38。类似地,第二装置半部24包括绕第二装置半部24的配合侧的圆周连续地延伸的第二配合表面40。每个配合表面38、40包括平滑地过渡到相应装置半部22、24的圆化外周边32、36的圆化外边缘42、44。在示出的示例中,第一配合表面38包括大体平行于装置轴线延伸的一对伸长的侧面部分46;以及大体横向于装置轴线延伸并且布置在侧面部分46的端部的一对凹形端部部分48。第二配合表面40包括大体平行于装置轴线延伸的对应的一对伸长的侧面部分50;以及大体横向于装置轴线延伸并且布置在侧面部分50的端部的对应的一对凸形端部部分52。

第一配合表面和第二配合表面38、40被成形为具有互补轮廓,该互补轮廓有利于装置半部22、24彼此的对准,并且使装置半部22、24在接触接合时沿配合表面38、40的整个长度配合在一起。如图4A-5最佳地所示,第一装置半部22的侧面部分46中的每一个包括居中定位在一对侧面平面部分56之间的侧面凹形部分54,一对侧面平面部分56在其外部端部处与凹形端部部分48结合。另外,第二装置半部24的侧面部分50中的每一个包括居中定位在一对侧面平面部分60之间的侧面凸形部分58,一对侧面平面部分60在其外部端部处与凸形端部部分52结合。

如图4A和图4B最佳地所示,侧面凹形部分54和侧面凸形部分58的轮廓彼此互补。类似地,凹形端部部分52和凸形端部部分52的轮廓彼此互补。关于这点,第一配合表面38的部分在背离第二配合表面40的方向上成凹形轮廓,而第二配合表面40的部分在朝向第一配合表面38的方向上成凸形轮廓。互补轮廓的这种示例性布置方式有利于第一装置半部和第二装置半部22、24在如下文所述图9A-9C所示夹紧在一起时彼此适当的对准。

如通过图4A和图4B的对比所示,第一配合表面和第二配合表面38、40的侧面凹形部分54和侧面凸形部分58中的每一个可形成具有第一曲率半径,并且凹形端部部分48和凸形端部部分52中的每一个可形成具有不同的第二曲率半径。如图所示,第二曲率半径可小于第一曲率半径。另外,因为侧面凹形部分54和侧面凸形部分58各自大体平行于装置轴线(即,沿装置20的长度)延伸,并且凹形端部部分48和凸形端部部分52各自大体横向于装置轴线(即,沿装置20的宽度)延伸,所以第一曲率半径和第二曲率半径限定在彼此正交的相应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内。具体地,与侧面轮廓部分54、58相关联的第一曲率半径限定在平行于装置轴线延伸的第一平面内。相比之下,与端部部分48、52相关联的第二曲率半径限定在与装置轴线正交地延伸并且与第一平面正交的第二平面内。

如上所述,第一配合表面38包括凹形轮廓,并且第二配合表面40包括互补的凸形轮廓。在另选的型式中,配合表面38、40可设置有适于有利于第一装置半部和第二装置半部22、24在使用期间彼此的对准,同时维持足够压缩定位在它们之间的组织的凹形和凸形轮廓的各种其它布置方式。例如,第一配合表面3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凹形部分和/或一个或多个凸形部分,并且第二配合表面4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凸形部分和/或一个或多个凹形部分的互补布置。凹形部分和/或凸形部分可根据需要由一个或多个平面部分隔开。另外,带轮廓部分的第一组一个或多个配合对可被成形为具有第一曲率半径,而组带轮廓部分的第二组一个或多个配合对可被成形为具有第二曲率半径。如上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和第二曲率半径可限定在彼此正交的相应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内。

仍然参考图5,第一装置半部22容纳第一对磁性构件62,并且第二装置半部24容纳第二对磁性构件62。每个磁性构件62接纳在布置在对应装置半部22、24的相应端部处的相应磁体保持结构66的相应承窝64内。每个承窝64朝向装置轴线大体横向延伸,并且在第一端部处通向相应装置半部22、24的圆化外周边32、36,并且在第二端部处通向装置半部22、24的配合侧。每个装置半部22、24包括一对凹入的端部基壁68,磁体保持结构66从一对凹入的端部基壁68在大体横向朝向装置轴线的方向上突出。

