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1553发布日期:2019-12-31 20:0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技术领域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其具有可自主调整的结构,当患者呼吸时,可以自行伸展并提供扩展的空间,以避免生长受限。

2.相关技术

漏斗胸为一种先天性疾病,由于胸骨两侧肋软骨过度不正常增生,导致胸骨内陷,症状严重者会压迫心肺,造成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及心肺功能异常等症状。通常,心肺功能异常在幼儿时期较少出现,往往在青春期开始变得严重。

传统治疗方式是以手术切除变形的肋软骨,使肋软骨再生,同时将凹陷的胸骨抬起;现今多以微创手术取代传统治疗方式,将量身订做的金属板穿过胸骨后方,以将凹陷的胸骨及肋软骨向外推出,不须进行切除手术,而金属板则需留置在体内至少2至4年后再移除。

然而,大多数骨科的体内固定植入物不能自动调整长度、大小和位置以符合人体生长或呼吸变化而不影响临床功能;因此,它会在植入后引起不适,甚至需要重新植入,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生长。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可顺应患者成长或呼吸变化而自主调整的骨胳矫正器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其具有可自主调整的结构,可于患者呼吸时自行伸展,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及异物感。另外,由于进行矫正漏斗胸(pectusexcavatum)手术的患者有不少为发育时的孩童及青年,而本公开系统具有可自主调整的结构,可提供扩展的空间,避免生长受到限制。同时,本公开的固定单元可设计成弧形以符合人体工学,避免异物感及植入物穿凸患者皮肤的风险。

本公开提供一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包含:具有第一端和设置在第一端的第一槽的漏斗胸重建杆;具有第一通道的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一连接器,其中,所述漏斗胸重建杆的第一端组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通道上,所述第一连接器穿过所述第一槽,以将所述漏斗胸重建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组合,使得第一槽能够围绕第一连接器来回滑动。第一固定单元还包括第一通孔,并且所述系统通过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通孔固定到组织。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固定单元和第二连接器,第二固定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器与漏斗胸重建杆组合。第一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漏斗胸重建杆的纵向方向。漏斗胸重建杆包括弧形结构以配合患者胸骨的形状。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包括具有第二端和设置在第二端的第二槽的漏斗胸重建杆,其中,第二固定单元具有第二通道,并且其中,漏斗胸重建杆的第二端组装在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通道上,并且第二连接器穿过第二槽,将漏斗胸重建杆与第二固定单元组合,使得第二槽能够围绕第二连接器来回滑动。第二固定单元还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系统通过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通孔固定到组织。第二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漏斗胸重建杆的纵向方向。

因为漏斗胸重建系统需长期放置于患者体内,因此本公开考虑到患者的需求,在本公开提供的漏斗胸重建系统中具有可自主调整的结构,所述可自主调整的结构于患者呼吸时调整其结构,并且所述槽可依胸骨的移动在连接器周围来回滑动而自动调整长度,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及异物感。另外,所述自主调整结构同时提供患者扩展的空间,以避免患者的生长受到限制。

在本公开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的第一固定单元及第二固定单元视需要可具有一弧形结构,以更贴合患者的胸骨而避免异物感。在本公开的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中,第一固定单元及第二固定单元采密闭式设计,以避免人体组织长入第一固定单元及第二固定单元中,造成系统故障或日后系统移除上的困难。

另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重建漏斗胸的方法。本公开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上述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将漏斗胸重建杆穿过患者变形胸骨的后方;旋转漏斗胸重建杆,使所述患者变形胸骨升高到所需位置;以及通过固定单元将漏斗胸重建杆固定在患者的骨骼上。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具体实施例1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具体实施例1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具体实施例1的系统的一个末端的剖面图。

图4为本公开具体实施例2的系统的一个末端的剖面图。

图5为本公开具体实施例3的固定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具体实施例4的漏斗胸重建杆的示意图。

图7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1的漏斗胸矫正的示意图。

图8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1的漏斗胸矫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已经结合具体实施例解释了本公开,但是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如下文所要求保护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其他可能的修改和变化。

再者,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用于描述元件时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的用词,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所述请求元件有任何先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请求元件与另一请求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所述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一请求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请求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

具体实施例1

图1为本公开的系统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所述系统第一末端的剖面图,图7显示矫正漏斗胸的示意图,以及图8显示矫正漏斗胸的另一示意图。

本具体实施例的可自主调整漏斗胸重建系统100包括:漏斗胸重建杆1,其具有第一端101和设置在第一端101上的第一槽11;具有第一通道21的第一固定单元2;和第一连接器3,其中,所述漏斗胸重建杆1的第一端101组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的第一通道21上,所述第一连接器3穿过所述第一槽11,以将所述漏斗胸重建杆1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组合,使得所述漏斗胸重建杆1的第一槽11能够围绕第一连接器3前后滑动。第一固定单元2还包括第一通孔22,系统100通过固定单元2的第一通孔22固定到组织。第一槽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漏斗胸重建杆1的纵向方向。

