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道护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3265发布日期:2019-06-18 23:1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道护理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耳鼻喉科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道护理仪。



背景技术: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

耳道,是耳内器官结构的名称。鼓膜以外的耳道,全称“外耳道”。耳结构可分成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在声音从自然环境中传送至人类大脑的过程中,人耳的三个部分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外耳是指能从人体外部看见的耳朵部分,即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中耳腔和听骨链组成。内耳位于颞骨岩部内,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可以感知各个方向的运动,起到调节身体平衡的作用。耳蜗是被颅骨所包围的象蜗牛一样的结构。耳蜗内充满着液体并被基底膜所隔开,位于基底膜上方的是螺旋器,这是收集神经电脉冲的结构,耳蜗横断面显示了螺旋器的构造。

耳鼻喉科的病人在耳朵患病的时候,耳朵内经常会产生液体,而且,有时候也需要对耳朵上药,对耳朵进行按摩等,现在一般都是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手持护理设备操作,操作比较麻烦,使用不方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道护理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道护理仪,包括连接体、连接块、耳罩和护理机构,所述连接体呈弧形,连接体两端均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连接有耳罩,所述耳罩两端均开口,耳罩内设有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内安装有护理机构,所述护理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套筒、第一马达、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护理部件,所述安装板安装于安装腔室底部,安装板上方设有安装套筒,安装套筒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一体式设于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位于安装套筒一侧安装有第一马达,第一马达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安装套筒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安装套筒内壁粘附有橡胶垫层,橡胶垫层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护理部件插于插孔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体端部插入连接块内,连接体端部与连接块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连接体位于连接块内的部分外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耳罩与连接块一体成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马达通过螺丝与安装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理部件为棉签、鹅毛棒或鸡毛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耳罩内位于安装板下方设有第二马达,第二马达的输出轴顶端固定安装有圆盘,圆盘上端面外侧一体式设有圆柱销,所述安装板底部开设有供圆柱销插入并滑动的凹槽,所述安装板与安装腔室底部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底部两侧均固定有滑块,所述安装腔室底部开设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滑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腔室顶部安装有第三马达,第三马达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扇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马达通过螺丝与耳罩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有连接体、连接块、耳罩和护理机构,所述护理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套筒、第一马达、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护理部件,通过这种佩戴式护理,不需要病人或医护人员手持式操作,使用非常方便,并且第一马达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带动安装套筒转动,安装套筒带动护理部件转动,对耳道进行护理,涂抹药膏或药液,操作简单,方便快速;

2、设有第二马达、圆盘和圆柱销,第二马达带动圆盘转动,圆盘通过圆柱销与凹槽的配合带动安装板左右运动,从而能够对整个耳道进行护理,提高了护理效率,护理效果好;

3、设有第三马达和扇叶,第三马达带动扇叶转动,从而能够将耳屎吹散,保持耳道内的干净整洁,使患者康复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耳鼻喉科用耳道护理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耳鼻喉科用耳道护理仪中耳罩的侧视图。

图3为耳鼻喉科用耳道护理仪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耳鼻喉科用耳道护理仪的第二实施例的圆盘与安装盘配合示意图。

图5为耳鼻喉科用耳道护理仪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体、2-连接块、3-弹簧、4-耳罩、5-固定板、6-安装腔室、7-安装套筒、8-安装板、9-从动齿轮、10-第一马达、11-护理部件、12-橡胶垫层、13-插孔、14-主动齿轮、15-第二马达、16-滑块、17-圆盘、18-圆柱销、19-第三马达、20-扇叶、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道护理仪,包括连接体1、连接块2、耳罩4和护理机构,所述连接体1呈弧形,连接体1两端均连接有连接块2,为了能够调整连接体1和连接块2的相对位置,从而方便不同头型的人佩戴,所述连接体1端部插入连接块2内,连接体1端部与连接块2之间通过弹簧3连接,从而使得连接体1与连接块2能够具有一定的活动量,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3套设于连接体1位于连接块2内的部分外部,所述连接块2底部连接有耳罩4,耳罩4优选与连接块2一体成型,所述耳罩4两端均开口,耳罩4内设有安装腔室6,所述安装腔室6内安装有护理机构,通过这种佩戴式护理,不需要病人或医护人员手持式操作,使用非常方便,所述护理机构包括安装板8、安装套筒7、第一马达10、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9和护理部件11,所述安装板8安装于安装腔室6底部,安装板8上方设有安装套筒7,安装套筒7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固定板5上,固定板5一体式设于安装板8上,所述安装板8上位于安装套筒7一侧安装有第一马达10,第一马达10通过螺丝与安装板8连接,第一马达1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14,安装套筒7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14啮合的从动齿轮9,安装套筒7内壁粘附有橡胶垫层12,橡胶垫层12上开设有插孔13,所述护理部件11插于插孔13内,护理部件11为棉签、鹅毛棒或鸡毛棒,可以在护理部件11上涂上护理药膏或者药液,使用时,启动第一马达10,第一马达10带动主动齿轮14转动,主动齿轮14通过从动齿轮9带动安装套筒7转动,安装套筒7带动护理部件11转动,对耳道进行护理,涂抹药膏或药液,操作简单,方便快速。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避免护理部件11在一个地方难以充分涂抹整个耳道,所以所述耳罩4内位于安装板8下方设有第二马达15,第二马达15的输出轴顶端固定安装有圆盘17,圆盘17上端面外侧一体式设有圆柱销18,所述安装板8底部开设有供圆柱销18插入并滑动的凹槽21,所述安装板8与安装腔室6底部滑动连接,安装板8底部两侧均固定有滑块16,所述安装腔室6底部开设有与滑块16滑动连接的滑槽,启动第二马达15,第二马达15带动圆盘17转动,圆盘17通过圆柱销18与凹槽21的配合带动安装板8左右运动,从而能够对整个耳道进行护理,提高了护理效率,护理效果好。

实施例3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在护理时,避免耳屎难以排出或者落在耳廓或肩膀上,所述安装腔室6顶部安装有第三马达19,第三马达19优选通过螺丝与耳罩4连接,第三马达19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扇叶20,启动第三马达19,第三马达19带动扇叶20转动,从而能够将耳屎吹散,保持耳道内的干净整洁,使患者康复更快。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在使用时,将整个装置佩戴在头上,通过这种佩戴式护理,不需要病人或医护人员手持式操作,使用非常方便,启动第一马达10,第一马达10带动主动齿轮14转动,主动齿轮14通过从动齿轮9带动安装套筒7转动,安装套筒7带动护理部件11转动,对耳道进行护理,涂抹药膏或药液,操作简单,方便快速,启动第二马达15,第二马达15带动圆盘17转动,圆盘17通过圆柱销18与凹槽21的配合带动安装板8左右运动,从而能够对整个耳道进行护理,提高了护理效率,护理效果好,启动第三马达19,第三马达19带动扇叶20转动,从而能够将耳屎吹散,保持耳道内的干净整洁,使患者康复更快。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