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刺激的痛觉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2997发布日期:2020-03-24 20:1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联合刺激的痛觉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

由于被麻醉者存在痛觉敏感度的个体差异,所以在术前麻醉用药剂量、麻醉后的起效时间和术后镇痛的用药剂量等方面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麻醉医生通常可以采用针扎、手捏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评估,因为疼痛是临床患者的主观感受,难以在客观上将其量化,目前仍是用一些量表根据患者主诉来进行,如语言评价量表(vrs)等,然后医生再依据经验用药。但上述方式对患者的痛刺激方式过于主观,测试过程不可重复、不能再现。并且,基于主观测试方式得出的测试结论所采用的用药剂量精准度差,需要在麻醉药物输注过程中依据患者的实际感受再调整剂量,患者过于痛苦。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各种痛觉测定设备,其测试原理主要分为电刺激和机械刺激两类:电刺激主要是利用电流模拟机械刺激来定量测试敏感度;机械刺激是利用尖锐物刺激患者皮肤,通过施加的压力来定量的测试敏感度。然而,在实际操作时发现,单独使用电刺激或者机械刺激难以全面的评估患者对痛觉的敏感度,因为人体对两种刺激方式的敏感度存在差异。

如何更全面的评估患者对痛觉的敏感度并提高测痛装置的适用范围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联合刺激的痛觉测试装置。本发明实现了机械刺激和电刺激的联合刺激,可以更全面的评估患者对痛觉的敏感度,适用范围更广。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联合刺激的痛觉测试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一腔体,腔体设置有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测痛针、回位弹簧、限位内筒、滑动芯筒和电刺激器,所述电刺激器连接触发开关,所述电刺激器在预设压力下能够产生高电压低电流电子脉冲;所述限位内筒的前端形成所述滑动芯筒的限位部;

所述测痛针固定安装在滑动芯筒前端,并通过导体与电刺激器电连接;所述滑动芯筒通过回位弹簧安装在限位内筒内,电刺激器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滑动芯筒内,触发开关通过前述后端开口与电刺激器连接;

所述触发开关用于按压电刺激器,通过电刺激器推动滑动芯筒在限位内筒中移动,从而带动测痛针从前端开口伸出先对待测对象进行物理刺激,并压缩回位弹簧;滑动芯筒在限位内筒中到达限位部后,电刺激器启动产生高电压低电流电子脉冲并经导体传输到测痛针上对待测对象进行电刺激。

进一步,所述限位内筒的后端设置有限位控制器,所述限位控制器用以控制限位内筒在外壳内的位置,从而控制刺痛针相对于前端开口的伸出长度。

进一步,所述限位控制器与限位内筒通过螺纹活动连接,通过螺纹调节限位控制器与限位内筒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限位内筒在外壳内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限位内筒尾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控制器前端设置有与前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通过正、反旋转进行限位内筒的位置调整;所述限位控制器上还设置有供前述触发开关通过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触发开关为t型结构,包括能够穿过后端开口的按压杆和不能穿过后端开口的按压头,所述按压杆前端与电刺激器连接,按压杆的后端连接按压头供用户按压。

进一步,测试完成后,回位弹簧复位,滑动芯筒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后端运动,从而带动测痛针缩回至腔体内。

进一步,所述导体包括前端弯曲部、主体直杆部和后端弯曲部,所述前端弯曲部与测痛针尾部固定连接,所述后端弯曲部与电刺激器的电流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供主体直杆部通过的孔或槽。

进一步,所述外壳设计成笔状,包括笔尖部和笔筒部,所述前端开口位于笔尖部上,所述后端开口位于笔筒部上。

进一步,所述测痛针为导电材料制作的具有尖端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电刺激器为压电发生器。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作为举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一方面,实现了机械刺激和电刺激的联合刺激,可以更全面的评估患者对痛觉的敏感度;另一方面,机械刺激的强度还可以方便地进行定量调节,操作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进行调整,提高了痛觉测试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痛觉测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痛觉测试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内筒与限位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痛针与电刺激器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动芯筒与回位弹簧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痛觉测试装置100;

