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科冲洗用受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2968发布日期:2019-07-17 05:16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耳科冲洗用受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耳朵的设备,具体为耳科冲洗用受水器。



背景技术:

外耳道冲洗法是指冲出外耳道深部不宜取出的碎软耵聍、微小异物或已软化的耵聍栓,冲洗时一般要用到耳冲洗器、受水器等,受水器是用于盛接外耳道冲洗时产生的废液。

临床上在对患者耳道进行冲洗时,需要患者或医护人员手持受水器,将受水器抵紧在患者颈部以接受冲耳时流出的废液。此种方式需要患者或医护人员手持受水器,操作不便,且冲耳过程中患者往往无法保持受水器始终抵紧颈部皮肤,极易导致冲洗液溢流到患者颈部或衣物上。此外,现有的受水器均为敞口结构,使用完毕后取下受水器时,其内的废液极易溢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耳科冲洗用受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患者或医护人员手持受水器,操作不便,且取下受水器时其内的废液易溢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耳科冲洗用受水器,包括受水器本体,受水器本体一侧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柱,受水器本体另一侧连接有活动带,活动带自由端连接有可套在连接柱上的套环,受水器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受水器本体开口的密封机构,密封机构与活动带连接。

本方案的原理为:

受水器本体用于盛装冲洗耳道后流出的废液,固定带和活动带用于将受水器本体固定在患者耳朵下方:通过将固定带从患者耳朵上方围绕患者头部、活动带从患者下巴下方围绕患者脖子,将套环套在连接柱上即可将固定带和活动带连接,从而将受水器本体固定在患者身上。密封机构用于密封受水器本体的开口。

本发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设置固定带和活动带将受水器本体固定在患者身上,无需患者或医护人员手持受水器本体,操作方便;也不会因为握持受水器本体的患者或医护人员手部活动造成受水器本体脱离患者颈部而导致废液溢流到患者身上。

2、设置密封机构密封受水器本体的开口,能够防止使用完毕后取下受水器本体时其内的废液溢出。

3、固定带上设置若干连接柱,能够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节套环套设的位置,从而适用不同的患者使用,扩大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密封机构包括盖体,盖体铰接在受水器本体顶部,且盖体铰接点与受水器本体之间连接有弹簧,盖体的自由端位于固定带与受水器本体的连接处,活动带与盖体的自由端连接,受水器本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活动带的固定机构。盖体用于密封受水器本体的开口,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活动带,拉动活动带时能够驱动盖体围绕其铰接点转动,从而露出受水器本体的开口,弹簧用于驱动盖体复位。通过拉动活动带驱动盖体转动,使得在固定受水器本体的同时即可打开盖体,操作简单,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固定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n”形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受水器本体顶部,支撑杆的顶部开设有供活动带穿过的通孔。支撑杆一方面用于固定活动带,另一方面在盖体打开时能够支撑盖体,盖体支撑在支撑杆上时能够在受水器本体上形成一个挡板,如此能够阻挡耳道冲洗时的冲洗液飞溅出来。再一方面,支撑杆能够作为将受水器本体悬挂起来的挂钩,便于收纳受水器,又一方面,支撑杆还能作为携带受水器的手柄。

进一步,受水器本体侧壁上形成有柔性服帖区,柔性服帖区位于固定带下方。按压柔性服帖区使其发生形变贴紧在患者颈部,能够避免冲洗的废液从受水器本体与患者颈部的缝隙间溢流到患者身上。

进一步,柔性服帖区外壁上设置有吸水棉。如此设置,即使有废液意外流动到患者颈部,也能够通过吸水棉被吸附,不会流动到患者身上。

进一步,吸水棉可拆卸设置柔性服帖区上。吸水棉可拆卸设置便于更换吸水棉。

进一步,受水器本体底部设置有固定环,活动带先后从通孔和固定环中穿过。固定环用于限制活动带,在受水器本体底部设置固定环使得活动带从受水器本体的底部绕到患者颈部,能够给受水器本体底部提供一部分活动带的作用力,从而提高受水器本体的固定稳定性。

进一步,受水器本体顶部设置有凸环,盖体下表面设置有与凸环配合的环形槽。凸环连接在环形槽内,能够提高盖体与受水器本体的连接稳定性;将凸环设置在受水器本体上,相比将环形槽设置在受水器本体上,能够避免冲洗产生的废液滞留在环形槽内。

进一步,支撑杆上设置有防滑纹。设置防滑纹便于患者或医护人员握持支撑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连接柱1、固定带2、柔性服帖区3、吸水棉4、受水器本体5、凸环6、盖体7、环形槽8、固定环9、活动带10、支撑杆12。

