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24780发布日期:2019-08-03 10:5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疱症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潜伏期为2~4天。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病程一般为4~6天,偶有延至2周者。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随后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治疗,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而中药治疗对此病有一定效果,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可用于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可有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如下:苍术70-90重量份、陈皮70-90重量份、厚朴70-90重量份、白芷110-125重量份、茯苓110-125重量份、大腹皮110-125重量份、生半夏70-90重量份、甘草浸膏5-15重量份、广藿香油0.5-1.2体积份和紫苏叶油0.2-0.6体积份。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配方如下:苍术80-85重量份、陈皮80-85重量份、厚朴80-85重量份、白芷120-125重量份、茯苓120-125重量份、大腹皮120-125重量份、生半夏80-85重量份、甘草浸膏8-12重量份、广藿香油0.8-1.2体积份和紫苏叶油0.4-0.6体积份。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配方如下:苍术80重量份、陈皮80重量份、厚朴80重量份、白芷120重量份、茯苓120重量份、大腹皮120重量份、生半夏80重量份、甘草浸膏10重量份、广藿香油0.8体积份和紫苏叶油0.4体积份。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1)取配方量的所述厚朴用乙醇回流提取,得厚朴的乙醇提取液;将配方量的所述苍术、所述陈皮和所述白芷用水作介质蒸馏提取,得蒸馏提取混合液;将所述配方量的大腹皮用水煎煮并过滤,得大腹皮煎煮液;将所述配方量的茯苓用水作介质煮沸后,并冷却至70-90℃至充分浸润并过滤,得茯苓温浸液;取配方量的生半夏用水介质充分浸泡,得半夏浸泡液;并取相当于生半夏重量比0.06-0.1倍的干姜,再次煎煮,得半夏和干姜的混合浸泡液;2)将所述乙醇提取液、蒸馏提取混合液、大腹皮煎煮液、茯苓温浸液及所述半夏和干姜的混合浸泡液充分混合,浓缩至密度为1.10-1.20的膏状物,并加入配方量的所述甘草浸膏,将所述膏状物与所述甘草浸膏混合并回收乙醇,加入辅料吐温80与所述配方量的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的混合液及余量的水介质,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得所述中药组合物。进一步,步骤2)调节ph值至5.8-6.2。本发明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药物,并取得良好疗效。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所制备的药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所述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所制备的药物.进一步,所述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药物可以为任意药学可接受剂型,所述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药物还包括药学可接受载体和/或助剂。所述药学可接受剂型包括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可选的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并在上述制备过程中合适的步骤加入。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这样的化合物、原料、组合物和/或剂型,它们在合理医学判断的范围内,适用于与患者组织接触而无过度毒性、刺激性、变态反应或与合理的利益/风险比相对称的其他问题和并发症,并有效用于既定用途。药物制剂适于通过任何合适的途径给药,例如通过口服(包括口腔或舌下)、直肠、鼻、局部(包括口腔、舌下或经皮)、阴道或胃肠外(包括皮下、皮内、肌内、关节内、滑膜内、胸骨内、鞘内、病灶内、静脉内或者真皮下注射或输注)途径。可按药剂学领域的任何已知方法制备这类制剂,例如通过将活性成分与载体或赋形剂混合。