本具体实施例的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100还包括第二固定单元4和第二连接器5。漏斗胸重建杆1还包括第二端102和设置在第二端102上的第二槽12,第二固定单元4具有第二通道41,其中,漏斗胸重建杆1的第二端102组装在第二固定单元4的第二通道41上,第二连接器5穿过第二槽12以将漏斗胸重建杆1与第二固定单元4组合,使得漏斗胸重建杆1的第二槽12能够围绕第二连接器5来回滑动。此外,第二槽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漏斗胸重建杆1的纵向方向。第二固定单元4还包括第二通孔42,系统100通过第二固定单元4的第二通孔42固定到组织上。

参照图7,其显示固定到人体组织的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的剖面图,并且胸骨位于人体处于呼气状态时的原始位置。参考图8,其显示固定到人体组织的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的横截面图,并且胸骨位于人体处于吸气状态时的升高位置。由于本公开具有可自主调整的结构,因此当患者呼吸时可以调节其结构。随着胸骨的移动,漏斗胸重建杆1的槽可以在连接器周围来回滑动,从而自动调节系统的长度,以减少疼痛和异物感。此外,本公开的可自主调整结构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扩展的空间,以避免生长受限。参照图7和图8,第一固定单元2和第二固定单元4以剖面图显示,以清楚地显示出漏斗胸重建杆1与第一固定单元2和第二固定单元4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患者使用的第一固定单元2和第二固定单元4可以表示为如图7和图8所示。在实际情况中,第一固定单元2和第二固定单元4可以如图1和图2所示。

漏斗胸重建杆1的材料可以选自本领域已知的材料,例如不锈钢、钛合金等,并且槽可以是条形的,例如椭圆形或矩形。固定单元的材料可以与漏斗胸重建杆的材料相同或不同,并且可以选自本领域已知的材料,例如不锈钢、钛合金等。连接器可以是任何固定元件。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是密闭的,以防止人体组织长入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中,导致系统故障或之后难以移除系统。

具体实施例2

图4为本公开的系统100的一个末端的剖面图,其中,本具体实施例的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100与具体实施例1的相似,除了下述不同点。

参考图4,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单元2及/或第二固定单元(未显示)如有需要可具有弧形结构。此外,漏斗胸重建杆1具有一弧形结构,以符合患者的胸骨形状。当第一固定单元2、第二固定单元及/或漏斗胸重建杆1具有弧形结构时,所述系统100可更贴合患者胸骨,避免异物感及植入物穿凸患者皮肤的风险。

具体实施例3

图5为本公开的一个固定单元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依据具体实施例1或2的漏斗胸重建系统100,第一固定单元2的第一通孔22及/或第二固定单元4的第二通孔42可为多个。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单元6的通孔62及/或第二固定单元(未图示)的通孔也可为多个,且设于所述固定单元6的两个末端。第一固定单元6及/或第二固定单元的通孔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并无特别限制,只要可将所述系统100固定于组织上即可。

具体实施例4

图6为本公开的漏斗胸重建杆1的示意图,其中,本具体实施例的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100与具体实施例1中的相似,除了下述不同点。

参考图6,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漏斗胸重建杆1具有第一末端101,且所述第一末端101设有第一槽11,而漏斗胸重建杆1的第二末端102没有设置第二槽。因此本具体实施例的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100仅在一端设有一可自主调整结构,因此,所述重建系统100的一个态样是系统的一端是可自主调整的,而另一端是不可自主调整的。

具体实施例5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患者的前胸壁曲率,提供重建系统的客制化漏斗胸重建杆。此外,在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在侧胸壁的每侧切开1.5厘米(cm)至2厘米长的切口,然后将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杆插入患者的变形胸骨后面,以推出凹陷的胸骨和变形的肋软骨。旋转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杆,从而将变形的胸骨升高到期望的位置,然后通过固定单元将所述重建杆固定到患者的骨骼上。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状况,所述漏斗胸重建系统将保留在患者体内2至4年,然后在胸骨形状固定后将其移除。

与传统手术相比,本公开的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提供了一种微创技术,其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小的切口、更少的切剖、更少的胸骨骨折、更少的疼痛、更快的术后恢复和更短的住院时间,以及保留患者前胸壁的骨骼弹性。

本公开的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可以自行伸展,以在患者呼吸时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异物感。它还提供了扩展的空间,以避免患者的身体生长受限。此外,固定单元可以是弧形的,以符合人体工学,避免异物感和植入物穿凸皮肤的风险。

应当理解,上述具体实施例应被解释为仅为说明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其余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