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压心电图胸导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8310发布日期:2020-06-02 19:2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压心电图胸导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压心电图胸导连接头。



背景技术: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心电图是测量和诊断异常心脏节律的最好的方法,其是诊断心电传导组织受损时心脏的节律异常以及由于电解质平衡失调引起的心脏节律的改变;心肌细胞膜是半透膜,静息状态时,膜外排列一定数量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膜内排列相同数量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称为极化状态。静息状态下,由于心脏各部位心肌细胞都处于极化状态,没有电位差,电流记录仪描记的电位曲线平直,即为体表心电图的等电位线。

目前,环压心电图胸导连接头存在一些问题:

1、单独安置导连管,由于存在缝隙,血水与脓水很容易弄脏衣服和床单;

2、瓶内随着液体的流入,负压值会减小,导致导连不畅,影响导连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压心电图胸导连接头,具有防止血水与脓水侧漏,且实时调节负压,保证导连效果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压心电图胸导连接头,包括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两端通过固定贴a固定连接,且所述橡胶环的顶板设有两个电极杯,所述橡胶环与所述电极杯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带,且两个所述弹力带通过固定贴b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杯的内壁与第三软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三软管通过三向接头与导连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软管与所述导连组件相连通,所述导连组件的一端通过瓶塞与导连瓶固定连接,且导连组件与所述导连瓶相连通,所述瓶塞的内壁与负压组件的外表面相贴附,且所述负压组件的外侧壁通过连接头与负压气囊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连组件包第二软管和管套,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与所述三向接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软管通过所述管套与所述瓶塞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负压组件包括气管和针头,所述气管与所述针头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气管与所述针头相连通,所述针头的外表面与所述瓶塞的内壁相贴附。

优选的,所述第三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软管相连通,且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电极杯的后方。

优选的,所述第三软管的外侧壁设有调节阀,且所述调节阀位于所述电极杯的前方。

优选的,所述电极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且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电极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连瓶的内壁与视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视窗的两侧印刻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橡胶环,且橡胶环由弹力绳带包裹而成,在对其两端进行固定后,橡胶环可以紧紧与人体皮肤贴附,避免血水与脓水出现侧漏,保证衣物与床垫的整洁性,电极杯为边壁弹性硅胶材质,保证胸腔的舒适性,且硅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通过橡胶环与皮肤进行搭接,进一步的防止血水与脓水侧漏,第一软管可以将电极杯内隔离的血水与脓水进行导连,避免血水与脓水堆积对病人的肌肤造成侵蚀。

2、本发明,通过设置气管和针头,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将注射器插入负压气囊,通过抽离负压气囊内的空气,使得负压气囊通过针头对导连瓶内的空气进行抽离,使得导连瓶处于负压状态,然后将针头与瓶塞分离,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次对导连管进行负压作业,保证导连作业可以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导连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极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电极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橡胶环;2、固定贴a;3、电极杯;4、第一软管;5、弹力带;6、固定贴b;7、负压组件;71、气管;72、针头;8、导连组件;81、管套;82、第二软管;9、第三软管;10、调节阀;11、三向接头;12、导连瓶;13、连接头;14、负压气囊;15、视窗;16、刻度线;17、连接管;18、瓶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压心电图胸导连接头,包括橡胶环1,橡胶环1的两端通过固定贴a2固定连接,且橡胶环1的顶板设有两个电极杯3,橡胶环1与电极杯3固定连接,电极杯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带5,且两个弹力带5通过固定贴b6固定连接,电极杯3的内壁与第三软管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三软管9通过三向接头11与导连组件8固定连接,且第三软管9与导连组件8相连通,导连组件8的一端通过瓶塞18与导连瓶12固定连接,且导连组件8与导连瓶12相连通,瓶塞18的内壁与负压组件7的外表面相贴附,且负压组件7的外侧壁通过连接头13与负压气囊1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橡胶环1,且橡胶环1由弹力绳带包裹而成,弹力绳带具有良好的收缩性,在对其两端进行固定后,橡胶环1可以紧紧与人体皮肤贴附,避免血水与脓水出现侧漏,保证衣物与床垫的整洁性,电极杯3为边壁弹性硅胶材质,保证胸腔的舒适性,且硅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通过橡胶环1与皮肤进行搭接,进一步的防止血水与脓水侧漏,弹力带5可以通过固定对电极杯3进行固定,避免电极杯3脱落,保证导连作业可以顺利进行,第三软管9可以通过第二软管82将血水与脓水导连至导连瓶12内,通过设置负压气囊14,且负压气囊14由弹性橡胶制成,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将注射器插入负压气囊14,通过抽离负压气囊14内的空气,使得负压气囊14通过针头72对导连瓶12内的空气进行抽离,使得导连瓶12处于负压状态,保证导连瓶12的负压值和导连效果,瓶塞18由橡胶组成,橡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当针头72与瓶塞18分离时,橡胶可以的内壁会通过扩张对针孔进行封闭,保证导连瓶12处于良好的负压状态。

具体的,导连组件8包第二软管82和管套81,第二软管82的一端与三向接头11固定连接,且第二软管82通过管套81与瓶塞18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软管82,第二软管82可以通过三向接头11对两个第三软管9进行汇总作业,从而将两个第二软管82内的血水与脓水都导连至导连瓶12内,保证导连效率。

具体的,负压组件7包括气管71和针头72,气管71与针头7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气管71与针头72相连通,针头72的外表面与瓶塞18的内壁相贴附,通过设置气管71和针头72,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将注射器插入负压气囊14,通过抽离负压气囊14内的空气,使得负压气囊14通过针头72对导连瓶12内的空气进行抽离,使得导连瓶12处于负压状态,然后将针头72与瓶塞18分离,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次对导连管进行负压作业,保证导连作业可以顺利进行。

具体的,第三软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7,连接管17与第三软管9相连通,且连接管17位于电极杯3的后方,通过设置连接管17,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外部吸盘或是外部导连管与连接管17进行连接,方便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导连作业。

具体的,第三软管9的外侧壁设有调节阀10,且调节阀10位于电极杯3的前方,通过设置调节阀10,且调节阀10为输液管流量调节器,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调节阀10进行调节,来对第三软管9内的流量和压力进行调节,保证导连作业可以顺利进行。

具体的,电极杯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4,且第一软管4与电极杯3相连通,通过设置第一软管4,第一软管4可以将电极杯3内隔离的血水与脓水进行导连,避免血水与脓水堆积对病人的肌肤造成侵蚀。

具体的,导连瓶12的内壁与视窗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视窗15的两侧印刻有刻度线16,通过设置视窗15和刻度线16,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视窗15与刻度线16对导连瓶12的存储状况进行实时的观察,方便医护人员对将要溢满的导连瓶12进行更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电极杯3与胸腔进行贴附,然后对弹力带5和橡胶环1固定,完成对电极杯3的固定,将接头与外部吸盘进行连接,然后将外部吸盘与需要进行导连的创口进行吸附,使得第三软管9可以通过第二软管82将血水与脓水导连至导连瓶12内,通过将注射器插入负压气囊14,通过抽离负压气囊14内的空气,使得负压气囊14通过针头72对导连瓶12内的空气进行抽离,使得导连瓶12处于负压状态,然后将针头72与瓶塞18分离,使得负压状态下的导连瓶12通过第三软管9继续对血水与脓水进行导连,导连完毕,将弹力带5与橡胶环1分离,然后将外部吸盘与胸腔分离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