优选口服给药、局部给药或注射给药。适于口服给药的药物制剂按独立的单位提供,例如水性或非水性液体中的溶液剂或混悬剂;胶囊剂或片剂;散剂或颗粒剂;可食用泡沫制剂或起泡制剂等。举例来说,对于以片剂或胶囊剂形式的口服给药,活性药物组分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无毒惰性载体(例如乙醇、甘油、水等)相混合。通过将化合物粉碎成合适的微细尺寸,并与被同样粉碎的药用载体(例如淀粉或甘露醇等可食用的糖类)混匀来制备散剂。还可存在矫味剂、防腐剂、分散剂和着色剂。通过制备如上所述的粉状混合物,并装填到成形的明胶壳内,来制备胶囊剂。在装填操作之前,可将助流剂和润滑剂(例如胶态二氧化硅、滑石粉、硬脂酸镁、硬脂酸钙或固态聚乙二醇)加到粉状混合物中。还可加入当服下胶囊剂时将改进药物可利用性的崩解剂或增溶剂(例如琼脂、碳酸钙或碳酸钠)。此外需要或必需时,也可将合适的粘合剂、润滑剂、崩解剂和着色剂掺到混合物中。合适的粘合剂包括淀粉、明胶、天然糖(例如葡萄糖或β-乳糖)、玉米甜味剂、天然和合成树胶(例如阿拉伯树胶、西黄蓍胶或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等。用于这些剂型的润滑剂包括油酸钠、氯化钠等。崩解剂包括但并不限于淀粉、甲基纤维素、琼脂、皂土、黄原胶等。例如,通过制成粉状混合物,制粒或预压片,加入润滑剂和崩解剂,压制成片,从而制成片剂。将适当粉碎的化合物与如上述所述的稀释剂或基料、任选与粘合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藻酸盐、明胶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阻止剂(例如石蜡)、吸收加速剂(季盐)和/或吸收剂(例如皂土、高岭土或磷酸二钙)混合,来制备粉状混合物。可用粘合剂(例如糖浆、淀粉浆、阿拉伯胶浆或纤维素材料或聚合材料溶液)润湿后加压过筛,将粉状混合物制粒。制粒的一个替代方法是,可将粉状混合物通过压片机,结果是将形成不佳的团块再击碎制成颗粒。可通过加入硬脂酸、硬脂酸盐,滑石粉或矿物油使颗粒润滑以防止粘到压片机的冲模上。然后将经润滑的混合物压制成片。本
发明内容的化合物还可与自由流动的惰性载体混合,无需通过制粒或预压片步骤便可压制成片。可提供透明或不透明的由虫胶密封衣、糖衣或聚合材料衣和蜡质抛光衣组成的保护性包衣材料。可将染料加到这些包衣材料中以区分不同的单位剂量。口服液体制剂例如溶液剂、糖浆剂和酏剂可以剂量单位形式制备,从而给定量含有预定量的化合物。糖浆剂可通过将化合物溶于适当调味的水溶液中来制备,而酏剂可通过使用无毒溶媒来制备。还可加入防腐剂、矫味添加剂(例如薄荷油或天然甜味剂或糖精或其他人造甜味剂)等。适于经皮给药的药物制剂可作为离散的贴剂以在长时间内保持与接受者表皮密切接触。例如,活性成分可由通过离子导入贴剂递药,通常可参见pharmaceuticalresearch1986,3(6),318。适于局部给药的药物制剂可制成软膏剂、乳膏剂、混悬剂、洗剂、散剂、溶液剂、糊剂、凝胶剂、喷雾剂、气雾剂、油制剂或透皮贴剂。适于经鼻给药的药物制剂(其中载体为固体)包括粒径为例如20-500微米范围的粗粉剂,通过以鼻吸方式给药,即通过鼻通道从接近鼻子的粗粉剂容器中快速吸入。其中载体为液体、适于作为鼻腔喷雾剂或滴鼻剂给药的合适制剂包括活性成分的水性溶液剂或油性溶液剂。适于通过吸入给药的药物制剂包括微细粒子粉剂或细雾剂,可用不同类型计量的剂量压缩气溶胶、雾化吸入器、吹入器或其他事宜递送气溶胶喷雾剂的装置中制备。适于胃肠外给药的药物制剂包括水性和非水性无菌注射溶液剂及水性和非水性无菌混悬剂,水性和非水性无菌注射溶液剂可含有抗氧化剂、缓冲剂、抑菌剂和使所述制剂与待接受者血液等渗的溶质。制剂可以单位剂量或多剂量容器提供,例如密封的安凯和小瓶,并可保存在冷冻干燥(冻干)条件下,只需在临用前加入无菌液体载体,例如注射用水。临用时配置的注射溶液剂可由无菌粉针剂、颗粒剂和片剂制备。药物制剂可呈单位剂型,每个单位剂量含有预定量的活性成分。给药法可用作长期或短期疗法。与载体材料混合以制备单一剂型的活性成分的量将根据待治疗的疾病、疾病的严重程度、给药时间、给药途径、所用化合物的排泄速率、治疗时间和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和情况而改变。优选的单位剂型是含有上述活性成分的日剂量或分剂量或其适宜分数的单位剂型。可用显然低于化合物最佳剂量的小剂量开始治疗。此后,以较小的增量来加大剂量直到在这种情况下达到最佳效果。一般而言,最理想地给予化合物的浓度水平是通常可在抗病毒方面提供有效结果而又不至于引起任何有害或有毒的副作用。进一步,所述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药物为口服制剂。