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盒套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2269发布日期:2020-08-21 14:5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骨灰盒套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灰盒套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持续保管骨灰盒内的内容物的骨灰盒套具。



背景技术:

我国一直以来喜好埋葬方式的葬礼方法,但是最近由于墓地国土使用面积的减少和管理的容易性,火葬方式的葬礼方法逐渐得到喜好。

采用火葬方式时产生的遗骨制成粉末形态并保管于骨灰盒中。

如注册号第20-0418664号中的“骨灰盒”所述,骨灰盒由具有遗骨保管空间的主体2和封闭所述主体2的盖子1构成。但是,由于当骨灰盒内有水分等流入时,骨灰盒内的遗骨会发生腐烂或变质,因此需要制作使骨灰盒的内部与外部完全隔离的构造。

在图5所示的注册号第20-0459499号的“骨灰盒组件”中,通过在主体10和盖子20a之间插入密封圈21,使骨灰盒的内部密闭。并且,在盖子20a上形成有注入口26a,通过在密闭的骨灰盒内的空间填充防腐气体来防止骨灰盒内的遗骨变质。但是,骨灰盒内填充防腐气体的作业需要专家采用高价的装备来进行,因此个别地向骨灰盒内填充防腐气体并不容易,另外,当骨灰盒外部的温度随着季节变化时,骨灰盒内外部的温度差会使骨灰盒内发生结露,即使通过骨灰盒内填充的防腐气体,也难以防止结露。

在图6所示的注册号第10-1060706号的“防止湿气和恶臭的骨灰盒”中,在保管遗骨的第一箱子20的周边形成有木炭层30,木炭层内的木炭吸收湿气和恶臭。但是,由于木炭的除湿能力有限,因此当保管时间变长时,木炭不再发挥功能且遗骨可能变质。

本申请人已经申请并注册了注册号第10-0439762号的“骨灰保管盒”。所述“骨灰保管盒”如图7所示,在保管遗骨的胶囊2上连接了压力计5,可以确认胶囊2内的压力。然而,所述“骨灰保管盒”的压力计只能确认胶囊内的压力,并不能防止胶囊内部的压力随着时间推移与外部的压力趋同,而且也无法防止胶囊内部结露的发生,因此存在需要一个单独的装置来防止胶囊内部结露现象的麻烦。

另一方面,在保管古书籍或文化遗产等时,为防止古书籍等因湿气受损或变质,也需要对保管空间的湿度等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持续防止骨灰盒内水分等的产生的骨灰盒套具。

另外,提供一种在个人保管骨灰盒时也可以容易地对骨灰盒进行维持和管理的骨灰盒套具。

为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腔室,其具有保管遗骨的空间;止回阀部,其具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第一止回阀相对所述主腔室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第二止回阀相对所述第一止回阀可拆卸地形成,且结合于所述第一止回阀并与第一止回阀相互连通;以及控制腔室,其相对所述第二止回阀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止回阀并与所述主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止回阀具有:第一圆柱部,其为圆柱形,结合于所述主腔室;第一支撑台,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圆柱部朝向所述主腔室内部的端部内周面上,并具有第一连通孔;第一开闭板,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圆柱部的两端部之间,并具有第一开闭孔;第一杵,其一端部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台,另一端部贯通所述第一开闭孔;以及第一弹簧,其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一杵之间,将所述第一杵向所述第一开闭板方向施压;所述第二止回阀具有:第二圆柱部,其为圆柱形,结合于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所述控制腔室的上部;第二支撑台,其形成于所述第二圆柱部朝向所述控制腔室内部的端部内周面上,并具有第二连通孔;第二开闭板,其形成于所述第二圆柱部的两端部之间,并具有第二开闭孔;第二杵,其一端部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台,另一端部贯通所述第二开闭孔;以及第二弹簧,其配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杵之间,将所述第二杵向所述第二开闭板方向施压;将所述第一止回阀和所述第二止回阀结合时,所述第一杵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杵的另一端部相连,所述第一杵向所述第一支撑台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杵向所述第二支撑台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相对所述第一圆柱部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所述第二支撑台相对所述第二圆柱部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止回阀相对所述主腔室可拆卸地形成且所述第二止回阀相对所述控制腔室可拆卸地形成时,所述主腔室和所述第一止回阀之间、所述控制腔室和所述第二止回阀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所述第一开闭板和所述第一杵之间、所述第二开闭板和所述第二杵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室具有形成于所述主腔室壁体的短的管状的结合部和相对所述结合部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的插口部,所述第一止回阀相对所述插口部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室以高真空状态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室填充有高压的防腐气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室填充有除湿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部中朝向所述主腔室内部方向的末端形成有过滤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延长壁,其从所述主腔室的壁体延长而成,并形成与所述主腔室内的空间分离的遮挡空间,所述止回阀部和所述控制腔室位于所述遮挡空间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骨灰盒套具,利用控制腔室维持合适的条件,从而可以防止主腔室内保管的遗骨变质或腐烂,当经过较长时间,主腔室内的条件不再合适时,可以使主腔室和控制腔室连通来恢复合适的条件。

