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灌肠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2149发布日期:2019-08-20 20:25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新型灌肠仪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灌肠仪器。



背景技术:

清洁灌肠是肠道检查或肠道手术前的重要步骤。如果未能排清肠道则易造成肠道检查结果不准确,或者出现患者术中排便的情况。

我国大多数医院在实施清洁灌肠时仍使用人工灌肠方式。人工灌肠过程繁琐,导致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大。

灌肠液的温度、浓度、流量和流速等参数是决定肠道清洁程度的重要因素。若不能将这些参数控制在适用范围内,则会降低单次灌肠后肠道的清洁程度,增加灌肠次数,然而灌肠属于侵入性操作,多次插拔肛管易引发痔疮或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并发症。

灌肠液的温度、浓度、流量和流速等参数不在适当范围内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灌肠液浓度过低或温度过高都会降低单次灌肠效果;灌肠液浓度过高会引发肝性脑病;灌肠液温度过低会刺激肠粘膜而使患者产生腹痛现象;灌肠液流量过小必然会增加单次灌肠时间,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给患者带来麻烦;灌肠液流量过大会增大对肠道的冲击力,刺激患者排便,也可能击穿肠壁较薄弱的老年患者的肠壁。

为了提高灌肠效率和灌肠效果,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包括灌肠方法的改善、灌肠设备的更新和灌肠药物的开发。

中国专利公告(布)号为cn2617382y,公告(布)日为2004年5月26日,发明名称为“微机自控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该案中提供了一款微机自控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该设备能自动控制药液的温度、浓度、流量和流速等参数。刘水平等在文献“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文献期刊来源《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年第13卷第8期872-876页,该案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该设备具有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容积,容量自动监测和控制;超温,超压,无液,无药,管路阻塞自动报警和控制;安全可靠的紧急关停开关设计。二者在透析机的基础上,做了灌肠的研究工作,但是造价昂贵的透析机若用于灌肠则必然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李金秋在文献“电脑灌肠治疗仪应用于术前清洁灌肠的操作”,文献期刊来源《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1月第40卷第1期第2期61页,该案中提供了一种dgy-2型电脑灌肠治疗仪,该仪器采用高精度微压力传感元件,在微型计算机的控制下采用恒定压力将灌肠液推入病人体内。该仪器充分考虑了灌肠压力和流量对患者的影响,但是灌肠药液浓度依赖于医护人员的个人经验。

林桂荣在文献“一次性特殊灌肠器的研制与应用”,文献期刊来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3月18日第21卷第3期下半月版71页,该案中提供了一种一次性特殊灌肠器,可掌握灌肠药液的剂量,但是该项研究无法控制灌肠液的浓度、温度、流量和流速等参数。

中国专利公告(布)号为cn204864276u,公告(布)日为2015年12月16日,发明名称为“一种智能恒温灌肠器”,该案中提供了一种智能恒温灌肠器,该仪器可避免交叉感染,将灌肠液温度控制在恒定值。但是该研究未涉及灌肠药液的浓度、流量和流速等参数。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外科手术能解决很多疾病,需要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而保证肠道清洁又是进行腹部手术的必需环节,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现有灌肠方法和灌肠设备又不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亟需一款能提高灌肠效率,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设备,节省医疗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人工灌肠和现有灌肠设备灌肠效率低且易引发并发症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灌肠效率且能降低引发并发症风险的新型灌肠仪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一种新型灌肠仪器具有配重柜、工具箱和灌肠管;

所述的工具箱具有外壳、恒温系统、注药系统、流控系统、混药系统以及连接它们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

所述的工具箱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配重柜的上表面;所述的灌肠管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工具箱上。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配重柜为柜状结构件,用于限制配药系统的6个自由度和存储医疗设备;配重柜有3个柜体,从左至右分别称为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和第三柜体;配重柜的顶部为厚板状结构件,其上设置有6个完全相同的外壳定位孔,为螺纹盲孔,用于定位和安装外壳,每个柜体的上部板件均有2个外壳定位孔;