例如,在本示例中,每个磁性构件62的形状通常为盘状或圆柱形,并且诸如通过粘结或压力配合紧固在其相应承窝64的内部端部处。另选地,磁性构件62可与其承窝64以螺纹方式接合,或者磁性构件62中的一个或多个能够在其承窝64内滑动并设置有闭锁特征部。此类闭锁特征部可被构造成能够锁定地接合另一个装置半部22、24的相对磁性构件62,例如如在与本申请同一日期提交的名称为“Magnetic Tissue Compression Device with Backup Mechanical Latch”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Attorney Ref.END8122USNP.0641832]中所公开,其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在本示例中,每个磁性构件62呈永磁体的形式或以其他方式包括永磁体,该永磁体设置有与由另一个装置半部22、24承载的相对磁性构件62的磁性极性相反的磁性极性。在一些型式中,每个装置半部22、24的磁性构件62可设置有相反极性。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装置半部22的磁性构件62可具有第一极性,而第二装置半部24的磁性构件62可具有相反的第二极性。在任一种情况下,每个装置半部22、24的磁性构件62被构造成能够磁性地吸引另一个装置半部22、24的磁性构件62。因此,装置半部22、24被构造成能够磁性地吸引到一起并且压缩定位在其间的组织以形成吻合部,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虽然磁性构件62以永磁体的形式示出,但是在另选的型式中,它们可为例如电磁体的形式。在其他型式中,磁性构件6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永磁体和一个或多个电磁体的组合。关于这点,组织压缩装置20还可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电磁体和/或一个或多个照明装置或其他合适的电元件的电路组件,例如如大体在与本申请同一日期提交的名称为“Battery Powered Electromagnetic Tissue Compression Device”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Attorney Ref.END8123USNP.064134]中所公开,其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参考图5和图6,每个装置半部22、24还包括凹入的中间基壁70,凹入的中间基壁70连同凹入的端部基壁68从相应的配合表面38、40向内凹入。中间基壁70定位在端部基壁68之间,并且由形成于装置半部22、24的外周边32、36中的一对开口72与其等距地间隔开,也如图3和图7A所示。在另选的型式中,开口72可从装置半部22、24中省略,并且中间基壁70可与端部基壁68整体形成,以限定用于每个装置半部22、24的单个凹入的基壁。在任一种情况下,装置半部22、24组合以限定由基壁68、70和磁体保持结构66界定的内部腔体,如图9B所示。

本示例的每个装置半部22、24还包括在其配合表面38、40的侧面部分46、50之间横向延伸的一对桥接件74。如图6和图7A所示,每个桥接件74与开口72中的相应一个开口对准,并且在朝向装置轴线的方向上与其间隔开。每个桥接件74通常包括前缘76和带凹口的后缘78,带凹口的后缘78由具有朝向前缘76取向的顶点的大体三角形凹口特征部限定。在本示例中,前缘和后缘76、78中的每一者被圆化。如图5所示,每个装置半部22、24的该一对桥接件74被取向成使得前缘76面向彼此。另外,每个桥接件74相对于其相应的装置半部22、24的配合表面38、40成角度,使得其前缘76朝向配合表面38、40取向,并且其带凹口的后缘78朝向邻近的端部基壁68取向。如下文所述,桥接件74可用作夹持结构,以在吻合手术期间由用于将装置半部22、24定位在患者内的抓紧器械夹持。