外壳110,腔体111,笔筒部腔体111a,笔尖部腔体111b,前端开口112,后端开口113;

测痛针120;

回位弹簧130;

限位内筒140,外螺纹141,前端通孔142,后端通孔143;

滑动芯筒150,安装板151,端板152,前端通孔153,后端通孔154;

电刺激器160,固定部161,压杆部162;

限位控制器170,内螺纹171,通孔172;

触发开关180;

导体190,前端弯曲部191,主体直杆部192,后端弯曲部19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公开的联合刺激的痛觉测试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述的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刺激的痛觉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痛觉测试装置100,包括外壳110,测痛针120,回位弹簧130,限位内筒140,滑动芯筒150,电刺激器160,限位控制器170,触发开关180。

所述外壳110被设计成笔状,包括笔尖部和笔筒部。本实施例中,作为典型方式的优选结构,所述笔尖部采用三角圆锥结构,笔筒部采用圆筒结构,所述笔尖部和笔筒部可以一体成型制作,也可以分体制作后进行拼装。

所述外壳110形成一腔体111,腔体111设置有前端开口112和后端开口113。

参见图3所示,示例了外壳110的具体结构:由于笔尖部和笔筒部的区别,所述腔体111包括笔筒部腔体111a和笔尖部腔体111b,所述前端开口112位于笔尖部的前端,所述后端开口113位于笔筒部的后端。

所述腔体111内设置有测痛针120,回位弹簧130,限位内筒140,滑动芯筒150和电刺激器160。其中,测痛针120和回位弹簧130的主体位于笔尖部腔体111b中;限位内筒140,滑动芯筒150和电刺激器160位于笔筒部腔体111a中。

继续参见图1,所述电刺激器160连接触发开关180,所述电刺激器160能够在预设压力下能够产生高电压低电流电子脉冲。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开关180为按压开关,采用t型结构。具体的,触发开关180可以包括能够穿过后端开口113的按压杆和不能穿过后端开口113的按压头,所述按压杆前端与电刺激器160连接,按压杆的后端连接按压头供用户按压。

滑动芯筒150能够在限位内筒140内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内筒140的前端形成所述滑动芯筒150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滑动芯筒150继续在限位内筒140内移动。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所述限位部可以为在限位内筒140内壁上凸出的限位块(凸起)或者限位板,当滑动芯筒150运动到该限位块(凸起)或者限位板所在位置时,由于限位块(凸起)或者限位板的存在,所述滑动芯筒150不能继续运动,从而实现对滑动芯筒150的限位作用。

所述测痛针120固定安装在滑动芯筒150的前端,并通过导体190与电刺激器160电连接。

同时,所述滑动芯筒150通过回位弹簧130安装在限位内筒140内,电刺激器160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滑动芯筒150内,触发开关180穿过后端开口后与电刺激器160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测痛针为导电材料制作的具有尖端的结构。

操作时,通过所述触发开关180按压电刺激器160施加推力,通过电刺激器160推动滑动芯筒150在限位内筒140中移动,从而带动测痛针120从前端开口112伸出,从而对待测对象进行物理刺激,此过程中,回位弹簧由舒张状态变更为压缩状态。继续按压,滑动芯筒150在限位内筒140中到达限位部位置后,由于滑动芯筒150被限位不能再向前移动,按压作用力被施加于电刺激器从而启动电刺激器。电刺激器被启动后,能够产生高电压低电流电子脉冲,并经导体190传输到测痛针120上,从而对待测对象进行电刺激。测试完成后,按压力撤销,回位弹簧复位恢复至舒张状态,滑动芯筒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后端运动,从而带动测痛针缩回至腔体11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内筒140的后端还设置有限位控制器170,所述限位控制器170用以控制限位内筒在外壳110内的位置,从而控制刺痛针相对于前端开口的伸出长度。即,所述限位内筒140在外壳110中的位置可以通过限位控制器170来调节。