第一柜体的上侧板件设置有1个恒温轴通过孔,为上部孔径大于下部孔径的阶梯光通孔;后侧板件上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恒温电机支架安装孔,为螺纹通孔;

第三柜体的上侧板件设置有1个混药电机轴通过孔,为光通孔;后侧板件上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混药电机支架定位孔,为螺纹通孔。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壳为箱体类结构件,用于防尘和固定内部元器件;壳体最外侧的6个板件形成一个长方体形的壳体;壳体内部由4个板件分割成5个箱体;最左侧的两个箱体自上而下分别称为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最右侧的两个箱体自上而下分别称为为第四箱体和第五箱体;中间箱体称为第三箱体;外壳底部板件尺寸与配重柜顶部板件的尺寸相同,外壳底部板件上设置有6个完全相同的外壳安装孔,为光通孔,与6个外壳定位孔相对应;

第一箱体左侧板件上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加热棒支架定位孔,为螺纹通孔;上部板件上设置有1个进水口,为光通孔;后侧板件上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抽水泵定位孔,为螺纹通孔;

第二箱体上侧板件设置有1个恒温轴安装孔和4个完全相同的沿圆周均布的储水器安装孔,前者为上侧孔径大于下侧孔径阶梯光通孔,后者为光通孔;底部板件上还设置有1个恒温轴定位孔,为上侧孔径大于下侧孔径阶梯光通孔;

第三箱体左侧板件上设置有1个1号管路孔和4个完全相同的注射器支架定位孔;1号管路孔为光通孔;注射器支架定位孔为螺纹通孔;后侧板件上设置有3个电缸组件安装孔,为螺纹通孔;

第四箱体左侧板件上设置有1个2号管路孔,为光通孔;底部板件上设置有1个3号管路孔、1个4号管路孔、1个5号管路孔,皆为光通孔;后侧板件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抽药泵安装孔,为螺纹通孔;右侧板件上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压力缸支架定位孔和1个6号管路孔,皆为螺纹通孔;

第五箱体上侧板件上设置有1个混药轴安装孔和1个液位开关安装孔,均为光通孔;底部板件上设置有1个混药轴定位孔和4个完全相同的沿圆周均布的储药器定位孔,前者为上侧孔径大于下侧孔径的阶梯光通孔,后者为光通孔。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恒温系统具有恒温电机及其支架、恒温轴、储水器叶轮、储水器、加热棒、加热棒支架、抽水泵和第一管路;用于控制灌肠液的温度。

所述的恒温电机及其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一柜体后侧板件的恒温电机支架安装孔上;所述的恒温轴上端穿过恒温轴安装孔和位于储水器底部中心孔内的轴承,中部穿过位于恒温轴定位孔内的轴承和恒温轴通过孔,下端通过联轴器与恒温电机轴相连;所述的储水器叶轮通过键连接和螺纹连接安装在恒温电机轴的上端;所述的储水器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二箱体上侧板件的储水器安装孔上;所述的加热棒通过加热棒安装孔,并安装在加热棒支架上;所述的加热棒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一箱体左侧板件的加热棒支架定位孔上;所述的抽水泵安装在第一箱体后侧板的抽水泵定位孔上;所述的第一管路左端连接水源并经进水口进入外壳的第一箱体内,中部与抽水泵的两侧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右端进入储水器内;恒温轴上部与储水器之间使用密封装置密封。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注药系统具有1号流量计、1号单向阀、注射器支架、储药盒、注射器固定片、注射器、注射器柄支架、电缸组件和第二管路;用于控制灌肠液的浓度。

