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计量胃肠减压负压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1623发布日期:2019-07-24 09:03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计量胃肠减压负压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引流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计量胃肠减压负压引流袋。
背景技术
:胃肠减压术是胸外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其目的是引流胃内积液及胃肠道内积气,减轻腹胀及缝合口张力,利于伤口的愈合。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引流胃内积液及胃肠道内积气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应治疗急性胃扩张和麻痹性肠梗阻。胃肠减压术的实施需要负压引流袋,现有的负压引流袋存在一些缺点:一、无法显示患者的肠胃压力,无法精确判断病人所处的情况;二、在操作时需要护士开启和关闭多个阀门,在使用时具有难度,使得操作较为不便,增大操作事故发生率;三、只能采用手动负压吸取操作,不能电动吸取,引流速度慢,吸力小。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计量胃肠减压负压引流袋,以解决
背景技术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计量胃肠减压负压引流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外部设置有刻度线,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袋体上并与所述袋体内部相互连通的软质第一管道;软质的第二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的柱状体,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分别与所述柱状体内部之间相互连通;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上的压力表;用于封闭所述第二管道流通的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设置在所述压力表和所述柱状体之间;与所述柱状体内部相互连通的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端部连接有负压球;与所述柱状体内部相互连通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端部设置有气泵;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内的液体单向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装置可以方便进行引流操作,在进行引流操作时,操作者可以将第二管道随胃窥镜进入到患者的肠胃内,之后解除封闭组件对第二管道的堵塞作用,之后再利用负压球或气泵可以对肠胃内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引流,故在操作时较为便易;且利用装置中的压力表可以轻易的观察到第二管道内的压力,从而了解患者肠胃内的压力,方便精确判断病人所处的情况;且装置采用了手动负压吸取和气泵负压吸取两种选择,选择性强,当采用气泵电动吸取时引流速度较快,能产生较大吸力。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半圆形槽、第二固定块、导向杆、导向孔、螺柱、挤压头、滑块和滑槽,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的外部,所述半圆形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并供所述第二管道穿过,所述导向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块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面,所述导向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并供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螺柱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所述螺柱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挤压头内部,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挤压头靠近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并供所述滑块水平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封闭组件可以实现对第二管道的封闭效果,在第二管道未进入到患者肠胃时,封闭组件将第二管道处于封闭状态;当需要进行引流操作时,操作者可以转动第二固定块内的螺柱,当螺柱转动时将带动挤压头脱离对第二管道的挤压,利用滑块和滑槽的配合将为挤压头的滑动进行导向,之后拉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离并使得第二管道脱离半圆形槽,就能解除对第二管道的堵塞作用,操作起来较为方便,堵塞第二管道的效果也较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的端部固定有椭球形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椭球体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椭球形体上开设有吸入孔,所述椭球形体在所述吸入孔处固定有吸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椭球形体和吸盘能够进入到患者的肠胃内,能够避免患者肠胃受到尖锐物刺激受伤,且能够保证吸取气体或液体的充分程度。