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癫痫病人防咬舌牙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5674发布日期:2019-08-30 22:33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癫痫病人防咬舌牙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癫痫病人防咬舌牙套。



背景技术:

根据国内最新的统计数字,我国约有900多万癫痫病患者,癫痫的发病率为每年28.8/10万,患病率为6.8‰;癫痫病人在发作时,会出现意识丧失牙齿紧闭的现象,病人常常会咬伤或咬断自己的舌头;为了防止病人咬伤舌头出现危险,在癫痫病人发病时,医护人员采用防咬舌装置对舌头进行保护,但是现有的癫痫病人防咬舌装置不便于操作、缺乏安全保护和不能自动判别是否发病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癫痫病人防咬舌牙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癫痫病人防咬舌装置缺乏安全保护和自动判别是否发病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癫痫病人防咬舌牙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牙套、感应机构及保护弹起装置;下牙套套设在下牙齿上;感应机构设置在下牙套的中间,感应机构的上端与下牙齿的前切齿连接,感应机构的下端与下牙套固定连接,感应机构与保护弹起装置连接,感应机构用于检测上下牙齿之间的咬合力及咬合时间,并向保护弹起装置输出动作信号;

两个保护弹起装置分别设置在下牙套的两端,保护弹起装置包括保护弹起底座、导向杆、弹起弹簧、弹起块、启动电磁阀及保持电磁阀;保护弹起底座固定设置下牙套的末端,导向杆垂直向上设置在保护弹起底座上;弹起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弹起弹簧的下端与保护弹起底座固定连接,弹起弹簧的上端与弹起块连接,弹起块套设在导向杆上;启动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感应机构连接,启动电磁阀的输出端与弹起块的上端连接,保持电磁阀的输出端与弹起块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上牙套和保护弹起装置支撑台;上牙套套设在上牙齿上,两个保护弹起装置支撑台分别设置在上牙套的两端,保护弹起装置与保护弹起装置支撑台上下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下牙套包括下牙套固定丝和两个下方磨牙固定卡槽,下牙套固定丝为弧形结构,下牙套固定丝紧贴下牙齿设置;两个下方磨牙固定卡槽分别设置在下牙套固定丝的两端,两个下方磨牙固定卡槽分别与下牙齿两端的最后一颗磨牙配合固定。

进一步的,感应机构包括感应元件和脉冲传导线,感应元件为挂钩结构,感应元件的下端与下牙套固定丝的中间部位连接,感应元件的上端挂钩钩挂在下牙齿的前切齿上;感应元件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冲传导线的一端连接,脉冲传导线的另一端与启动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上牙套包括上牙套固定丝和两个上方磨牙固定卡槽,上牙套固定丝为弧形结构,上牙套固定丝紧贴上牙齿设置;两个上方磨牙固定卡槽分别设置在上牙套固定丝的两端,两个上方磨牙固定卡槽与上牙齿两端的最后一颗磨牙配合固定。

进一步的,保护弹起装置支撑台包括支撑台底座和支撑凸起,支撑台底座与上方磨牙固定卡槽固定连接;支撑凸起垂直设置在支撑台底座上,支撑凸起朝向下牙齿设置,支撑凸起的一端与支撑台底座固定连接,支撑凸起的另一端与弹起块配合。

进一步的,启动电磁阀和保持电磁阀均采用zcd-1/zcd-2微型电磁阀。

进一步的,感应元件采用柔性压力传感器fsr电阻式薄膜亚此传感器。

进一步的,导向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凸起,弹起块的下端设置限位凹槽,限位凸起与弹起块下端的限位凹槽配合。

进一步的,弹起块的上端环向设置有第一固定槽,启动电磁阀的输出端与弹起块上的第一固定槽配合;启动电磁阀的输出端采用楔形凸起,楔形凸起的斜口向上设置;弹起块的下端环向设置有第二固定槽,保持电磁阀的输出端与弹起块上的第二固定槽配合;保持电磁阀的输出端采用楔形凸起,楔形凸起的斜口向下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癫痫病人防咬舌牙套,通过在下牙套上设置感应机构和保护弹起装置,当感应机构感应到癫痫病人发病时,感应机构触发保护弹起装置动作,保护弹起装置中的弹起块升起,在上下牙齿之间形成支撑,避免了上下牙齿的咬合对舌头产生伤害;本发明通过感应机构自动识别癫痫病人,根据检测结果触发保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进一步的,通过在上牙套上设置保护弹起装置支撑台,保护弹起装置支撑台与弹起块配合,确保了弹起块升起时,能够在上下牙齿之间形成稳定支撑,提高了牙套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下牙套采用两个下方磨牙固定卡槽与磨牙配合连接,确保了牙套与牙齿了可靠连接,结构简单,减小牙套对癫痫病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进一步的,上牙套采用两个下方磨牙固定卡槽与磨牙配合连接,确保了牙套与牙齿了可靠连接,结构简单,对人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进一步的,感应元件采用柔性测力元件,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牙齿,感应元件与牙齿的紧密贴合,确保了口中无异物感,提高了牙套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通过在导向杆上设置限位凸起,确保了弹起块的移动处于合理的移动空间。

