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内吸唾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2332发布日期:2019-04-03 04:03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内吸唾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涉及口腔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口内吸唾支撑器。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前借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相续。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为唇、侧壁为颊、顶为腭、口腔底为黏膜和肌等结构。口腔借上、下牙弓分为前外侧部的口腔前庭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当上、下颌牙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之间可借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临床上当病人牙关紧闭时,可借此通道置开口器或插管,注入药物或营养物质,同时防止舌的咬伤。

口腔临床操作中,多需喷水冲洗或降温,加之患者的唾液分泌,通常需要应用吸唾管。常规吸唾器为头部点状吸唾,临床应用中需不断移动位置,多需助手配合,吸力主要集中于头部,本公开的发明人发现,这种常规吸唾器存在噪音大、可能误吸到柔软的口腔粘膜并造成损伤。同时,根据本公开的发明人的口腔临床操作经验,口腔临床操作往往时间较长,有时可达数小时,患者长时间张口会引起咀嚼肌群的疲劳,甚至造成颞下颌关节的疾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频繁更换位置的具有撑口功能的高效吸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口内吸唾支撑器,由支撑部件、连接部件和吸唾管组成,

所述支撑部件为块状结构,块状结构的相对的表面均设置成与牙冠接触的接触面;

所述连接部件为将支撑部件与吸唾管连接的部件,且使连接部件与支撑部件的连接处和连接部件与吸唾管的连接处相距设定距离,连接部件的一边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件接触面的边缘;

所述吸唾管为u形管,u形管的侧壁与连接部件的另一边固定连接,u形管与用于连接产生负压装置的连接管连通,u形管一侧的外壁作为u形工作平面,u形工作平面与u形管所在的平面平行,u形工作平面开设若干吸唾孔;

u形工作平面与连接部件位于u形管所在平面的两侧,支撑部件与u形管位于连接部件所在面的两侧。

本公开中首先将支撑部件与吸唾管进行结合,通过支撑部件将患者口腔撑开,避免咀嚼肌群的疲劳。其次,在临床实践中,口腔科医生进行口内操作时,患者一般为坐位或头后仰位,口腔内的唾液或冲洗水最终都会流到口腔的底部即位于下颌牙齿内侧、舌头外侧的口底部位,因而本公开进行仿生化设计-提供u形管,对使得吸唾管能够与下颌牙齿内侧、舌头外侧的口底部位进行贴合,同时提供的连接部件不仅能使吸唾管与支撑部件连接,而且能够使吸唾管进一步与下颌牙齿内侧、舌头外侧的口底部位进行贴合。第三,本公开中设置u形工作平面,形成面状吸唾,不仅能够覆盖整个口底,避免吸唾位置的不断移动,而且能够实现高效、持续吸唾。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1.本公开的口内吸唾支撑器吸唾效率高,为多孔型面状吸唾,能持续性吸唾。

2.本公开的口内吸唾支撑器吸唾范围广,两侧第一磨牙前方的口底部位均处于有效吸唾范围。

3.本公开的口内吸唾支撑器省时省力,使用方便,不需频繁调整吸唾器位置,可有效缩短口腔治疗的操作时间。

4.本公开的口内吸唾支撑器的吸唾管设有若干吸唾孔可减少对黏膜负压吸引的损伤,连接管与吸引设施连接,不易误吸。

5.本公开的口内吸唾支撑器具有撑口功能,患者不需主动维持张口状态,可有效减轻患者面部肌肉及颞下颌关节的疲劳。

6.本公开的口内吸唾支撑器吸唾部位远离舌根部,均匀、持续性负压吸引不易引起恶心、呕吐反应。

附图说明

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为实施例1的口内吸唾支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u形工作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支撑部件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3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部件,2、连接部件,3、吸唾管,4、连接管,5、u形工作平面,6、吸唾孔,7、防滑层,8、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公开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口内吸唾支撑器,由支撑部件、连接部件和吸唾管组成,

所述支撑部件为块状结构,块状结构的相对的表面均设置成与牙冠接触的接触面;

所述连接部件为将支撑部件与吸唾管连接的部件,且使连接部件与支撑部件的连接处和连接部件与吸唾管的连接处相距设定距离,连接部件的一边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件接触面的边缘;