进一步地,所述柱状体在靠近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柱状体内部相互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端部固定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二管道在靠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截面为L形的紧固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管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可以方便实现柱状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拆卸和连接,当需要将第二管道与柱状体相连时,操作者只需要将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对接,之后拧紧紧固套即可实现连接锁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套在靠近所述第二轴套的端面固定有环形插块,所述第二轴套在靠近所述第一轴套的端面开设有供所述环形插块插入的环形插槽,所述环形插块和所述环形插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用紧固套连接之后,环形插块将插入到环形插槽之中,环形插块和环形插槽之间的密封垫能够对两者之间的连接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气泵的吸气口处连接有第三支管,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第三支管之间通过锁紧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三支管和锁紧部能够方便实现气泵与第二支管之间的连接和拆卸。进一步地,所述锁紧部包括第一环块、第二环块、凸出环部、环状凹槽、槽孔、插柱、弹簧和插孔,所述第一环块固定在所述第二支管端部,所述第二环块固定在所述第三支管端部,所述凸出环部与所述第一环块一体成型,所述环形凹槽开设在所述第二环块上并供所述凸出环部插入,所述槽孔开设在所述第二环块内部,所述插柱滑移连接在所述槽孔内,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插柱和所述槽孔孔底之间,所述插孔开设在所述凸出环部内并供所述插柱水平插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连接时,操作者只需要将第一环块上的凸出环部插入到第二环块上的环形凹槽内,当凸出环部完全插入到环形凹槽后,在槽孔内的弹簧作用下,插柱将插入到插孔内,实现第一环块和第二环块之间的锁定,从而实现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凸出环部内嵌设固定有第一磁性吸环,所述环形凹槽槽底嵌设固定有第二磁性吸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磁性吸环和第二磁性吸环之间的吸附作用能够实现第一环块和第二环块之间的牢靠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所述柱状体和所述袋体的材质均为透明聚丙烯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材质污染性小,且采用透明材质能够方便观察引流的状况。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道的外部设置有方便与胃窥镜管道卡接固定的弹性橡胶卡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橡胶卡扣能够方便将第二管道卡接固定在胃窥镜管道内,方便将第二管道随胃窥镜管道进入到患者的肠胃内。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球的表面还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所述防污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60-70份、钛酸正丁酯40-50份、聚四氟乙烯45-5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5-50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5-4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25份、丙烯酸钠15-20份、甲基异噻唑啉酮10-15份、对笨二甲酸25-30份、羟乙基化脂肪胺5-10份、丙三醇10-15份、丙烯酸10-15份;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钛酸正丁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密炼机内进行炼制,保持炼制温度为260-270℃并炼制20-30min,得到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钠、甲基异噻唑啉酮、对笨二甲酸、羟乙基化脂肪胺、丙三醇和丙烯酸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75℃,得到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5-70℃,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将负压球浸入到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5S立即取出;S6、烘干:用吹风机将负压球表面的防污涂层烘干。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装置可以方便进行引流操作,在进行引流操作时,操作者可以将第二管道随胃窥镜进入到患者的肠胃内,之后解除封闭组件对第二管道的堵塞作用,之后再利用负压球或气泵可以对肠胃内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引流,故在操作时较为便易;且利用装置中的压力表可以轻易的观察到第二管道内的压力,从而了解患者肠胃内的压力,方便精确判断病人所处的情况;且装置采用了手动负压吸取和气泵负压吸取两种选择,选择性强,当采用气泵电动吸取时引流速度较快,能产生较大吸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9为图8中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袋体;10、刻度线;11、第一管道;12、第二管道;13、柱状体;121、压力表;2、封闭组件;131、第一支管;132、负压球;133、第二支管;130、气泵;111、液体单向阀;21、第一固定块;22、第二固定块;211、半圆形槽;221、导向杆;212、导向孔;222、螺柱;23、挤压头;24、滑块;25、滑槽;122、椭球形体;1221、吸入孔;1222、吸盘;134、连接管;1341、第一轴套;123、第二轴套;1231、紧固套;13411、环形插块;1232、环形插槽;1233、密封垫;1301、第三支管;3、锁紧部;31、第一环块;32、第二环块;311、凸出环部;321、环形凹槽;322、槽孔;3221、插柱;3222、弹簧;3223、插孔;3110、第一磁性吸环;3210、第二磁性吸环;124、弹性橡胶