仍然参考图5和图6,在本示例中,每个装置半部22、24还包括一对弹性保持夹具80。每个保持夹具80包括一对腿部82,该一对腿部在朝向装置轴线的方向上耦接到相应的凹入的中间基壁70并且从其突出,并且主体84在大体平行于装置轴线的方向上远离腿部82弯曲。主体84包括朝向相应的磁体保持结构66取向的环状末端86。如图6最佳地所示,每个夹具80被定位成使得其腿部82朝向相应的桥接件74的前缘上升,并且其主体84上覆于桥接件74上,其间具有由桥接件74的倾斜取向限定的间隙。保持夹具80可由任何合适的弹性材料(诸如例如镍钛诺)形成,并且可包括在上文以引用方式并入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5/298,816中所公开的弹性构件130的另外的特征和功能性。在一些型式中,保持夹具80包括含铁材料。在一些此类型式中,保持夹具80经历来自磁性构件62的一定程度的磁性吸引。在一些其它型式中,保持夹具完全是非铁的,使得磁性构件62不会磁性地吸引保持夹具80。在本示例中,每个夹具80在其腿部82和其主体84之间的弯曲处是弹性柔性的,以便在松弛状态(图5和图6中所示)和一个或多个挠曲状态(图7A和图7B中所示)之间挠曲。如下文所述,保持夹具80可操作为在吻合手术期间将相应的装置半部22、24在形成于器官的侧壁中的肠切开部内保持就位。

组织压缩装置20还可包括本文未示出的各种另外的特征部,诸如一个或多个机械闭锁机构、可压缩构件和/或缝合镗孔,如在上文以引用方式并入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Attorney Ref.END8122USNP.0641832]中所公开的。此类缝合镗孔可与缝合线材料和方法结合地使用,该缝合线材料和方法如大体在与本申请同一日期提交的名称为“Tissue Compression Device with Features to Contain Needles and Suture During Packaging and Placement in Body”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Attorney Ref.END8125USNP.0641837]中所公开,其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B.用于使用具有带轮廓配合表面的示例性组织压缩装置形成吻合部的示例性手

参考图7A-7F,现将描述用于将组织压缩装置20的装置半部22、24在患者的小肠5内部署在要形成吻合部位处的示例性手术。如下文结合图7C-7E所述,将第一装置半部22穿过第一肠切开部90部署到十二指肠8中,并且将第二装置半部24穿过第二肠切开部92部署到回肠12的邻近部分中。肠切开部90、92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的切割器械形成。虽然具体参考十二指肠8和回肠12,但应当理解,装置半部22、24可被部署在胃肠道2内的各种其它位置处,或部署在要形成吻合部的其它器官内。另外,虽然图7A-7D中示出的步骤结合部署第二装置半部24被示出,但是应当理解,可采取类似的步骤来部署第一装置半部22。

示例性器械94用于有利于将装置半部22、24部署在患者内。如图7A和图7B所示,本示例的器械94包括外部护套96和容纳在外部护套96内并且彼此径向间隔开的第一伸长内部构件和第二伸长内部构件98、100。外部护套96的远侧端部包括开口102,内部构件98、100的远侧端部穿过开口102可滑动地延伸和回缩。内部构件98、100可滑动地设置在外部护套96内,并且每个内部构件98、100能够在延伸位置(图7A中所示)和回缩位置(图7B中所示)之间平移。每个内部构件98、100的远侧端部包括吊钩元件104,该吊钩元件被构造成能够接合并可释放地保持保持夹具80的环状末端86。吊钩元件104可在前沿处被圆化,以便在装置放置手术期间最小化对患者组织的不期望的创伤。

为了将装置半部24装载到器械94上,如图7A所示,内部构件98、100首先被延伸。第一内部构件98的吊钩元件104与保持夹具80中的第一个的环状末端86接合,并且第二内部构件100的吊钩元件104与保持夹具80中的第二个的环状末端86接合。如图7A所示,第一内部构件98的吊钩元件104朝远侧延伸超过第二内部构件100的吊钩元件104以到达其相应的保持夹具80。一旦环状末端86已经保持在吊钩元件104上,内部构件98、100就穿过远侧开口102回缩到外部护套92中。保持夹具80被构造成能够在被器械94接合时在松弛位置和挠曲位置之间弹性地挠曲,如图7A和图7B所示。