优选的,所述限位控制器170与限位内筒140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操作时,通过螺纹调节限位控制器170与限位内筒140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限位内筒140在外壳110的腔体内的位置。

具体的,参见图4所示,所述限位内筒140包括供滑动芯筒150移动的腔体,所述限位内筒140尾端设置有外螺纹141,限位内筒140前端设置有供回位弹簧130通过的前端通孔142,限位内筒140后端设置有供触发开关180通过的后端通孔143。

所述限位控制器170的前端设置有与前述外螺纹141匹配的内螺纹171,限位控制器170的后端设置有供触发开关180通过的通孔172。

同时,对应于所述限位内筒140的筒壁,所述限位控制器170设置有调整腔以容纳旋进的限位内筒筒壁。作为典型方式的举例,结合图4进行描述:限位控制器170包括外壁、内壁以及连接外壁和内壁的侧壁,外壁的长度大于内壁,通过外壁、内壁和侧壁形成了一个环形的调整腔内壁形成了通孔172。所述外壁的前端设置内螺纹171。

当用户正向旋转限位控制器170时,限位内筒140在螺纹的作用下旋进前述调整腔,限位内筒140在外壳110中向后端运动,导致滑动芯筒150能够移动的腔体空间变短,从而能够减小刺痛针的伸出长度。

与之相对的,当用户反向旋转限位控制器170时,限位内筒140在螺纹的作用下旋出前述调整腔,限位内筒140在外壳110中向前端运动,导致滑动芯筒150能够移动的腔体空间变长,从而能够增加刺痛针的伸出长度。

参见图5所示,测痛针120通过导体190与电刺激器160电连接。具体的,所述导体190可以包括前端弯曲部191、主体直杆部192和后端弯曲部193,所述前端弯曲部101与测痛针120尾部固定连接,所述后端弯曲部193与电刺激器160的电流输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减小电刺激器160对应的安装板151对主体直杆部192的影响,所述安装板151上还可以设置有供主体直杆部192通过的孔或槽。

参见图6所示,所述安装板151固定设置在滑动芯筒150的腔体内,以将电刺激器160固定安装在滑动芯筒150中。同时,滑动芯筒150的前端通过回位弹簧130安装在限位内筒140内,利用回位弹簧130的形变特点能够控制滑动芯筒150在限位内筒140内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安装在滑动芯筒150端板152上的测痛针移动复位(缩回腔体111中)。

所述测痛针110可以通过焊接或卡扣连接方式直接固定在端板152上;也可以通过在端板152上设置前端通孔153来固定测痛针110,参见图6中所示。

滑动芯筒150还设置有供电刺激器160通过的后端通孔154。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刺激器优选为压电发生器,即利用晶体发生机械变形产生的压电现象实现高电压低电流电子脉冲。

具体的,压电发生器可以包括固定部161和压杆部162(结合图5),所述固定部16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51上。固定部161中设置压电陶瓷晶体和弹簧,压杆部162中设置撞击器和弹簧,压电发生器产生电子脉冲的过程如下:压电发生器的压杆部在触发开关的带动下向前位移,在压杆部内弹簧的推动下撞击器快速撞击固定部内的压电陶瓷晶体使其产生形变从而产生电流;外力去除后在固定部内弹簧的推动下压杆部恢复正常状态。工作原理与现有的压电陶瓷打火机的点火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撞击过程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压杆部内弹簧的弹性系数和形变量,而产生的电子脉冲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压电陶瓷晶体的力电转化系数。

在上面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并不旨在将其自身限于这些方面。而是,在本公开内容的目标保护范围内,各组件可以以任意数目选择性地且操作性地进行合并。另外,像“包括”、“囊括”以及“具有”的术语应当默认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开放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或封闭性,除非其被明确限定为相反的含义。所有技术、科技或其他方面的术语都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其被限定为相反的含义。在词典里找到的公共术语应当在相关技术文档的背景下不被太理想化或太不实际地解释,除非本公开内容明确将其限定成那样。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