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7512发布日期:2021-04-23 11:1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扩张器。


背景技术:

2.公知有为了治疗而对形成于患者的消化管等的壁的孔进行扩张的扩张器。通过向形成于壁的孔插入扩张器的前端并将锥形部推入到孔中来对孔进行扩张。这种扩张器例如公开于专利文献1。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86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7.在该扩张器中,有在向孔、狭窄部的推入阻力变高的锥形部无法确保充分的推进力,从而无法充分地扩张的情况。因此,考虑以下结构:在该扩张器的外周卷绕线圈来形成螺旋状的凸部,利用旋转产生的螺纹效果确保推进力来使扩张器前进。
8.然而,仅简单地将线圈卷绕在扩张器的外周的情况下,存在以螺旋状延伸的凸部沿长轴方向偏移的可能性。
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张器,其能够抑制以螺旋状延伸的凸部沿长轴方向偏移。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1.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扩张器具备:中空转动轴,其外径从前端朝向基端增大;以及凸部,其设于上述中空转动轴的外周,在上述中空转动轴的外周沿上述中空转动轴的长轴方向以螺旋状延伸,上述凸部在沿上述长轴方向相邻的凸部之间具有间隙,设有至少包覆位于上述间隙的上述中空转动轴的外周面的包覆层,上述凸部的顶部露出。
12.另外,优选上述凸部以与上述中空转动轴的上述外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上述包覆层介于相邻的凸部之间,并与上述凸部的外周面接触。
13.另外,优选上述包覆层包覆上述中空转动轴的外周面,上述凸部设置在上述包覆层上。
14.另外,优选上述中空转动轴由将一根或多根线材卷绕成中空形状而成的第一线圈构成,上述凸部由将一根或多根线材卷绕在上述中空转动轴的外周面上而成的第二线圈构成。
15.发明的效果
16.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扩张器,其能够抑制以螺旋状延伸的凸部沿长轴方向偏移。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扩张器的整体图。
18.图2是扩张器的锥形部与基端部的边界附近的剖视图。
19.图3是变形例的扩张器的锥形部与基端部的边界附近的剖视图。
20.图4是变形例的扩张器的整体图。
21.图5是变形例的扩张器的前端部附图。
22.图6是变形例的扩张器的前端部附图。
23.图7是变形例的扩张器的前端部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附图所示的扩张器的尺寸是为了容易理解实施内容而示出的尺寸,并非与实际的尺寸对应。
25.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扩张器1的整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扩张器1的锥形部2d与基端部2c的边界附近的剖视图。
26.另外,在图1以及图2中,图示左侧是向体内插入的前端侧(远位侧),右侧是由医生等手术者操作的基端侧(手边侧、近位侧)。
27.在图1中,扩张器1具备:多层体4,其由第一线圈2和第二线圈3构成,该第一线圈2卷绕一根或多根金属线材而形成为中空状,该第二线圈3由在第一线圈2的外周面2a向与第一线圈2(s卷)相反的方向(z卷)卷绕的一根金属线材构成;包覆层5,其包覆第一线圈2的外周面2a;以及中空形状的接合管6,其与多层体4的基端连接。此外,也可以由多根金属线材构成第二线圈3。
28.构成第一线圈2以及第二线圈3的线材例如为不锈钢、镍-钛等超弹性合金等金属线材、或者树脂线材。
29.第一线圈2例如卷绕十根由不锈钢构成金属线材而形成。第一线圈2呈形成有从基端向前端贯通的内腔2b的中空状。第一线圈2具有基端部2c、锥形部2d以及前端部2e。第一线圈2相当于中空转动轴。
30.基端部2c位于扩张器1中的基端侧,在其基端连接有接合管6。另外,基端部2c具有从其基端遍及前端而大致恒定的外径。
31.锥形部2d位于基端部2c的前端侧,从基端部2c的前端向前端侧延伸,构成为随着朝向前端侧而外径变小。
