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及制备与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36343发布日期:2019-04-29 14:01阅读:10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泡浴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及制备与使用方法。

技术背景

20世纪末,国际上围绕医学目的进行了两年的大讨论,最终认为“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是关于健康的科学”,“好的医生应是使人不生病的医生,而不仅是把病治好的医生”。时至今日,健康和疾病预防依然是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体质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各种体质偏颇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同时,正是由于体质的不同,导致机体疾病的发生与转归也不尽相同。因此,通过体质辨识,实现个性化的、针对性的健康调理是治未病的前提。根据《中医体质学说》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提出了9种中医体质分类:即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和平和质9种基本体质类型。其中湿热体质的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脾气比较急躁。传统中医认为,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的煎汤或浸液,或直接用中药煎汤沐浴全身或熏洗患病部位,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达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发挥药物强身健体,防病保健作用。因此,采用药浴调理湿热体质不失为一种理想选择。

药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即用佩兰煎汤洁身。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温熨”、“药摩”、“外洗”等记载。在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洗”、“浴”、“熏”等药浴方法的具体描述,在《金匮要略》中可见到用苦参汤熏洗的方法治疗狐盛病,开辟了药浴疗法之先河。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中记载了大量的美容、香料洁身、香体配方。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药浴的诸多方法,如淋浴、热浴、坐浴等。清代名医吴师机在其所著的《理瀹骈文》中搜集药浴方80余首。《理瀹骈文》中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外治法在给药途径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药浴时,水本身的温热作用,能够振奋精神,缓解紧张情绪,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静水压力,可促使人体血液及淋巴的回流,增强人体心脏功能。同时保持汗腺、毛孔通畅,一方面提高皮肤的代谢功能,调理血液循环,通过排汗,使体内代谢产物及毒素随汗液排出体外;另一方面有利于皮肤对药液的吸收。药浴时采用不同的药物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利用药物有效成分的渗透作用,通过体表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进入体内,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的中药泡浴的产品均为粉剂、袋装剂型、中医饮片方剂等。粉剂、袋装剂型即使由药物直接粉碎而成,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慢,尤其是在人体可接受的水温下药物的有效成分还不能充分溶出,明显降低了药物利用度,达不到保健效果。中医饮片方剂需要加水浸泡后,煎煮30~40分钟,煎煮方法不好掌握,耗时耗力使用不方便,显然不符合现代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添加化工原料、入水即溶使用方便、提高药物有效成分快速溶出、提高药物有效成分利用度,通过体质辨识,实现个性化的、针对性的健康调理的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组合物(抑菌液/颗粒)及制备与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千年健5-35份;

虎杖5-35份;

苦参5-35份;

辣蓼5-35份;

土茯苓5-35份;

栀子5-35份;

银耳5-50份。

千年健具有祛风湿,壮筋骨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拘挛麻木,筋骨痿软等症状。

虎杖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症瘕,趺打损伤等症状。

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可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等症状。

辣蓼具有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杀虫止痒的功效,可用于痢疾,胃肠炎,腹泻,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外用于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等症状。

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湿疹、皮炎等症状。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热病虚烦不眠、热毒疮疡,扭伤肿痛等症状。栀子煎剂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目咳,清润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嫩肤美容,延年益寿,抗癌之功效,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对皮肤有良好保护作用。

本发明中,将千年健、虎杖、苦参、辣蓼、土茯苓、栀子、银耳配伍使用,使制备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配方具有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杀虫止痒,清肺润燥,平肝明目、泻火除烦、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目咳,清润益胃,嫩肤美容,抑菌抗炎,消除疲劳的功效,适合湿热体质人群调体使用。

本发明中,为了使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配方更适合特定人群使用,对配方做了调整,在前述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的基础配方上加入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组分:

桑叶5-35份;

佛手5-35份;

狗脊5-35份;

黄精5-35份。

其中,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抑菌、抗炎、抗疲劳、解痉、抗溃疡、美容,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

佛手具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的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等症状。

狗脊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等症状。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等症状。

