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1804发布日期:2019-11-20 01:0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医疗紧急救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救护车上运送卧姿伤病员的担架支架。



背景技术:

急救车担架支架主要用于在急救车上装载运送担架伤病员,一般由担架伤病员承载机构、担架伤病员上下车装载机构及隔振缓冲装置等部分组成。对于具有越野性能的急救车辆而言,由于车厢高、车厢内轮包凸起较大,使担架面距地面较高,因此搬运担架伤病员比较困难。

中国专利cn2012101247981公开了一种带辅助搬运翻板的担架支架,通过在担架支架的后端设置辅助搬运翻板来辅助搬运担架上的伤病员,也即采用辅助搬运翻板作为担架伤病员上下车装载机构。搬运伤病员时,先将翻板展开,展开后在支架本体后端形成向下倾斜的斜面,使支架滑槽离地高度减小,能够降低作业高度,然后将装有伤病员的担架放到翻板上,通过翻板将担架推到担架支架上,解决搬运担架伤病员上下车困难的问题。但是,由于在使用时需要打开,使用完成后又需要折叠,费时费力,不利于急救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能够省力方便地在救护车上上下搬运伤员,进一步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节约急救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包括固定设置在救护车内的下支架,所述下支架上方滑动设置有放置担架的上支架,下支架的顶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对上支架滑动轨迹进行限定的两组相对称设置的滑轨,上支架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与滑轨配装的两个导向架;所述导向架通过固定设置在导向架两侧的轴承滑动配装在滑轨的两侧侧导轨内,导向架朝向救护车前部的一端与上支架相铰接;所述下支架朝向救护车尾部的后端设置有在担架滑入下支架上方时锁定上支架与下支架的锁销机构。

上述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其中一组滑轨包括一根里侧导轨与一根外侧导轨,位于救护车厢内前半段的里侧导轨与位于救护车厢内前半段的外侧导轨水平且平行设置;位于救护车厢内后半段的里侧导轨倾斜向下设置,位于救护车厢内后半段的外侧导轨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导向架朝向里侧导轨的后端端面通过第一轴承与里侧导轨滑动配合,导向架朝向外侧导轨的中部端面通过第二轴承与外侧导轨滑动配合。

上述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所述外侧导轨后半段的倾斜角度为10~20°,里侧导轨后半段的倾斜角度与外侧导轨后半段的倾斜角度相等但方向相反。

上述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所述导向架为三角形片状结构,三角形导向架的长底边朝向上支架设置,三角形导向架与滑轨配合的短边一端连接第一轴承、短边另一端连接第二轴承。

上述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所述两根里侧导轨之间的下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为上支架上坡时提供助力的助力装置,助力装置包括垂直并固定连接在下支架上两里侧导轨之间的连接横梁,两里侧导轨之间的后部上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两条平行于里侧导轨的助力导轨,两助力导轨之间垂直设置有在外力作用下沿助力导轨滑动的滑杆;所述连接横梁设置在导轨的中部,助力导轨设置在导轨的后部,连接横梁与滑杆之间连接有为上支架回位时提供恢复力的拉簧;所述拉簧通过套接在滑杆上的固定环连接在滑杆上,固定环的另一端设置有朝向担架支架前端、用于钩挂连接两导向架连杆的挂钩。

上述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所述拉簧的另一端通过穿设在连接横梁上的可调拉杆设置在连接横梁上,可调拉杆与连接横梁之间螺纹连接。

上述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若干减重孔。

上述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所述上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担架配合供担架前后滑动的担架滑槽。

上述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所述下支架的后端顶部设置有减少上支架与下支架滑动过程中摩擦力的滚轮。

上述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所述下支架的支腿底端与救护车厢地面间通过减震器连接。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发明通过推拉滑移方式实现上支架在导向架上的前后滑动,并能够在担架支架尾端通过特殊设置的导向架结构以及导向架的作用实现上支架的倾斜下滑与限位,从而实现整个上支架的轻松划出;当担架放入担架支架后,可以通过向上向里推动上支架,便可将上支架以及其上的担架送入到下支架上方,而后通过锁销机构实现上支架与下支架的固定,从而实现伤员的上下车搬运,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约了抢救伤员的时间。

本发明中助力装置的设置,用于在担架支架的上支架向后向下倾斜过程中蓄能,在上坡过程中为医护人员提供助力,医护人员通过施加较小的推理,街护罩拉簧的拉力,即可将担架支架的上支架抬至水平位置,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助力装置安装在下支架上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助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支架,2.导向架,3.下支架,4.滑轨,41.里侧导轨,411.里侧导轨前半段,412.里侧导轨后半段,42.外侧导轨,421.外侧导轨前半段,422.外侧导轨后半段,5.担架滑槽,6.锁销机构,7.滚轮,8.减震器;9.助力装置,91.连接横梁,92.助力导轨,93.滑杆,94.拉簧,95.固定环,96.挂钩,97.可调拉杆,98.轴承,9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手动滑移式担架支架,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支架1、下支架3、滑轨4以及导向架2。上支架位于下支架上方,用于放置担架;下支架3包括四条支腿和顶部框架,各支腿的底端与救护车厢地面间分别通过减震器8连接,以减轻车辆行驶过程中对担架支架上伤员的振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滑轨4设置在下支架的顶部框架上,导向架一端与上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滑轨滑动配装。