所述注射器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三箱体左侧板件的注射器支架定位孔上;所述储药盒上部与注射器的乳头通过软管进行连接;所述注射器的注射器筒柄放置于注射器筒柄定位槽内,通过注射器固定片与注射器筒柄定位槽之间的摩擦力以及二者之间的形状结构限制注射器筒柄的6个自由度,注射器柄置于注射器柄定位槽内,通过结构形状限制注射器柄的4个自由度,使之仅有沿竖直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和沿纵向的移动自由度;所述的注射器柄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电缸组件的滑台上;所述的电缸组件安装在第三箱体的后侧板件的电缸组件安装孔上;所述的第二管路左端穿过1号管路孔并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储水器上,中部依次连接1号流量计、1号单向阀和储药盒,右端依次穿过2号管路孔和3号管路孔并置于储药器内。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流控系统具有抽药泵、压力缸、压力缸支架、2号流量计、流量微调手柄、出药口、2号单向阀、1号溢流阀、2号溢流阀、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用于控制灌肠液的流量和流速。

所述的抽药泵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第四箱体后侧板件的抽药泵安装孔上;所述的压力缸安装在压力缸支架的压力缸安装孔内,依靠压力缸安装孔的结构和装配在压力缸限位孔的限位螺栓限制压力缸的6个自由度;所述的压力缸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第四箱体右侧板件的压力缸支架定位孔上;所述的流量微调手柄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出药口上;旋转流量微调手柄可调节出药口内流体的面积进而调节流量和流速;所述的第三管路左端经过4号管路孔置于储药器内,中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抽药泵的两侧,右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压力缸上;所述的第四管路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压力缸上,而后依次连接1号溢流阀、2号单向阀和2号流量计并穿过6号管路孔到达第四箱体的外部,第四管路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第四箱体右侧板件的外侧;第四管路位于第四箱体外侧的部分称为出药口;所述的第五管路右端与第四管路的中部连接,而后连接2号溢流阀,经5号管路孔到达储药器内部。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混药系统具有混药电机及其支架、混药轴、储药器、储药器叶轮和液位开关;用于将灌肠液混合均匀。

所述的混药电机及其支架安装在第三柜体后侧板件的混药电机支架安装孔上;所述的混药轴上端穿过第五箱体上侧板件的混药轴定位孔内轴承端盖以下的轴承,中部穿过储药器、混药轴安装孔内的轴承和第三柜体上侧板件的混药轴通过孔,下端与混药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混药轴与储药器底部中心孔之间通过密封装置密封;所述的储药器叶轮通过螺纹连接和键连接固定在混药轴的中部下侧靠近中部上侧的轴径上;所述液位开关置于储药器内,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第五箱体上侧板件的液位开关安装孔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新型灌肠仪器采用普通元器件,造价低;

2.本发明所述的新型灌肠仪器可明显减少肠道清洁所需要的灌肠次数,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医疗资源,同时减少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次数,降低引发并发症的风险;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灌肠仪器严格控制灌肠液的温度、浓度、流量和流速,并可根据患者自身耐受情况对流速进行微调,可减少对患者的伤害,降低引发并发症的风险;

综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灌肠仪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医疗器械等领域提供一种新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新型灌肠仪器组成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灌肠仪器的配重柜组成的轴测投影图;

图3为新型灌肠仪器的外壳组成的轴测投影图;

图4为新型灌肠仪器的加热棒支架组成的轴测投影图;

图5为新型灌肠仪器的注射器支架组成的轴测投影图;

图6为新型灌肠仪器的注射器固定片组成的轴测投影图;

图7为新型灌肠仪器的注射器柄支架组成的轴测投影图;

图8为新型灌肠仪器的压力缸支架组成的轴测投影图;

