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顾抬高功能的手自双控翻身护理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32247发布日期:2020-02-28 10:3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顾抬高功能的手自双控翻身护理病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病床,尤其涉及一种兼顾抬高功能的手自双控翻身护理病床。



背景技术:

病床一般指护理床,是根据患者的治疗需要和卧床生活习性,而设计出具有多项护理功能的床,如抬高起背、左右翻身和给药输液等,其中普遍的结构是由床架、不可活动床尾板、背部抬高机构等构成,而若实现左右翻身功能,则需要在现有抬高机构基础上另外增设相应翻身部件。

根据上述,目前现有各大医院以及市面上,虽然都有很多抬高以及左右翻身的病床,但普遍都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1、结构复杂,不仅操作使用麻烦,此外也不便于后续拆卸维修,费时费力。2、只具备单一手动或单一电动操作功能,无法实现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方式共同存在,不便操作者根据需要切换使用。3、现有可翻身的病床,虽然能够实现左右翻身功能,但因为头部抬高机构的干涉影响,所以不能够在床头抬高的同时也兼顾左右翻身,故而造成患者只能够在平躺身体的情况下来实现左右翻身,而此问题也是医护工作者和患者都较为头疼的事,因此极大制约了现有翻身病床的应用,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兼顾抬高功能的手自双控翻身护理病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兼顾抬高功能的手自双控翻身护理病床,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兼顾抬高功能的手自双控翻身护理病床,包括床体和背部抬高机构,还包括左右翻身板、i连接板、固定架、插板、导轨架、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器、定位座、丝杆、螺母、ii连接板、滑动副,所述的背部抬高机构转动于床体上端左侧,所述的背部抬高机构与床体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的左右翻身板转动于背部抬高机构内部前后两端,所述的左右翻身板与背部抬高机构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的i连接板固设于左右翻身板底部,所述的i连接板和左右翻身板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固定架固设于背部抬高机构底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架与背部抬高机构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插板固设于固定架底部,所述的插板与固定架一体成型,所述的导轨架套设于插板外侧,所述的导轨架与插板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固设于导轨架左侧,所述的步进电机与导轨架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驱动器固设于导轨架左侧,所述的步进电机驱动器和导轨架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步进电机驱动器与步进电机采用信号线连接,所述的定位座固设于导轨架顶部中端,所述的定位座与导轨架一体成型,所述的丝杆贯穿定位座内部,所述的丝杆与定位座采用轴承连接,且所述的丝杆与步进电机采用联轴器连接,所述的螺母旋转于丝杆外侧,所述的螺母与丝杆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的ii连接板固设于螺母顶部,所述的ii连接板与螺母一体成型,所述的滑动副位于i连接板和ii连接板之间,所述的滑动副分别与i连接板和ii连接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床体头部还固设有放置盒,所述的放置盒与床体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放置盒内部还放置有调节开关,所述的调节开关与放置盒活动连接,且所述的调节开关与步进电机驱动器采用信号线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导轨架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还固设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与导轨架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的丝杆右侧外壁还固设有挡圈,所述的挡圈与丝杆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挡圈右侧还固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与挡圈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丝杆右侧内部还滑设有手柄杆,所述的手柄杆与丝杆滑动连接,所述的手柄杆右侧还固设有手柄,所述的手柄与手柄杆一体成型,且所述的手柄与弹簧采用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滑动副由外套管和伸缩杆组成,所述的外套管和伸缩杆采用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兼顾抬高功能的手自双控翻身护理病床,首先能够通过巧妙的滑动副机构,来实现便捷安全的左右翻身,同时也方便进行拆装,便于后续机构的维修养护,其次结合电机和手柄,也达到了手自双模式操作,极大方便了临床的使用,最后更为关键的是能够兼顾现有病床的抬高机构,使其在不影响抬高的前提下也能够达到翻身目的,最终不仅满足患者的多种卧床需求,同时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和护理,拓展了临床的实用性,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兼顾抬高功能的手自双控翻身护理病床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兼顾抬高功能的手自双控翻身护理病床的立体图1;

图3是一种兼顾抬高功能的手自双控翻身护理病床的立体图2;

图4是一种兼顾抬高功能的手自双控翻身护理病床的剖视图;

图5是导轨架和滑动副部位的立体放大图1;

图6是导轨架和滑动副部位的立体放大图2;

图7是手柄部位放大图;

图8是步进电机部位放大图;

