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5743发布日期:2019-05-24 20:3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港是一种较新的输液管路技术,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全植入的、埋植于人体内的闭合输液系统。通俗一点就是输液用的管道。1982年,国外首次报道静脉输液港,此后开始应用于临床。1998年,国内首次报道静脉输液港。由于其众多的优点,国内许多医院逐渐接受并应用该技术。它是通过小手术方法将导管经皮下穿刺置于人体大静脉中,如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部分导管埋藏在皮下组织,将另一端的穿刺座留置在胸壁皮下组织中并缝合固定,手术后皮肤外观只看到一个小的缝合伤口,愈合拆线后病人体表可触摸到一突出圆球。输液时蝶翼针头穿刺进去穿刺座,连续输液者每7天更换一次针头

此种技术,为长期输液和肿瘤化疗患者提供了方便,减少了痛苦。尤其适用于需要反复多次行化疗的肿瘤患者,不仅可减少患者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

目前,在进行置管置入和日常维护时,往往是患者坐在硬质椅子上,然后在其面前放置一个硬板台面的小桌子,患者将手臂放在桌面上,医护人员在患者对侧进行操作。这种传统的方式,常常带来如下问题:1.为了便于维护操作,往往需要患者将身体倾斜并保持此种姿态,时间长了势必增加患者的痛苦,并且容易发生体位的变化;2、为了便于置管,需将手臂向外旋转,并在超声引导下通过上臂内侧进行置管;3、在准备和置管过程中,需要通过助手辅助将患者手臂抬高进行消毒等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此种座椅用于在置管过程中支撑和固定患者体位和手臂,从而方便置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包括:

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板、靠背、支撑板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座板为一平板,所述靠背竖直向上连接在所述座板的一端,所述支撑板为一平板,所述支撑板上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支架,所述座板的设置有所述靠背的端部与所述支架铰接,且所述靠背和所述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座板的两侧,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座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座板的远离所述靠背一端,并能调整所述座板的角度;

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座板上并支撑于地面;

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侧面,;及

手臂固定组件,所述手臂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所述手臂固定组件的高度可调,所述手臂固定组件用于支撑和夹紧手臂。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伸缩气缸、推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伸缩气缸铰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座板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外一端与所述支撑板铰接,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所述推杆的另外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杆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铰接点靠近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座板的铰接点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伸缩套,所述伸缩套为套筒状,所述伸缩套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座板之间,所述伸缩套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连接,所述伸缩套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座板的边缘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全带,所述安全带设置在所述靠背上,所述安全带包括固定环、带体、挂钩和挂扣,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靠背的一侧的边缘处,所述带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靠背的另外一侧的边缘处,所述固定带的另外一端设置有所述挂钩,所述带体上设置有挂扣,所述挂扣有多个,多个所述挂扣沿着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挂钩穿过所述固定环后,与任意一个所述挂扣相扣合。

进一步地,所述手臂固定组件包括基套、调节架和夹紧块,所述基套为一具有缺口的c形筒装体,所述调节架支撑在所述基套上并置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夹紧块包括气囊和充气泵,所述气囊为带状体,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基套的内壁,所述充气泵嵌设在所述基套内,所述充气泵的启动开关外露于所述基套,所述充气泵上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与所述气囊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架包括底板、支杆、套筒和连接套,所述底板为一板体,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支杆竖直的支撑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基套的外侧壁,并垂直于所述基套,所述套筒的外壁远离所述基套的端部设置有环形限位槽,所述连接套套设在所述套筒的上,且所述连接套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环形限位槽内,所述连接套的另外一端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支杆穿过所述连接套并穿插在所述套筒,所述支杆上的外螺纹与所连接套上的内螺纹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包括支臂、横梁和操作板,所述支臂竖直向上支撑在所述座板上,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支臂的顶端,所述操作板为一板体,所述操作板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操作板与所述支臂之间的夹角的大小能调。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一端侧外壁沿着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凸缘,所述横梁的另外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凸缘与所述挡块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操作板包括板体、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相对间隔的设置所述板体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架上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中心同轴,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通孔相通,所述横梁穿插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且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凹槽与所述凸缘啮合,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挡块之间,所述横梁上套设有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相抵,另外一端与所述挡块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有两个,两个所述操作台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座板的左右两侧。