如图7C所示,装载的装置半部24被器械94插入穿过形成于回肠12的侧壁中的肠切开部92。另选地,可将装置半部24插入患者胃肠道2的任何其它合适部分中。尽管未示出,但是器械94的近侧端部由外科医生操纵以将装置半部24适当地定位在肠切开部92内。如图7D所示,一旦装置半部24已经合适地定位在肠切开部92内,器械94的内部构件98、100就穿过远侧开口102平移至其延伸位置,使得吊钩元件104与保持夹具80的环状末端86脱离接合。因此,保持夹具80朝向其松弛状态回弹,并且抵靠桥接件74捕获组织侧壁12。这样,装置半部24相对于肠切开部92牢固地保持就位,并且可将器械94从患者移除。相同的过程可被实现用于穿过形成于患者十二指肠8中第一肠切开部90将第一装置半部22部署在患者内。另选地,可将装置半部22插入患者胃肠道2的任何其它合适部分中。

在另选的型式中,不是使用如上所述的器械94,可通过用任何合适的抓紧器械(未示出)抓紧其桥接件74来部署每个装置半部22、24。例如,可操纵抓紧器械来抓紧特定装置半部22、24的桥接件74的带凹口的后缘78,并且进一步操纵以合适地将装置半部22、24定位在肠切开部90、92内,使得弹性夹具80接合周围的组织。有利地,形成于每个装置半部22、24的外周边32、36中的开口72可使抓紧器械的抓紧元件能够从打开的配合侧穿过装置半部22、24突出,从而在放置期间实现对桥接件74的牢固夹持并最大化对装置半部22、24的操纵控制。开口72还可用来穿过装置半部22、24的外周边32、66提供通往桥接件74的通路。因此,在装置半部22、24磁性地联接在一起(参见图7F和9B)之后,诸如在医疗专业人员希望在形成吻合部之前隔开所部署的装置半部22、24的“紧急援助”手术过程中,开口72能够使桥接件74与抓紧器械接合。

图7E示出了定位并居中在形成于患者十二指肠8中的第一肠切开部90内的第一装置半部22,以及定位并居中在形成于患者回肠12的相邻部分中的第二肠切开部92内的第二装置半部24。器械94已经从患者移除,并且保持夹具80将装置半部22、24维持就位。如通过图7E中的方向箭头所指示,可根据需要重新定位装置半部22、24已经部署在其中的十二指肠8和回肠12的相邻部分,以将第一肠切开部和第二肠切开部90、92以及布置在其中的装置半部22、24以面对关系布置。

如图7F所示,一旦将装置半部22、24的配合侧引入彼此的近侧范围内,装置半部22、24的磁性构件62彼此相互吸引并且将两个装置半部22、24吸引到一起。如下文结合图9A-9C更详细地描述,装置半部22、24从而在它们的配合表面38、40之间压缩十二指肠8和回肠12的侧壁并致使形成吻合部。

如上所述,图7A-7F中所示的示例性装置部署规程包括在患者胃肠道2中形成肠切开部90、92。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期望避免形成此类肠切开部。图8A-8C示出了示例性另选的装置部署规程,其中装置半部22、24使用内窥镜110、112部署在患者胃肠道2内,而无需在肠道2中形成肠切开部。在这种型式中,如果需要,保持夹具80不被使用并且可从组织压缩装置20中省略。虽然在下文具体参考十二指肠8和回肠12,但应当理解,这个示例性规程可用于将装置半部22、24部署在胃肠道2内的各种其它位置处,或部署在要形成吻合部的其它器官内。

参考图8A,将第一装置半部22装载到第一内窥镜110的可回缩内部构件114上,并且将第二装置半部24装载到第二内窥镜112的可回缩内部构件114上。内窥镜110、112可以为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类型。然后将第一内窥镜110插入穿过位于患者胃肠道2的第一端部处的第一自然体孔(例如,嘴部),并且将第二内窥镜112插入穿过位于胃肠道2的第二端部处的第二自然体孔(例如,直肠)。然后将装载有装置半部22、24的内窥镜110、112的远侧端部从相反的方向穿过胃肠道2朝向要形成吻合部的部位指引。

