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27950发布日期:2020-02-04 12:04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b超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b超是妇科检查当中常用的检查手段。b型超声检查仪(type-bultrasonic),俗称“b超”,是现代临床医学中最常用的诊断仪器之一,它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时因人体各种组织声学特性上的差异而在两种不同组织界面处产生的反射、折射、散射、绕射和衰减等现象,以及声源与接收器相对运动产生多普勒频移等物理特性,来显示各种组织及其病变的形态,帮助医生对病变部位、性质和功能障碍程度作出诊断,具有强度低、频率高、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显示方法多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心内科、消化内科、泌尿科和妇产科等疾病的诊断当中。

传统的b超检查系统只能实现对病人b超影像信息进行采集,不能对采集的b超影像进行保存,检查的图像容易丢失,在后期需要对病例进行分析时缺少图像依据。在对b超图像进行分析时,主要依靠医生的人为判断分析,容易受到人员经验水平的限制,影响病情鉴定的准确性,造成误诊。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传统的b超检查系统只能实现对病人b超影像信息进行采集,不能对采集的b超影像进行保存,检查的图像容易丢失,在后期需要对病例进行分析时缺少图像依据。

(2)依赖于医生的人为判断分析,容易受到人员经验水平的限制,影响病情鉴定的准确性,造成误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方法,所述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步,系统启动后,进行软硬件的初始化,检测端控制模块控制探头控制模块和探头对目标进行超声检查,检测到的信号通过探头控制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存储到缓存/通信模块中;

第二步,如果用户需要完成的操作可以由检测端控制模块完成,则由检测端控制模块对缓存/通信模块中的超声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显示模块上显示结果;如果用户需要完成的任务不能由检测端控制模块完成,则检测端控制模块控制通信模块与b超图像处理中心建立通信连接,并将缓存/通信模块中的超声检测数据和所要进行的操作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b超图像处理中心;

第三步,b超图像处理中心对b超检测端的数据处理完毕后,向b超检测端发送处理完成消息,检测端控制模块通过缓存/通信模块接收到该消息后,接收b超图像处理中心处理的结果并存在缓存/通信模块中;

第四步,控制显示模块进行显示,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通过缓存/通信模块接收b超检测端发送过来的任务描述信息和待处理的数据,存放在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并记录该次操作任务的相关信息;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按各操作任务的优先级次序,控制图像处理服务器从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取出各操作任务的数据进行处理;图像处理服务器完成某操作任务的处理后,将处理的结果存放到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并通知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

第五步,处理完成后的b超图像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中进行云端存储,被会诊医院向会诊中心提出会诊申请,并提供初步诊断信息、会诊要求信息;会诊管理中心对被会诊医院提出的会诊申请进行审核,并根据患者症状筛选对应的会诊专家;

第六步,会诊申请审批通过后,被会诊医院通过本地终端与会诊专家进行交流;会诊专家通过会诊医院终端可与其余专家进行交流,并在会诊完成后上传记录资料。

进一步,所述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方法还包括:

向会诊中心提出会诊申请,并提供初步诊断信息、会诊要求信息;

查看会诊申请的审批情况,以及查看已审批会诊的会诊安排;

通过本地终端与会诊专家进行交流,并在会诊完成后上传记录资料;

查阅本院的历史会诊记录和历史会诊病例信息。

进一步,所述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方法还包括:

对被会诊医院提出的会诊申请进行审核;

对审核通过的会诊的具体时间进行调控安排;

收录和维护专家数据库中的会诊专家资料信息,包括姓名、照片、职称、科室、专长、坐诊时间;

根据患者症状筛选对应的会诊专家;

记录数据库中的病例信息被查阅的日志信息,包括查阅用户、查阅时间和所查阅病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所述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方法的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系统,所述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系统包括:支撑模块,用于通过支撑装置对要检查的病人进行支撑承托;

倾斜模块,用于对位于支撑装置下侧两端的伸缩装置进行伸缩控制,对支撑装置的倾斜状态进行调节;

升降模块,用于对支撑装置下端的升降装置进行控制,对支撑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检测终端对要检查的病人的b超影像进行采集;

显示模块,用于通过显示器对检测模块采集的b超影像进行显示;

数据上传模块,用于通过数据网络将检测的b超影像上传到云服务器进行存储;