进一步,所述口服制剂包括片剂、散剂、口服液、糖浆剂和酏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的口服制剂对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总显效率为58.1%,对于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治疗具有显著的意义;2)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制剂在有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同时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具体实施方式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发明的内容仅局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发明内容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一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配方如下:苍术80重量份、陈皮80重量份、厚朴80重量份、白芷120重量份、茯苓120重量份、大腹皮120重量份、生半夏80重量份、甘草浸膏10重量份、广藿香油0.8体积份和紫苏叶油0.4体积份。实施例2一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一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配方如下:苍术90重量份、陈皮90重量份、厚朴90重量份、白芷125重量份、茯苓125重量份、大腹皮125重量份、生半夏90重量份、甘草浸膏15重量份、广藿香油1.2体积份和紫苏叶油0.6体积份。实施例3一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一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配方如下:苍术90重量份、陈皮90重量份、厚朴90重量份、白芷125重量份、茯苓125重量份、大腹皮125重量份、生半夏90重量份、甘草浸膏15重量份、广藿香油1.2体积份和紫苏叶油0.6体积份。实施例4一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1)取实施例1-3配方量所述厚朴用乙醇回流提取,得厚朴的乙醇提取液;将配方量的所述苍术、所述陈皮和所述白芷用水作介质蒸馏提取,得蒸馏提取混合液;将所述配方量的大腹皮用水煎煮并过滤,得大腹皮煎煮液;将所述配方量的茯苓用水作介质煮沸后,并冷却至70-90℃至充分浸润并过滤,得茯苓温浸液;取配方量的生半夏用水介质充分浸泡,得半夏浸泡液;并取相当于生半夏重量比0.06-0.1倍的干姜,再次煎煮,得半夏和干姜的混合浸泡液;2)将所述乙醇提取液、蒸馏提取混合液、大腹皮煎煮液、茯苓温浸液及所述半夏和干姜的混合浸泡液充分混合,浓缩至密度为1.10-1.20的膏状物,并加入配方量的所述甘草浸膏,将所述膏状物与所述甘草浸膏混合并回收乙醇,加入辅料吐温80与所述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的混合液及余量的水介质,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5.8-6.2,得所述中药组合物。实施例5一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口服制剂将实施例4所得中药组合物静置,滤过得澄清溶液,并加入防腐剂、娇味剂和添加剂,灭菌,灌装得溶液剂,所述娇味剂为薄荷油、天然甜味剂、糖精或其他人造甜味剂。实施例6临床研究48例湿热毒蕴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均来源于儿科门诊,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2-7岁,病程1-2天,全部患儿均有发热,咽痛,血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根据《现代耳鼻咽喉科学》,《诸福堂实用儿科学(6版)》中有关标准制定;中医辩证标准根据《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有关“湿热毒蕴证”的标准制定咽部疱疹发热、咽痛流涎、吞咽困难、口渴、口唇红或干裂、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或指纹浮紫。治疗方法:1.基础治疗采用常规综合治疗,退热对症、保持口腔清洁;2.治疗组采用内服实施例5所述的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口服制剂,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疗效标准:治愈:体温正常,疱疹基本消失,他症消失;有效:体温正常,疱疹大部分消退或减少,他症明显改善或好转;无效:体温未恢复正常,疱疹无明显减少。治疗结果:如下表所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物,对疱疹性咽峡炎总显效率为58.1%,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组别n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88202058.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