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内科搭桥术用穿刺术手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72969发布日期:2019-12-21 02:3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心胸内科搭桥术用穿刺术手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学穿刺术过程中的包扎式擦试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心胸内科搭桥术用穿刺术手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穿刺是一个医学手术用语,是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向体腔注入气体或造影剂做造影检查,或向体腔内注入药物的一种诊疗技术。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验,输血、输液及置入导管做血管造影,心脏方面疾病的诊断,有时候需要开胸处理,因此也会引用到穿刺手段,利用穿刺装置将胸腔积液排出,为心脏搭桥手术的前期准备工作。

基于上述,本设计人发现,心脏搭桥术前穿剌术过程中,穿刺针穿入胸腔时,胸腔中的积液与血液会同时向外排出,虽然采用针管吸取法能吸取一部分血液或浓液,但是从医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还是会有一些上述液体从扎针处向处溢出,且溢出的时间往往是瞬间溢出,或随扎针向外抽出时也会同步向外带出,难以预知,会导致擦拭不及时等不利因素的发生。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心胸内科搭桥术用穿刺术手包扎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心胸内科搭桥术用穿刺术手包扎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穿刺针穿入胸腔时,胸腔中的积液与血液会同时向外排出,虽然采用针管吸取法能吸取一部分血液或浓液,但是从医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还是会有一些上述液体从扎针处向处溢出,且溢出的时间往往是瞬间溢出,或随扎针向外抽出时也会同步向外带出,难以预知,会导致擦拭不及时等不利因素的发生问题。

本发明用于心胸内科搭桥术用穿刺术手包扎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心胸内科搭桥术用穿刺术手包扎装置,包括绑带本体,穿刺针走套,内衬条,衬条顶沿翻边结构,左夹棉座,右夹棉座,第一皮筋带,第二皮筋带,左指槽,右指槽,衬条底沿翻边结构,内孔,接舱,排液口和魔术贴;所述绑带本体为医疗用纱布带,其两端均带有魔术贴,使之成为可捆扎包扎式的绑带结构;所述绑带本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在此通孔内镶嵌有塑料材质的穿刺针走套;所述绑带本体的内表面缝合有一根内衬条,且此内衬条的中间位置也开设有圆形孔结构的内孔,且这个内孔与穿刺针走套在同一轴线上,且两者直径尺寸一致;所述左夹棉座和右夹棉座分别通过第二皮筋带和第一皮筋带连接在绑带本体的内侧面,且左夹棉座和右夹棉座均又位于内衬条的内侧,即左夹棉座和右夹棉座位于绑带本体与内衬条所形成的夹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条为硅胶条结构,并且其开设有密麻的网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孔为倒角式的锥形孔,且其倒角边位于内衬条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条的内表面底侧位置还胶合有一条衬条底沿翻边结构,且此衬条底沿翻边结构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左夹棉座和右夹棉座均为医疗用酒精棉,它们的顶面内侧位置分别还镶嵌有铁皮套结构的左指槽和右指槽,且穿刺针走套和内孔穿行走向于左夹棉座和右夹棉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条的底面与绑带本体的底面之间共同连接有一处接舱,且这处接舱位于左夹棉座和右夹棉座的底侧。

进一步的:所述接舱的底面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在此通孔内镶嵌有管状的排液口,并且在此排液口上螺纹配合有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左夹棉座和右夹棉座的前后表面均还为波浪状的曲面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是针对于心脏搭桥术前期准备工作的胸腔穿刺术进行的针对性设计,整体为包扎式的捆绑结构,胸部穿刺手术时,将本装置像包扎一样捆缚在心脏周边,并且最内侧的内衬条对会这一区域的肌肤起到舒适性展平的功能,穿刺针穿入胸腔后,将积液引出,同时会有血液向外排出,这些液体向外排出时,无论什么时候溢出,装置本身具有吸液功能的两个夹棉座都会吸取这些液体,在两个夹棉座侧安装的接舱可以接取这些液体,并且两个夹棉座使用完毕后可以进行挤压排液,液体流入底侧的接舱中,对同一个患者可以反复使用,因此功能结构得到了提高,由于这项手术的过程中本装置是一直捆缚于人体胸部的,因此随时都可以吸取流液,使用方便,且两个棉座均可以对拉使用,又能进行擦试动作,功能结构比较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衬条a部剖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由图1引出的后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部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这个方向为便于读图内衬条未按网格展示)。

