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0G晶体后囊承托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9069发布日期:2019-04-17 03:1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20G晶体后囊承托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20g晶体后囊承托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眼科手术中经常会遇到晶体脱位的患者,脱位患者手术时难度非常大,一方面由于晶体缺少悬韧带的牵引,晶体位置不固定,着力不易,撕囊时较困难;另一方面,术中超声乳化术时,晶体核碎块极易掉入玻璃体腔内,需行晶体切除及玻璃体切除术。

目前临床上有张力环的使用,但张力环仅适用于晶体脱位范围不超过1/2的患者,当脱位范围较大时,张力环亦不能有效地稳定晶体位置。临床上亦有报道,当晶状体全脱位时,可先进行玻璃体切除,其后通过眼内填充重水使晶体上浮,继而完成白内障摘除手术。然而,一方面,玻璃体全切对眼内结构破坏较大,增加了术后炎症反应及术中医源性裂孔的风险;另一方面,注入重水虽能将晶体浮于瞳孔区,但也同样存在眼内重水残留的风险,且重水价格昂贵,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20g晶体后囊承托辅助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0g晶体后囊承托辅助器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晶体脱位范围大,无法进行撕囊,晶体核块掉入玻璃体腔的风险;玻璃体全切对眼内结构破坏较大,增加了术后炎症反应及术中医源性裂孔的风险;注入重水虽能将晶体浮于瞳孔区,但也同样存在眼内重水残留的风险,且重水价格昂贵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20g晶体后囊承托辅助器械,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穿刺头及内部导丝网。所述连接管远离手柄的一端设置有20g穿刺头,所述手柄的顶部依次设置有后滑块和前滑块;

所述手柄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后滑块的底部紧密粘接有套管推杆,所述套管推杆的上端穿过第一条形孔,套管推杆的下端一侧横向紧密粘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下部开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前滑块的底部紧密粘接有导丝推杆,所述导丝推杆的上端依次穿过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所述导丝推杆的下端一侧横向紧密粘接有导丝杆,所述导丝杆远离导丝推杆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导丝连接形成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呈圆台形结构,所述连接管与手柄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20g穿刺头的一端与连接管紧密粘接。

优选的,所述导丝的两端分别与导丝杆的表面紧密焊接。

优选的,所述套管推杆与第一条形孔滑动连接,所述导丝推杆与第一条形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20g穿刺头为圆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后滑块和前滑块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导丝网托举后囊,防治晶体下沉,托举时晶体更稳定,利用20g穿刺头将导丝直接插入玻璃体腔,无需借助玻璃体切除,使用该装置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费用,减少术中创伤,本发明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之三。

图中:1、手柄;11、第一条形孔;12、连接管;13、20g穿刺头;2、后滑块;21、防滑纹;3、前滑块;4、套管推杆;41、套管;411、第二条形孔;5、导丝推杆;51、导丝杆;6、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20g晶体后囊承托辅助器械,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手柄1,手柄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呈圆台形结构,连接管12与手柄1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管12远离手柄1的一端设置有20g穿刺头13,20g穿刺头13为圆柱体结构,20g穿刺头13的一端与连接管12紧密粘接,手柄1的顶部依次设置有后滑块2和前滑块3,后滑块2和前滑块3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防滑纹21。

具体的,20g穿刺头13采用合肥安博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0g穿刺针。

如图3所示,手柄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条形孔11,后滑块2的底部紧密粘接有套管推杆4,套管推杆4的底端穿过第一条形孔11,套管推杆4的底端一侧横向紧密粘接有套管41,套管4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条形孔411,前滑块3的底部紧密粘接有导丝推杆5,套管推杆4与第一条形孔11滑动连接,导丝推杆5与第一条形孔11滑动连接,导丝推杆5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一条形孔11和第二条形孔411,导丝推杆5的底端一侧横向紧密粘接有导丝杆51,导丝杆51远离导丝推杆5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导丝6,导丝6的两端分别与导丝杆51的表面紧密焊接,若干导丝6一起构成呈纺锤形的导丝网。导丝网采用记忆钢丝,当前后推杆紧密贴合时,导丝网收拢于第二条形孔411内呈束状结构,当前后推杆分离时,导丝网突出于第二条形孔411外且呈平面网状打开。

此外,后滑块2和前滑块3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橡胶具有很好的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等特性,能够使手部在推动时增大摩擦力。

本实施例中的20g晶体后囊顶托辅助器械在使用时,操作步骤如下:

如图3所示,首先,用20g穿刺刀在睫状体平坦部(角巩缘后3.5-3.8mm)进行穿刺,经穿刺口插入20g穿刺头13,经瞳孔检查确认20g穿刺头13进入玻璃体腔;

如图4所示,再轻轻推动后滑块2,此时眼内套管推杆4前端的套管与20g穿刺头13前端齐平,继续轻轻推动前滑块3,使导丝网深入晶体后囊下并逐渐展开呈网状;

如图5所示,最后,利用手柄1适当调整导丝位置,至导丝网接触晶体后囊,稳定晶体位置后再行晶体切除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