所述骨灰盒套具的止回阀部由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构成,仅通过更换控制腔室即可恢复或调节主腔室内的条件,因此无需特别的装置即可容易地持续管理遗骨。

所述第一止回阀和所述第二止回阀相对各腔室可拆卸地形成,可以容易地在各腔室内填充遗骨、除湿剂等内容物。

当所述骨灰盒套具进一步具有过滤器时,可以防止粉末状态的遗骨从主腔室内流出。

所述骨灰盒套具也可以用于古书籍、文化遗产或种子等的长期保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骨灰盒套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骨灰盒套具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骨灰盒套具操作相关的说明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骨灰盒套具的另一个实施例相关的说明图,

图5是现有技术“骨灰盒组件”相关的说明图,

图6是现有技术“防止湿气和恶臭的骨灰盒”相关的说明图,

图7是现有技术“骨灰保管盒”相关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通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前,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限定于常规或词典中的含义进行解释,而是应该解释为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一致的意义和概念。

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骨灰盒套具1的分解立体图,图2中示出了所述骨灰盒套具1的截面图。

根据本发明的骨灰盒套具1主要包括主腔室100、止回阀部200和控制腔室300构成。

主腔室100的整体形状由圆柱形或六面体形等构成,且内部具有可以保管遗骨的空间。主腔室100由例如玻璃、金属和塑料等具有气密性的材料构成。

止回阀部200结合于所述主腔室100,并将主腔室100内的空间关闭或开放。

另外,控制腔室300与止回阀部200连接,可以通过止回阀部200选择性地与主腔室100连通。即,当止回阀200关闭主腔室100内的空间时,使主腔室100不与控制腔室300连通,当止回阀部200开放主腔室100内的空间时,使主腔室100与控制腔室300连通。所述控制腔室300内的空间形成特定的条件或填充特定的物质,在主腔室100与控制腔室300连通时,可以对主腔室100内的条件进行调节。

例如,控制腔室300可以形成高真空状态。当高真空状态的控制腔室300与主腔室100连通时,为达到主腔室100和控制腔室300的真空度平衡,主腔室100内的水分或气体等会向控制腔室300内移动。

控制腔室300中可以填充高压的防腐气体。防腐气体由氮气、二氧化碳等组成,可以防止遗骨的腐烂或变质。当填充有高压的防腐气体的控制腔室300与主腔室100连通时,为达到主腔室100和控制腔室300的压力平衡,控制腔室300内的防腐气体会向主腔室100内移动。

控制腔室300内可以填充除湿剂。除湿剂由碳酸钙或硅胶等组成,并去除空气中的湿气。当填充有除湿剂的控制腔室300与主腔室100连通时,主腔室100内的湿气被去除,防止主腔室100内的遗骨腐烂或变质。

根据这种本发明的骨灰盒套具1,可以利用控制腔室300来形成长期保管主腔室100内遗骨的合适的状态,并且可以通过止回阀部200来调整主腔室100和控制腔室300的连通,在需要调节主腔室100内合适的状态的条件时,可以使主腔室100和控制腔室300连通。

更具体地,止回阀200由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构成。

第一止回阀210连接于主腔室100,控制主腔室100的开闭,第二止回阀220连接于控制腔室300,控制控制腔室300的开闭。这种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可拆卸地形成,当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相互结合时,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就会开放。

即,通过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相互结合或拆卸,可以使第一止回阀210上连接的主腔室100和第二止回阀220上连接的控制腔室300相互结合或分离,根据需要可以更换控制腔室300。例如,在主腔室100内放入遗骨之后,结合高真空状态的控制腔室300,将遗骨或主腔室100内的水分等去除,之后结合填充有高压防腐气体的控制腔室300,向去除了水分等的主腔室100注入防腐气体。另外,之后继续结合填充有除湿剂的控制腔室300,持续地防止经过长时间的主腔室100由于外部的温度变化而在主腔室100内可能产生的结露。