上述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上述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支撑脚、操作台和手臂固定组件。置管时,患者坐于座椅本体上,并将背部紧靠在靠背上。调节组件可以调整患者相对于操作者的角度。从而满足置管体位的角度需要。手臂固定组件放置于操作台上,手臂固定组件的高度可调,手臂固定组件用于支撑和固定手臂。并将手臂固定组件置位于手臂与身体之间的45°-90°的某一位置。手臂固定组件可将手臂抬高,进行消毒和置管操作,从而避免通过需要增加组手辅助抬高患者的手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的正视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的俯视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中的座椅本体调整一定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方式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中固定的示意图;

图5为手臂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100-座椅本体、110-支撑板、111-支架、120-角度调节组件、121-伸缩气缸、122-推杆、123-第一连杆、124-第二连杆、130-座板、140-靠背、150-伸缩套、160-安全带、161-固定环、162-带体、163-挂钩、164-挂扣、200-支撑架、300-操作台、310-支臂、320-横梁、321-凸缘、322-挡块、323-限位块、330-操作板、331-板体、332-第一连接架、333-第二连接架、340-弹性件、400-手臂固定组件、410-基套、420-调节架、421-底板、422-支杆、423-套筒、424-连接套、425-限位槽、430-夹紧块、431-气囊、432-充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10,包括座椅本体100、支撑脚200、操作台300和手臂固定组件400。置管时,患者坐于座椅本体100上,支撑脚200设置在座板130上并支撑于地面。操作台300用于放置手臂固定组件400和放置无菌隔离巾,手臂固定组件400用于支撑和夹紧手臂。

具体的,座椅本体100包括支座板130、靠背140、支撑板110和角度调节120。座板130为一平板,靠背竖直向上连接在座板130的一端。支撑板110为一平板,支撑板110上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支架111,座板130靠近靠背140一端与支架111铰接。角度调节组件120设置在支撑板110与座板130之间,用于支撑座板130的远离靠背140一端,并能调整座板130的角度。

角度调节组件120包括伸缩气缸121、推杆122、第一连杆123和第二连杆124。伸缩气缸121铰接在支撑板110上。第一连杆123一端与座板130的底部铰接,第一连杆123的另外一端与第二连杆124的一端部铰接。第二连杆124的另外一端与支撑板110铰接。推杆122的一端设置在伸缩气缸121的输出端,推杆122的另外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杆123的杆体上。推杆122与第一连杆123的铰接点靠近第一连杆123与座板130的铰接点处。使用时,根据需要,当需要调整角度时,只需启动伸缩气缸121,在推杆122、第一连杆123、第二连杆124一起作用下,座板130和靠背140一起绕着支架111转动,从而可以调整患者相对于操作者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伸缩气缸121的控制按钮可设置在支撑板,也可通过无线控制控制伸缩气缸。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伸缩套150。伸缩套150为套筒423状。伸缩套150设置在支撑板110与座板130之间。伸缩套150一端与支撑板110的边缘连接,伸缩套150的另外一端与座板130的边缘连接。伸缩套150既能保护角度调节组件120,又能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安全带160设置在靠背140。安全带160包括固定环161、带体162、挂钩163和挂扣164。固定环161固定在靠背140的一侧的边缘处。带体162的一端固定在靠背140的另外一侧的边缘处。固定带160的另外一端设置有挂钩163。带体162上设置有挂扣164,挂扣164有多个。多个挂扣164沿着带体162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挂钩163穿过固定环161后,与任意一个挂扣164相扣合。安全带160可通过患者的胸部将患者固定在本座椅上,可防止患者在置管过程中体位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置管操作的准确性和降低置管风险。

手臂固定组件400包括基套410、调节架420和夹紧块430。基套410为一具有缺口的c形筒装体,调节架420支撑在基套410上并置于操作台300上。夹紧块430包括气囊431和充气泵432。气囊431带状体。气囊431设置在基套410的内壁上。充气泵432嵌设在基套410内,充气泵432的启动开关外露于基套410。充气泵432上设置有气管,气管与气囊431连通。使用时,将手臂固定组件400放置于操作台300上,根据手术需要,并使手臂固定组件400位于手臂与身体之间45°-90°的某一位置,随后,将手臂通过基套410上的c形缺口处,放置在气囊431上。接着外旋手臂到需要的位置,启动气囊431,直至将手臂加紧并固定,夹紧的力度为手臂既不能自由旋转,又能保持血脉流通为宜。

