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1868发布日期:2020-10-28 12:4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健康照护系统,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健康意识的抬头以及医疗科技的进步,民众可凭借各种医疗器材在家自行定期测量各种特定生理数据,例如体脂肪、呼吸、心跳、体温、血压、血糖、血脂、血氧、电解质、尿酸、尿蛋白、乳酸、酮酸、脉搏、心电图、心律、脑波、癌症指数、肝功能指数、发炎指数等,且这些生理数据可通过网络上传至医院的云端系统,由此使医护人员可在民众就医时快速地阅览其相关的生理数据以作为疾病诊断与医疗决策的参考。

但是,目前这些可测量各种特定生理数据的医疗器材是由个别的医疗器材厂商所提供,其网络传输的规格与接口不一,且民众的生理数据在通过网络传送的过程中有被黑客或不法人士窃取相关信息的风险,且传送到医院的云端系统的所述等生理数据无法提供医护人员即时监看、脱机断网纪录、即时作出医疗诊断及/或医疗决策,故即使民众所测量到的所述等生理数据已呈现所述民众可能有病情恶化或面临生命危险时,医护人员并无法即时提供民众必要的紧急救护措施。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一种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可确保客户端所测量到的生理数据可在安全状态下被传送,且医疗端可即时监看、即时作出医疗诊断及/或医疗决策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是目前业界所殷切期盼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备新颖性、进步性及产业利用性等专利要件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以期克服现有健康照护系统的难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公开一种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所述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包括:客户端系统以及健康照护端系统,所述客户端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及数据整合装置,所述健康照护端系统包括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其中,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感测单元,所述感测单元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感测单元可测量用户生理数据且在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控制下根据其所测量到的生理数据发送对应的感测信号;及第一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可在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控制下发送包含所述对应的感测信号的第一数据串;其中,所述数据整合装置,包括第二微控制单元;第二通讯单元,所述第二通讯单元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可在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控制下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串,其中所述数据整合装置与所述每一所述等生理数据测量装置在进行通讯时是先进行双向安全认证;及数据整合单元,所述数据整合单元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整合单元可将自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数据串加以整合以形成第二数据串,且在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串;其中,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都包括:第三微控制单元;及第三通讯单元,所述第三通讯单元与所述第三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三通讯单元可在所述第三微控制单元控制下接收所述第二数据串,其中所述数据整合装置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在进行通讯时先进行双向安全认证;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为医疗决策系统平台,且所述医疗决策系统平台的所述第三通讯单元与所述数据整合装置的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可双向交换数据,由此使所述医疗决策系统平台可在接收所述第二数据串后提出处理机制,并通过所述医疗决策系统平台的所述第三通讯单元将所述处理机制反馈给所述数据整合装置的所述第二通讯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中,所述生理数据包括体脂肪、呼吸、心跳、体温、血压、血糖、血脂、血氧、电解质、尿酸、尿蛋白、乳酸、酮酸、脉搏、心电图、心律、脑波、癌症指数、肝功能指数、发炎指数。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中,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更包括第一安全认证单元,且所述第一安全认证单元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而所述数据整合装置更包括第二安全认证单元,且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其中当所述数据整合装置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在进行通讯时,所述数据整合装置是通过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的所述第一安全认证单元进行双向安全认证,且当所述数据整合装置的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通过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的所述第一安全认证单元的安全认证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的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串,而当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的所述第一安全认证单元通过所述数据整合装置的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通过的安全认证后,所述数据整合装置的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串。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中,所述第一安全认证单元为射频识别标签(rfidtag),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为射频读写系统(rfidreader/writer)。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中,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更包括第三安全认证单元,且所述第三安全认证单元与所述第三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其中当所述数据整合装置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在进行通讯时,所述数据整合装置是凭借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的所述第三安全认证单元进行双向安全认证,且当所述数据整合装置的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通过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的所述第三安全认证单元的安全认证后,所述数据整合装置的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串,而当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的所述第三安全认证单元通过所述数据整合装置的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通过的安全认证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的所述第三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三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接收所述第三数据串。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中,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包括客户端的手持装置或显示设备、医疗端或护理站的监视装置、医疗人员用的穿戴式监控装置以及医院的云端数据库。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中,所述医疗决策系统平台为医疗人员使用的穿戴式监控装置,医疗人员可通过所述穿戴式监控装置读取所述第二数据串并提出处理机制,并通过所述穿戴式监控装置的所述第三通讯单元将所述处理机制反馈给所述数据整合装置的所述第二通讯单元,进而将所述处理机制通过所述数据整合装置的所述第二数据通讯单元反馈给所述客户端的手持装置或显示设备。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中,所述数据整合装置更包括人工智能单元及紧急通报系统,所述人工智能单元及所述紧急通报系统分别与所述数据整合装置中的所述第二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且所述人工智能单元可根据所述数据整合单元所整合的所述第二数据串判断所述用户的生理状况,当发现所述用户的生理状态面临危险时,所述人工智能单元可通过所述第二微处理单元启动所述紧急通报系统,联络默认的救护单位,以即时提供必要的救护服务。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中,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更包括一个客户端身分识别单元,且所述客户端身分识别单元可在读取客户端身分后发出一个默认客户端身分识别信号,且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串更包含所述默认客户端身分识别信号,且所述数据整合单元可根据所述默认客户端身分识别信号将所述用户根据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所测量到的生理数据所发出的所述对应的感测信号加以整合,形成第二数据串,且通过所述第三数据通讯单元加以发送。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中,所述客户端身分识别单元可为卡片阅读机、生物特征(例如人脸、指纹、虹膜等)辨识器、二维码或三维码扫描仪、近场通讯辨识系统(nfcreader)或射频辨识系统(rfidreader)。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1000。