云服务器模块,用于通过云服务器对接收的影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

专家会诊模块,用于将b超影像信息传递到远程专家终端,通过多个专家进行会诊治疗。

进一步,所述检测模块包括b超图像处理中心、b超检测端,b超图像处理中心与b超检测端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进行通信;

b超图像处理中心包括通信模块、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图像处理服务器,通信模块与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连接,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图像处理服务器相互连接;

b超检测端包括探头、探头控制模块、缓存/通信模块、检测端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控制面板,探头、探头控制模块、缓存/通信模块顺次连接,检测端控制模块分别与探头控制模块、缓存/通信模块、显示模块、控制面板连接;

所述b超图像处理中心的通信模块为光纤接入设备,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为硬盘阵列,图像处理服务器为图像处理集群,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包括用于完成b超检测端用户管理、认证的用户管理与认证模块和用于管理各b超检测端提交的操作任务的任务管理模块。

进一步,所述专家会诊模块包括被会诊医院端、会诊管理中心和会诊医院,被会诊医院端通过会诊管理中心与会诊医院连接;

被会诊医院端包括:

会诊预约申请模块,用于向会诊中心提出会诊申请,并提供初步诊断信息、会诊要求信息;

预约信息确认模块,用于查看会诊申请的审批情况,以及查看已审批会诊的会诊安排;

交流模块,用于通过本地终端与会诊专家进行交流,并在会诊完成后上传记录资料;

会诊病例查阅模块,用于查阅本院的历史会诊记录和历史会诊病例信息;

会诊管理中心包括:

会诊申请审核模块,用于对被会诊医院提出的会诊申请进行审核;

会诊调控模块,用于对审核通过的会诊的具体时间进行调控安排;

会诊专家管理模块,用于收录和维护专家数据库中的会诊专家资料信息,包括姓名、照片、职称、科室、专长、坐诊时间;

会诊专家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患者症状筛选对应的会诊专家;

会诊病例查阅日志模块,用于记录数据库中的病例信息被查阅的日志信息,包括查阅用户、查阅时间和所查阅病例。

进一步,所述会诊专家调度模块具体包括:

在专家数据库中对患者症状信息进行扫描,若某专家的资料信息中包含该症状,则复制该症状投递给此专家,然后继续扫描其余专家信息,直到专家数据库中的专家资料全部扫描完毕;

会诊医院端包括:

会诊安排通知和查阅模块,用于对有会诊安排的专家发出通知,以及各会诊专家查阅会诊安排信息;

交流模块,用于通过本地终端与其余专家进行交流,并在会诊完成后上传记录资料;

会诊病例查阅模块,用于查阅本院的历史会诊记录和历史会诊病例信息。

进一步,所述倾斜模块包括:

电动机伸缩模块,将电动机接通电源,电动机通过齿轮与伸缩中的内杆上的齿纹线接触,实现伸缩杆的上下移动;

倾斜角检测模块,通过利用支撑装置上的倾角传感器检测支撑装置的倾斜角。

数据处理模块,对倾角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是否达到倾角要求;

伸缩长度控制模块,通过利用伸缩长度控制器,控制电动机的转动,实现伸缩杆长度的变化。

进一步,所述云服务器模块包括:

图像的预处理模块,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去噪,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图像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图像中分类特征信息,建立相应的样本空间。;

图像分类模块,根据相应的特征提取信息,利用相应的分类模型对图像进行分类;

所述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包括:

图像颜色特征提取模块,对rgb三色分别进行处理,利用相应的空间对颜色进行分类;提取相应的颜色及灰度方面的信息,计算颜色的均值、方差、亮度等特征;

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模块,利用相应的算法对整体图像提取局部的纹理特征;

图像形状特征提取模块,对图像中某种特定的形状进行提取;

所述数据上传模块包括:

图像信息导入模块,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达到系统要求,将处理完成后的图形导入系统中保存;

图像信息压缩模块,利用系统中相关的程序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

图像信息上传模块,将压缩编码完成的图像信息上传;

图像复原模块,对在图像的传送和转换过程中造成降质的各类图像进行复原,将退化的图像进行恢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云服务器模块可以对病人检测的b超影像进行云端存储,避免了病人历史病例信息的丢失,便于后期的诊断和病例分析;通过专家会诊模块可以进行远程专家会诊,能够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病例症状的诊断准确性,避免出现误诊现象。利用互联网建立远程医疗咨询系统,可进行多方会诊,外地专家从异地可直接连接到病人所在医院网站,为患者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费用,减少患者负担。

本发明中用于对位于支撑装置下侧两端的伸缩装置进行伸缩控制,对支撑装置的倾斜状态进行调节的倾斜模块设置有电动机伸缩模块将电动机接通电源,电动机通过齿轮与伸缩中的内杆上的齿纹线接触,实现伸缩杆的上下移动;倾斜角检测模块通过利用支撑装置上的倾角传感器检测支撑装置的倾斜角;数据处理模块,对倾角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是否达到倾角要求;伸缩长度控制模块,通过利用伸缩长度控制器,控制电动机的转动,实现伸缩杆长度的变化。本发明可以精确检测支撑装置的倾斜角,提高b超检查的配合度。