图中:1、配重柜,2、外壳,3、恒温轴,4、储水器叶轮,5、储水器,6、加热棒,7、加热棒支架,8、抽水泵,9、1号流量计,10、1号单向阀,11、注射器支架,12、储药盒,13、注射器固定片,14、注射器,15、注射器柄支架,16、电缸组件,17、抽药泵,18、压力缸,19、压力缸支架,20、2号流量计,21、流量微调手柄,22、出药口,23、2号单向阀,24、1号溢流阀,25、2号溢流阀,26、混药轴,27、储药器,28、储药器叶轮,29、液位开关,30、外壳定位孔,31、恒温轴通过孔,32、恒温电机支架安装孔,33、混药电机支架安装孔,34、混药轴通过孔,35、恒温轴定位孔,36、恒温轴安装孔,37、储水器安装孔,38、加热棒支架定位孔,39、进水口,40、抽水泵定位孔,41、1号管路孔,42、注射器支架定位孔,43、电缸组件安装孔,44、2号管路孔,45、3号管路孔,46、4号管路孔,47、5号管路孔,48、抽药泵安装孔,49、压力缸支架定位孔,50、6号管路孔,51、混药轴定位孔,52、储药器安装孔,53、混药轴安装孔,54、液位开关安装孔,55、外壳安装孔,56、加热棒支架安装孔,57、加热棒安装孔,58、注射器支架安装孔,59、注射器筒柄定位槽,60、注射器柄定位槽,61、注射器柄支架安装孔、62、压力缸限位孔,63、压力缸安装孔,64、压力缸支架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阅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灌肠仪器由配重柜1、外壳2、恒温轴3、储水器叶轮4、储水器5、加热棒6、加热棒支架7、抽水泵8、1号流量计9、1号单向阀10、注射器支架11、储药盒12、注射器固定片13、注射器14、注射器柄支架15、电缸组件16、抽药泵17、压力缸18、压力缸支架19、2号流量计20、流量微调手柄21、出药口22、2号单向阀23、1号溢流阀24、2号溢流阀25、混药轴26、储药器27、储药器叶轮28、液位开关29、恒温电机及其支架、混药电机及其支架、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组成。

恒温电机安装在恒温电机支架上,混药电机安装在混药电机支架上;外壳2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配重柜1的上表面;外壳2内部安装其他元器件;灌肠管左端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出药口22上,灌肠管右端与肛管固连。

恒温电机、恒温轴3、储水器叶轮4、储水器5、加热棒6、加热棒支架7、抽水泵8和第一管路构成恒温系统。

储水器5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第一箱体底部板件的储水器安装孔37上;加热棒支架7左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一箱体左侧板件的加热棒支架定位孔38上;加热棒6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到加热棒支架7右侧加热棒安装孔57上;抽水泵8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第一箱体后侧板件的抽水泵定位孔40上;所述的恒温轴3上端穿过恒温轴安装孔36和位于储水器5底部中心孔内的轴承,中部穿过位于恒温轴定位孔35内的轴承和恒温轴通过孔31,下端通过联轴器与恒温电机轴相连;储水器叶轮4通过键连接和螺纹连接固定在恒温轴3的上端;第一管路左端连接水源,中部经过进水口39进入到第一柜体内并与抽水泵8的两侧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右端进入到储水器5内。

抽水泵8受程序控制,每次抽取量为特定量的水;加热棒6上带有温度传感器,当水温低于42℃时加热棒开始工作,同时恒温电机带动储水器叶轮4旋转,加速热量传递并使水受热均匀;当水温高于46℃时,加热棒6和恒温电机同时停止工作,使得储水器5中的水温始终保持在42—46℃,扣除热量损失,到达患者体内灌肠液温度保持在最佳温度范围(38—42℃)内。

1号流量计9、1号单向阀10、注射器支架11、储药盒12、注射器固定片13、注射器14、注射器柄支架15、电缸组件16和第二管路组成注药系统。

注射器支架11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第三柜体左侧板件的注射器支架定位孔42上;注射器14的注射器筒柄安装在注射器支架11的注射器筒柄定位槽59内,注射器柄安装在注射器柄支架15的注射器柄定位槽60内为滑动连接;注射器14的乳头与储药盒12的上部通过软管连接;电缸组件通过螺栓连接安装第三箱体后侧板件的电缸组件安装孔43上;注射器柄支架15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电缸组件16的滑台上;第二管路左端穿过1号管路孔41,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储水器5上,中部通过螺纹连接依次连接1号流量计9、1号单向阀10和储药盒12,右端依次穿过2号管路孔44和3号管路孔45进入到储药器27内。