参考图8B,示出了用于吻合部形成的示例性部位,该部位在患者十二指肠8和回肠12的相邻部分处被选择。在到达吻合部位时,操纵内窥镜110、112以大致对准装置半部22、24,使得它们的配合表面38、40(参考图5)彼此面对。如图8C所示,在装置半部22、24大致对准时,磁性构件62穿过组织侧壁8、12彼此吸引并且将装置半部22、24吸引到一起,从而压缩配合表面38、40之间的侧壁8、12。如图8C所示,压缩装置半部22、24之间的侧壁8、12使装置半部22、24相对于彼此并且相对于侧壁8、12固定在适当的位置。然后可将内窥镜110、112的内部构件114从装置半部22、24脱离并回缩,并且内窥镜110、112可通过使它们反向穿过胃肠道2而从患者移除。

图9A-9C示出了在患者十二指肠8和回肠12的侧壁中形成示例性吻合部。装置半部22、24被示出包括保持夹具80,并且因此图9A-9C可被理解为示出了使用图7A-7D所示的示例性器械94和放置规程定位之后的装置半部22、24。然而,如上所述,可另选地使用图8A-8C所示的示例性内窥镜规程来定位装置半部22、24,在这种情况下肠切开部不在肠侧壁8、12中形成,并且保持夹具80可从装置半部22、24中省略。应当理解,不管用于将装置半部22、24初始地定位在患者内的技术如何,均可应用下文所述的装置接合步骤和所产生的吻合部形成。

从图9A开始,第一装置半部22被示出由其保持夹具80支撑在形成于十二指肠8的侧壁中的第一肠切开部90内,并且第二装置半部24被示出由其保持夹具80支撑在形成于回肠12的侧壁中的第二肠切开部92内。十二指肠8和回肠12已经被定位成使得肠切开部90、92和布置在其中的装置半部22、24彼此面对。此类定位使第一装置半部22的磁性构件62与第二装置半部24的磁性构件62处于足够近的范围内,使得磁性构件62开始穿过组织侧壁8、12彼此吸引并且将两个装置半部22、24吸引到一起。

如图9B所示,磁性构件62之间的磁性吸引操作来将装置半部22、24吸引到一起,并且压缩第一配合表面和第二配合表面38、40之间的十二指肠8和回肠12的侧壁。上述配合表面38、40的带轮廓构型有利于装置半部22、24在它们吸引到一起时彼此适当的对准。另外,配合表面38、40的圆化外边缘42、44(参见图5使配合表面38、40和组织侧壁8、12之间的摩擦最小化,并且从而有助于在将装置半部22、24配合在一起时防止组织侧壁8、12粘附。

压缩配合表面38、40之间的组织侧壁8、12引发在围绕装置20的圆周处侧壁8、12之间浆膜到浆膜粘合。另外,由配合表面38、40施加的压缩夹紧力足以在被夹紧的组织中引起局部缺血和最终坏死。例如,随着时间的流逝(大约四天至两周),压缩的组织完全坏死并且与现在经由浆膜到浆膜粘合而粘结到一起的周围的健康组织8、12分离。有利地,装置20的平滑外周边和薄型丸形构型使在坏死期间流体流过十二指肠8和回肠12的干扰最小化。

如图9C所示,坏死的组织与周围的健康组织8、12的脱离将组织压缩装置20释放到小肠5中,并且显露出形成的吻合部18。装置20继续穿过大肠6,并且最终经过患者。有利地,装置20的平滑外周边和薄型丸形构型有利于装置20向下游穿过胃肠道2,包括例如回盲瓣17。

C.具有配合内部压缩构件的示例性另选的吻合组织压缩装置

图10和图11示出了用于形成吻合部(诸如侧侧吻合部)的示例性另选的组织压缩装置120。装置120包括配合在一起以限定伸长装置主体的第一装置半部122和第二装置半部124,该伸长装置主体沿纵向装置轴线在类似于组织压缩装置20的端部26、28的凸形地圆化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延伸。

类似于上述组织压缩装置20,组织压缩装置120形成为具有大于其宽度的长度,以便呈现伸长的薄型丸形结构。另外,装置120形成为具有圆化形状的横截面,以向装置120提供圆化且平滑的外周边。如图11所示,装置120包括第一配合表面和第二配合表面126、128,其中的每一个为大体平面的并且包括平滑地过渡到装置半部122、124的平滑外周边的圆化外边缘130、132。在另选的型式中,配合表面126、128在几何构型上可分别类似于装置20的第一配合表面和第二配合表面38、40。

