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草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7583发布日期:2019-04-29 14:09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草药制剂。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痛风发病的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因此,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其次是尿酸盐沉积引起炎性反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酒精尤其是啤酒类饮品的摄入增加以及体力活动量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和原发性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该病由于尿酸在血中呈现过饱和状态,除了对骨、关节造成直接损害外,还会沉积在肾脏引起肾病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存在较大的危险,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治疗痛风的药物普遍为西药,如秋水仙碱、保泰松或羟基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ibvprofen,异丁苯丙酸)、炎痛喜康(piroxicanum)、萘普生(naproxen消痛灵)、acth及强的松等。这些治疗痛风的西药,虽然都能达到一定的治疗痛风疾病的效果和目的,但这些西药普遍存在着依赖性强、需长期服用、毒副作用大、复发率高、并且疗效不太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毒副作用小、疗效较好的治疗痛风的中草药制剂,配制简单,服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草药制剂,所述中草药制剂的原料药由苍术、白术、牛夕、黄柏、木瓜、忍冬藤、穿山龙、细辛、秦艽、苡仁、云苓、威灵仙、桑枝、木香、独一味、紫金龙组成。

在本文中,以上药材均来自于已知的植物,可以在我国药材市场上购买。例如:苍术又名赤术、青术、仙术;白术又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山蓟;牛夕又名怀牛膝、牛髁膝;黄柏又名黄檗、元柏、檗木、檗皮;木瓜又名万寿果、乳瓜;忍冬藤又名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穿山龙又名穿龙骨、穿地龙、狗山药、山常山、穿山骨、火藤根、黄姜、土山薯;细辛又名华细辛、盆草细辛、绿须姜、独叶草、玉香丝、金盆草;秦艽别名大叶龙胆、大叶秦艽、西秦艽;苡仁别称薏苡、药玉米、水玉米(东北)、晚念珠(福建)、六谷迷;云苓又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威灵仙别称铁脚威灵仙、铁角威灵仙、铁脚灵仙、铁脚铁线莲;桑枝别称桑枝、桑条、嫩桑枝;木香别称广木香、木香、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独一味别名大巴、打布巴;紫金龙又名申枝莲、碗豆七、川山七、大麻药(云南)、藤铃儿草。

具体地,制成所述中草药制剂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为:苍术15-20g、白术15-20g、牛夕15-20g、黄柏20-30g、木瓜15-20g、忍冬藤20-25g、穿山龙15-20g、细辛5-10g、秦艽15-20g、苡仁15-20g、云苓20-25g、威灵仙20-25g、桑枝25-30g、木香15-20g、独一味15-20g、紫金龙20-25g。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制成所述中草药制剂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为:苍术17.5g、白术17.5g、牛夕17.5g、黄柏25g、木瓜17.5g、忍冬藤22.5g、穿山龙17.5g、细辛7.5g、秦艽17.5g、苡仁17.5g、云苓22.5g、威灵仙22.5g、桑枝27.5g、木香17.5g、独一味17.5g、紫金龙22.5g。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制成所述中草药制剂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为:苍术15g、白术15g、牛夕15g、黄柏20g、木瓜15g、忍冬藤20g、穿山龙15g、细辛5g、秦艽15g、苡仁15g、云苓20g、威灵仙20g、桑枝25g、木香15g、独一味15g、紫金龙20g。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制成所述中草药制剂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为:苍术20g、白术20g、牛夕20g、黄柏30g、木瓜20g、忍冬藤25g、穿山龙20g、细辛10g、秦艽20g、苡仁20g、云苓25g、威灵仙25g、桑枝30g、木香20g、独一味20g、紫金龙25g。

本发明中所述中草药制剂系指内服的汤剂、散剂、胶囊剂或丸剂。

其中,所述汤剂按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称取各原料药,加8-10倍量的水浸泡10-15分钟,先大火煎煮到沸腾,接着用小火煎煮20-25分钟,煎煮三次,合并滤液,过滤,即得。

其中,所述丸剂按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称取各原料药打粉,过100-200目筛得药粉,将所得药粉置于药器内制成药丸,晒干,即得。

现对上述各味原料药的主要功效简述如下:

苍术:状茎入药,为运脾药,性味苦温辛烈,有燥湿、化浊、止痛之效。

白术:药用功能运脾药,性味苦温辛烈,有燥湿、化浊、止痛之效。

牛夕: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感冒咳嗽。

黄柏:树皮内层经炮制后入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外用治火烫伤、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

木瓜:果实味涩,水煮或浸渍糖液中供食用,入药有解酒、去痰、顺气、止痢之效。

忍冬藤: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疗效;可用于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

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主风湿痹前,肢体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气管炎,跌打损伤,虐疾,痈肿。

细辛: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的功效;并具有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作用。

秦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苡仁: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治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云苓:宁心安神,败毒抗癌。