调节架420包括底板421、支杆422、套筒423和连接套424。底板421为一板体331,底板上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可增大摩擦,放置手臂固定组件400在操作台300上滑动。支杆422竖直的支撑在板体331上,支杆422上设置有外螺纹,套筒423设置在基套410的外侧壁,并垂直于基套410。套筒423的外壁远离基套410的端部设置有环形限位槽425,连接套424套设在套筒423的上,且连接套424的一端卡设在环形限位槽425内,连接套424的另外一端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支杆422穿过连接套424并穿插在套筒423内,支杆422上的外螺纹与连接套424上的内螺纹啮合。调节器可以调整整个手臂固定组件400的高度,当需要将手臂抬高时,只需旋转连接套424,连接套424上升的同时推动套筒423上升,套筒423进而推动基套410上升,则可将手臂抬高,进行消毒和置管操作,从而避免通过增加辅助组手辅助来抬高患者的手臂。

操作台300包括支臂310、横梁320和操作板330。支臂310竖直向上支撑在座板130上。横梁320设置在支臂310的顶端。操作板330为一板体331,操作板330设置在横梁320上。操作板330与支臂310之间的夹角的大小可调。具体的,横梁320的一端侧外壁沿着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凸缘321。横梁320的另外一端设置有挡块322。凸缘321与挡块322之间设置有限位块323。操作板330包括板体331、第一连接架332和第二连接架333。第一连接架332和第二连接架333相对间隔的设置板体331的侧壁。第一连接架33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连接架333上开设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中心同轴。第一通孔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均与第一通孔相通。横梁320穿插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且第一连接架332上的凹槽与凸缘321啮合。第二连接架333位于限位块323与挡块322之间。弹性件340套设在横梁320,并且弹性件340一端与第二连接架333相抵,另外一端与挡块322相抵。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40优选为弹簧。使用时,根据患者手臂抬高的角度,将操作台300倾斜向上一定的角度,则可以增加患者手臂的舒适性。具体操作为:沿着靠近挡块322的方向上拉动操作板330,使第一连接架332上的凹槽与横梁320上的凸缘321脱离后,向上转动操作板330一定角度,角度为感觉手臂舒适为宜,随后,松开操作板330,在弹簧的复原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二连接架333沿着横梁320滑动,直至第二连接架333重新与限位块323相抵,凸缘321重新卡入凹槽内,角度调整完毕。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台300有两个。两个操作台300相对的设置在座板130左右两侧。两个操作台300方便于分别对左右两侧手臂进行置管操作。

上述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10的使用方法:

需要置管时,让患者坐于座板130上,并将患者背部紧靠在靠背140上,随后,通过固定带160绕过患者的前胸,将固定带160上的挂钩163穿过固定环161并拉紧后,反向挂在挂扣164,即可将患者固定,防止患者在置管过程中体位发生变化。随后,启动伸缩气缸121,在推杆122、第一连杆123、第二连杆124一起作用下,座板130和靠背140一起绕着支架111转动,从而可以调整患者相对于操作者的角度,进而满足置管体位的角度需要。

随后,将手臂固定组件400放置于操作板330上,并使手臂固定组件400置位于手臂与身体之间的45°-90°的某一位置。接着,将手臂通过基套410上的c形缺口处,放置在气囊431上。外旋患者的手臂到需要的位置,启动气囊431,直至气囊431将手臂加紧并固定。夹紧的力度为手臂既不能自由旋转,又能保持血脉流通不受阻为宜。需要将手臂抬高时,则需旋转连接套424,连接套424上升的同时推动套筒423上升,套筒423进而推动基套410上升,则可将手臂抬高,进行消毒和置管操作,从而避免通过组手辅助抬高。在手臂抬高后,为了增加患者手臂的输送度,可将操作台300倾斜向上一定的角度。当体位及手臂位置固定完成后,即可进行消毒及置管操作。

上述输液港置港针专用座椅10,包括座椅本体100、支撑脚200、操作台300和手臂固定组件400。置管时,患者坐于座椅本体100上,并将背部紧靠在靠背140上,固定带160可将患者固定,防止患者在置管过程中乱动,改变体位导致置管不到位等风险。调节组件可以调整患者相对于操作者的角度。从而满足置管体位的角度需要。手臂固定组件400放置于操作板330上,手臂固定组件400用于支撑和固定手臂。并将手臂固定组件400置位于手臂与身体45°至90°的某一位置。需要将手臂夹紧时,启动充气泵432,直至气囊431将手臂加紧并固定。夹紧的力度为手臂既不能自由旋转,又能保持血脉流通不受阻为宜。需要将手臂抬高时,则需旋转连接套424,连接套424上升的同时推动套筒423上升,套筒423进而推动基套410上升,则可将患者手臂抬高,进行消毒和置管操作,从而避免通过增加组手辅助抬高患者的手臂。在手臂抬高后,为了增加患者手臂的输送度,可将操作台300倾斜向上一定的角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