注射器筒柄定位槽59的高度与注射器筒柄的厚度一致,二者形成过渡配合,可限制注射器筒柄沿横向和纵向的2个转动自由度以及沿横向与竖直方向的2个移动自由度。注射器筒柄定位槽59与注射器固定片13配合后形成一个与注射器筒柄形状完全一致的孔,而且注射器固定片13与注射器筒柄定位槽59之间的静摩擦力足够大,在无人为参与的情况下,该孔形状不会发现改变,如此限制了注射器筒柄沿纵向的移动自由度和沿竖直方向的转动自由度。由此可知,在注射器筒柄定位槽59和注射器固定片13的联合作用下,注射器筒柄的6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

注射器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为过盈配合,所以注射器柄仅有1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和沿其他方向轻微的晃动;在注射器柄装配到注射器柄定位槽60后,由于注射器柄的厚度与注射器柄定位槽60的高度一致,注射器柄仅剩1个沿竖直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和1个沿纵向移动自由度;在注射器柄装配进注射器筒和注射器柄定位槽60之后,注射器柄仅剩1个沿竖直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在无外力扭转的情况下,只能跟随注射器柄支架15沿竖直方向移动;电缸组件16带动注射器柄支架15沿竖直方向进给,实现注射器14内药液的供给。

注射器筒内径、电缸组件的参数均为既定的,控制电缸行程即可实现注射器柄的行程控制,进而控制药物的供给量;1号流量计9会监测从储水器5内流出水的流量进而换算成水的体积;在水的体积和药液容积既定的情况下,可计算出灌肠液的浓度。按照灌肠液最佳浓度范围(0.1%-0.2%)设置注药系统各元器件的运行参数即可保证灌肠液的浓度。

在1号流量计9监测到有水流经过时,1号单向阀10开启,电缸组件16带动注射器14供给指定量的药液进入储药盒12并停止,依靠电缸的自锁功能保持注射器柄的位置;储药盒12内的药液经水流冲刷将药液经第二管路流入到储药器27内;当1号流量计9监测所流过水的体积到达指定值时,1号单向阀10闭合。

混药电机、混药轴26、储药器27、储药器叶轮28和液位开关29组成混药系统。

混药轴26为阶梯轴,中部上侧轴径最大,中部下侧轴径与上端轴径相同,下端轴径最下;中部下侧靠近中部上侧的地方设置有键槽和螺纹;

混药电机及其支架安装在第三柜体后侧板件的混药电机支架安装孔33上;混药轴26上端穿过第五箱体上侧板件的混药轴定位孔51内轴承端盖以下的轴承,中部穿过储药器盖、储药器27底部中心孔内的轴承、混药轴安装孔53和第三柜体上侧板件的混药轴通过孔34,下端与混药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混药轴26与储药器27底部中心孔之间通过密封装置密封;所述的储药器叶轮28通过螺纹连接和键连接固定在混药轴26的中部下侧轴径上;所述液位开关29置于储药器27内,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第五箱体上侧板件的液位开关安装孔54上,用以控制抽水泵的开启。

当液位开关29监测到储药器内的水位到达指定值时,混药电机带动储药器叶轮28旋转,搅拌初步混合的灌肠液,使药液与水的混合更加均匀;当液位开关29监测到储药器27内液面到临界点时启动1号单向阀10,重新配制灌肠液。

抽药泵17、压力缸18、压力缸支架19、2号流量计20、流量微调手柄21、出药口22、2号单向阀23、1号溢流阀24、2号溢流阀25、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组成流控系统。

