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缓释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570836发布日期:2019-12-31 18:54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物缓释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灵芝孢子微球药物缓释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中草药作为天然的植物药物,已经逐渐被大家接受,灵芝作为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药,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药物在人体内释放时,存在血药浓度不稳定,药物利用率较低,毒副作用大等弊端,所以药物缓释载体的研究一直都是国内外缓释药剂的研究热点。

目前,灵芝在人们生活中被广泛用作医药和食品,但是将灵芝孢子作为载体的研究却鲜有报道,迄今为止,将灵芝孢子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发明从缓释药物的载体材料入手,选用天然的灵芝孢子作为药物缓释的载体,灵芝孢子本身具有的热稳定性,以及较大的椭圆形内部空间等特点,使其有望作为一种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的药物缓释载体。灵芝孢子微球是具备高负荷能力且结构稳定的中空微球,其有希望成为新型的生物载体材料。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采用灵芝孢子微球作为药物缓释载体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药物缓释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天然灵芝孢子为模板,采用物理化学结合的方法处理灵芝孢子实现微区破壁,进而形成空腔内外连通状态的灵芝孢子微球来作为药物缓释的载体的方法,研究其在药物缓释方面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灵芝孢子微球药物缓释载体,所述灵芝孢子微球呈椭圆形球体,大小为(4-8)×(6-10)μm,外壁孔径为230-350nm。灵芝孢子经处理后,孔径由80-150nm扩至230-350n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灵芝孢子微球药物缓释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紫外线辐照处理

将灵芝孢子平铺展开,采用紫外灯光源照射,达到脆化的目的;

(2)脱脂处理

将经过紫外线辐照处理的灵芝孢子置于索氏提取器中通过乙醇脱脂处理,去除灵芝孢子中的脂类物质,然后将灵芝孢子过滤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

(3)酸碱处理

将经过脱脂处理的灵芝孢子置于浓盐酸中浸泡后过滤,再放入稀碱溶液中浸泡处理,过滤烘干,得到药物缓释载体所需的灵芝孢子微球。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灵芝孢子微球药物缓释载体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紫外灯光源的波长为240-270nm,照射时间为30-60min。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此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光具有能量适宜的特点,在其作用下灵芝孢子外壁表面的酰胺键断裂,达到脆化的目的。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灵芝孢子微球药物缓释载体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脱脂处理时间为12-24h。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将灵芝孢子中的脂类溶解,去除孢子脂肪及其他物质。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灵芝孢子微球药物缓释载体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灵芝孢子于浓盐酸中的浸泡时间为24h,于稀碱溶液中的浸泡时间为12h。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灵芝孢子微球药物缓释载体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稀碱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摩尔浓度≤0.3m。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酸碱处理,可以适当的调整孢子壁的物理性质,降低孢子壁强度,提高脆性,得到符合条件的灵芝孢子微球。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灵芝孢子微球药物缓释载体的应用,所述灵芝孢子微球药物缓释载体用于负载药物,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药物缓释剂。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灵芝孢子微球药物缓释载体的应用中,所述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布洛芬、枸橼酸他莫昔芬片。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灵芝孢子微球药物缓释载体的应用中,采用液相移植法将所述药物负载到灵芝孢子微球中,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药物溶解于甲醇/乙醇中,得到药物-甲醇/乙醇溶液;

(2)取处理后的灵芝孢子微球置于药物-甲醇/乙醇溶液中,室温下搅拌;

(3)将搅拌后得到的混合液进行离心、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具有缓释效果的药物缓释剂。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灵芝孢子微球药物缓释载体的应用中,所述药物-甲醇/乙醇溶液的浓度为5mg/ml。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灵芝孢子微球药物缓释载体,具有以下优点:

(1)灵芝孢子由孢子外壁和孢子内的孢内物质组成,孢子外壁是由几丁质混合钙、磷铁构成的,十分坚硬,不易被氧化,高温下也不易溶解,本发明适当的调整孢子壁的物理特质,降低孢子壁强度,提高脆性,扩大灵芝孢子外壁表面孔径,并贯通内外腔体,最终获得生物相容性好、具有良好缓释性能的药物缓释载体——灵芝孢子微球;

(2)本发明以天然灵芝孢子为模板,采用物理化学结合的方法处理灵芝孢子实现了微区破壁,进而形成空腔内外连通状态的灵芝孢子微球,来作为药物缓释的载体,可实现不同药物的缓慢释放;

(3)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在保留灵芝孢子原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同时,药物缓释的周期延长,模型药物从灵芝孢子微球中能够缓慢释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未经过处理的灵芝孢子的扫描电镜图片;

图2附图为本发明处理前(左)和处理后(右)灵芝孢子的截面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制备得到缓释载体灵芝孢子微球;

图4附图为本发明罗丹明b/灵芝孢子微球在模拟体液中的累积释放曲线;

图5附图为本发明布洛芬/灵芝孢子微球在模拟体液中的累积释放曲线;

图6附图为本发明枸橼酸他莫昔芬/灵芝孢子微球在模拟体液中的累积释放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于罗丹明b的分子量以及其分子结构中包含的特征性基团与常用抗生素十分相像,所以本发明首先通过罗丹明b为模拟目标药物来分析灵芝孢子微球作为缓释载体的缓释性能,从而验证灵芝孢子微球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可行性;进而实施例以布洛芬和枸橼酸他莫昔芬片为例,验证了灵芝孢子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缓释性能,因此,本发明对于发热、乳腺癌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施例1

采用液相移植法制备组装体(罗丹明b/灵芝孢子微球)的具体步骤:

(1)取0.5g灵芝孢子微球样品置于浓度为1mg/ml的罗丹明b溶液中,室温下800rpm/min搅拌48h;

(2)搅拌后的混合液离心后弃去上清液,置于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得组装后的样品组装体罗丹明b/灵芝孢子微球。

将组装体罗丹明b/灵芝孢子微球放入透析袋后,再放入到体系模拟体液中释放,体外释放实验的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取0.5g组装体罗丹明b/灵芝孢子微球放入到透析袋中,随即放入含有50ml模拟体液的锥形瓶中,在锥形瓶中放入磁力转子,用锡纸将锥形瓶包裹以防药物见光分解;

(2)将锥形瓶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保持温度在37℃,转速800rpm/min进行释放实验;

(3)前12h每隔1h取样1次,12h后每隔2h取样一次,24h后每隔4h取样1次,每次取出4ml,同时用4ml模拟体液补回到释放体系中以保证体系总量的恒定,测得样品吸光值,并绘制累计释放曲线来监测组装体的释放过程。

如图4所示为绘制的累计释放曲线图,可以看出制备的组装体罗丹明b/灵芝孢子微球在释放开始后1h内药物释放速率较快,累计释放量达22.91%,2-22h内释放迅速,22h累计释放量达到53.26%,之后释放曲线趋于平缓,但仍然呈上升趋势,48h累计释放率达到60.96%。证明了灵芝孢子微球对罗丹明b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完全具备了药物缓释载体的功能,验证了灵芝孢子微球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可行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布洛芬为模型药物,并采用液相移植法将布洛芬负载到处理后的灵芝孢子微球中。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

(1)取0.5g处理后的灵芝孢子微球样品,置于250ml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ml布洛芬/乙醇溶液(浓度为5mg/ml),室温下搅拌48h;

(2)将搅拌后的混合液进行离心,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尽可能的去除负载在灵芝孢子微球表面的药物分子并干燥,得到组装体布洛芬/灵芝孢子微球。

将组装体布洛芬/灵芝孢子微球放入透析袋后,再放入到体系模拟体液中释放,体外释放实验的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取组装体布洛芬/灵芝孢子微球0.5g放入到透析袋中,随即放入含有50mlsbf模拟体液的锥形瓶中,在锥形瓶中放入磁力搅拌子,用锡纸将锥形瓶包裹以防药物见光分解;

(2)将锥形瓶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保持温度在37℃,转速800rpm/min进行释放实验;

(3)前12h每隔1h取样1次,12h后每隔2h取样1次,24h后每隔4h取样1次,每次取样4ml,同时用4ml模拟体液补回到释放体系中以保证体系总量的恒定,测得样品吸光度值,并绘制累计释放曲线来监测组装体的释放过程。

如图5所示为组装体布洛芬/灵芝孢子微球的累计释放曲线。缓释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开始的1h内,释放了所含药物的19.65%,这个过程称为突释阶段,主要是吸附于灵芝孢子微球表面的一些布洛芬迅速释放到体系中;经过了第一阶段的突释之后,到第18h,组装体进入一个缓慢的释放过程,释放了所有药物的52.96%;20-48h转变为一个相对平稳的释放过程,累积释放曲线仍呈现上升趋势,在第48h时累积释放率达到62.78%,这些数据表明灵芝孢子微球能够作为药物布洛芬的载体,也能达到药物缓慢释放的目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苯乙烯非甾体抗雌激素类抗肿瘤药物枸橼酸他莫昔芬来作为模型药物,实验采用液相移植法,将枸橼酸他莫昔芬药物装载到灵芝孢子微球中。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取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研细成粉末于甲醇溶液中超声直至溶解,离心过滤,取处理后的灵芝孢子微球0.5g置于100ml的枸橼酸他莫昔芬/甲醇(浓度为5mg/ml)溶液中,室温下搅拌48h;

(2)将搅拌后的混合液进行离心,过滤,并干燥,得到组装后的样品组装体枸橼酸他莫昔芬/灵芝孢子微球。

将组装体枸橼酸他莫昔芬/灵芝孢子微球放入到透析袋中,再放入到体系模拟体液中释放,体外释放实验的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取组装体(枸橼酸他莫昔芬/灵芝孢子微球)放入到透析袋中,随即放入含有50mlsbf模拟体液的锥形瓶中,在锥形瓶中放入磁力转子,用锡纸将锥形瓶包裹以防药物见光分解;

(2)将锥形瓶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保持温度在37℃,转速800rpm/min进行释放实验;

(3)前12h每隔1h取样1次,12h后每隔2h取样一次,24h后每隔4h取样1次,每次取出4ml,同时用4ml模拟体液补回到释放体系中以保证体系总量的恒定,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中吸光度值的测定,并绘制累计释放曲线。

如图6所示,显示了组装体枸橼酸他莫昔芬/灵芝孢子微球在模拟体液中的累计释放量,整个缓释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开始的1h内,释放了负载药物的20.85%,这个过程药物释放非常迅速,主要为吸附于灵芝孢子微球表面药物的释放;经过了第一阶段的突释之后,在2-20h药物的释放进入一个缓慢的释放过程,20h释放了药物累积量的51.74%;第三阶段为一个平稳的释放过程,药物缓慢的从灵芝孢子微球中释放出来;在第48h,药物累积释放率为59.37%。由缓释曲线可知,灵芝孢子微球具有很好的药物缓释效果,这些数据表明灵芝孢子微球能够作为枸橼酸它莫昔芬药物的缓释载体,且缓释效果良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