32.前端部2e位于锥形部2d的前端侧,从锥形部2d的前端向前端侧延伸。前端部2e具有从其基端遍及前端而大致恒定的外径。这样,作为中空转动轴的第一线圈2从前端朝向基端而外径增大。
33.第二线圈3例如在第一线圈2的外周面2a向与第一线圈2(s卷)相反的方向(z卷)卷绕一根金属线材而成。在此,对于金属线材的间距没有特别限定,但在基端侧成为金属线材彼此相互接触的密卷。在基端部2c的前端侧、锥形部2d以及前端部2e成为金属线材彼此相互分离的疏卷。利用第二线圈3中分离地卷绕的部分(疏卷部分),设为与第一线圈2的外周面2a直接接触,并构成在第一线圈2的外周沿第一线圈2的长轴方向以螺旋状延伸的凸部3a。该凸部3a在沿第一线圈2的长轴方向相邻的凸部3a之间(相邻的金属线材之间)具有间
隙3b。利用凸部3a的螺纹作用,通过扩张器1的旋转操作也能够使扩张器1前进。
34.图2是扩张器1的锥形部2d与基端部2c的边界附近的剖视图。
35.包覆层5由树脂构成,如图2所示,包覆位于间隙3b的第一线圈2的外周面2a。即,包覆层5介于相邻的凸部3a之间,并与凸部3a的外周面3c接触,包覆凸部3a的外周面3c。此外,凸部3a的顶部3d从包覆层5向外部露出。该顶部3d例如由树脂包覆包含凸部3a的顶部3d的整周之后,剥离顶部3d附近的树脂,由此从包覆层5向外部露出。作为构成包覆层5的树脂,例如可列举聚酰胺树脂、氟树脂等具有生物体相容性的树脂材料、或者亲水性的涂层材料等,厚度例如为0.1~300μm。
36.本实施方式以及以后所记载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的扩张器的长度例如为2000mm,优选为1600mm~2500mm,前端部2e的长度例如为10mm,优选为0~100mm,锥形部2d的长度例如为30mm,优选为5~100mm。第一线圈2的前端的内径例如为0.7mm,优选为0.4~1.0mm,第一线圈2的基端的内径例如为1.5mm,优选为1.0~3.0mm。第二线圈3的前端的外径例如为1.84mm,优选为0.8~3.0mm,第二线圈3的基端的外径例如为2.64mm,优选为1.4mm~5.0mm。另外,第一线圈2的金属线材的直径例如为0.21mm,优选为0.1~0.5mm,第二线圈3的金属线材的直径例如为0.36mm,优选为0.1~0.5mm。
37.作为把持部的接合管6是手术者将扩张器推入到体内、或进行旋转操作的部位。接合管6的前端与第一线圈2的基端以及第二线圈3的基端连接。接合管6由树脂构成,是具有与第一线圈2的内腔2b连通的内腔的中空形状。
38.本实施方式的扩张器1设有包覆位于间隙3b的第一线圈2的外周面2a的包覆层5,因此能够抑制以螺旋状延伸的凸部3a沿长轴方向偏移。另外,包覆层5介于相邻的凸部3a之间,并与凸部3a的外周面3c接触,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凸部3a沿长轴方向偏移。能够利用该包覆层5提高扩张器1的滑动性,能够抑制第一线圈2咬入生物体组织。由于凸部3a的顶部3d露出,因此与由包覆层5包覆的情况比较,能够提高扩张器1旋转时的针对向生物体组织等摩擦的耐久性。
39.以下,对该扩张器的使用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
40.首先,使用导入针穿刺对象物来开孔。接着,向导入针的内腔插入导丝之后,拔出导入针。
41.接着,将导丝的基端插入到该扩张器的内腔,插入扩张器。接着,一边使转动轴旋转一边推进扩张器,对穿刺部的孔进行扩张。此时,利用转动轴的旋转操作产生的螺旋状的凸部的螺纹作用等使锥形部前进,因此能够利用锥形部顺场地进行孔的扩张。
42.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43.例如,如图3所示,也可以使包覆层5包覆在第一线圈2的外周面2a整周,并将凸部3a(第二线圈3)设置在包覆层5上。具体而言,一边利用凸部3a(第二线圈3)朝向第一线圈2的径向内侧按压包覆层5一边将凸部3a(第二线圈3)卷绕于包覆层5。由此,在包覆层5上沿凸部3a(第二线圈3)形成凹部。并且,成为在该凹部嵌入凸部3a(第二线圈3)的构造。根据该结构,包覆层5介于相邻的凸部3a之间,并与凸部3a的外周面3c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凸部3a沿长轴方向偏移,从而能够防止生物体组织的咬入。
44.另外,如图4所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扩张器1也可以是第二线圈3沿第一线圈3的轴
向至其基端在相邻的部分具有间隙的扩张器10。