抽药泵17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第四箱体的后侧板件的抽药泵安装孔48上;压力缸18安装在压力缸支架19的压力缸安装孔63内;依靠压力缸安装孔63的结构和装配在压力缸限位孔62的限位螺栓限制压力缸18的6个自由度;压力缸支架19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第四箱体右侧板件的压力缸支架定位孔49上;流量微调手柄21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出药口22上;旋转流量微调手柄21可调节出药口22内流体的面积进而调节流量和流速,使之满足耐受程度不同患者的需求;第三管路左端经过5号管路孔47置于储药器27内,中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抽药泵17的两侧,右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压力缸18上;第四管路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压力缸18上,而后依次连接1号溢流阀24、2号单向阀23和2号流量计20并穿过6号管路孔50到达第四箱体的外部,第四管路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第四箱体右侧板件的外侧;第四管路位于第四箱体外侧的部分称为出药口22;第五管路右端与第四管路的中部连接,而后连接2号溢流阀25,经4号管路孔46到达储药器27内部;2号流量计20监测进入患者体内的灌肠液的容积。

流经抽药泵17的灌肠液进入压力缸18中增压,增压后的灌肠液经1号溢流阀24减压,减压后的灌肠液经2号单向阀23和2号流量计20流出出药口22进入灌肠管内;2号单向阀23将灌肠液的流速控制在最佳流速范围(64-100ml/min)内,多余的灌肠液经2号溢流阀25回流到储药器27内。

参阅图2,所述的配重柜1为柜状结构件,用于限制配药系统的6个自由度和存储医疗设备;配重柜1有3个柜体,从左至右分别称为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和第三柜体;配重柜1的顶部为厚板状结构件,其上设置有6个完全相同的外壳定位孔30,为螺纹盲孔,用于定位和安装外壳2,每个柜体的上部板件均有2个外壳定位孔30;

第一柜体的上侧板件设置有1个恒温轴通过孔31,为上部孔径大于下部孔径的阶梯光通孔;后侧板件上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恒温电机支架安装孔32,为螺纹通孔;

第三柜体的上侧板件设置有1个混药轴通过孔34,为光通孔;后侧板件上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混药电机支架安装孔33,为螺纹通孔。

参阅图3,所述的外壳2为箱体类结构件,用于防尘和固定内部元器件;外壳2最外侧的6个板件形成一个长方体形的壳体;壳体内部由4个板件分割成5个箱体;最左侧的两个箱体自上而下分别称为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最右侧的两个箱体自上而下分别称为为第四箱体和第五箱体;中间箱体称为第三箱体;外壳2底部板件尺寸与配重柜1顶部板件尺寸相同,外壳2底部板件上设置有6个完全相同的外壳安装孔55,为光通孔,与6个外壳定位孔30相对应;

第一箱体左侧板件上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加热棒支架定位孔38,为螺纹通孔;上部板件上设置有1个进水口39,为光通孔;后侧板件上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抽水泵定位孔40,为螺纹通孔;

第二箱体上侧板件设置有1个恒温轴安装孔36和4个完全相同的沿圆周均布的储水器安装孔37,前者为上侧孔径大于下侧孔径阶梯光通孔,后者为光通孔;底部板件上还设置有1个恒温轴定位孔35,为上侧孔径大于下侧孔径阶梯光通孔;

第三箱体左侧板件上设置有1个1号管路孔41和4个完全相同的注射器支架定位孔42;1号管路孔41为光通孔;注射器支架定位孔42为螺纹通孔;后侧板件上设置有3个电缸组件安装孔43,为螺纹通孔;

第四箱体左侧板件上设置有1个2号管路孔44,为光通孔;底部板件上设置有1个3号管路孔45、1个4号管路孔46、1个5号管路孔47,皆为光通孔;后侧板件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抽药泵安装孔48,为螺纹通孔;右侧板件上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压力缸支架定位孔49和1个6号管路孔50,皆为螺纹通孔;

第五箱体上侧板件上设置有1个混药轴安装孔53和1个液位开关安装孔54,皆为光通孔;底部板件上设置有1个混药轴定位孔51和4个完全相同的沿圆周均布的储药器安装孔52;前者为上侧孔径大于下侧孔径的阶梯光通孔,后者为光通孔。

