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82500发布日期:2019-11-20 01:0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造血细胞的某一系列,主要是某一白细胞系列的前体细胞失去分化成熟能力,在骨髓中和其它造血组织中呈恶性克隆性增生、积聚并侵犯肝、脾、淋巴结,最终浸润破坏全身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呈恶性,无限制地增生,浸润全身各组织和脏器,产生不同症状;周围血液血细胞有量和质的变化。每天骨髓能产生上百亿个新的血细胞,大多数为红细胞。而患有白血病的人体内产出的白细胞比实际需要的多,且多数的白细胞是不成熟的,为幼稚细胞,其存活期比正常情况下长。尽管这种白细胞数量很大,然而却不能像正常白细胞那样抗感染。体内这种白细胞的增多,会直接影响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影响正常健康血细胞的产量。由于肿瘤细胞恶性增生,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止血的产生,甚至没有足够的正常白细胞抗感染,很容易受伤、出血、感染。

白血病与实体肿瘤不同,不是生长在局部的赘生物,而是全身散播,可能侵犯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的恶性血液病。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白血病在儿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居第一位。

目前,对于白血病的治疗手段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为主,但是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治愈率低,治标不治本,治疗方法对患者身体会产生副作用,治疗费过于昂贵,风险较大,普通家庭承受不起等缺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药材配制而成:茯苓10-20份、喜树根皮10-20份、白花丹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马鞭草10-20份、葵树子10-20份,川断30-50份、黄芪30-50份、党参30-50份、北五味子30-50份、炒白芍30-50份、制首乌30-50份、破故纸30-50份、炒杜仲30-50份、神曲30-50份、当归30-50份、熟地30-50份、鸡血藤30-50份、牛膝30-50份、半枝莲30-50份、败酱草30-50份、小苏打20-30份、仙灵脾20-30份、车前草20-30份、肉苁蓉20-30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药材配制而成:茯苓15份、喜树根皮15份、白花丹15份、白花蛇舌草15份、马鞭草15份、葵树子15份,川断40份、黄芪40份、党参40份、北五味子40份、炒白芍40份、制首乌40份、破故纸40份、炒杜仲40份、神曲40份、当归40份、熟地40份、鸡血藤40份、牛膝40份、半枝莲40份、败酱草40份、小苏打25份、仙灵脾25份、车前草25份、肉苁蓉25份。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照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重量份药材配比,用水煎服,也可制成丸剂、散剂、颗粒剂、胶囊、片剂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为纯中药配伍,能够阻止白血球的增殖,促进红血球数量增多,促使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提高人体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对白血病具有独特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照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重量份药材配比,其中茯苓15份、喜树根皮15份、白花丹15份、白花蛇舌草15份、马鞭草15份、葵树子15份,川断40份、黄芪40份、党参40份、北五味子40份、炒白芍40份、制首乌40份、破故纸40份、炒杜仲40份、神曲40份、当归40份、熟地40份、鸡血藤40份、牛膝40份、半枝莲40份、败酱草40份、小苏打25份、仙灵脾25份、车前草25份、肉苁蓉25份,用水煎服,也可以制成丸剂、散剂、颗粒剂、胶囊、片剂等。

本治疗白血病的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16克左右,服用时间为饭前半小时,按30天为1疗程。

疗效标准:经医生穿刺诊断患有急性白血病患者120例,年龄在6-30岁之间,平均分成4组,每组30人,三组实验组,1组对照组,常规化疗结束后服用本治疗白血病的的中药组合物。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和1978年全国白血病防治协作会议附件,白血病疗效标准(试行草案)。显效:(1)临床:无贫血,出血,感染剂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2)血象: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总数>10×109/l,分类无幼稚细胞,血小板100~400×109/l。(3)骨髓象:正常。

有效: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三项中有一项或二项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

无效: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三项中均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剂无效者。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白血病的疗效统计表

由此可见本治疗白血病的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白血病疗效显著。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药材配制而成:茯苓10份、喜树根皮10份、白花丹10份、白花蛇舌草10份、马鞭草10份、葵树子10份,川断30份、黄芪30份、党参30份、北五味子30份、炒白芍30份、制首乌30份、破故纸30份、炒杜仲30份、神曲30份、当归30份、熟地30份、鸡血藤30份、牛膝30份、半枝莲30份、败酱草30份、小苏打20份、仙灵脾20份、车前草20份、肉苁蓉20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药材配制而成:茯苓20份、喜树根皮20份、白花丹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马鞭草20份、葵树子20份,川断50份、黄芪50份、党参50份、北五味子50份、炒白芍50份、制首乌50份、破故纸50份、炒杜仲50份、神曲50份、当归50份、熟地50份、鸡血藤50份、牛膝50份、半枝莲50份、败酱草50份、小苏打30份、仙灵脾30份、车前草30份、肉苁蓉30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药材配制而成:茯苓15份、喜树根皮15份、白花丹15份、白花蛇舌草15份、马鞭草15份、葵树子15份,川断40份、黄芪40份、党参40份、北五味子40份、炒白芍40份、制首乌40份、破故纸40份、炒杜仲40份、神曲40份、当归40份、熟地40份、鸡血藤40份、牛膝40份、半枝莲40份、败酱草40份、小苏打25份、仙灵脾25份、车前草25份、肉苁蓉25份。

病例1:李某,男,55岁,重庆市人,白血病。于2015年在重庆西南医院查出白血病后,在医院化疗期间经朋友介绍使用本方治疗,用药2个疗程后,血液平衡,身体健康。

病例2:王某,男,40岁,重庆市人,贫血。连续6年贫血,多次医治无好转,使用本方1疗程后,身体明显好转。

病例3:谭某,男,52岁,贵阳市人,白血病。2013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经过住院化疗3个月,获缓解。2014年4月20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经输血,抗感染治疗2周,未见好转。体温39.9摄氏度、烦躁、面色黯淡苍白、汗出、齿龈出血、四肢皮肤呈斑丘疹、结节状、色泽青紫。手足心热、心悸、口干渴不欲饮、胸中烦闷、睡眠不宁、舌质淡紫、苔黄腻、脉弦细数。服用本方1疗程后,症状稳定,同时配合阶段性化疗,坚持服用本方2年,面色红润、饮食正常、周围血象多次检查基本正常、骨髓检查正常,至今未复发。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