参考图11-12B,组织压缩装置120的第一装置半部122容纳第一对磁性构件134,并且第二装置半部124容纳第二对磁性构件134。磁性构件134的构型可类似于组织压缩装置20的磁性构件62。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磁性构件134将装置半部122、124磁性地吸引到一起以压缩定位在它们之间的组织。

如图11最佳地所示,第一装置半部122包括第一内部压缩构件136,并且第二装置半部124包括被构造成能够与第一内部压缩构件136配合并且压缩在其间的组织的第二内部压缩构件138。第一内部压缩构件136以伸长的突片状结构的形式示出,该伸长的突片状结构从第一装置半部122的凹入的基壁140突出并且在朝向装置轴线的方向上渐缩。第二内部压缩构件138以哑铃形结构的形式示出,该哑铃形结构从第一装置半部124的凹入的基壁142在朝向装置轴线的方向上突出。第二内部压缩构件138包括被定形为接纳第一内部压缩构件136的中心凹槽144和一对凸形球形端部元件146。如图11和图12B最佳地所示,形成于第一装置半部122上的磁体保持结构148包括凹形球形表面150,凹形球形表面150被构造成能够在装置半部122、124被组合时接纳凸形球形端部元件146。因此,当第一装置半部和第二装置半部122、124在使用期间被磁性地吸引到一起时,组织在内部压缩构件136、138之间并且同时在配合表面126、128之间被压缩。

如图10和图12A-12B最佳地所示,本示例的每个装置半部122、124还包括延伸穿过装置半部122、124的外周边并且进入相应的内部压缩构件136、138的中间部分的开口152。另外,组织压缩装置120包括横向延伸穿过装置半部122、124的一对缝合镗孔154。可采用缝合镗孔154来在吻合手术期间将装置半部122、124缝合就位,例如如在上文以引用方式并入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Attorney Ref.END8125USNP.0641837]中所公开的。在一些其它型式中,省略了缝合镗孔154。

D.具有邻接的内部压缩构件的示例性另选的吻合组织压缩装置

图13示出了用于形成吻合部(诸如侧侧吻合部)的另一个示例性另选的组织压缩装置160。装置160包括配合在一起以限定伸长装置主体的第一装置半部162和第二装置半部164,该伸长装置主体沿纵向装置轴线在类似于组织压缩装置20的端部26、28的凸形地圆化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延伸。在这个示例中,装置半部162、164的构型完全相同。每个装置半部162、164包括分别类似于装置120的配合表面126、128和磁性构件134的配合表面166和一对磁性构件168。在另选的型式中,配合表面166在几何构型上可分别类似于装置20的第一配合表面和第二配合表面38、40。

参考图14-15B,每个装置半部162、164包括以挤出的狗骨形结构的形式示出的主要内部压缩构件170,该挤出的狗骨形结构在朝向装置轴线的方向上从凹入的基壁172突出。主要内部压缩构件170的基部部分包括横向延伸穿过其中的通道174。每个装置半部162、164还包括以圆柱形柱的形式示出的一对次要内部压缩构件176,该圆柱形柱与主要压缩构件170的端部纵向间隔开。如图15A和图15B所示,第一装置半部162的主要压缩构件170和次要压缩构件176被构造成能够在装置半部162、164配合时分别邻接第二装置半部164的主要压缩构件170和次要压缩构件176。因此,当装置半部162、164由磁性构件168磁性地吸引到一起时,组织在内部压缩构件170、176之间并且同时在配合表面166之间被压缩。

如图13和图15A-15B最佳地所示,每个装置半部162、164还包括延伸穿过其外周边并且居中位于磁性构件168之间的楔形凹口178。另外,一个或多个缝合镗孔180延伸穿过楔形凹口178并且通向凹入的基部表面172,以使装置半部162、164能够在部署在患者内期间被缝合就位,如上所述。在一些其它型式中,省略了缝合镗孔180。

