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6855发布日期:2019-05-15 22:0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护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目前,医院的护理主要指的是病人的卫生护理,病人卫生护理的目的为:1、清除坏死组织、微生物、分泌物和其他污垢;2、刺激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使病人感到舒适,帮助恢复精力;3、改变病人的病容,消除不良气味;4、预防褥疮和交叉感染;5、便于观察病情。

目前,护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医院内部,这种护理工作比较简单,但是还有许多护理工作集中在事故现场,当发生事故时,救护车赶到现场,大多采用担架将病人转移到救护车上,再转移到医院,在这段时间内,病人处于危险期,若不及时进行护理,存在很大地危险性,但是在救护车上,护理的难度很大,可采取的措施非常少,病人在救护车内的这段时间非常危险,病人得不到前期的治疗,又极大地影响了后期的抢救工作,所以需要一种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装置,在病人未到达急诊室前,能够对病人进行初步地护理,保障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解决病人在事故发生初期得不到很好救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包括护理车、推手和移动轮,所述护理车包括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和座位腔,所述座位腔内设有靠板,所述靠板上设有靠枕,所述靠板通过转轴与座位腔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靠板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座位腔侧边的固定腔滑动连接,所述座位腔侧边还设有手扶板,所述护理车上还设有安全扣,所述安全扣与安全带连接,所述第一柜体内部设有隔板,所述第一柜体内还设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第二柜体上方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放置氧气罩,所述氧气罩通过导管与第二柜体内部的氧气瓶连接,所述氧气瓶固定在第二柜体内的固定槽内,所述第二柜体上方还设有第二腔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推手固定在护理车一侧,所述护理车底部设有移动轮。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护理车上还设有踏板。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座位腔设置在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之间。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靠板旋转的最大角度为60°。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踏板为可拆卸式。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护理车上还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挂钩。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护理车上设置座位腔,能够放置病人,通过设置可旋转的靠板、靠垫和塔板,均能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2、通过设置氧气罩、氧气瓶和固定架,能够对病人进行输液、输氧和输血,通过初期的护理,为病人争取抢救的时间;

3、通过设置第一柜体,能够对护理用具进行杀菌杀毒,病人在初期身体素质较弱,能够防止病人受到感染;

4、通过设置安全扣和安全带,能够提高病人在转移过程的安全性,防止病人在快速移动过程中从护理车中摔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的立面剖视图。

图3为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中靠板转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护理车、2-推手、3-移动轮、4-座位腔、11-第一柜体、12-第二柜体、13-第一腔体、14-氧气罩、15-第二腔体、16-固定架、161-挂钩、17-氧气瓶、18-隔板、19-转轴、110-紫外线杀菌灯、111-固定槽、41-靠枕、42-手扶板、43-连接杆、44-固定腔、45-踏板、46-安全扣、47-安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包括护理车1、推手2和移动轮3,所述推手2固定在护理车1一侧,方便推动护理车1,所述护理车1底部设有移动轮3,通过移动轮3方便护理车1的移动,能够快速对病人进行转移。

所述护理车1包括第一柜体11、第二柜体12和座位腔4,所述座位腔4设置在第一柜体11和第二柜体12之间,所述座位腔4用于放置病人,所述座位腔4内设有靠板,所述靠板上设有靠枕41,所述靠枕41用于提高病人在座位腔4的舒适度,所述靠板通过转轴19与座位腔4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靠板能够绕着转轴19进行旋转,所述靠板上设有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与靠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3与座位腔4侧边的固定腔44滑动连接,所述固定腔44固定在座位腔4的侧边,所述连接杆43能够在固定腔44内部滑动,通过设置连接杆43和固定腔44,能够限制靠板的转动角度,所述靠板旋转的最大角度为60°,将靠板旋转至合适的角度,方便病人躺在座位腔4内,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所述座位腔4侧边还设有手扶板42,所述手扶板42用于放置病人的手,当病人需要打点滴时,将手放置在手扶板42上,能够方便打点滴,同时也能够支撑双手,防止手部乱动,影响护理,所述护理车1上还设有踏板45,所述踏板45用于放置病人的脚,防止病人的脚一直悬空导致腿部发麻和腿抽筋的情况,所述踏板45为可拆卸式,当不需要的时候,能够进行拆除,能够防止护理车1在移动过程中踏板45影响其他人,所述护理车1上还设有安全扣46,所述安全扣46与安全带47连接,通过将安全带47扣在安全扣46上,能够保护病人,防止病人从座位腔4内滑落,重症病人的意识较弱,当放置在座位腔4内且护理车1移动速度较快时,存在病人滑落的危险,通过设置安全带47,能够很好地保护病人。

所述第一柜体11为灭菌柜,所述第一柜体11内部设有隔板18,通过设置隔板18,方便存放待灭菌的器具,通过设置多个隔板18,能够进行分类摆放,有效提高灭菌柜的功能性,所述第一柜体11内还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10;所述第二柜体12上方设有第一腔体13,所述第一腔体13内放置氧气罩14,所述氧气罩14用于为重症患者输送氧气,所述氧气罩14通过导管与第二柜体12内部的氧气瓶17连接,通过氧气瓶17输送氧气,所述氧气瓶17固定在第二柜体12内的固定槽111内,通过设置固定槽111,能够提高氧气瓶17的稳定性,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倒,所述第二柜体12上方还设有第二腔体15,所述第二腔体15用于放置日常护理设备,例如,日常使用的刀具、胶带等等。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护理车1上还设有固定架16,所述固定架16上设有挂钩161,所述固定架16和挂钩161用于悬挂输液设备,包括打点滴、输血、输液等,能够提高护理车1的护理水平,在进行急诊抢救过程中,通过设置上述的结构,能够方便对患者进行初步治疗,获得抢救的时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病人放置在座位腔4内,调整靠板的角度,使患者处于舒适的位置,将安全带47扣在安全扣46上,对患者进行保护,根据需要使用护理车1上的氧气罩14,通过固定架16和挂钩161能够悬挂输液器或者输血袋,对患者进行初步治疗,再通过推手2和移动轮3,能够快速将患者送入急诊室。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