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脑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8313发布日期:2019-05-22 02:4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脑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防护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新生儿脑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家庭都选择生两个孩子,因此我国的新生儿呈递增的形式在不断增加,而也因为这样,人们对新生儿的安全保护意识也随之不断提高。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002792u的实用专利公开了一种新生儿脑保护装置,包括气囊垫和头罩,头罩固定连接在气囊垫上,气囊垫前端设有颈部垫圈,气囊垫两侧设有固定带,且气囊垫上设有充气接口,气囊垫中间部位设有软垫带,软垫带上设有电极片,电极片连接有感应器,且感应器设于气囊垫内部,气囊垫两侧设有警报灯,头罩上设有透气孔,头罩设有松紧调节器。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但上述专利的脑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因新生儿没有自我防护意识,有时会发生脸部侧翻,会发生呼吸不畅或窒息的可能性,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生儿脑保护装置,通过将新生儿后脑部放置到防护垫顶部,随后将定位头带环绕到新生儿额头部,若新生儿头部发生侧翻,口鼻部对应到换气片位置,纱布较好的通气性和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空气流通,不影响新生儿的正常呼吸且不影响对头部的正常支撑,保证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脑保护装置,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顶部设有防护垫,所述主体板一端设有定位头带,所述主体板一侧设有颈部放置垫,所述主体板中部两侧均设有防倾倒工件;

主体板中下部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定位头带一端与主体板之间设有固定柳钉,所述定位头带另一端与主体板之间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主体板底端与颈部放置垫连接处设有第二魔术贴;

防护垫包括第一芯体和第一外罩,所述防护垫中下部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一侧与第一外罩之间设有换气片,所述防护垫与主体板之间设有第三魔术贴;

颈部放置垫包括第二外罩和第二芯体;

防倾倒工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架一端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固定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板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形,所述第一通槽纵向贯穿主体板,所述第二通槽纵向贯穿防护垫,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一通槽位置对应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换气片和第三魔术贴与第一外罩之间、第二魔术贴与第二外罩之间、定位头带与第一魔术贴之间均通过车线固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均由海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外罩、定位头带和第二外罩均由棉质纤维纺织而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换气片与第二通槽大小相适配,所述换气片设置为医用纱布。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截面形状设置为“l”字型,所述固定架通过固定螺栓经固定孔与主体板固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复位弹簧顶端均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底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高度与主体板两侧翘起高度相适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颈部放置垫顶端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形,所述颈部放置垫通过第二魔术贴与主体板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利用定位头带的固定及换气片的设置,将新生儿后脑部放置到防护垫顶部,随后将定位头带环绕到新生儿额头部,若新生儿头部发生侧翻,口鼻部对应到换气片位置,纱布较好的通气性和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空气流通,不影响新生儿的正常呼吸且不影响对头部的正常支撑,保证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2、通过颈部放置垫对颈部的支撑和第二魔术贴的连接,颈部放置垫顶部的弧形设置可对新生儿颈部进行支撑,第二外罩和第二芯体的材质可保证颈部放置垫与颈部皮肤的舒适度,且医疗人员可定期通过第二魔术贴将颈部放置垫与主体板分离,直接对第二外罩和第二芯体进行清洗、消毒;

3、通过主体板的弧形设置可防倾倒工件对主体板两侧的位置支撑,主体板两端翘起一定的高度,经定位头带将新生儿头部固定在主体板顶部,可保证新生儿在休息过程中头部发生一定幅度的翻滚,较现有完全固定的防护装置有着更高的舒适度,主体板发生翻滚时支撑板受力带动复位弹簧收缩,且由固定架对主体板翻滚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发生主体板的整体侧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体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护垫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防护垫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颈部放置垫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颈部放置垫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防倾倒工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主体板、11第一通槽、2防护垫、21第一芯体、22第一外罩、23第二通槽、24换气片、25第三魔术贴、3定位头带、31第一魔术贴、4颈部放置垫、41第二魔术贴、42第二外罩、43第二芯体、5防倾倒工件、51固定架、52固定孔、53支撑板、5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生儿脑保护装置,包括主体板1,所述主体板1顶部设有防护垫2,所述主体板1一端设有定位头带3,所述主体板1一侧设有颈部放置垫4,所述主体板1中部两侧均设有防倾倒工件5,所述主体板1中下部设有第一通槽11,所述定位头带3一端与主体板1之间设有固定柳钉,所述定位头带3另一端与主体板1之间设有第一魔术贴31,所述主体板1底端与颈部放置垫4连接处设有第二魔术贴41,所述防护垫2包括第一芯体21和第一外罩22,所述防护垫2中下部设有第二通槽23,所述第二通槽23一侧与第一外罩22之间设有换气片24,所述防护垫2与主体板1之间设有第三魔术贴25,所述主体板1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形,所述第一通槽11纵向贯穿主体板1,所述第二通槽23纵向贯穿防护垫2,所述第二通槽23与第一通槽11位置对应设置,所述换气片24与第二通槽23大小相适配,所述换气片24设置为医用纱布。

