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微球囊精准造影剂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5893发布日期:2019-05-24 20:3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三叉神经微球囊精准造影剂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技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微创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在三叉神经麦氏囊内扩张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利用机械压力破坏三叉神经痛觉纤维,阻滞痛觉传导,达到止痛目的。实际上,三叉神经中除了支配痛觉的神经纤维外,还有支配面部触觉和咀嚼肌运动的神经纤维存在。因此,当微球囊在麦氏囊内压迫三叉神经时,伴随痛觉纤维的损伤,触觉纤维和运动纤维也常一并受到压迫损伤。由于支配痛觉、触觉和运动的纤维直径不同,因此他们对于机械压迫的耐受能力也各有不同,而又以痛觉纤维对压迫的耐受力最弱。利用不同神经纤维对压力耐受能力的不同,如能破坏痛觉纤维,而不损伤或尽量少损伤触觉纤维和运动纤维。这样,既可确切止痛,又能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对触觉纤维和运动纤维的影响。这应该是该技术的理想状态。

在实际手术治疗过程中,医生根据两点来评判痛觉纤维是否已经受到了损伤而触觉纤维和运动纤维得到了良好的保存:球囊扩张形状和压迫持续时间。首先借用1ml注射器推进造影剂来协助球囊的扩张,并根据球囊扩张的形状来评估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迫的效果。而不同患者的麦氏囊形状各不相同,囊体积大小也不相同,因此根据球囊扩张的形状来评判疾病治疗效果显然存在不足。其次在球囊压扩张至医生满意的形状后,进行压迫时间计算。然而压迫时间的长短也完全依靠医生经验,每一位患者的压迫时间会根据当时治疗医生的主观判断而有所不同。因此,目前该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并发症基本取决于医生的经验及术中主观判断。正因为如此,不同医生之间的治疗效果相差较大,同一医生治疗的不同患者之间治疗效果也相差较大,非常不利于该技术的同质化推广,也不符合当前国家提倡的精准化治疗方向。通过对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技术治疗原理的再分析,我们发现该技术对痛觉纤维的损伤取决于两个因素:球囊压力及压迫时间。目前现行的技术虽然可以有效控制压迫时间,但压迫时间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却是主观的,缺乏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其次对于压迫压力的选择则完全是空白,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实际,均缺乏数据支持。压力过小,压迫时间不够,神经损伤不够,疼痛控制不佳;压力过大,压迫时间过长,不仅会出现严重的面部麻木、咀嚼肌无力等并发症,还会出现球囊爆破现象。目前,国内、国外均未有专门针对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而设计生产的可实时监控治疗过程中球囊内压力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叉神经微球囊精准造影剂推进器,能够准确的动态监测疾病治疗过程中球囊内造影剂的体积以及压力,有效控制造影剂进入或退出球囊的速度,及时释放超出安全阈值的压力,通过量化的数据从根本上降低术中球囊破裂率和提高疾病治愈率,建立全新的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术中治疗评判标准,推动神经外科疾病精准化及个体化治疗的进程,最大程度上提高医疗安全性,并对未来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行业标准制定和共识达成奠定基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叉神经微球囊精准造影剂推进器,包括推进器外筒、推进器内芯、推进速度控制杆和压力表。

所述推进器外筒的筒身外壁设有刻度,用于测量筒内液体体积;筒身前端设置有喷嘴和压力表接口,筒内液体通过喷嘴注入球囊,压力表接口连接压力表测量球囊内压力;所述的推进器内芯为中空柱体,侧壁沿轴向开孔,一端安装橡胶塞后置于外筒内,与外筒共同构成活塞;所述的推进速度控制杆安装在推进器内芯中,一侧设置有朝向橡胶塞的倾斜齿,另一侧设置有螺纹;推进器内芯内侧壁设置有朝向橡胶塞倾斜的凹槽,与倾斜齿共同构成倾斜滑动面;当倾斜齿在凹槽内滑动时,螺纹伸出或缩进推进器内芯侧壁的开孔,螺纹伸出开孔时,与外筒内壁螺纹配合。