图9是背部抬高机构拆卸后的立体图。

床体1、背部抬高机构2、左右翻身板3、i连接板4、固定架5、插板6、导轨架7、步进电机8、步进电机驱动器9、定位座10、丝杆11、螺母12、ii连接板13、滑动副14、放置盒101、调节开关102、限位板701、挡圈1101、弹簧1102、手柄杆1103、手柄110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一种兼顾抬高功能的手自双控翻身护理病床,床体1、背部抬高机构2、左右翻身板3、i连接板4、固定架5、插板6、导轨架7、步进电机8、步进电机驱动器9、定位座10、丝杆11、螺母12、ii连接板13、滑动副14,所述的背部抬高机构2转动于床体1上端左侧,所述的背部抬高机构2与床体1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的左右翻身板3转动于背部抬高机构2内部前后两端,所述的左右翻身板3与背部抬高机构2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的i连接板4固设于左右翻身板3底部,所述的i连接板4和左右翻身板3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固定架5固设于背部抬高机构2底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架5与背部抬高机构2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插板6固设于固定架5底部,所述的插板6与固定架5一体成型,所述的导轨架7套设于插板6外侧,所述的导轨架7与插板6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8固设于导轨架7左侧,所述的步进电机8与导轨架7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驱动器9固设于导轨架7左侧,所述的步进电机驱动器9和导轨架7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步进电机驱动器9与步进电机8采用信号线连接,所述的定位座10固设于导轨架7顶部中端,所述的定位座10与导轨架7一体成型,所述的丝杆11贯穿定位座10内部,所述的丝杆11与定位座10采用轴承连接,且所述的丝杆11与步进电机8采用联轴器连接,所述的螺母12旋转于丝杆11外侧,所述的螺母12与丝杆11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的ii连接板13固设于螺母12顶部,所述的ii连接板13与螺母12一体成型,所述的滑动副14位于i连接板4和ii连接板13之间,所述的滑动副14分别与i连接板4和ii连接板13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时,导轨架7能够插入到插板6上,再通过螺栓,继而实现导轨架7的安装,再将i连接板4和左右翻身板3通过螺栓连接,此时通过上述操作,继而方便了安装,反之亦可便捷拆卸,使用时,因固定架5、导轨架7和滑动副14等机构处于背部抬高机构2底部,且因固定架5的长尺寸左右,故而能够避让床头底部的抬高机构,因此在床头抬高后,也并不影响左右进行翻身操作,具体的,当丝杆11在电动或手摇的作用下进行旋转时,螺母12即在导轨架7内部进行左右滑动,当螺母12向左侧滑动时,继而能够推动左侧顶部的滑动副14对左侧的左右翻身板3进行上顶,即实现了左侧翻身,反之,当螺母12向右侧滑动时,继而能够推动右侧顶部的滑动副14对右侧的左右翻身板3进行上顶,即实现了右侧翻身,而在此过程中若左侧上顶,右侧的螺母12亦可同步拉动滑动副14对上方对应左右翻身板3进行下拉,使其复位,最终实现了翻身功能,同时步进电机8型号为乐清东桥dq-57hb76b,步进电机驱动器9型号为tb6600,具备规定角度双向切换的作用,方便了在一侧达到规定角度后进行反向旋转,同时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9的作用,能够控制脉冲个数实现角位移量的准确定位,提高了使用安全的稳定;

所述的床体1头部还固设有放置盒101,所述的放置盒101与床体1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放置盒102内部还放置有调节开关102,所述的调节开关102与放置盒101活动连接,且所述的调节开关102与步进电机驱动器9采用信号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开关102能够放入到放置盒101内,便于对其进行放置,医护人员或家属也可取出,再通过操作调节102开关,来实现对步进电机驱动器9的控制,即便于后续的电动翻身;

所述的导轨架7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还固设有限位板701,所述的限位板701与导轨架7一体成型,所述的丝杆11右侧外壁还固设有挡圈1101,所述的挡圈1101与丝杆11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挡圈1101右侧还固设有弹簧1102,所述的弹簧1102与挡圈1101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丝杆1101右侧内部还滑设有手柄杆1103,所述的手柄杆1103与丝杆1101滑动连接,所述的手柄杆1103右侧还固设有手柄1104,所述的手柄1104与手柄杆1103一体成型,且所述的手柄1104与弹簧1102采用焊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板701能够对螺母12进行限位,便于螺母12在丝杆11的旋转作用下进行左右移动,挡圈1101能够对弹簧1102进行固定,当医护人员需要手动操作时,预先将手柄1104往外侧拉动,即便于手柄1104带动手柄杆1103滑出,接着旋转即可,当操作完毕后,再松开手柄1104,即通过弹簧1102的回弹力作用,实现手柄1104回缩复位即可,此时通过上述,方便了操作,也避免手柄1104位置超出病床,导致后续抬高造成干涉的问题;

所述的滑动副14由外套管和伸缩杆组成,所述的外套管和伸缩杆采用滑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因滑动副14的外套管和伸缩杆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伸缩滑动,故而避免左右翻身过程中出现卡死和操作干涉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