III.示例性组合

下述实施例涉及本文的教导内容可被组合或应用的各种非穷尽性方式。应当理解,下述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制可在本专利申请或本专利申请的后续提交文件中的任何时间提供的任何权利要求的覆盖范围。不旨在进行免责声明。提供以下实施例仅仅是出于例示性目的。预期本文的各种教导内容可按多种其它方式进行布置和应用。还设想到,一些变型可省略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某些特征。因此,下文提及的方面或特征中的任一者均不应被视为决定性的,除非另外例如由发明人或关注发明人的继承者在稍后日期明确指明如此。如果本专利申请或与本专利申请相关的后续提交文件中提出的任何权利要求包括下文提及的那些特征之外的附加特征,则这些附加特征不应被假定为因与专利性相关的任何原因而被添加。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在第一解剖结构和第二解剖结构之间形成吻合部的组织压缩装置,该装置包括:(a)第一装置部分,该第一装置部分具有第一配合表面;和(b)第二装置部分,该第二装置部分具有第二配合表面,该第二配合表面被构造成能够与该第一配合表面配合以压缩定位在其间的组织,其中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中的每一者包括带轮廓部分,其中该带轮廓部分被构造成能够彼此配合以有利于该第一装置部分和该第二装置部分的对准。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配合表面的该带轮廓部分被成形为具有第一轮廓,该第一轮廓与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带轮廓部分的第二轮廓互补。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带轮廓部分中的一个被成形为具有凹形轮廓,并且该带轮廓部分中的另一个被成形为具有互补的凸形轮廓。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任一个或多个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中的每一者包括被成形为具有第一曲率半径的第一带轮廓部分和被成形为具有不同的第二曲率半径的第二带轮廓部分。

实施例5

根据实施例4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带轮廓部分的该第一曲率半径限定在第一平面内,并且该第二带轮廓部分的该第二曲率半径限定在与该第一平面正交的第二平面内。

实施例6

根据实施例4至实施例5中任一个或多个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带轮廓部分沿相应装置部分的长度延伸,并且该第二带轮廓部分沿相应装置部分的宽度延伸。

实施例7

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任一个或多个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中的每一者包括第一侧面部分和第二侧面部分以及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其中该第一配合表面的该第一侧面部分和该第二侧面部分被构造成能够分别与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第一侧面部分和该第二侧面部分配合,并且该第一配合表面的该第一端部部分和该第二端部部分被构造成能够分别与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第一端部部分和该第二端部部分配合。

实施例8

根据实施例7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第一侧面部分被成形为具有互补的轮廓,并且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第二侧面部分被成形为具有互补的轮廓。

实施例9

根据实施例8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配合表面的该侧面部分中的每一个被成形为具有凹形轮廓,并且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侧面部分中的每一个被成形为具有凸形轮廓,该凸形轮廓与该第一配合表面的对应的侧面部分的该凹形轮廓互补。

实施例10

根据实施例7至实施例9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第一端部部分被成形为具有互补的轮廓,并且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第二端部部分被成形为具有互补的轮廓。

实施例11

根据实施例10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配合表面的该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被成形为具有凹形轮廓,并且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被成形为具有凸形轮廓,该凸形轮廓与该第一配合表面的对应的端部部分的该凹形轮廓互补。

实施例12

根据实施例7至实施例11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侧面部分中的每一个被成形为具有第一曲率半径,并且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被成形为具有不同的第二曲率半径。

实施例13

根据实施例7至实施例12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配合表面中的每一个的该第一侧面部分和该第二侧面部分在彼此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实施例14

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13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中的每一者包括第一带轮廓侧面部分和第二带轮廓侧面部分以及第一带轮廓端部部分和第二带轮廓端部部分。

实施例15

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14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装置部分的侧面部分和端部部分中的每一者被成形为具有凹形轮廓,并且该第二装置部分的侧面部分和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被成形为具有凸形轮廓。

实施例16

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15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装置部分中的每一个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一体式结构并且被形成为具有大于其宽度的长度。

实施例17

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16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装置部分和该第二装置部分被构造成能够彼此磁性地吸引以压缩定位在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之间的组织。