图2绘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中的数据整合装置200’。

图3绘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中的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

其中,附图中符号的简单说明如下:

100、100’生理数据测量装置230第二通讯单元

110第一微处理单元240第二安全认证单元

120感测单元250人工智能单元

130第一通讯单元260紧急通报单元

140第一安全认证单元300健康照护平台

150客户端身份识别单元310第三微处理单元

200、200’数据整合装置330第三通讯单元

210第二微处理单元340第三安全认证单元

220数据整合单元1000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发明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实现的功效更易了解,将本发明内容结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目的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使用,并不是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所以,仅是结合说明,不应根据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限制本发明在实际使用的权利范围。

<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的实施例,为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请配合参考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1000。如图1所示,所述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1000包括一个客户端系统(未标示)以及一个健康照护端系统(未标示),其中所述客户端系统(未标示)包括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及一个数据整合装置200,而所述健康照护端系统(未标示)包括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300。

如图1所示,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都包括:一个第一微控制单元110;一个感测单元120,所述感测单元120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110电性连接,所述感测单元120可测量用户生理数据,例如但不限于体脂肪、呼吸、心跳、体温、血压、血糖、血脂、血氧、电解质、尿酸、尿蛋白、乳酸、酮酸、脉搏、心电图、心律、脑波、癌症指数、肝功能指数、发炎指数,,且在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110控制下根据其所测量到的生理数据发送一个对应的感测信号;及一个第一通讯单元130,所述通讯单元130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110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通讯单元130可在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110控制下发送一个包含所述对应的感测信号的第一数据串。

