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9853发布日期:2019-07-06 10:4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护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护理床。



背景技术:

婴儿护理床是医院产科必备的器械,传统的婴儿护理床功能单一,结构基本就是一个支架和固定在支架上的床体,无法满足一些护理需求。很多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护理人员人工喂奶,但因婴儿胃部发育尚未完善,容易产生吃奶后吐奶现象,往往需要使婴儿的头部所在位置高于脚部所在位置,使婴儿躺在一个倾斜的面上。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专利cn207950048u公开了一种儿科用婴儿仿真护理床,其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方的床体,床体包括床板、床围板及床垫,床体通过水平方向的铰接轴铰接安装在支架上,床体与支架之间设置倾斜度调节机构,床垫上具有半个蛋型的凹部,倾斜度调节机构包括两根螺纹杆和两个螺纹套管,螺纹杆的一端铰接在床体上,支架上铰接设置有两个安装座,两个螺纹套管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座上,螺纹杆的另一端对应螺纹装配在螺纹套管的另一端中。该护理床能够实现不同倾斜角度的调节,可用于预防婴儿吐奶、呛奶,有效保护婴儿的安全。

但上述婴儿床仍具有以下缺陷:

上述婴儿床无论在抬高床体或者放下床体时,均需要人工手动旋转螺纹套管,操作强度较大;且如果护士忘记及时将床体放下,会对婴儿的安全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护理床,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本护理床的操作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护理床,所述护理床包括床体和底板,所述床体的尾部与所述底板相铰接,所述床体的头部为活动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板面还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床体的下表面相接触的气囊,所述气囊的下端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能够调节流量的调节阀。

其工作原理如下:正常使用时,气囊中未装载气体,床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与底板相贴靠;当需要喂奶时,可用气泵等气源与气囊的进气管相连接,向气囊内注入气体,使气囊膨胀,膨胀后的气囊可缓慢将床体的头部顶起,从而使床体呈倾斜的状态,避免婴儿出现吐奶的情况;待喂奶完毕后,可打开调节阀,使气囊中的气体慢慢地放出,而随着气囊中的气体逐渐减少,气囊也会慢慢地下降,床体的头部也会随之缓慢下降,直至与底板相贴合,而在床体的下降过程中,婴儿可以消化刚喝的奶水;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节阀控制气体排出的流量,进而调节床体头部下降的时间。本护理床在调节床体时,是通过气囊来实现的,可降低操作强度,且喂完奶以后,床体会逐渐放平,而无需护士专门回来放平,进一步降低操作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护理床中,所述底板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相连通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上通孔的横截面大于下通孔的横截面且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台阶面;所述气囊的下端插接于所述上通孔内,且与所述台阶面相贴靠,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穿过所述下通孔。安装时,直接将气囊的下端嵌接于上通孔内即可,安装快捷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护理床中,所述气囊的下端面采用塑料制成。气囊的下端面采用塑料制成,硬度相对较好,同时具有一定弹性,可保证气囊与底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护理床中,所述气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弹性金属丝,且所述弹性金属丝的复原状态呈螺旋状。在气囊上设计有弹性金属丝后,当气囊未充气时,气囊可在弹性金属丝的作用下呈螺旋状,整体嵌接于上通孔内,避免被床体的下表面刮伤;当往气囊内充气时,气囊克服弹性金属丝的弹力张开,将床体顶起;而放气时,气囊又可在弹性金属丝的作用下缓慢收缩,最后呈螺旋状缩回上通孔内,避免被床体划伤;弹性金属丝的材料可参考现有技术中吹龙玩具的金属丝,如我国专利cn203447775u中公开的细钢丝,其材料本身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在上述的一种护理床中,所述底板的上板面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床体的下表面相贴靠的弹簧。设计有弹簧后,可对床体起到缓冲作用,即使气囊因特殊情况失效,也可降低床体对底板产生的冲击,从而提高婴儿的安全性。

在上述的一种护理床中,所述底板的尾部设置有霍尔元件,所述床体的尾部设置有与所述霍尔元件相对应的磁铁,所述护理床还包括控制器和远程警示灯,所述霍尔元件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远程警示灯相连接。当床体的尾部缓慢下降时,磁铁会进入霍尔元件的检测范围内,霍尔元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向远程警示灯发出指令,护士可直接在护士站观察判断床体的状态。

在上述的一种护理床中,所述底板的上板面开设有凹槽,所述霍尔元件嵌接于该凹槽内。设计有凹槽后,可避免床体划伤霍尔元件。

在上述的一种护理床中,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消音器。设计有消音器后,可降低气体排出时的噪音,避免对婴儿造成惊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护理床在调节床体时,是通过气囊来实现的,可降低操作强度,且喂完奶以后,床体会逐渐放平,而无需护士专门回来放平,进一步降低操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床体抬起时本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床体放下时本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气囊充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气囊放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2、底板;3、气囊;4、进气管;5、排气管;6、调节阀;7、上通孔;8、下通孔;9、台阶面;10、弹性金属丝;11、弹簧;12、霍尔元件;13、磁铁;14、凹槽;15、消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护理床包括床体1和底板2,床体1的尾部与底板2相铰接,床体1的头部为活动端,其特征在于,底板2的上板面还设置有能够与床体1的下表面相接触的气囊3,气囊3的下端设置有进气管4和排气管5,排气管5上设置有能够调节流量的调节阀6。

具体来讲,如图5所示,底板2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相连通的上通孔7和下通孔8,上通孔7的横截面大于下通孔8的横截面且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台阶面9;气囊3的下端插接于上通孔7内,且与台阶面9相贴靠,进气管4和排气管5穿过下通孔8。气囊3的下端面优选采用塑料制成。

如图1、图3所示,气囊3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弹性金属丝10,且弹性金属丝10的复原状态呈螺旋状。当气囊未充气时,气囊可在弹性金属丝的作用下呈螺旋状,整体嵌接于上通孔内,避免被床体的下表面刮伤;当往气囊内充气时,气囊克服弹性金属丝的弹力张开,将床体顶起;而放气时,气囊又可在弹性金属丝的作用下缓慢收缩,最后呈螺旋状缩回上通孔内,避免被床体划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底板2的上板面设置有能够与床体1的下表面相贴靠的弹簧11,排气管5的出气端设置有消音器15。底板2的尾部设置有霍尔元件12,床体1的尾部设置有与霍尔元件12相对应的磁铁13,护理床还包括控制器和远程警示灯,霍尔元件12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与远程警示灯相连接。作为优选,底板2的上板面开设有凹槽14,霍尔元件12嵌接于该凹槽14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正常使用时,气囊3中未装载气体,床体1在重力的作用下,与底板2相贴靠;当需要喂奶时,可用气泵等气源与气囊3的进气管4相连接,向气囊3内注入气体,使气囊3膨胀,膨胀后的气囊3可缓慢将床体1的头部顶起,从而使床体1呈倾斜的状态,避免婴儿出现吐奶的情况;待喂奶完毕后,可打开调节阀6,使气囊3中的气体慢慢地放出,而随着气囊3中的气体逐渐减少,气囊3也会慢慢地下降,床体1的头部也会随之缓慢下降,直至与底板2相贴合,而在床体1的下降过程中,婴儿可以消化刚喝的奶水;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节阀6控制气体排出的流量,进而调节床体1头部下降的时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