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考图1和图2,一种可计量胃肠减压负压引流袋,包括袋体1,其中在袋体1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显示袋体1内装盛溶液多少的刻度线10;其中引流袋装置还包括固定在袋体1上并与袋体1内部相互连通的软质第一管道11,第一管道11用于向袋体1内直接输送引流物;其中引流袋装置还包括软质的第二管道12,第二管道12用于进入肠胃吸取待引流物;引流袋装置还包括连接在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之间的柱状体13,其中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分别与柱状体13内部之间相互连通,柱状体13作为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连接的中间腔室;为了方便检测第二管道12的压力,在第二管道12上安装有压力表121,压力表121可监测第二管道12和患者肠胃内的压力;为了在未进行引流时禁止待引流物流出,在第二管道12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管道12流通的封闭组件2,其中封闭组件2设置在压力表121和柱状体13之间;为了驱动待引流物流出,在柱状体13上具有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第一支管131,其中在第一支管131的端部连接有负压球132,同时在柱状体13内部具有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第二支管133,其中在第二支管133的端部设置有气泵130,同时在第一管道11内设置有液体单向阀111(参考图7);故利用装置可以方便进行引流操作,在进行引流操作时,操作者可以将第二管道12随胃窥镜进入到患者的肠胃内,之后解除封闭组件2对第二管道12的堵塞作用,之后再利用负压球132或气泵130可以对肠胃内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引流,故在操作时较为便易;且利用装置中的压力表121可以轻易的观察到第二管道12内的压力,从而了解患者肠胃内的压力,方便精确判断病人所处的情况;且装置采用了手动负压吸取和气泵130负压吸取两种选择,选择性强,当采用气泵130电动吸取时引流速度较快,能产生较大吸力。参考图1和图2,其中封闭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块21、半圆形槽211、第二固定块22、导向杆221、导向孔212、螺柱222、挤压头23、滑块24和滑槽25,其中第一固定块21设置在第二管道12的外部,半圆形槽211开设在第一固定块21上并供第二管道12穿过,其中导向杆221固定在第二固定块22靠近第一固定块21的一面,导向孔212开设在第一固定块21上并供导向杆221穿过,螺柱222螺纹连接在第二固定块22上,其中螺柱222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挤压头23内部,为了给挤压头23的滑动进行导向,将滑块24固定在挤压头23靠近第二固定块22的一侧,将滑槽25开设在第二固定块22上并供滑块24水平滑动;故利用封闭组件2可以实现对第二管道12的封闭效果,在第二管道12未进入到患者肠胃时,封闭组件2将第二管道12处于封闭状态;当需要进行引流操作时,操作者可以转动第二固定块22内的螺柱222,当螺柱222转动时将带动挤压头23脱离对第二管道12的挤压,利用滑块24和滑槽25的配合将为挤压头23的滑动进行导向,之后拉动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分离并使得第二管道12脱离半圆形槽211,就能解除对第二管道12的堵塞作用,操作起来较为方便,堵塞第二管道12的效果也较好。参考图3和图4,为了方便吸取待引流物,在第二管道12的端部固定有椭球形体122,其中第二管道12与椭球体内部相互连通,在椭球形体122上开设有吸入孔1221,其中椭球形体122在吸入孔1221处固定有吸盘1222,由于椭球形体122和吸盘1222能够进入到患者的肠胃内,能够避免患者肠胃受到尖锐物刺激受伤,且能够保证吸取气体或液体的充分程度。参考图3和图5,为了方便柱状体13与第二管道12的连接,柱状体13在靠近第二管道12的一端具有与柱状体13内部相互连通的连接管134,其中在连接管134的端部固定有第一轴套1341,第二管道12在靠近连接管134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轴套123,同时在第一轴套1341和第二轴套123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截面为L形的紧固套1231,利用连接管134与第二管道12的连接可以方便实现柱状体13与第二管道12之间的拆卸和连接,当需要将第二管道12与柱状体13相连时,操作者只需要将第一轴套1341和第二轴套123对接,之后拧紧紧固套1231即可实现连接锁定;为了增大连接管134与第二管道12连接的密封效果,第一轴套1341在靠近第二轴套123的端面固定有环形插块13411,第二轴套123在靠近第一轴套1341的端面开设有供环形插块13411插入的环形插槽1232,同时在环形插块13411和环形插槽123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233,当第一轴套1341和第二轴套123用紧固套1231连接之后,环形插块13411将插入到环形插槽1232之中,环形插块13411和环形插槽1232之间的密封垫1233能够对两者之间的连接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参考图3和图6,为了方便气泵130与第二支管133连接,在气泵130的吸气口处连接有第三支管1301,其中第二支管133和第三支管1301之间通过锁紧部3连接,利用第三支管1301和锁紧部3能够方便实现气泵130与第二支管133之间的连接和拆卸。参考图3和图6,其中锁紧部3包括第一环块31、第二环块32、凸出环部311、环状凹槽、槽孔322、插柱3221、弹簧3222和插孔3223,其中第一环块31固定在第二支管133端部,第二环块32固定在第三支管1301端部,其中凸出环部311与第一环块31一体成型,环形凹槽321开设在第二环块32上并供凸出环部311插入,槽孔322开设在第二环块32内部,插柱3221滑移连接在槽孔322内,弹簧3222连接在插柱3221和槽孔322孔底之间,插孔3223开设在凸出环部311内并供插柱3221水平插入,当需要将第二支管133和第三支管1301连接时,操作者只需要将第一环块31上的凸出环部311插入到第二环块32上的环形凹槽321内,当凸出环部311完全插入到环形凹槽321后,在槽孔322内的弹簧3222作用下,插柱3221将插入到插孔3223内,实现第一环块31和第二环块32之间的锁定,从而实现第二支管133和第三支管1301的连接。参考图6,为了使得第二支管133和第三支管1301连接更加牢靠,在凸出环部311内嵌设固定有第一磁性吸环3110,在环形凹槽321槽底嵌设固定有第二磁性吸环3210,利用第一磁性吸环3110和第二磁性吸环3210之间的吸附作用能够实现第一环块31和第二环块32之间的牢靠连接。