本发明在前述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的基础配方上增加了桑叶、佛手、狗脊、黄精四味中草药,使得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配方的分消湿浊,清泄伏火功能增强,更适合于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脾气比较急躁的湿热体质人群使用。

优选的,所述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千年健10-25份;

虎杖10-25份;

苦参10-25份;

辣蓼10-25份;

土茯苓10-25份;

栀子10-25份;

银耳15-35份;

桑叶10-25份;

佛手10-25份;

狗脊10-25份;

黄精10-25份。

本发明所述的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银耳破碎成银耳超细粉,过筛,备用;

2)将其余药材混合,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入药材总量5-6倍量水,煎煮1.5-2小时后,分离得到一次煎液和滤渣,将滤渣进行第二次煎煮,加入药材总量3-3.5倍量水,煎煮1.5-2小时后,分离得到二次煎液,合并一次煎液和二次煎液,过滤,得到滤液;

3)往上述滤液中加入银耳超细粉煎煮1.5-2小时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25的稠液,用60目滤布压榨过滤,得到所述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

4)进一步的,将所得中药泡浴抑菌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干燥制粒,过筛,得到所述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颗粒。

本发明除银耳外其它中药制备方法为,采用本领域常用水提取方法提取有效成份入药。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的使用方法,本方法针对湿热体质人群使用,体质根据国家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zzyxh/t157-2009)判定。将所述中药泡浴抑菌液100-200ml或中药泡浴抑菌颗粒20g-40g,倒入泡汤中,水温控制在38~43℃,泡浴时间20~30分钟。本发明根据药浴时,水本身的温热作用,能够振奋精神,缓解紧张情绪,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静水压力,可促使人体血液及淋巴的回流,增强人体心脏功能。同时保持汗腺、毛孔通畅,一方面提高皮肤的代谢功能,调理血液循环,通过排汗,使体内代谢产物及毒素随汗液排出体外;另一方面有利于皮肤对药液的吸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银耳以粉末入药,采用超微粉碎技术(100目以上),使银耳细胞破壁得到银耳超细粉,能够使银耳中的植物胶及有效成分在煎煮时充分溶出,银耳中的植物胶起到天然赋型剂的作用(无需添加人工赋型剂,避免影响肤感),同时银耳植物胶具有很好的护肤作用,泡浴中能将其他药物的有效成分附着在皮肤表面。本发明在前期的研究过程中,包括本发明的申请人于前期提出的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810468098.1等),将银耳粉直接与煎煮后的其它中药直接混匀,压制成颗粒,采用这种方法,具有两方面的不足,第一,银耳中的有效药物成分未能充分提取;第二,泡浴时,银耳粉渣与皮肤接触,肤感欠佳,泡浴结束后,人们通常选择用清水冲洗,这就会带走皮肤表面本可以持续发挥药效的药物成分,使药物利用度降低。而在本发明中,将银耳细胞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破壁得到银耳超细粉,然后将银耳超细粉加入其它药材煎煮得到的滤液中,继续煎煮1.5-2小时,采用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能够使银耳中的植物胶及有效成分在煎煮过程中充分溶出,胶原蛋白充分释放;第二,煎煮后过滤使得银耳基础物质去除,达到更理想的赋形效果,同时不会有银耳粉残留影响泡浴时的肤感;第三,泡浴时,银耳有效成分完全溶解,泡浴液干净无银耳粉渣,胶原蛋白包裹药物有效成分,附着在皮肤上,泡浴液润滑,肤感优良,泡浴结束后,无需用水清洗,使得附着在皮肤上的药物可以继续发挥药效,提高药物的利用度。

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利用药物有效成分的渗透作用,通过体表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进入体内,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抵抗力,可起到补肾温阳、益火之源、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强精补肾、嫩肤美容、抑菌抗炎、消除疲劳的作用,有效调理湿热体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