实施例18

一种用于在第一解剖结构和第二解剖结构之间形成吻合部的组织压缩装置,该装置包括:(a)第一装置部分,该第一装置部分具有第一配合表面;和(b)第二装置部分,该第二装置部分具有被构造成能够与该第一配合表面配合的第二配合表面,其中该第一装置部分和该第二装置部分被构造成能够磁性地吸引到一起以压缩定位在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之间的组织;其中该第一配合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背离该第二配合表面的方向上成凹形轮廓,其中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朝向该第一配合表面的方向上成凸形轮廓。

实施例19

根据实施例18所述的组织压缩装置,其中,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中的每一者包括第一带轮廓侧面部分和第二带轮廓侧面部分以及第一带轮廓端部部分和第二带轮廓端部部分。

实施例20

一种用于在第一解剖结构和第二解剖结构之间形成吻合部的组织压缩装置,该装置包括:(a)第一装置部分,该第一装置部分包括一体式主体,该一体式主体具有第一配合表面和在该第一配合表面的第一侧面部分和第二侧面部分之间延伸的圆化外周边;(b)第二装置部分,该第二装置部分包括一体式主体,该一体式主体具有第二配合表面和在该第二配合表面的第一侧面部分和第二侧面部分之间延伸的圆化外周边;(c)第一磁性构件,该第一磁性构件由该第一装置部分支撑;以及(d)第二磁性构件,该由该第二装置部分支撑;其中该第一磁性构件和该第二磁性构件被构造成能够将该第一装置部分和该第二装置部分吸引到一起以使该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第二配合表面接合,并限定装置主体,该装置主体具有圆化外周边和大于其宽度的长度。

IV.杂项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教导内容、表达、实施方案、示例等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可与本文所述的其它教导内容、表达、实施方案、示例等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进行组合。因此,上述教导内容、表达、实施方案、示例等不应视为彼此孤立。参考本文的教导内容,本文的教导内容可进行组合的各种合适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此类修改和变型旨在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应当理解,据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任何专利、专利公布或其它公开材料,无论是全文或部分,仅在所并入的材料与本公开中所述的现有定义、陈述或者其它公开材料不冲突的范围内并入本文。因此,并且在必要的程度下,本文明确列出的公开内容代替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任何冲突材料。据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但与本文列出的现有定义、陈述或其他公开材料相冲突的任何材料或其部分,将仅在所并入的材料与现有的公开材料之间不产生冲突的程度下并入。

上述装置的型式可应用于由医疗专业人员进行的传统医学治疗和手术、以及机器人辅助的医学治疗和手术中。仅以举例的方式,本文的各种教导内容可易于并入机器人外科系统,诸如Intuitive Surgical,Inc.(Sunnyvale,California)的DAVINCITM系统。

上文所述型式可被设计成在单次使用后丢弃,或者其可被设计成使用多次。在任一种情况下或两种情况下,可对这些型式进行修复以在至少一次使用之后重复使用。修复可包括以下步骤的任意组合:拆卸装置,然后清洁或替换特定零件以及随后进行重新组装。具体地,可拆卸一些型式的装置,并且可以任何组合来选择性地替换或移除装置的任意数量的特定零件或部分。在清洁和/或更换特定部件时,所述装置的一些型式可在修复设施处重新组装或者在即将进行手术之前由用户重新组装以供随后使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了解,装置的修复可利用多种技术进行拆卸、清洁/更换、以及重新组装。此类技术的使用以及所得的修复装置均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仅以举例的方式,本文描述的型式可在手术之前和/或之后消毒。在一种消毒技术中,将所述装置放置在闭合且密封的容器诸如塑料袋或TYVEK袋中。然后可将容器和装置放置在可穿透容器的辐射场中,诸如γ辐射、x射线、或高能电子。辐射可杀死装置上和容器中的细菌。随后可将经消毒的装置储存在无菌容器中,以供以后使用。还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技术对装置进行消毒,所述技术包括但不限于β辐射或γ辐射、环氧乙烷或蒸汽。

已经示出和阐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由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进行适当修改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方法和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已经提及了若干此类可能的修改,并且其它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例如,上文所讨论的实施例、实施方案、几何形状、材料、尺寸、比率、步骤等均是例示性的而非必需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根据以下权利要求书来考虑,并且应理解为不限于说明书和附图中示出和描述的结构和操作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