参考图7、图8和图9,为了方便观察引流状况,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柱状体13和袋体1的材质均为透明聚丙烯材质,聚丙烯材质污染性小,且采用透明材质能够方便观察引流的状况;为了方便第二管道12与胃窥镜管道固定,在第二管道12的外部设置有方便与胃窥镜管道卡接固定的弹性橡胶卡扣124,利用弹性橡胶卡扣124能够方便将第二管道12卡接固定在胃窥镜管道内,方便将第二管道12随胃窥镜管道进入到患者的肠胃内。其中气泵130的型号可以选用12V直流微型真空泵,又叫做12V直流电动吸气泵130。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负压球132的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由于负压球132在使用时需要不断按压,故负压球132的表面会变得脏污,为了防止负压球132表面变得过于脏污难以清洗,故在负压球132的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故提供了一种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制备流程短、制备简单的优点,其中负压球132表面的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进一步的,负压球132的表面还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防污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60份、钛酸正丁酯40份、聚四氟乙烯4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5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份、丙烯酸钠15份、甲基异噻唑啉酮10份、对笨二甲酸25份、羟乙基化脂肪胺5份、丙三醇10份、丙烯酸10份;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钛酸正丁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密炼机内进行炼制,保持炼制温度为260℃并炼制20min,得到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钠、甲基异噻唑啉酮、对笨二甲酸、羟乙基化脂肪胺、丙三醇和丙烯酸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得到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5℃,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将负压球132浸入到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5S立即取出;S6、烘干:用吹风机将负压球132表面的防污涂层烘干。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负压球13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62份、钛酸正丁酯42份、聚四氟乙烯47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7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7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2份、丙烯酸钠15份、甲基异噻唑啉酮10份、对笨二甲酸25份、羟乙基化脂肪胺5份、丙三醇10份、丙烯酸10份;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钛酸正丁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密炼机内进行炼制,保持炼制温度为262℃并炼制20min,得到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钠、甲基异噻唑啉酮、对笨二甲酸、羟乙基化脂肪胺、丙三醇和丙烯酸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得到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6℃,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将负压球132浸入到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5S立即取出;S6、烘干:用吹风机将负压球132表面的防污涂层烘干。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负压球13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62份、钛酸正丁酯42份、聚四氟乙烯47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7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7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2份、丙烯酸钠17份、甲基异噻唑啉酮12份、对笨二甲酸27份、羟乙基化脂肪胺7份、丙三醇12份、丙烯酸12份;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钛酸正丁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密炼机内进行炼制,保持炼制温度为263℃并炼制20min,得到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钠、甲基异噻唑啉酮、对笨二甲酸、羟乙基化脂肪胺、丙三醇和丙烯酸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得到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7℃,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将负压球132浸入到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5S立即取出;S6、烘干:用吹风机将负压球132表面的防污涂层烘干。