配方:千年健5000g,虎杖35000g,苦参5000g,辣蓼35000g,土茯苓5000g,栀子35000g,银耳5000g。

制法:1)将银耳破碎成银耳超细粉,过筛,备用;2)将其余药材混合,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入药材总量5倍量水,煎煮2小时后,分离得到一次煎液和滤渣,将滤渣进行第二次煎煮,加入药材总量3倍量水,煎煮2小时后,分离得到二次煎液,合并一次煎液和二次煎液,过滤,得到滤液;3)往上述滤液中加入银耳超细粉煎煮1.5小时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的稠液,用60目滤布压榨过滤,得到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4)进一步的,将所得中药泡浴抑菌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干燥制粒,过筛,得到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颗粒。

使用方法:

1、用量:坐浴、局部浴、泡澡腰部以下水位,中药泡浴抑菌液的用量为每次50ml,中药泡浴抑菌颗粒的用量为每次20g。全身浴(水位至胸部或颈部),中药泡浴抑菌液的用量为每次200ml,中药泡浴抑菌颗粒的用量为每次40g。

2、使用方法:取上述用量的中药泡浴抑菌液或中药泡浴抑菌颗粒直接倒入泡汤中,水量视容器大小酌定,水温控制在38~43℃为宜,泡浴时间20~30分钟(身体略微出汗为宜)。本发明制备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利用银耳中的植物胶起到天然赋型剂的作用(没有添加人工赋型剂),有良好的护肤作用,泡浴中能将其他药物的有效成分附着在皮肤表面,银耳中的植物胶很润滑,肤感很好,出浴后不需要用清水冲洗,效果更佳。

实施例2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

配方:千年健35000g,虎杖5000g,苦参35000g,辣蓼5000g,土茯苓35000g,栀子5000g,银耳50000g。

制法:1)将银耳破碎成银耳超细粉,过筛,备用;2)将其余药材混合,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入药材总量6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后,分离得到一次煎液和滤渣,将滤渣进行第二次煎煮,加入药材总量3.5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后,分离得到二次煎液,合并一次煎液和二次煎液,过滤,得到滤液;3)往上述滤液中加入银耳超细粉煎煮1.5小时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的稠液,用60目滤布压榨过滤,得到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4)进一步的,将所得中药泡浴抑菌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干燥制粒,过筛,得到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颗粒。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

配方:千年健17000g,虎杖20000g,苦参17000g,辣蓼17000g,土茯苓20000g,栀子22000g,银耳25000g。

制法:1)将银耳破碎成银耳超细粉,过筛,备用;2)将其余药材混合,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入药材总量5.5倍量水,煎煮2小时后,分离得到一次煎液和滤渣,将滤渣进行第二次煎煮,加入药材总量3.5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后,分离得到二次煎液,合并一次煎液和二次煎液,过滤,得到滤液;3)往上述滤液中加入银耳超细粉煎煮1.5-2小时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稠液,用60目滤布压榨过滤,得到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4)进一步的,将所得中药泡浴抑菌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干燥制粒,过筛,得到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颗粒。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

配方:千年健5000g,虎杖5000g,苦参5000g,辣蓼35000g,土茯苓5000g,栀子35000g,银耳5000g,桑叶35000g,佛手5000g,狗脊35000g,黄精5000g。

制法:同实施例1。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

配方:千年健35000g,虎杖5000g,苦参35000g,辣蓼5000g,土茯苓35000g,栀子5000g,银耳50000g,桑叶5000g,佛手35000g,狗脊5000g,黄精35000g。

制法:同实施例1。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

配方:千年健17000g,虎杖20000g,苦参20000g,辣蓼17000g,土茯苓22000g,栀子22000g,银耳40000g,桑叶28000g,佛手18000g,狗脊15000g,黄精15000g。

制法:同实施例1。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

配方:千年健10000g,虎杖25000g,苦参10000g,辣蓼25000g,土茯苓10000g,栀子25000g,银耳15000g,桑叶25000g,佛手10000g,狗脊25000g,黄精10000g。

制法:同实施例2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8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

配方:千年健25000g,虎杖10000g,苦参25000g,辣蓼10000g,土茯苓25000g,栀子10000g,银耳35000g,桑叶10000g,佛手25000g,狗脊10000g,黄精25000g。

制法:同实施例2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9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