图5是本发明的皮筋带连接部位及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断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绑带本体;2、穿刺针走套;3、内衬条;4、衬条顶沿翻边结构;6、左夹棉座;7、右夹棉座;8、第一皮筋带;9、第二皮筋带;10、左指槽;11、右指槽;12、衬条底沿翻边结构;13、内孔;14、接舱;15、排液口;16、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心胸内科搭桥术用穿刺术手包扎装置,包括绑带本体1,穿刺针走套2,内衬条3,衬条顶沿翻边结构4,左夹棉座6,右夹棉座7,第一皮筋带8,第二皮筋带9,左指槽10,右指槽11,衬条底沿翻边结构12,内孔13,接舱14,排液口15和魔术贴16;所述绑带本体1为医疗用纱布带,其两端均带有魔术贴16,使之成为可捆扎包扎式的绑带结构;所述绑带本体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在此通孔内镶嵌有塑料材质的穿刺针走套2;所述绑带本体1的内表面缝合有一根内衬条3,且此内衬条3的中间位置也开设有圆形孔结构的内孔13,且这个内孔13与穿刺针走套2在同一轴线上,且两者直径尺寸一致;所述左夹棉座6和右夹棉座7分别通过第二皮筋带9和第一皮筋带8连接在绑带本体1的内侧面,且左夹棉座6和右夹棉座7均又位于内衬条3的内侧,即左夹棉座6和右夹棉座7位于绑带本体1与内衬条3所形成的夹腔中。

其中: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内衬条3为硅胶条结构,并且其开设有密麻的网孔,其厚度为五毫米,整个绑带本体1捆绑在人体胸部后,此内衬条3压在人体心脏位置处,可使人体肌肤得以缓压式展平,硅胶材质的内衬条3相当于一个最先贴近皮肤的压拉平结构。

其中:如图1,图2所示,内孔13为倒角式的锥形孔,且其倒角边位于内衬条3的外表面上,贴合于人体皮肤上的内衬条3,可将心胸部位穿刺时引出的部分浓液或血液更好的顺着内孔13向外流出,同时内孔13也是穿刺术过程中穿刺针的伸入孔。

其中:如图2,图3所示,内衬条3的内表面底侧位置还胶合有一条衬条底沿翻边结构12,且此衬条底沿翻边结构12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结构,由此可以看出,内衬条3与人体皮肤接触的底侧位置通过衬条底沿翻边结构12形成一个阻挡,使顶部穿刺人体胸部时引出的浓液及血液尽量做的防止继续下流,而是利用衬条底沿翻边结构12对这些液体阻挡,使它们顺着内衬条3的网格孔渗入内衬条3与绑带本体1之间的夹腔范围内,提高内衬条3的结构合理性。

其中:如图3所示,左夹棉座6和右夹棉座7均为医疗用酒精棉,它们的顶面内侧位置分别还镶嵌有便于医护人员手指插入使两者相向合并动作的左指槽10和右指槽11,且用于穿入穿刺术针头的穿刺针走套2和内孔13穿行走向于左夹棉座6和右夹棉座7之间,手指快速插入左指槽10和右指槽11中,使左夹棉座6和右夹棉座7进行拉动式擦试动作,可将前侧内衬条3渗入的液体进行擦试,功能结构得到了提高。

其中:如图3、图4,以及图7所示,内衬条3的底面与绑带本体1的底面之间共同连接有一处接舱14,且这处接舱14位于左夹棉座6和右夹棉座7的底侧,这处接舱14用于接取人体胸腔部位穿刺术过程中向下流出的液体,功能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其中:接舱14具有排放功能,其底面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在此通孔内镶嵌有管状的排液口15,并且在此排液口15上螺纹配合有堵塞,同时接舱14也为柔性的硅胶袋结构,以附合本装置具有柔性压在人体上的结构特性。

其中:左夹棉座6和右夹棉座7的前后表面均还为波浪状的曲面形结构,这两块左夹棉座6和右夹棉座7具有擦试前侧内衬条3渗入液体的功能,即使它们不进行对拉擦试,也会由于它们利用波浪状的曲面结构贴合于内衬条3,将渗入的液体吸收,同时也起到了缓压功能,提高装置捆绑在人体胸部前侧时的舒适度,因此左夹棉座6和右夹棉座7的外形结构设计合理。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将本装置捆缚于人体胸部,内衬条3压在人体心脏位置处,可使人体肌肤得以缓压式展平,硅胶材质的内衬条3相当于一个最先贴近皮肤的压拉平结构贴合于人体肌肤,穿刺针由穿刺针走套2伸入,并穿过内孔13推入人体胸腔,此时胸腔积液就会向外溢出,溢出的积液及血液就会被内衬条3外底侧的那道衬条底沿翻边结构12阻挡,最大限度的使液体透过内衬条3的网格孔流入内衬条3与绑带本体1的夹腔中,并进入底侧的接舱14中进行收集,此时还有一部分流液会呈渗入的方式渗入到左夹棉座6和右夹棉座7中,并且可以手插入铁质材料的左指槽10和右指槽11中的方式使夹棉座6和右夹棉座7来回动作,对溢入的液体进行擦拭,左夹棉座6和右夹棉座7吸取的液体可能过挤压的方式,流入到底侧的接舱14中进行同样收集,由此可以看出,由于这项手术的过程中本装置是一直捆缚于人体胸部的,因此随时都可以吸取流液,使用方便,且两个棉座均可以对拉使用,又能进行擦试动作,功能结构比较合理。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