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0673发布日期:2019-03-22 22:0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麻醉在外科手术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合理的麻醉可以在患者无痛觉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使患者免受痛苦。但如果麻醉不当,不但不能消除患者的痛苦,还会带来一些其它的问题。如麻醉过深时有损患者的健康,并可能留下神经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麻醉过浅则不能抑制伤害性刺激,使患者疼痛不适或本能体动导致手术难以进行或出现意外。因此,如何准确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可以准确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源隔离模组、显示模组及功能模组,所述电源隔离模组包括直流电源滤波组件、直流电源管理与隔离组件、隔离dc/dc变换电路及dc/dc稳压电路;

所述直流电源滤波组件、所述直流电源管理与隔离组件及所述显示模组依次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管理与隔离组件、所述隔离dc/dc变换电路、所述dc/dc稳压电路及所述功能模组依次连接;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器与第一光耦信号隔离器,所述功能模组包括脑电波采集组件、前置放大器、二级放大器、滤波器、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及第二光耦信号隔离器;

所述脑电波采集组件用于按照预设采样频率采集患者的脑电波数据;

所述前置放大器、所述二级放大器及所述滤波器用于对所述脑电波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将预处理后的脑电波数据转换为脑电波数字信号,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脑电波数字信号,确定所述患者的麻醉深度,并将包含所述麻醉深度的深度信号发送至所述显示器进行显示;

所述第一光耦信号隔离器与所述第二光耦信号隔离器用于对所述显示器进行信号隔离。

可选的,所述脑电波采集组件用于按照2000次/秒的采样频率采集患者的脑电波数据。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患者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电源隔离模组还包括适配器,所述适配器的输出功率为dc5v/3a。

可选的,所述滤波器包括模拟滤波器与射频滤波器。

可选的,所述模拟滤波器的型号为max7414,所述射频滤波器的型号为cc2400。

可选的,所述前置放大器的型号为lm6134,所述二级放大器的型号为ad8541,所述模数转换器的型号为plc16lc770,所述第一光耦信号隔离器的型号为hcpl0600,所述第二光耦信号隔离器的型号为6n137。

可选的,所述显示器的型号为pk3188。

本发明所提供的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电源隔离模组、显示模组及功能模组,电源隔离模组包括直流电源滤波组件、直流电源管理与隔离组件、隔离dc/dc变换电路及dc/dc稳压电路;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器与第一光耦信号隔离器,功能模组包括脑电波采集组件、前置放大器、二级放大器、滤波器、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及第二光耦信号隔离器。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上述电源隔离器,能够使得上述麻醉深度监测装置能保持稳定、持续可靠的工作,通过上述滤波器能够有效过滤肌电干扰信号,抗电刀能力强,并且通过上述光耦信号隔离器能够有效避免外部信号对监测结果的影响,从而使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模组与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电源隔离模组、显示模组105及功能模组106,上述电源隔离模组包括直流电源滤波组件101、直流电源管理与隔离组件102、隔离dc/dc变换电路103及dc/dc稳压电路104。

直流电源滤波组件101、直流电源管理与隔离组件102及显示模组105依次连接,直流电源管理与隔离组件102、隔离dc/dc变换电路103、dc/dc稳压电路104及功能模组106依次连接。

其中,上述麻醉深度监测装置采用标准的220v电源作为输入电源,并同时采用医用专用适配器,输出dc5v/3a电流,该输出电流经直流电源滤波组件101后,向预置电池模块充电。从锂电池输出的电流则经过直流电源管理与隔离组件102处理后,向上述显示模组105供电。另外,从锂电池输出的电流流经直流电源管理与隔离组件102、隔离dc/dc变换电路103及dc/dc稳压电路104之后,还用于向上述功能模组106供电。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述电源隔离器,能够使得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在300w的电刀环境下仍旧能保持稳定、持续可靠的工作。

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模组与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5包括显示器1052与第一光耦信号隔离器1051,功能模组106包括脑电波采集组件1061、前置放大器1062、二级放大器1063、滤波器1064、模数转换器1065、数字信号处理器1066及第二光耦信号隔离器1067。

脑电波采集组件1061用于按照预设采样频率采集患者的脑电波数据;前置放大器1062、二级放大器1063及滤波器1064用于对上述脑电波数据进行预处理,模数转换器1065用于将预处理后的脑电波数据转换为脑电波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器1066用于基于上述脑电波数字信号,确定上述患者的麻醉深度,并将包含该麻醉深度的深度信号发送至显示器1052进行显示。

第一光耦信号隔离器1051与第二光耦信号隔离器1067用于对显示器1052进行信号隔离。

其中,前置放大器1062的型号优选为lm6134;二级放大器1063的型号优选为ad8541;滤波器1064采用模拟滤波器与射频滤波器;模拟滤波器的型号优选为max7414;射频滤波器的型号优选为cc2400;模数转换器1065采用高精度数模转化器,型号优选为plc16lc770;数字信号处理器1066即dsp(digitalsignalprocessing);第一光耦信号隔离器1051的型号优选为hcpl0600,第二光耦信号隔离器1067的型号优选为6n137;显示器80的型号优选为pk3188。

其中,脑电波采集组件包括脑电电极片,该脑电电极片可以按照2000次/秒的采样频率采集患者的脑电波数据。

另外,上述脑电波采集组件10还用于将采集到的脑电波数据,按照频率大小进行分类。例如,将采集到的脑电波数据按6hz~12hz、11hz-21hz、30hz~43hz进行分类。

其中,上述麻醉深度监测装置是通过导联线,可以把患者的脑电信号以每秒2000次的采集速率采集后按6-12hz、11-21hz、30-43hz进行分类。然后专攻单参数麻醉深度指数,能够快速准确判断患者的状态。同时,专业的前置放大器、二级放大器、滤波器,能精确处理脑电信号各频段信号,保证设备精准定位患者的麻醉深度状况,遇到干扰具有更短恢复时间的能力。通过anfis(adaptivenetwork-basedfuzzyinferencesystem,自适应神经模糊系统)模糊逻辑分类运算,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得到麻醉深度指数,通过0-100来显示全麻病人的麻醉意识水平,可实时精确监测麻醉深度。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述电源隔离器,能够使得上述麻醉深度监测装置能保持稳定、持续可靠的工作,通过上述滤波器能够有效过滤肌电干扰信号,抗电刀能力强,并且通过上述光耦信号隔离器能够有效避免外部信号对监测结果的影响,从而使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另外,上述麻醉深度监测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患者的配置信息。其中,该配置信息包括患者就诊信息及临床数据,保存患者的配置信息,可以有效的记录患者的麻醉信息,后续再进行麻醉时方便选择麻药的用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