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相互结合时就会开放,相互分离时就会关闭,从而可以防止更换控制腔室300时,主腔室100内流入异物或控制腔室300内的防腐气体等向外部流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骨灰盒套具1,仅通过更换控制腔室300,即可调节主腔室100内的合适的状态的条件,由此无需特别的装备,即可容易地持续管理遗骨。

当止回阀200由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构成时,在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之间设置由橡胶或硅树脂等材质制成的密封构件s1,从而提高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之间的密封性。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止回阀210包括第一圆柱部211、第一支撑台212、第一开闭板213、第一杵214、以及第一弹簧215构成。

第一圆柱部211由圆柱形构成,并结合于主腔室100。第一支撑台212突出形成于所述第一圆柱部211朝向主腔室100内部的端部内周面上,第一开闭板213形成于第一圆柱部211的两端部之间。第一支撑台212的中央形成有第一连通孔212a,在第一开闭板213的中央形成有直径向主腔室100外部方向越来越小的第一开闭孔213a。第一杵214的一端部通过第一弹簧215支撑于第一支撑台212,另一端部贯通第一开闭孔213a,向第一开闭板213另一边突出。第一杵214的中间部直径向主腔室100外部方向越来越小地形成,并可以与第一开闭孔213a咬合。第一弹簧215配置在第一支撑台212和第一杵214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台212,在支撑的状态下向第一开闭板213方向对第一杵214施压。由此,在第一杵214上不施加特别的力时,第一弹簧215使第一杵214紧贴于第一开闭板213,第一杵214维持第一开闭孔213a关闭的状态,在第一杵214的另一端部上施加第一弹簧215的弹力之外的力时,第一杵214向第一支撑台212方向移动,使第一开闭孔213a开放。

第二止回阀220包括第二圆柱部221、第二支撑台222、第二开闭板223、第二杵224、以及第二弹簧225构成。

第二圆柱部221由圆柱形构成,贯通控制腔室300的壁体配置。第二支撑台222突出形成于所述第二圆柱部221朝向控制腔室300内部的端部内周面上,第二开闭板223形成于第二圆柱部221的两端部之间。第二支撑台222的中央形成有第二连通孔222a,在第二开闭板223的中央形成有直径向控制腔室300外部方向越来越小的第二开闭孔223a。第二杵224的一端部通过第二弹簧225支撑于第二支撑台222,另一端部贯通第二开闭孔223a,向第二开闭板223另一边突出。第二杵224的中间部直径向控制腔室300外部方向越来越小地形成,并可以与第二开闭孔223a咬合。第二弹簧225配置在第二支撑台222和第二杵224之间,通过第二支撑台222,在支撑的状态下向第二开闭板223方向对第二杵224施压。由此,在第二杵224上不施加特别的力时,第二弹簧225使第二杵224紧贴于第二开闭板223,第二杵224维持第二开闭孔223a关闭的状态,在第二杵224的另一端部上施加第二弹簧225的弹力之外的力时,第二杵224向第二支撑台222方向移动,使第二开闭孔223a开放。

这种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220如图3所示地操作。也就是说,如图3的(a)所示,当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不结合时,各自维持关闭的状态。而且如图3的(b)所示,当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结合时,第一杵214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杵224的另一端部相互连接并相互施压,第一杵214向第一支撑台212方向移动,第二杵224向第二支撑台222方向移动。由此,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结合时,主腔室100与控制腔室300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止回阀210和所述第二止回阀220可以通过螺丝紧固的方法相互结合。即,第一止回阀210的第一圆柱部211和第二止回阀220的第二圆柱部221中,任意一个的内周面上形成螺纹,另一个的外周面上形成螺纹,通过各个螺纹相咬合来可以使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结合。通过螺丝紧固方法结合的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不仅结合力优良,且气密性良好。另外,可以使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的结合与解除结合变容易,即使不是专家也能够容易地更换控制腔室300。