本发明中用于通过云服务器对接收的影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的云服务器模块设置有图像的预处理模块,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去噪,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图像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图像中分类特征信息,建立相应的样本空间;图像分类模块,根据相应的特征提取信息,利用相应的分类模型对图像进行分类。同时本发明中图像特征提取模块设置有图像颜色特征提取模块,对rgb三色分别进行处理,利用相应的空间对颜色进行分类;提取相应的颜色及灰度方面的信息,计算颜色的均值、方差、亮度等特征;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模块,利用相应的算法对整体图像提取局部的纹理特征;图像形状特征提取模块,对图像中某种特定的形状进行提取。本发明可以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提高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专家会诊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系统检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系统包括:支撑模块1、倾斜模块2、升降模块3、检测模块4、显示模块5、数据上传模块6、云服务器模块7和专家会诊模块8。

支撑模块,用于通过支撑装置对要检查的病人进行支撑承托;

倾斜模块,用于对位于支撑装置下侧两端的伸缩装置进行伸缩控制,对支撑装置的倾斜状态进行调节;

升降模块,用于对支撑装置下端的升降装置进行控制,对支撑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检测终端对要检查的病人的b超影像进行采集;

显示模块,用于通过显示器对检测模块采集的b超影像进行显示;

数据上传模块,用于通过数据网络将检测的b超影像上传到云服务器进行存储;

云服务器模块,用于通过云服务器对接收的影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

专家会诊模块,用于将b超影像信息传递到远程专家终端,通过多个专家进行会诊治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模块包括b超图像处理中心、b超检测端,b超图像处理中心与b超检测端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进行通信;

b超图像处理中心包括通信模块、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图像处理服务器,通信模块与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连接,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图像处理服务器相互连接;

b超检测端包括探头、探头控制模块、缓存/通信模块、检测端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控制面板,探头、探头控制模块、缓存/通信模块顺次连接,检测端控制模块分别与探头控制模块、缓存/通信模块、显示模块、控制面板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b超图像处理中心的通信模块为光纤接入设备,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为硬盘阵列,图像处理服务器为图像处理集群,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包括用于完成b超检测端用户管理、认证的用户管理与认证模块和用于管理各b超检测端提交的操作任务的任务管理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专家会诊模块包括被会诊医院端、会诊管理中心和会诊医院,被会诊医院端通过会诊管理中心与会诊医院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被会诊医院端包括:

会诊预约申请模块,用于向会诊中心提出会诊申请,并提供初步诊断信息、会诊要求信息;

预约信息确认模块,用于查看会诊申请的审批情况,以及查看已审批会诊的会诊安排;

交流模块,用于通过本地终端与会诊专家进行交流,并在会诊完成后上传记录资料;

会诊病例查阅模块,用于查阅本院的历史会诊记录和历史会诊病例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会诊管理中心包括:

会诊申请审核模块,用于对被会诊医院提出的会诊申请进行审核;

会诊调控模块,用于对审核通过的会诊的具体时间进行调控安排;

会诊专家管理模块,用于收录和维护专家数据库中的会诊专家资料信息,包括姓名、照片、职称、科室、专长、坐诊时间;

会诊专家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患者症状筛选对应的会诊专家;

会诊病例查阅日志模块,用于记录数据库中的病例信息被查阅的日志信息,包括查阅用户、查阅时间和所查阅病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会诊专家调度模块具体包括:

在专家数据库中对患者症状信息进行扫描,若某专家的资料信息中包含该症状,则复制该症状投递给此专家,然后继续扫描其余专家信息,直到专家数据库中的专家资料全部扫描完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会诊医院端包括:

会诊安排通知和查阅模块,用于对有会诊安排的专家发出通知,以及各会诊专家查阅会诊安排信息;

交流模块,用于通过本地终端与其余专家进行交流,并在会诊完成后上传记录资料;

会诊病例查阅模块,用于查阅本院的历史会诊记录和历史会诊病例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对位于支撑装置下侧两端的伸缩装置进行伸缩控制,对支撑装置的倾斜状态进行调节的倾斜模块包括:

电动机伸缩模块,将电动机接通电源,电动机通过齿轮与伸缩中的内杆上的齿纹线接触,实现伸缩杆的上下移动。

倾斜角检测模块,通过利用支撑装置上的倾角传感器检测支撑装置的倾斜角。

数据处理模块,对倾角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是否达到倾角要求。

伸缩长度控制模块,通过利用伸缩长度控制器,控制电动机的转动,实现伸缩杆长度的变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通过云服务器对接收的影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的云服务器模块包括:

图像的预处理模块,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去噪,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图像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图像中分类特征信息,建立相应的样本空间。

图像分类模块,根据相应的特征提取信息,利用相应的分类模型对图像进行分类。

所述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包括:

图像颜色特征提取模块,对rgb三色分别进行处理,利用相应的空间对颜色进行分类;提取相应的颜色及灰度方面的信息,计算颜色的均值、方差、亮度等特征。

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模块,利用相应的算法对整体图像提取局部的纹理特征。

图像形状特征提取模块,对图像中某种特定的形状进行提取。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通过数据网络将检测的b超影像上传到云服务器进行存储的数据上传模块包括:

图像信息导入模块,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达到系统要求,将处理完成后的图形导入系统中保存。

图像信息压缩模块,利用系统中相关的程序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

图像信息上传模块,将压缩编码完成的图像信息上传。

图像复原模块,对在图像的传送和转换过程中造成降质的各类图像进行复原,将退化的图像进行恢复。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妇科b超检查控制系统检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系统启动后,进行软硬件的初始化,检测端控制模块控制探头控制模块和探头对目标进行超声检查,检测到的信号通过探头控制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存储到缓存/通信模块中。

s102:如果用户需要完成的操作可以由检测端控制模块完成,则由检测端控制模块对缓存/通信模块中的超声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显示模块上显示结果;如果用户需要完成的任务不能由检测端控制模块完成,则检测端控制模块控制通信模块与b超图像处理中心建立通信连接,并将缓存/通信模块中的超声检测数据和所要进行的操作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b超图像处理中心。

s103:b超图像处理中心对b超检测端的数据处理完毕后,向b超检测端发送处理完成消息,检测端控制模块通过缓存/通信模块接收到该消息后,接收b超图像处理中心处理的结果并存在缓存/通信模块中。

s104:控制显示模块进行显示,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通过缓存/通信模块接收b超检测端发送过来的任务描述信息和待处理的数据,存放在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并记录该次操作任务的相关信息;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按各操作任务的优先级次序,控制图像处理服务器从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取出各操作任务的数据进行处理;图像处理服务器完成某操作任务的处理后,将处理的结果存放到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并通知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

s105:处理完成后的b超图像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中进行云端存储,被会诊医院向会诊中心提出会诊申请,并提供初步诊断信息、会诊要求信息;会诊管理中心对被会诊医院提出的会诊申请进行审核,并根据患者症状筛选对应的会诊专家。

s106:会诊申请审批通过后,被会诊医院通过本地终端与会诊专家进行交流;会诊专家通过会诊医院终端可与其余专家进行交流,并在会诊完成后上传记录资料。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系统启动后,进行软硬件的初始化,检测端控制模块控制探头控制模块和探头对目标进行超声检查,检测到的信号通过探头控制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存储到缓存/通信模块中;如果用户需要完成的操作可以由检测端控制模块完成,则由检测端控制模块对缓存/通信模块中的超声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显示模块上显示结果。

如果用户需要完成的任务不能由检测端控制模块完成,则检测端控制模块控制通信模块与b超图像处理中心建立通信连接,并将缓存/通信模块中的超声检测数据和所要进行的操作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b超图像处理中心。

b超图像处理中心对b超检测端的数据处理完毕后,向b超检测端发送处理完成消息,检测端控制模块通过缓存/通信模块接收到该消息后,接收b超图像处理中心处理的结果并存在缓存/通信模块中,然后控制显示模块进行显示;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通过缓存/通信模块接收b超检测端发送过来的任务描述信息和待处理的数据,存放在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并记录该次操作任务的相关信息;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按各操作任务的优先级次序,控制图像处理服务器从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取出各操作任务的数据进行处理;图像处理服务器完成某操作任务的处理后,将处理的结果存放到任务输入/输出缓冲区,并通知用户和任务管理服务器。

处理完成后的b超图像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中进行云端存储,避免信息的丢失。被会诊医院向会诊中心提出会诊申请,并提供初步诊断信息、会诊要求信息。会诊管理中心对被会诊医院提出的会诊申请进行审核,并根据患者症状筛选对应的会诊专家。会诊申请审批通过后,被会诊医院通过本地终端与会诊专家进行交流。会诊专家通过会诊医院终端可与其余专家进行交流,并在会诊完成后上传记录资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