如图2所示,耳科冲洗用受水器,包括受水器本体5,受水器本体5包括底部的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顶部连通有漏斗状的防水罩,防水罩顶部开口。受水器本体5顶部安装有盖体7,具体的,盖体7铰接在受水器本体5顶部的右侧,盖体7底端与受水器本体5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结合图1可知,盖体7大体呈椭圆形,盖体7的形状与受水器本体5开口的形状相同。盖体7内表面的边缘开设有环形槽8,环形槽8的形状与盖体7的形状相同,环形槽8的圆心与盖体7的圆形重合。受水器本体5顶部胶接有与环形槽8配合连接的凸环6,通过凸环6卡入环形槽8内实现盖体7与受水器本体5的稳定连接。

图2中,受水器本体5的左侧壁使用时用于贴紧在患者的耳部下方,结合图1可知,该侧壁上设有柔性服帖区3,具体的,该侧壁上开设有开口,开口上密封橡胶等柔性材料形成柔性服帖区3,柔性材料的边缘与开口的内壁密封胶接。柔性服帖区3外表面上可拆卸设置有吸水棉4用以吸附溢流的废液,具体的,可采用现有的方式安装吸水棉4,如粘接。又如图2所示,盖体7自由端胶接有活动带10,活动带10采用橡胶带,活动带10自由端缝制有套环(图中未示出)。受水器本体5左侧外壁上胶接有固定带2,固定带2也采用现有的橡胶带,固定带2上胶接有若干连接柱1,套环套设在连接柱1上实现固定带2和活动带10的连接结合图1可知,为了防止固定带2阻挡患者耳朵,固定带2设置成“y”字形,固定带2分叉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柔性服帖区3的两侧,使用时将固定带2的分叉部分分别从患者耳朵两侧穿过,如此能够避免固定带2阻挡耳朵。

受水器本体5顶部右侧竖直胶接有“n”字形的支撑杆12,支撑杆12采用铁质的支撑杆12,支撑杆12上侵蚀有防滑纹。支撑杆12的左端连接在受水器本体5顶部,支撑杆12的顶部开设有供活动带10穿过的通孔。受水器本体5底部外壁上胶接有固定环9,活动带10先后从通孔和固定环9中穿过。

本发明不使用时,盖体7盖紧在受水器本体5上,受水器本体5上的凸环6连接在盖体7上的环形槽8内。使用本发明时,将受水器本体5放在患者需要冲洗的耳朵下方,使得受水器本体5带有柔性服帖区3的一侧靠近患者皮肤。然后医护人员一手将固定带2从患者头部上方绕到另一只耳朵处,另一只手将活动带10从患者下巴下方绕到固定带2的自由端处,并将活动带10上的套环套在固定带2上的连接柱1上,由此则将受水器本体5固定在患者身上。综上,本方案利用固定带2和活动带10将受水器本体5固定在患者身上,无需医护人员或者患者手持受水器本体5,且受水器本体5能够始终稳定的固定在患者身上,能够避免由于医护人员或患者手持受水器本体5时的不自主活动导致冲洗时的废液溢流到患者身上。

由于盖体7铰接在受水器本体5上,且盖体7的自由端与活动带10连接。故医护人员拉动活动带10时,能够使得盖体7围绕其铰接点转动,由此打开盖体7,露出受水器本体5的开口。在固定受水器本体5的同时即可自动打开盖体7,操作方便。

盖体7打开后,为了保证受水器本体5与患者皮肤的贴合性,医护人员可轻轻按压受水器本体5上的柔性服帖区3使其发生形变贴合在患者皮肤上,由此能够避免冲洗耳道时流出的废液从受水器本体5和患者皮肤的缝隙之间溢流到患者身上。按压之后即可开始正常的耳道冲洗操作了。柔性服帖区3上还设置有吸水棉4,即使冲洗的过程中有少数废液意外溢流到柔性服帖区3与患者皮肤之间,也能够利用吸水棉4吸附这些废液,废液不会溢流到患者衣服上。

盖体7转动至与支撑杆12相抵时则无法继续转动,形成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弹簧被压缩。由于活动带10与固定带2连接,故弹簧无法驱动盖体7复位。冲洗的过程中,由于盖体7设置在柔性服帖区3的相对侧,即盖体7位于远离患者耳朵的一侧。此时盖体7支撑在支撑杆12上,能够在受水器本体5上形成一个挡板阻挡从耳道中流出的废液飞溅到患者身上。本发明的支撑杆12除了作为支撑盖体7的支撑件外,还能够作为悬挂受水器本体5的悬挂件,以实现受水器本体5的收纳。再者,还能够作为携带受水器本体5的手柄。

冲耳操作完成后,医护人员将活动带10上的套环从固定带2上取下,然后释放活动带10。盖体7能够在重力和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下复位,即盖体7再次盖在受水器本体5上密封受水器本体5的开口。此时即可取下受水器本体5,如此能够避免在取下受水器本体5的过程中其内的冲洗废液溢出。

本发明用固定带2和活动带10将受水器本体5固定在患者身上,无需医护人员或患者手持受水器本体5,操作方便,同时能够避免冲洗时废液溢流到患者身上。此外,本发明设置盖体7密封受水器本体5的开口,并利用活动带10驱动盖体7打开,不仅操作方便,还能够避免取下受水器本体5时其内的冲洗废液溢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