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用可调式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30971发布日期:2020-01-07 11:2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用可调式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仪表检测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用可调式训练器。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肢体不灵敏或偏瘫等症状,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可降低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保持肢体的正常机能,在医院神经内科医务人员对由于车祸造成颅脑创伤的病人或下肢肢体神经受到车祸损伤的病人有些在康复期需要进行下肢恢复行走训练来逐渐恢复肢体肌能;

但是,传统的训练方式一般是靠医护人员搀扶行走或在室内扶着栏杆行走锻炼,给医护人员带来负担,且稍有不慎容易造成下肢神经的二次损伤,所以急需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用可调式训练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用可调式训练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训练方式一般是靠医护人员搀扶行走或在室内扶着栏杆行走锻炼,给医护人员带来负担,且稍有不慎容易造成下肢神经的二次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用可调式训练器,包括功能板,所述功能板顶端安装有训练组件,所述训练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滑动齿条、固定块、活动杆、脚踏和弹力布;

所述功能板底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一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顶端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顶端啮合有滑动齿条,所述滑动齿条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焊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侧两端均固定套接有脚踏,所述脚踏一侧安装有弹力布。

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背面中部焊接有转轴,且转动安装于功能板正面边部。

优选的,所述功能板一侧安装有引导轨,所述滑动齿条滑动连接于引导轨一侧。

优选的,所述功能板顶端安装有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按摩盘和按摩球;

所述功能板顶端两侧均镶嵌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一端连接有按摩盘,所述按摩盘顶端均匀镶嵌有按摩球。

优选的,所述功能板一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盒,所述功能板一端两侧均焊接有伸缩杆,所述旋转盒一端滑动安装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两侧均匀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伸缩板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靠枕,所述旋转盒两侧一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杆。

优选的,所述旋转盒一端两侧均开设有与伸缩杆位置对应的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旋转盒和功能板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侧顶端贯穿有第二固定螺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训练组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正反转能够使脚踏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将患者的双脚置于脚踏上,对患者的双脚进行伸缩运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活动患者下肢的运动神经,有利于患者下肢肌能的训练康复,同时通过手动控制第一电机能够控制伸缩幅度,节省了医务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2、设置有按摩盘,能够对患者下肢进行肌体按摩,有利于对患者下肢康复训练带来帮助。

3、通过伸缩板进行伸缩调节,能够匹配不同高度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且该装置能够进行折叠处理,从而便于装置的移动和存放。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训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功能板;

2、训练组件;201、第一电机;202、主动齿轮;203、从动齿轮;204、滑动齿条;205、固定块;206、活动杆;207、脚踏;208、弹力布;

3、引导轨;

4、按摩组件;401、第二电机;402、按摩盘;403、按摩球;

5、连接板;6、旋转盒;7、伸缩杆;8、伸缩板;9、螺纹孔;10、靠枕;11、第一固定螺杆;12、支撑杆;13、第二固定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用可调式训练器,包括功能板1,功能板1顶端安装有训练组件2,训练组件2包括第一电机201、主动齿轮202、从动齿轮203、滑动齿条204、固定块205、活动杆206、脚踏207和弹力布208;

功能板1底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01,第一电机20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电机201输出轴一端连接有主动齿轮202,主动齿轮202顶端啮合有从动齿轮203,从动齿轮203顶端啮合有滑动齿条204,滑动齿条204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块205,固定块205一侧焊接有活动杆206,活动杆206外侧两端均固定套接有脚踏207,脚踏207一侧安装有弹力布208,通过第一电机201运转带动脚踏207往复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患者下肢肌能,有利于患者下肢的康复,减少了医务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从动齿轮203背面中部焊接有转轴,且转动安装于功能板1正面边部,功能板1一侧安装有引导轨3,滑动齿条204滑动连接于引导轨3一侧,限制滑动齿条204的位置,使滑动齿条204在引导轨3上左右运动。

功能板1顶端安装有按摩组件4,按摩组件4包括第二电机401、按摩盘402和按摩球403;

功能板1顶端两侧均镶嵌有第二电机401,第二电机40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机401输出轴一端连接有按摩盘402,按摩盘402顶端均匀镶嵌有按摩球403,能够对患者下肢进行一定的肌肉按摩,有利于下肢的康复训练。

功能板1一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盒6,功能板1一端两侧均焊接有伸缩杆7,旋转盒6一端滑动安装有伸缩板8,伸缩板8两侧均匀开设有螺纹孔9,伸缩板8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靠枕10,旋转盒6两侧一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杆11,能够匹配不同高度的患者,旋转盒6一端两侧均开设有与伸缩杆7位置对应的限位孔,便于功能板1和旋转盒6之间进行水平固定和折叠,旋转盒6和功能板1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一侧顶端贯穿有第二固定螺杆13,对旋转盒6和功能板1水平放置时起支撑作用,且便于折叠。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旋转盒6通过连接板5旋转展开,与功能板1保持水平,将功能板1一端两侧的伸缩杆7一端插入旋转盒6对应位置的限位孔中,使旋转盒6和功能板1位置固定,将功能板1和旋转盒6两侧的支撑杆12展开,使支撑杆12底端水平放置于地面,拧紧第二固定螺杆13,使支撑杆12位置固定,从而将旋转盒6和功能板1支撑起来;

其次,调节伸缩板8的长度来匹配患者的身高,从旋转盒6内抽出伸缩板8,伸缩板8位置调整完毕后,将第一固定螺杆11拧入对应的螺纹孔9中,使伸缩板8位置固定,患者平躺在功能板1和旋转盒6上,头部靠在靠枕10上,将双脚置于脚踏207上,将弹力布208套在双脚上方进行固定,启动第一电机201,第一电机201运转带动主动齿轮202旋转,带动从动齿轮203旋转,滑动齿条204一侧滑动连接在引导轨3上,通过引导轨3限制滑动齿条204运动位置,从动齿轮203与滑动齿条204啮合,从而使从动齿轮203旋转带动滑动齿条204向两侧运动,通过控制第一电机201的正转和反转,从而带动脚踏207左右运动,同时能够控制脚踏207左右运动幅度,有利于徐徐渐进的进行下肢康复训练;

最后,启动第二电机401,通过第二电机401旋转带动按摩盘402旋转,使按摩球403对患者下肢进行肌肉按摩,有利于患者下肢康复的进行,第一电机201的型号为y2-90l-2,第二电机401的型号为46s-8f-12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