所述的喷嘴上连接释压器,释压器内部为一侧壁开口的管道,由设定压力的压缩弹簧推动活塞封堵开口。

所述的推进器外筒和推进器内芯通过筒身固定螺旋连接,所述的筒身固定螺旋内部为台阶状螺纹通孔,通孔的大径端与推进器外筒螺纹连接,小径端与推进速度控制杆的螺纹匹配。

所述的筒身固定螺旋端面标有刻度,与内芯上的标识指针配合,量化内芯移动位移及液体进入球囊的量。

所述的推进速度控制杆头端与推进器内芯内壁头端有压缩弹簧相连,在弹簧作用下保持螺纹伸出推进器内芯侧壁的开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拥有压力表,因此实现了微球囊内压力的实时动态监测;

(2)由于推进速度控制杆螺纹与外筒固定螺旋小径内螺纹匹配咬合且螺纹倾斜度及宽度经过精密测算,故可通过内芯的旋转实现精准的球囊内造影剂输送体积的计算;

(3)由于(2)的有益效果,故可通过内芯旋转速度,控制造影剂输送速度;

(4)由于推进速度控制杆螺纹与外筒固定螺旋小径内螺纹咬合固定,因此防止了在停止造影剂输送时,球囊内造影剂的倒流;

(5)由于(4)的有益效果,故术中不必助手协助关闭三通管,节省了人力;

(6)由于推进速度控制杆上倾斜齿与内芯侧壁倾斜凹槽相匹配形成斜面,故可通过斜面滑动锁定或解锁控制杆与外筒固定螺旋,实现造影剂量化输送与非量化输送之间的自由切换;

(7)由于拥有释压器,故避免了球囊因压力的突然增高而发生爆裂。

本发明克服了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中技术和器械缺陷,实现了术中实时监测球囊内压力、精准测量球囊内造影剂输入量、自由控制造影剂输入或抽回速度,避免了因压力突增所致的球囊爆裂,因此在提高手术安全性方面、术中精准个体化治疗方面、解放医护人员劳动力方面均拥有巨大显示意义,同时在术中球囊压力、造影剂输入量数据采集方面提供便利,为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精准量化治疗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力表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释压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推进器外筒构造图;

图5是推进器外筒固定螺旋示意图,其中(a)是立体视图,(b)是剖视图,(c)是右视图;

图6是推进器内芯构造图;

图7是推进器内芯构造图(中部剖面显示内部结构);

图8是推进速度调节杆构造图;

图9是推进器内芯与推进速度调节杆组装后的剖面构造图;

图中,1-推进器外筒(1-1喷嘴,1-2释压器标准三通接口,1-3体积刻度,1-4测压口,1-5压力表标准三通接口,1-6外筒螺纹),2-外筒固定螺旋(2-1大内径壁,2-2小内径壁,2-3大内径螺纹,2-4小内径螺纹,2-5角刻度),3-推进器内芯(3-1推进活塞连接部,3-2侧壁开槽,3-3内芯螺纹,3-4角刻度标识箭头,3-5控制弹簧,3-6内芯挡板,3-7倾斜凹槽),4-推进活塞,5-内芯固定螺旋(5-1内芯固定螺旋螺纹,5-2内芯固定螺旋壁),6-推进速度控制杆(6-1倾斜齿,6-2控制杆螺纹,6-3控制杆尾端),7-压力表(7-1测压接口,7-2标准三通接口),8-释压器(8-1释压器外壳,8-2压力监测管,8-3造影剂入口,8-4造影剂出口,8-5释压塞,8-6释压口,8-7释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包括但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叉神经微球囊精准造影剂推进器,包括推进器外筒、推进器内芯、推进速度控制杆、压力表、释压器和三通阀。

所述的推进器外筒由筒身和筒身固定螺旋组成,筒身前端具有刻度和压力表接口,其内可盛造影剂或液体,与内芯配合可将造影剂或液体由前端喷嘴压入球囊;筒身刻度可用于测量液体体积,压力表接口与压力表相接后可测量球囊内压力;筒身固定螺旋大径螺纹与筒身尾端螺纹咬合起到固定筒身作用,同时小径螺纹倾斜度和宽度经过计算,与推进速度控制杆的螺纹匹配咬合,在固定推进器内芯的同时量化内芯移动位移,从而量化筒内造影剂进入球囊的量;筒身固定螺旋表面标有刻度,量程360°,最小单位为1°,与内芯上标识指针配合,量化内芯移动位移及造影剂进入球囊的量。