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包括:一个第二微控制单元210;一个第二通讯单元230,所述第二通讯单元230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210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二通讯单元230可在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210控制下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串,其中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在进行通讯时先进行双向安全认证;及一个数据整合单元220,所述数据整合单元220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210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整合单元220可将自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数据串加以整合以形成一个第二数据串,且在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210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二通讯单元230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串。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更包括一个第一安全认证单元140,且所述第一安全认证单元140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110电性连接,而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更包括一个第二安全认证单元240,且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240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210电性连接。其中,当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在进行通讯时,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是通过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240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的所述第一安全认证单元140进行双向安全认证,且当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的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240通过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的所述第一安全认证单元140的安全认证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的所述第一通讯单元130可在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110的控制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串,而当所述每一所述等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的所述第一安全认证单元140通过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的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240通过的安全认证后,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的所述第二通讯单元230可在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210的控制下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串。所述第一安全认证单元140例如但不限定为一射频标签(rfidtag),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240例如但不限定为一射频读写系统(rfidreader/writer)。

如图1所示,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端平台300,均包括一个第三微控制单元310;及一个第三通讯单元330,所述第三通讯单元330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310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三通讯单元330可在所述第三微控制单元310控制下接收所述第二数据串,其中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300在进行通讯时先进行双向安全认证。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300例如但不限定为客户端的手持装置或显示设备、医疗端或护理站的监视装置、医疗人员用的穿戴式监控装置或医院的云端数据库。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300更包括一个第三安全认证单元340,且所述第三安全认证单元340与所述第三微控制单元310电性连接,其中当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300在进行通讯时,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是通过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240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300的所述第三安全认证单元340进行双向安全认证,且当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的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240通过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300的所述第三安全认证单元340的安全认证后,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的所述第二通讯单元230可在所述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210的控制下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串,而当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300的所述第三安全认证单元340通过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的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240通过的安全认证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300的所述第三通讯单元330可在所述第三微控制单元310的控制下接收所述第三数据串。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的所述第二安全认证单元240与每一个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300的所述第三安全认证单元340之间的双向安全认证可通过软件及/或硬件的密码、密钥或凭证达成。

此外,所述一个以上健康照护平台300中至少具有一个医疗决策系统平台,且所述医疗决策系统平台中的所述第三通讯单元330与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的所述第二通讯单元230可双向交换数据,由此使所述医疗决策系统平台可在接收所述第二数据串后提出一个处理机制,并通过所述医疗决策系统平台的所述第三通讯单元330将所述处理机制反馈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的所述第二通讯单元230。所述医疗决策系统平台例如但不限定为医疗人员使用的穿戴式监控装置,医疗人员可通过所述穿戴式监控装置读取所述第二数据串并提出一处理机制,并通过所述穿戴式监控装置的所述第三通讯单元330将所述处理机制反馈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的所述第二通讯单元230,进而将所述处理机制通过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的所述第二数据通讯单元230反馈给所述客户端的手持装置或显示设备。

接着,请配合参考图2,其所绘示的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中的数据整合装置200’。如图2所示,数据整合装置200’更包括一个人工智能单元250及一个紧急通报系统260,所述人工智能单元250及所述紧急通报系统260分别与所述数据整合装置200中的所述第二微处理单元210电性连接,且所述人工智能单元250可根据所述数据整合单元200所整合的所述第二数据串判断所述用户的生理状况,当发现所述用户的生理状态面临危险时,所述人工智能单元250可通过所述第二微处理单元210启动所述紧急通报系统260,联络一个默认的救护单位,以即时提供必要的救护服务。

接着,请配合参考图3,其所绘示的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安全的即时健康照护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如图3所示,所述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更包括一个客户端身分识别单元150,例如但不限于卡片阅读机、生物特征(例如人脸、指纹、虹膜等)辨识器、二维码或三维码扫描仪、近场通讯辨识系统(nfcreader)或射频辨识系统(rfidreader),且所述客户端身分识别单元150可在读取客户端身分后发出一个默认客户端身分识别信号,且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130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串更包含所述默认客户端身分识别信号,且所述数据整合单元220可根据所述默认客户端身分识别信号将所述用户根据所述一个以上生理数据测量装置100’所测量到的生理数据所发出的所述对应的感测信号加以整合,形成一个第二数据串,且通过所述第三数据通讯单元230加以发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