配方:千年健12500g,虎杖12500g,苦参13000g,辣蓼17000g,土茯苓15000g,栀子20000g,银耳20000g,桑叶15000g,佛手10000-25000g,狗脊17500g,黄精17500g。

制法:同实施例2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2

应用例1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临床实验

配方1:千年健30000g,虎杖20000g,苦参15000g,辣蓼15000g,土茯苓15000g,栀子30000g,银耳10000g。

配方2:千年健18000g,虎杖13000g,苦参15000g,辣蓼13000g,土茯苓1,2000g,栀子20000g,银耳10000g,桑叶15000g,佛手7000g,狗脊6000g,黄精9000g。

制法:1)将银耳破碎成银耳超细粉,过筛,备用;2)将其余药材混合,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入药材总量6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后,分离得到一次煎液和滤渣,将滤渣进行第二次煎煮,加入药材总量3.5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后,分离得到二次煎液,合并一次煎液和二次煎液,过滤,得到滤液;3)往上述滤液中加入银耳超细粉煎煮1.5小时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的稠液,用60目滤布压榨过滤,得到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液;4)进一步的,将所得中药泡浴抑菌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干燥制粒,过筛,得到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泡浴抑菌颗粒。

临床实验:

1)纳入标准:

按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zzyxh/t157-2009)规定,观察指标临床症状:湿热泛于肌肤,则见形体中等或偏瘦,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湿热上蒸,则口苦口干;湿热内阻,阳气被遏,则身重困倦;热重于湿,则大便燥结;湿重于热,则大便黏滞;湿热下注,则阴囊潮湿,或带下量多。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象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湿热内郁则心烦急躁,易患黄疸、热淋等湿热病证;湿热郁于肌肤则易患疮疖;湿热内盛之体,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等中医症状,符合湿热体质诊断标准,年龄在25-65岁之间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志愿者。

2)分组资料:

2.1)所有病例为有湿热体质特征的志愿者,男性100例,年龄25-65岁;女性100例,年龄27~64岁。

2.2)使用配方1的中药泡浴抑菌液泡浴的志愿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

2.3)使用配方1的中药泡浴抑菌颗粒泡浴的志愿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

2.4)使用配方2的中药泡浴抑菌液泡浴的志愿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

2.5)使用配方2的中药泡浴抑菌颗粒泡浴的志愿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

3)使用方法:

3.1)用量:坐浴、局部浴、泡澡腰部以下水位,中药泡浴抑菌液的用量为每次50ml,中药泡浴抑菌颗粒的用量为每次20g。全身浴(水位至胸部或颈部),中药泡浴抑菌液的用量为每次200ml,中药泡浴抑菌颗粒的用量为每次40g。

3.2)使用方法:取上述用量的中药泡浴抑菌液或中药泡浴抑菌颗粒直接倒入泡汤中,水量视容器大小酌定,水温控制在38~43℃为宜,泡浴时间20~30分钟(身体略微出汗为宜)。每天泡浴一次,坚持泡浴2个月。

4)疗效观察:

表1使用配方1的中药泡浴抑菌液疗效统计表

注:显著表示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减轻表示症状有所缓解,效果不是非常明显;无效表示没有效果。

表2使用配方1的中药泡浴抑菌颗粒疗效统计表

注:显著表示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减轻表示症状有所缓解,效果不是非常明显;无效表示没有效果。

表3使用配方2的中药泡浴抑菌液疗效统计表

注:显著表示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减轻表示症状有所缓解,效果不是非常明显;无效表示没有效果。

表4使用配方2的中药泡浴抑菌颗粒疗效统计表

注:显著表示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减轻表示症状有所缓解,效果不是非常明显;无效表示没有效果。

5)结论:本发明制备的中药泡浴抑菌液/颗粒,利用银耳中的植物胶起到天然赋型剂的作用(没有添加人工赋型剂),有良好的护肤作用,泡浴中能将其他药物的有效成分附着在皮肤表面,银耳中的植物胶很润滑,肤感很好,出浴后不需要用清水冲洗,使得附着在皮肤上的药物可以继续发挥药效,提高药物的利用度,可有效调理湿热体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