威灵仙: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等疾病。

桑枝: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抗菌止泻。

独一味: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紫金龙:具有镇痛,止血,降血压的功效。

以上诸药合用达到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治疗痛风见效快、疗效好,安全无毒副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按配方比例组合,具有协同增效功能,能显著提高药效,治疗痛风见效快、疗效好,对患者身体无副作用,配制简单,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

实施例1。治疗痛风的中草药制剂,其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为:苍术17.5g、白术17.5g、牛夕17.5g、黄柏25g、木瓜17.5g、忍冬藤22.5g、穿山龙17.5g、细辛7.5g、秦艽17.5g、苡仁17.5g、云苓22.5g、威灵仙22.5g、桑枝27.5g、木香17.5g、独一味17.5g、紫金龙22.5g。将各原料药加入到砂锅中,加8-10倍量的水浸泡10-15分钟,先大火煎煮到沸腾,接着用小火煎煮20-25分钟,煎煮三次,合并滤液,过滤,即得。用法:每日3次,每次1-2两药水,开水冲服。

实施例2。治疗痛风的中草药制剂,其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为:苍术15g、白术15g、牛夕15g、黄柏20g、木瓜15g、忍冬藤20g、穿山龙15g、细辛5g、秦艽15g、苡仁15g、云苓20g、威灵仙20g、桑枝25g、木香15g、独一味15g、紫金龙20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用法:每日3次,每次1-2两药水,开水冲服。

实施例3。治疗痛风的中草药制剂,其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为:苍术20g、白术20g、牛夕20g、黄柏30g、木瓜20g、忍冬藤25g、穿山龙20g、细辛10g、秦艽20g、苡仁20g、云苓25g、威灵仙25g、桑枝30g、木香20g、独一味20g、紫金龙25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用法:每日3次,每次1-2两药水,开水冲服。

实施例4。治疗痛风的中草药制剂,其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为:苍术17.5g、白术17.5g、牛夕17.5g、黄柏25g、木瓜17.5g、忍冬藤22.5g、穿山龙17.5g、细辛7.5g、秦艽17.5g、苡仁17.5g、云苓22.5g、威灵仙22.5g、桑枝27.5g、木香17.5g、独一味17.5g、紫金龙22.5g。按重量称取各原料药打粉,过100-200目筛得药粉,将所得药粉置于药器内制成药丸,晒干,即得。用法:每日3次,每次3-5g,开水冲服。

实施例5。治疗痛风的中草药制剂,其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为:苍术15g、白术15g、牛夕15g、黄柏20g、木瓜15g、忍冬藤20g、穿山龙15g、细辛5g、秦艽15g、苡仁15g、云苓20g、威灵仙20g、桑枝25g、木香15g、独一味15g、紫金龙20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用法:每日3次,每次3-5g,开水冲服。

实施例6。治疗痛风的中草药制剂,其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为:苍术20g、白术20g、牛夕20g、黄柏30g、木瓜20g、忍冬藤25g、穿山龙20g、细辛10g、秦艽20g、苡仁20g、云苓25g、威灵仙25g、桑枝30g、木香20g、独一味20g、紫金龙25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用法:每日3次,每次3-5g,开水冲服。

实验例:

先后应用本发明制剂治疗3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方法:

选该病病人33例,服用本发明制剂(按实施例1进行制备),每日3次,每次2两药水,开水冲服。

二、试验结果:

患者总数33例,治愈30例,明显好转3例,无效0例。

三、安全性评价:

33例病人在服药期间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四、典型病例有:

病例一、魏某,男,40岁,初尿酸测值565μmol/l,右足踝关节肿胀,略发红,跛行,服用本发明制剂(按实施例1进行制备),每日3次,每次1-2两药水,一个星期后,关节薇肿,肤色正常,行走自如;继续按上述药量服药,一个星期后,化验尿酸560μmol/l,关节与正常无异;再继续按上述药量服药,28天后化验尿酸,结果为425μmol/l;再继续按上述药量服用10天进行巩固,至今未复发。

病例二、张某,男,53岁,治疗前痛风结石,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不便,服用本发明制剂(按实施例1进行制备),每日3次,每次1-2两药水,半个月后,关节微肿,肤色正常,行走自如;继续按上述药量服药,一个星期后,关节与正常无异;再继续按上述药量服用10天进行巩固,至今未复发。

病例三、李某,男,42岁,两足跗趾关节有痛风石,初尿酸值为702μmol/l,服用本发明制剂(按实施例1进行制备),每日3次,每次1-2两药水,一个月后化验尿酸,尿酸值为653μmol/l,关节不胀痛,基本恢复正常;继续按上述药量服药,20天后化验尿酸,尿酸值为537μmol/l;再继续按上述药量服药,20天后化验尿酸,尿酸值为453μmol/l;左跗趾关节痛风石消失,右跗趾关节痛风石变小,继续按上述药量服药善后,至今未见复发。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实施例1列举的情况,选用其他的原料组分配比及其制备方法参数(如实施例2至实施例6)也是可行的。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