进一步的,启动电磁阀的输出端采用斜口向上的楔形凸起,实现了启动电磁阀与弹起块的准确快速分离;保持电磁阀的输出端采用斜口向下的楔形凸起,实现了对保持电磁阀的稳定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咬舌牙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咬舌牙套中的下牙套及保护弹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咬舌牙套中的上牙套及保护弹起装置支撑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咬舌牙套中的保护弹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咬舌牙套中的保护弹起装置正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咬舌牙套中的保护弹起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咬舌牙套中的启动电磁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咬舌牙套中的保持电磁阀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牙套,2上牙套,3感应机构,4保护弹起装置,5保护弹起装置支撑台;11下牙套固定丝,12下方磨牙固定卡槽;21上牙套固定丝,23上方磨牙固定卡槽;31感应元件,32脉冲传导线;41保护弹起底座,42导向杆,43弹起弹簧,44弹起块,45启动电磁阀,46保持电磁阀,47限位凸起;441第一固定槽,442第二固定槽;451启动弹簧,452启动控制凸起;461保持弹簧,462保持控制凸起,463启动按钮;51支撑台底座,52支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附图1-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癫痫病人防咬舌牙套,包括下牙套1、上牙套2、感应机构3、两个保护弹起装置4及两个保护弹起装置支撑台5;下牙套1套设在下牙齿上,上牙套2套设在上牙齿上;感应机构3设置在下牙套1的中间部位,感应机构3的下端与下牙套1固定连接,感应机构3的上端钩挂在下牙齿的前切齿上,感应机构3的输出端与两个保护弹起装置4连接;两个保护弹起装置4分别设置在下牙套1的两端,保护弹起装置4用于在癫痫病人发病时在上下牙齿之间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病人发病时不自主咬舌头,造成舌头损伤;两个保护弹起装置支撑台5分别设置在上牙套2的两端,保护弹起装置支撑台5与保护弹起装置4上下配合设置,当保护弹起装置4启动后,保护弹起装置支撑台5与保护弹起装置4配合,实现了对保护弹起装置4上的弹起块44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同时避免了弹起块44与上牙齿的直接接触,避免了对牙齿的伤害。

下牙套1包括下牙套固定丝11和两个下方磨牙固定卡槽12,下牙套固定丝11为弧形结构,下牙套固定丝11紧贴下牙齿设置;两个下方磨牙固定卡槽12分别设置在下牙套固定丝11的两端,两个下方磨牙固定卡槽12分别与下牙齿两端的最后一颗磨牙配合固定,通过两个下方磨牙固定卡槽12将下牙套1固定在下牙齿上。

感应机构3包括感应元件31和脉冲传导线32,感应元件31为挂钩结构,感应元件31的下端与下牙套固定丝11的中间部位连接,感应元件31的上端挂钩钩挂在下牙齿的前切齿上;感应元件31采用柔性压力传感器fsr电阻式薄膜亚此传感器,柔性压力传感器fsr电阻式薄膜亚此传感器上设置有控制器,能够实现对上下牙齿咬合力及咬合时间的检测,当上下牙齿咬合超过10磅力且时间超过2s,向启动电磁阀45发出一个脉冲信号;感应元件31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冲传导线32的一端连接,脉冲传导线32的另一端与保护弹起装置4的输入端连接;下牙套固定丝11上设置有通槽,脉冲传导线32设置在下牙套固定丝11的通槽内,避免病人发病时将脉冲传导线32咬断。

保护弹起装置4包括保护弹起底座41、导向杆42、弹起弹簧43、弹起块44、启动电磁阀45及两个保持电磁阀46;

保护弹起底座41固定设置在下方磨牙固定卡槽12的后端,导向杆42垂直向上设置在保护弹起底座41上;弹起弹簧43套设在导向杆42上,弹起弹簧43的下端与保护弹起底座41固定连接,弹起弹簧43的上端与弹起块44连接;弹起块44套设在导向杆42上;病人未发病时,弹起弹簧43处于压缩状态,弹起块44未被弹起弹簧43顶起;病人发明时,弹起弹簧43释放,在弹起弹簧43的作用下,弹起块44向上移动。

启动电磁阀45设置在弹起块44的前端,启动电磁阀45的输入端通过脉冲传导线32与感应元件31连接,当感应元件31的脉冲信号通过脉冲传导线32传输至启动电磁阀45时,启动电磁阀45输出动作信号;弹起块44的上端环向设置有第一固定槽441,启动电磁阀45的输出端与弹起块44上的第一固定槽441配合,当病人未发病时,启动电磁阀45的输出端卡设在弹起块44的第一固定槽441内,确保弹起弹簧43处于压缩状态;当病人发病时,启动电磁阀45的输出端从弹起块44的第一固定槽441内脱离,实现对弹起弹簧43的释放。