所述吸唾管为u形管,u形管的侧壁与连接部件的另一边固定连接,u形管与用于连接产生负压装置的连接管连通,u形管一侧的外壁作为u形工作平面,u形工作平面与u形管所在的平面平行,u形工作平面开设若干吸唾孔;

u形工作平面与连接部件位于u形管所在平面的两侧,支撑部件与u形管位于连接部件所在面的两侧。

本公开中首先将支撑部件与吸唾管进行结合,通过支撑部件将患者口腔撑开,避免咀嚼肌群的疲劳。其次,在临床实践中,口腔科医生进行口内操作时,患者一般为坐位或头后仰位,口腔内的唾液或冲洗水最终都会流到口腔的底部即位于下颌牙齿内侧、舌头外侧的口底部位,因而本公开进行仿生化设计-提供u形管,对使得吸唾管能够与下颌牙齿内侧、舌头外侧的口底部位进行贴合,同时提供的连接部件不仅能使吸唾管与支撑部件连接,而且能够使吸唾管进一步与下颌牙齿内侧、舌头外侧的口底部位进行贴合。第三,本公开中设置u形工作平面,形成面状吸唾,不仅能够覆盖整个口底,避免吸唾位置的不断移动,而且能够实现高效、持续吸唾。

u形管所在平面为u形管的中轴u形线所在的平面。连接部件所在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例如,当连接部件为平板状结构时,连接部件所在面为平面,该平面为平板状结构。

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吸唾孔的直径为1~1.5mm。设置该直径范围下的吸唾孔,对组织损伤较小,同时结合u形工作平面,能够避免唾液在吸唾孔产生震动,从而避免吸唾时产生的噪音。

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连接管与u形管的连接处位于u形管总长度的1/4~1/3处。若连接处位于u形管的两端,则容易导致两端u形管内的负压不均衡。若连接处位于u形管的中部,则会影响口腔手术的临床操作。

该系列实施例中,位于u形管两端部位的吸唾孔的数量大于位于u形管中间部位的吸唾孔的数量。u形管两端部位接触的唾液更多,能够保证u形管两端的吸收更多的唾液。

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连接部件与u形管的连接部位位于u形管总长度的1/4~1/3范围内。使支撑部件支撑口腔两侧的牙齿,保证口腔的开度,方便口腔手术的临床操作。

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支撑部件和连接部件开设通道,连接管通过通道引出。能够减少口内吸唾支撑器在口内的占用空间,为口腔手术的临床操作腾挪出更大的操作空间。

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支撑部件的两个接触面的夹角为5~10°,支撑部件的两个接触面在u形管所在平面的投影重合。能够保证接触面与牙齿紧密贴合。

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支撑部件的接触面的设有防滑层。能够保证支撑部件支撑牙齿的稳定性。

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支撑部件设有把手。能够方便将口内吸唾支撑器安放在患者口腔内。

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口内吸唾支撑器的材质为硅胶。与塑料和其他橡胶相比,硅胶的安全性能最好。同时能够更好的使口内吸唾支撑器与患者口腔贴合,保证口内吸唾支撑器在患者口腔内的吸唾效果。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口内吸唾支撑器,如图1~3所示,一种口内吸唾支撑器,由支撑部件1、连接部件2和吸唾管3组成。

支撑部件1为块状结构,块状结构的相对的表面均设置成与牙冠接触的接触面。

连接部件2为将支撑部件与吸唾管3连接的部件,且使连接部件2与支撑部件1的连接处和连接部件2与吸唾管3的连接处相距设定距离,连接部件2的一边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件1接触面的边缘。

吸唾管3为u形管,u形管的侧壁与连接部件2的另一边固定连接,u形管与用于连接产生负压装置的连接管4连通,u形管一侧的外壁作为u形工作平面5,u形工作平面5与u形管所在的平面平行,u形工作平面5开设若干吸唾孔6,吸唾孔6的直径为1mm。

u形工作平面5与连接部件2位于u形管所在平面的两侧,支撑部件1与u形管位于连接部件2所在面的两侧。

连接管4与u形管的连接处位于u形管总长度的1/3处。位于u形管两端部位的吸唾孔的数量大于位于u形管中间部位的吸唾孔的数量。

连接部件2与u形管的连接部位位于u形管总长度的1/4~1/3范围内。

支撑部件1的接触面的设有防滑层7。口内吸唾支撑器的材质为硅胶。

使用时,将支撑部件放于健康侧口角的上下颌牙齿间,根据所需张口度的大小可以前后移动,调整位置。让患者咬住撑部件,根据下颌牙弓的弧度适当调整吸管的弯曲度,如此,位于口底部位的吸唾器就相对固定,在医生进行操作时不需再调整。

实施例2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4所示,支撑部件和连接部件开设通道8,连接管4通过通道8引出。

实施例3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5所示,支撑部件1的两个接触面的夹角为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