如图1-4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医疗人员将第二通槽23与第一通槽11位置对应放置后,经由第三魔术贴25完成防护垫2与主体板1的位置连接,将新生儿后脑部放置到防护垫2顶部,随后将定位头带3环绕到新生儿额头部,通过第一魔术贴31完成定位头带3一端与主体板1的固定,棉质材料的第一外罩22和定位头带3、海绵材质的第一芯体21,可保证防护垫2与新生儿皮肤接触位置的舒适度,若新生儿头部发生侧翻,口鼻部对应到换气片24位置,纱布较好的通气性和第一通槽11和第二通槽23的空气流通,不影响新生儿的正常呼吸且不影响对头部的正常支撑,医疗人员可定期通过第三魔术贴25将防护垫2与主体板1分离,可直接对防护垫2进行清洗、消毒,方便医疗人员更换防护垫2。

所述颈部放置垫4包括第二外罩42和第二芯体43,所述换气片24和第三魔术贴25与第一外罩22之间、第二魔术贴41与第二外罩42之间、定位头带3与第一魔术贴31之间均通过车线固定,所述第一芯体21和第二芯体43均由海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外罩22、定位头带3和第二外罩42均由棉质纤维纺织而成,所述颈部放置垫4顶端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形,所述颈部放置垫4通过第二魔术贴41与主体板1活动连接。

如图5-6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第二魔术贴41完成颈部放置垫4与主体板1进行连接,颈部放置垫4顶部的弧形设置可对新生儿颈部进行支撑,第二外罩42和第二芯体43的材质可保证颈部放置垫4与颈部皮肤的舒适度,且医疗人员可定期通过第二魔术贴41将颈部放置垫4与主体板1分离,直接对第二外罩42和第二芯体43进行清洗、消毒。

防倾倒工件5包括固定架51,所述固定架51一端设有固定孔52,所述固定架51一端底部设有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与固定架5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4,所述固定架51截面形状设置为“l”字型,所述固定架51通过固定螺栓经固定孔52与主体板1固定,所述复位弹簧5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复位弹簧54顶端均与固定架51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54底端与支撑板53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54高度与主体板1两侧翘起高度相适配。

如图1-2和图7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主体板1两端翘起一定的高度,经定位头带3将新生儿头部固定在主体板1顶部,可保证新生儿在休息过程中头部发生一定幅度的翻滚,较现有完全固定的防护装置有着更高的舒适度,主体板1发生翻滚时支撑板53受力带动复位弹簧54收缩,在复位弹簧54回弹力作用下将主体板1向翻滚相反方向移动,因固定架51对主体板1翻滚位置进行限制,可避免发生主体板1的整体侧翻。

本发明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将新生儿后脑部放置到防护垫2顶部,经定位头带3环对新生儿额头部固定,口鼻部对应到换气片24位置,纱布较好的通气性和第一通槽11和第二通槽23的空气流通,医疗人员可定期通过第三魔术贴25将防护垫2与主体板1分离,可直接对防护垫2进行清洗、消毒,方便医疗人员更换防护垫2;

参照说明书附图5-6,颈部放置垫4顶部的弧形设置可对新生儿颈部进行支撑,保证颈部放置垫4与颈部皮肤的舒适度,且医疗人员可定期通过第二魔术贴41将颈部放置垫4与主体板1分离,直接对第二外罩42和第二芯体43进行清洗、消毒;

参照说明书1-2和附图7,主体板1两端翘起一定的高度,较现有完全固定的防护装置有着更高的舒适度,主体板1发生翻滚时支撑板53受力带动复位弹簧54收缩,且由固定架51对主体板1翻滚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发生主体板1的整体侧翻。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