第一止回阀210相对主腔室100可拆卸地形成,且第二止回阀220相对控制腔室300也可拆卸地形成。

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止回阀210从主腔室100分离的状态下,可以在主腔室100中放入遗骨,在第二止回阀220从控制腔室300分离的状态下,可以在控制腔室300中放入除湿剂。而且,在填充有除湿剂的控制腔室300长期结合于主腔室100上而导致控制腔室300内的除湿剂的除湿功能降低时,可以将第二止回阀220从控制腔室300分离并除去现有除湿剂,将新的除湿剂填充后再次将第二止回阀220结合到控制腔室300上,从而通过仅更换控制腔室300内的除湿剂即可持续地调节主腔室100内的合适的状态的条件。

当第一止回阀210从主腔室100可拆卸地形成且第二止回阀220从控制腔室300可拆卸地形成时,优选地,在各止回阀和腔室之间的缝隙中插入密封构件s2,从而可以提高各腔室的气密性。

第一止回阀210可以通过螺丝紧固方法相对主腔室100可拆卸地形成,同样地,第二止回阀220也可以通过螺丝紧固的方法相对控制腔室300可拆卸地形成。

也可以第一止回阀210与主腔室100一体地形成,且第二止回阀220相对控制腔室300一体地形成。此时,根据本发明的骨灰盒套具可以更简单地构成。

第一开闭板213和第一杵214之间、第二开闭板223和第二杵224之间可以配置密封构件s4。

各开闭板213、223和杵214、224之间的密封构件s4在各开闭板213、223和杵214、224紧贴时提高气密性,并有效防止空气向开闭板213、223和杵214、224之间移动。

主腔室100可以进一步具有结合部130和插口部140,且第一止回阀210可以相对主腔室100中的开口部140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

结合部130由短的管状构成,且以贯通主腔室100的壁体的形状形成。如图2所示,结合部130可以形成于主腔室100的下端部壁体,或者也可以形成于上端部或侧端部壁体。

插口部140相对结合部130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

插口部140相对结合部130可拆卸地形成时,可以使在主腔室100内填充遗骨的作业容易地进行,当插口部14和结合部13一体地形成时,主腔室100可以简单地构成。插口部130可以以螺丝紧固方法相对结合部130可拆卸地形成。

插口部140和结合部130可拆卸地形成时,优选地,在插口部140和结合部130之间配置密封构件。

第一支撑台212相对第一圆柱部211可拆卸地形成或一体地形成,第二支撑台222相对第二圆柱部221可以可拆卸地形成或一体地形成。

第一支撑台212相对第一圆柱部211可拆卸地形成时,可以容易地在第一支撑台212和第一杵214之间配置第一弹簧215,第二支撑台222相对第二圆柱部221可拆卸地形成时,相同地,可以容易地在第二支撑台222和第二杵224之间配置第二弹簧225。各支撑台212、222可以通过螺丝紧固的方法相对各圆柱部211、222可拆卸地形成。

当第一支撑台212与第一圆柱部211一体地形成且第二支撑台222与第二圆柱部221一体地形成时,所述第一止回阀210和第二止回阀220可以简单地构成。

本发明涉及的骨灰盒套具1还可以进一步具有过滤器400。

所述过滤器400配置于第一圆柱部211朝向主腔室100内部方向的末端,将高真空状态的控制腔室300与所述主腔室100连通时,防止除水分外粉末状态的遗骨从主腔室100内流出。

本发明涉及的骨灰盒套具1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延长壁500。

延长壁500从主腔室100的壁体延长而成,且形成与主腔室100内的空间分离的遮挡空间s。并且,止回阀部200和控制腔室300位于所述遮挡空间s内时,可以防止控制腔室300等损伤骨灰盒套具1的外观。

如图2所示,遮挡空间s一侧开放地形成,因此作业者可以轻易地接近遮挡空间s内的控制腔室300等。

如图4所示,本发明涉及的骨灰盒套具1中,主腔室100可以由主体部110和盖子120等构成。主腔室100具有盖子时,盖子由透明的材质或者不透明的材质组成,为透明的材质时,还可以从外部确认主腔室100内部的内容物。盖子120的材质由玻璃、塑料、石材和金属等组成。

主腔室100具有主体部110和盖子120时,在主体部110和盖子120之间插入密封构件s3,维持主腔室100的气密性。

本发明涉及骨灰盒套具1可以用于如上所述的保管多个火葬遗骨的骨灰盒供奉台,也可以用于像古书籍、文化遗产或种子等为长期保管而需要调节湿度等管理的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