两个保持电磁阀46对称设置弹起块44的左右两侧,弹起块44的下端环向设置有第二固定槽442,保持电磁阀46的输出端与弹起块44上的第二固定槽442配合,当病人未发病时,弹起块44未被弹起,保持电磁阀46的输出端与弹起块44的第二固定槽442分离设置;当病人发病时,弹起块44向上弹起,保持电磁阀46的输出端卡设弹起块44的第二固定槽442内,确保病人发病状态下,弹起块44处于弹起状态,弹起块44在上下牙齿之间形成支撑作用,避免了牙齿咬伤舌头。

导向杆42的顶部还设置有限位凸起47,弹起块44的下端设置限位凹槽,当弹起块44沿导向杆42向上移动至限位凸起47与弹起块44下端的限位凹槽配合,使得弹起块44的移动处于合理的移动空间。

保护弹起底座41为板状结构,保护弹起底座4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丁字形凹槽,丁字形凹槽的前端朝向下方磨牙固定卡槽12一侧设置;导向杆42固定设置在丁字形凹槽的中心处,启动电磁阀45设置在丁字形凹槽的前端,两个保持电磁阀46分别设置在丁字形凹槽的左右两端。

启动电磁阀45和保持电磁阀46均采用zcd-1/zcd-2微型电磁阀,启动电磁阀45包括启动弹簧451和启动楔形凸起452,启动弹簧451的一端与启动电磁阀45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启动楔形凸起452连接,启动楔形凸起452采用斜口向上的楔形凸起,启动楔形凸起452设置在弹起块44上的第一固定槽441内;采用斜口向上的楔形凸起,实现了启动电磁阀45与弹起块44的准确快速分离;保持电磁阀46包括保持弹簧461、保持控制凸起462及启动按钮463,保持弹簧461的一端与保持电磁阀46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保持控制凸起462连接,保持控制凸起462采用斜口向下的楔形凸起,保持控制凸起462配合设置在弹起块44上的第二固定槽442内;保持控制凸起462采用斜口向下的楔形凸起,实现了对保持电磁阀的稳定支撑;启动按钮463设置在保持电磁阀46的一侧,启动按钮463用于对保持电磁阀46状态恢复作用;当癫痫病人病情恢复后,通过启动按钮463实现对保持电磁阀46状态恢复,并向下按压弹起块44,实现保护弹起装置4的复位。

上牙套2包括上牙套固定丝21和两个上方磨牙固定卡槽22,上牙套固定丝21为弧形结构,上牙套固定丝21紧贴上牙齿设置;两个上方磨牙固定卡槽22分别设置在上牙套固定丝21的两端,两个上方磨牙固定卡槽22与上牙齿两端的最后一颗磨牙配合固定,通过两个上方磨牙固定卡槽22将上牙套2固定在上牙齿上。

保护弹起装置支撑台5包括支撑台底座51和支撑凸起52,支撑台底座51与上方磨牙固定卡槽22固定连接;支撑凸起52垂直设置在支撑台底座51上,支撑凸起52朝向下牙齿设置,支撑凸起52的一端与支撑台底座52固定连接,支撑凸起52的另一端与弹起块44配合。

工作原理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癫痫病人防咬舌牙套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牙套装戴

将下牙套1通过下方磨牙固定卡槽12与下牙最后一颗磨牙配合连接,将上牙套2的上方磨牙固定卡槽22与上牙齿最后一颗磨牙配合连接,再将感应机构3钩挂固定在下牙齿的前切齿上;

步骤2、检测是否发病

通常人类咀嚼食物是牙齿接触不超过2s,当前切齿上受到上下牙齿的咬合力超过10磅的力时对舌头产生危害;当前切齿作用于感应机构3的时间超过2s,前切齿受到咬合力超过10磅时,感应机构3发出脉冲通过触发脉冲传导线7,传递到启动电磁阀45;

步骤3、保护装置启动

当脉冲信号传递至启动电磁阀45时,启动电磁阀45上的启动弹簧451带动启动控制凸起452移动,启动控制凸起452与弹起块44上的第一固定槽441分离,弹起块44在弹起弹簧43的作用下,沿导向杆42向上运动;当弹起块44上的限位凹槽与导向块42上端的限位凸起47配合时,弹起块44到的极限位置;同时,保持电磁阀46的保持控制凸起462弹入弹起块44上的第二固定槽442,防止弹起块44向下移动;此时,弹起块44在上牙和下牙之间形成支撑体,确保上下牙齿无法闭合,避免了上下牙齿咬合对舌头产生伤害;

步骤4、将保护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

病人回复后,取出下牙套1,按下保持电磁阀46的启动按钮463,保持电磁阀46的保持弹簧461带动保持控制凸起462回缩运动,保持控制凸起462脱离弹起块44的第二固定槽442;再将弹起块11向下按压,当启动控制凸起452弹入弹起块44的第一固定槽441内,保护装置初始状态回复完成,再将下牙套1装戴到下牙齿上。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咬舌牙套,解决了现有的咬舌装置不便于操作、缺乏安全保护和不能自动判别是否发病等问题。本次设计的一种专用于癫痫病人的防咬舌牙套,具有自动判别癫痫人是否发病的优点,能够及时触发保护装置,防止舌头被咬伤和咬断等危险。

以上所述仅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下而做出的结构变形、改进和润饰等,这些变形、改进和润饰等均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