实施例5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负压球13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63份、钛酸正丁酯43份、聚四氟乙烯48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8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3份、丙烯酸钠17份、甲基异噻唑啉酮12份、对笨二甲酸27份、羟乙基化脂肪胺7份、丙三醇12份、丙烯酸12份;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钛酸正丁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密炼机内进行炼制,保持炼制温度为264℃并炼制20min,得到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钠、甲基异噻唑啉酮、对笨二甲酸、羟乙基化脂肪胺、丙三醇和丙烯酸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得到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7℃,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将负压球132浸入到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5S立即取出;S6、烘干:用吹风机将负压球132表面的防污涂层烘干。实施例6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负压球13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63份、钛酸正丁酯43份、聚四氟乙烯48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8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4份、丙烯酸钠18份、甲基异噻唑啉酮13份、对笨二甲酸28份、羟乙基化脂肪胺8份、丙三醇13份、丙烯酸13份;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钛酸正丁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密炼机内进行炼制,保持炼制温度为265℃并炼制20min,得到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钠、甲基异噻唑啉酮、对笨二甲酸、羟乙基化脂肪胺、丙三醇和丙烯酸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得到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7℃,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将负压球132浸入到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5S立即取出;S6、烘干:用吹风机将负压球132表面的防污涂层烘干。实施例7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负压球13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68份、钛酸正丁酯48份、聚四氟乙烯5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0份、氟代碳酸乙烯酯4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4份、丙烯酸钠18份、甲基异噻唑啉酮13份、对笨二甲酸28份、羟乙基化脂肪胺8份、丙三醇13份、丙烯酸13份;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钛酸正丁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密炼机内进行炼制,保持炼制温度为268℃并炼制20min,得到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钠、甲基异噻唑啉酮、对笨二甲酸、羟乙基化脂肪胺、丙三醇和丙烯酸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得到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7℃,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将负压球132浸入到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5S立即取出;S6、烘干:用吹风机将负压球132表面的防污涂层烘干。实施例8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负压球13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70份、钛酸正丁酯50份、聚四氟乙烯5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0份、氟代碳酸乙烯酯4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5份、丙烯酸钠20份、甲基异噻唑啉酮15份、对笨二甲酸30份、羟乙基化脂肪胺10份、丙三醇15份、丙烯酸15份;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钛酸正丁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密炼机内进行炼制,保持炼制温度为270℃并炼制20min,得到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钠、甲基异噻唑啉酮、对笨二甲酸、羟乙基化脂肪胺、丙三醇和丙烯酸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5℃,得到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70℃,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将负压球132浸入到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5S立即取出;S6、烘干:用吹风机将负压球132表面的防污涂层烘干。对实施例2-8中涂覆有防污涂层的负压球132表面的表面硬度和剥离强度的测试,为了便于比较,所有实施例的数据基于实施例2的数据进行归一化。表1表面硬度剥离强度实施例2100%100%实施例3102%101%实施例499%102%实施例5106%105%实施例6102%103%实施例7101%99%实施例8101%102%由上可知,由于实施例5中负压球132表面的表面硬度和剥离强度的测试结果比其他涂覆有防污涂层的实施例都要高,故实施例5中给出的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是最优选择。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