所述的推进器内芯头端有橡胶塞连接,与外筒共同构成活塞;中空的内芯含纳推进速度控制杆;内芯一侧壁有开槽,推进速度控制杆螺纹由开槽伸出;内芯侧壁开槽对面侧壁有向头端倾斜的凹槽,有推进速度控制杆倾斜齿深入,共同构成倾斜滑动面;推进速度控制杆头端与中空内芯内壁头端有压缩弹簧相连;内芯尾端有螺纹,与内芯固定螺旋内螺纹相咬合连接。

所述的推进速度控制杆为一柱体;一侧有细密螺纹,与筒身固定螺旋小径螺纹相咬合,螺纹宽度经过计算,可量化内芯移动距离,配合外筒内径,量化造影剂进入球囊的体积,如内芯旋转360°,造影剂进入球囊0.1ml;另一侧有向头端倾斜的齿,与内芯侧壁的斜形凹槽匹配,共同构成滑动斜面。

所述的压力表为可拆卸式或固定在外筒上,通过与外筒上压力表接口螺旋紧密连接后,用于球囊内压力的动态测量。

所述的释压器为可拆卸式或固定在外筒喷嘴上,释压器内部为一侧壁开口的管道,由压缩弹簧提供力量上推圆台形活塞封堵开口;当筒内造影剂或液体流经时压力超出弹簧弹力,圆台活塞被顶开,造影剂涌出而达到释压目的。

所述的三通管用于连接或者封堵外筒各开口。

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开始前,连接压力表7于推进器外筒三通接口1-5处,再将释压器8的造影剂入口8-3与外筒喷嘴1-1连接,推进器注入稀释好的造影剂,最后将球囊导管尾端与造影剂出口8-4连接,并进行排气。术中,当球囊抵达治疗部位后,一手握持推进器外筒1,另一手缓慢匀速旋转推进器内芯固定螺旋5,使推进器内芯3及其前端的推进活塞4前进,将造影剂缓慢匀速的压入释压器8并最终进入球囊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压力表7实时动态观察球囊内压力值,可通过外筒上体积刻度1-3计算输入球囊内的造影剂体积,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外筒固定螺旋上的角刻度2-5配合内芯上的角刻度指示箭头3-4精确计算输入球囊内造影剂的体积以及控制输入速度;当造影剂输入球囊内达一定的量或者球囊内压力达一定的值后,停止旋转内芯3,此时由于推进速度控制杆6上的控制杆螺纹6-2与外筒固定螺旋2上的小内径螺纹2-4相咬合,故推进器内芯3被锁定,不会因球囊内压力而出现推进活塞4后退现象,使术者单人操作即可完成,节省人力;当手术过程中,突然出现球囊内压力过大超过球囊安全阈值(根据球囊材质预先测定并选取合适弹力的释压弹簧8-7设定球囊安全阈值)时,则释压塞8-5受到的液体压力将超过释压弹簧8-7提供的弹力,故释压弹簧8-7收缩,释压塞8-5下移,打开释压口8-6,造影剂外泄实现球囊内释压效果,避免球囊因压力过高而爆裂,当球囊内压力减小后,不足以抵抗释压弹簧弹力,则释压塞8-5上移再次关闭释压口8-6;术中需快速输入或快速回抽造影剂,或术毕回抽造影剂,则用食指和中指紧扣内芯固定螺旋5,拇指用力按压推进速度控制杆尾端6-3,使控制弹簧3-5压缩,由于控制杆上的倾斜齿6-1与内芯侧壁的倾斜凹槽3-7构成滑动斜面,推进速度控制杆6在推进器内芯3中向头端移动的同时还向倾斜凹槽3-7所在的侧壁平移,致控制杆螺纹6-2从推进器内芯侧壁开槽3-2处缩进内芯3中,解锁了推进器内芯3与外筒固定螺旋2之间螺纹咬合,此时内芯可自由快速推进或回抽;术中若需由重新锁定推进器内芯3,则松开控制杆尾端6-3,则控制弹簧3-4回弹,推动推进速度控制杆6向尾端移动,同理由于控制杆上的倾斜齿6-1与内芯侧壁的倾斜凹槽3-7构成滑动斜面,控制杆6在向尾端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向侧壁开槽3-2平移,控制杆螺纹6-2再次从侧壁开槽3-2中伸出推进器内芯3,与外筒固定螺旋2的小内径螺旋重新匹配咬合,恢复锁定状态。

本发明能准确的监测治疗过程中球囊内造影剂的体积和压力,有效控制造影剂进入及退出球囊的速度,为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保障,为进一步科研提供数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有益效果。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