滑轨4设置为两组,分别对应上支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用于对上支架滑动轨迹进行限定。其中一组滑轨4包括一根里侧导轨41与一根外侧导轨42,位于救护车厢内前半段的里侧导轨前半段411与位于救护车厢内前半段的外侧导轨前半段421水平且平行设置;位于救护车厢内后半段的外侧导轨后半段422倾斜向上设置,外侧导轨后半段422的倾斜角度为10~20°;位于救护车厢内后半段的里侧导轨后半段412倾斜向下设置,里侧导轨后半段412的倾斜角度与外侧导轨后半段422的倾斜角度相等但方向相反,如图2所示。

导向架2设置为一对,对称设置在上支架的底端面上,分别与两组滑轨相配装,两导向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导向架为三角形片状结构,如图2所示,三角形导向架的长底边朝向上支架设置,朝向救护车前部的一端与上支架相铰接;三角形导向架与滑轨配合的短边一端、也即导向架朝向外侧导轨的中部外侧端面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滑动配装在外侧导轨中,与外侧导轨滑动配合;短边的另一端也即导向架朝向里侧导轨后端的内侧端面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滑动配装在里侧导轨中,与里侧导轨滑动配合。

导向架与滑轨特殊结构的设置,能够使上支架相对于下支架前后滑动,并在上支架处于下支架尾端时,倾斜向下设置,降低上支架尾端与地面的高度,便于将放置有伤员的担架放入上支架上。

为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本发明在下支架上设置了助力装置9,助力装置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连接横梁91、助力导轨92、滑杆93、拉簧94以及挂钩96。

其中,连接横梁91垂直并固定连接在下支架上的两里侧导轨41之间,并位于里侧导轨的中部;助力导轨92设置有两条,且平行于里侧导轨设置在两里侧导轨之间的后部上支架上;滑杆设置在两条助力导轨之间,滑杆与助力导轨之间通过轴承配装,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助力导轨滑动,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为避免滑杆从助力导轨中滑脱,在两助力导轨接近拉簧的一端设置了挡板99,来封闭助力导轨。

拉簧连接在连接横梁91与滑杆93之间,用于在上支架上坡时,为上支架回位时提供恢复力。拉簧的一端通过套接在滑杆上的固定环95连接在滑杆上,固定环与滑杆之间通过轴承配装,可避免滑杆的转动对拉簧产生影响;拉簧94的另一端通过可调拉杆97设置在连接横梁上,连接横梁中设置有内螺纹套,可调拉杆穿设在连接横梁中,与内螺纹套螺纹连接,此种结构可以实现对拉簧的拉力进行调节。

为实现上支架在向后向下倾斜过程中对拉簧进行蓄能,本发明在固定环的另一端设置了挂钩96,如图4所示,挂钩96成反向设置的c型结构,挂钩的开口朝向担架支架前端设置,用于钩挂两导向架间的连杆。

为减轻上支架滑动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导向架上设置有若干减重孔,并在下支架的后端顶部设置有减少上支架与下支架滑动过程中摩擦力的滚轮7。

本发明为方便担架顺利放入上支架,在上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担架配合供担架前后滑动的担架滑槽5;同时,为保证担架滑入下支架上方时,担架上伤员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下支架朝向救护车尾部的后端设置了锁销机构6,以在上支架位于下支架正上方时,锁定上支架和下支架。

本发明用于向救护车上放置装载有伤员的担架时,首先打开锁销机构,轻轻向车外拉拽上支架尾端,上支架后移过程中,当连接两导向架的连杆移动至助力装置的挂钩位置时,正好卡装在挂钩内,然后继续在外拉力作用下向后移动,挂钩带动滑杆在助力导轨内向后移动,将连接在滑杆和连接横梁之间的拉簧撑开,拉簧蓄能,直到上支架便在导向架与滑轨的配合下斜向下伸出救护车外,如图2所示;将放置有伤病员的担架插入上支架并锁紧后,需要上坡并滑行复位时,医护人员稍用力抬起上支架的后端,借助拉簧的储能向上轻推上支架,即可完成上支架的上坡作业,使上支架处于水平状态;然后向前轻推上支架,上支架在滑轨上滑行,便可将放置有担架的上支架滑入到下支架正上方,最后锁住锁销机构即可,省时省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