参阅图4,所述的加热棒支架7为“l”形板状结构件,左侧立板上设置有4个相同的加热棒支架安装孔56,与第一箱体左侧板件上的加热棒支架定位孔38相对应;加热棒支架安装孔56为光通孔,用于定位和安装加热棒支架7;加热棒支架7下方的底板上设置有加热棒安装孔57,为光通孔;将加热棒6上端穿过加热棒安装孔57,然后用螺母将加热棒6的上端固定在加热棒支架7上。

参阅图5,所述的注射器支架11为“l”形板状结构件在底板上切去两个横截面为长方形顶端加半圆的拱形结构形成的结构件,其左侧立板上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注射器支架安装孔58,为光通孔,与第三箱体左侧板件的注射器支架定位孔42相对应,用于固定和安装注射器支架11;注射器支架11底板上设置有注射器筒柄定位槽59。

参阅图6,所述的注射器固定片13是横截面为“十”字形并在侧边缘切去注射器筒柄一半形成的橡胶结构件,注射器固定片13安装在注射器筒柄定位槽59内为过盈配合,靠橡胶的弹力和静摩擦力限制注射器筒的6个自由度。

参阅图7,所述的注射器柄支架15为“l”形板状结构件沿端面向“l”的拐角切除两个横截面为长方形顶端加半圆的拱形结构形成的结构件,其上部板件设置有注射器柄定位槽60;下部立板设置有4个完全相同的注射器柄支架安装孔61,为光通孔,用于安装注射器柄支架15;注射器柄安装槽60的高度与注射器柄的厚度一致,用于安装注射器柄。

参阅图8,所述的压力缸支架19为“凸”字形结构件,其上设置有1个压力缸限位孔62、1个压力缸安装孔63和4个完全相同的压力缸支架安装孔64;压力缸限位孔62为螺纹通孔,与限位螺栓配合,限制压力缸18沿纵向的转动自由度和移动自由度;压力缸安装孔63为光通孔且其孔径于压力缸18外径一致,形成过渡配合,限制压力缸18沿横向和竖直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和转动自由度;压力缸支架安装孔64为光通孔,与第四箱体右侧板件上的压力缸支架定位孔49相对应,用于定位和安装压力缸支架19。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灌肠仪器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灌肠仪器在需要执行灌肠操作时,抽水泵8按照系统指令抽取特定量的水进入到储水器5中备用;加热棒6上带有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水温;当监测到储水器5内的水温低于42℃时,加热棒6开始工作,系统开启恒温电机,带动储水器叶轮4搅拌储水器5中的水,加速热量传递并使水受热均匀;当水温高于46℃时加热棒6停止工作;灌肠液在管路中流通会产生热量损失,计算热量损失后,到达患者体内的灌肠液温度保持在最佳温度范围38—42℃之内。

当系统接收到灌肠开始的指令时1号单向阀10开启,利用液面高度差将水途经注药系统流入到储药器27内;在水流经1号流量计9时,系统开启电缸组件16的电机,带动注射器柄向下移动,将药液推送到储药盒12内,利用水流的冲刷将药液与水初步混合并输送到储药器27内。当储药器27内液位开关29监测到有药液进入到储药器27内时,混药电机工作,带动储药器叶轮28旋转,进而将药液与水混合均匀。可从1号流量计9中得知储药器27内水的容积,可根据电缸行程计算注射器柄的位移进而计算药液的容积,如此可得到灌肠液的浓度。在设定好水的容积与电缸行程的换算关系后,即可将灌肠液的浓度设定在最佳浓度范围64-100ml/min之内。

药液依次经过抽药泵17、压力缸18、1号溢流阀24、2号单向阀23和2号流量计20达到出药口22;调节元器件的参数即可将灌肠液流速设定在最佳流速范围64-100ml/min之内。流量正比于流速,根据出药口22的直径即可得到进入到患者肠道内的灌肠液流量;2号流量计20监测进入患者体内的灌肠液的容积;同时,医务人员还可根据患者自身的耐受程度,使用流量微调手柄21微调灌肠液的流速,使之达到患者舒适的要求;2号流量计20监测进入患者体内的灌肠液的容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