45.另外,也可以如图5所示,作为中空转动轴的第一线圈2不具有前端部2e,也可以如图6所示,向第一线圈2的前端部2e流入钎料(银锡钎料、金錫钎料等),形成大致圆筒中空形状的最前端部7。另外,也可以代替前端部2e(最前端部7),而在锥形部2d的前端侧设置与最前端部7同形状的前端片。另外,也可以在前端部2e或者锥形部2d的前端侧额外地设置树脂层5的树脂,利用额外地设置的树脂在前端侧成形树脂制的前端片。另外,也可以使用能够与树脂层5的树脂熔融的树脂材料,在前端部2e或者锥形部2d的前端侧成形片材。
46.另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利用通过铸造等形成第一线圈2而成的中空转动轴21构成的扩张器20。该中空转动轴21呈形成有从基端向前端贯通的内腔21a的中空状。另外,中空转动轴21具有基端部22、锥形部23以及前端部24,外径从前端朝向基端增大。构成中空转动轴21的材料只要确保锥形部23以及前端部24的柔软性并且具有生物体相容性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不锈钢、镍-钛合金等超弹性合金材料、或者聚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以及氟树脂等合成树脂。
47.并且,第二线圈3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卷绕在中空转动轴21的外周面21b。即,第二线圈3设为与中空转动轴21的外周面21b直接接触。包覆层5包覆位于相邻的凸部3a的间隙3b的中空转动轴21的外周面21b。即,包覆层5介于相邻的凸部3a之间,并与凸部3a的外周面3c接触,包覆凸部3a的外周面3c。此外,凸部3a的顶部3d从包覆层5向外部露出。
48.也可以使包覆层5包覆在中空转动轴21的外周面21b的整周,并将凸部3a(第二线圈3)设置在包覆层5上。具体而言,一边利用凸部3a(第二线圈3)朝向中空转动轴21的径向内侧按压包覆层5,一边将凸部3a(第二线圈3)卷绕于包覆层5。由此,在包覆层5上沿凸部3a(第二线圈3)形成凹部。并且,成为在该凹部嵌入有凸部3a(第二线圈3)的构造。根据该结构,包覆层5介于相邻的凸部3a之间,并与凸部3a的外周面3c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凸部3a沿长轴方向偏移,从而能够防止生物体组织的咬入。
49.根据该扩张器20,也设有包覆位于间隙3b的第二线圈2的外周面2a的包覆层5,因此能够抑制以螺旋状延伸的凸部3a沿长轴方向偏移。包覆层5介于相邻的凸部3a之间,并与凸部3a的外周面3c接触,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凸部3a沿长轴方向偏移。由于凸部3a的顶部3d露出,因此与由包覆层5包覆的情况比较,能够提高扩张器1旋转时的针对向生物体组织等的摩擦的耐久性。
50.另外,也可以利用树脂包覆在第一线圈2或者中空转动轴21的基端侧成为密卷的第二线圈3的外周面。
51.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线圈2作为由十根线材构成的中空线圈体进行了说明,但线材的根数并不限定于十根,也可以是一根或者多根。
52.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中空转动轴21的表面(包括转动轴与螺旋状的凸部之间的部位)具有各种覆膜。作为该覆膜,例如可列举中空转动轴21的表面的保护膜(代表例为镀膜)、用于提高中空转动轴21与第二线圈3的密合性的基底膜等。
53.在图1~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螺旋状的凸部优选不构成刃具。本实施方式的扩张器对预先形成于对象物(例如患者的胃等消化管的壁)的孔进行扩张。因此,若螺旋状的凸部构成刃具,则会损伤孔的内表面的生物体组织。
54.因此,螺旋状的凸部优选在其剖面形状(例如,图2所示的螺旋状的凸部3a的与螺
旋方向正交的剖面的形状)的、转动轴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不具有锐角的角部。即,该端部优选例如具有由包含钝角的角部、或者曲线(例如包含圆、椭圆的一部分的曲线)的形状构成的部位。
55.符号的说明
56.1、10、20—扩张器,2—第一线圈,2a—外周面,3—第二线圈,3a—凸部,3b—间隙,3d—顶部,5—包覆层,21—中空转动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